第45章 肉餡小餃子

錘子當天就跟着她們回去了,喜姑姑半點也沒在家呆的心思,采苓九紅兩個嘴上不說,回去的路上卻都斯文的多,也不再扒着窗往外頭看了,她們是怕喜姑姑心裡難受。

明沅卻明白,喜姑姑根本不難受,她沒把那個妾當一回事,甚至沒把她丈夫當一回事,她看重的只有兒子一個人。

她跟紀氏有些像,可從根本上又半點都不像,紀氏跟顏連章兩個,還有些你來我往,不管那些個情誼是真是假,總歸是存在的,可喜姑姑從心底裡頭,就沒拿這個丈夫當成是丈夫,倒像是搭夥過日子的人。

從到了這裡時間不短了,見的夫妻也有好幾對兒了,梅氏跟顏順章這樣的算是神仙眷侶,你歡我愛羨煞旁人;紀氏跟顏連章也算得中等了,不說愛,起碼是有尊重的,可就因爲這份尊重,紀氏也放不開手;顏麗章跟袁氏兩個算不得怨偶,可只怕連美滿兩個字的邊都沾不着。

到了喜姑姑這裡就便當的多,她心裡好似沒有這個人。錘子在車裡坐了一條街就悶的跳車出去,跟着車一路小跑,時不時跳起來問問喜姑姑要甚,一會兒叫:“娘,那兒有賣炸麻雀!”一會又叫:“娘,有賣酥炸小肉。”

好似肚裡頭養了只活饞蟲,怎麼也吃不飽,喜姑姑先還靠着車坐得穩,聽見兒子不住口的叫她,她的嘴角越來越彎,笑意越來越盛,索性摸了錢遞出去,叫兒子看見甚個愛吃愛玩的,就手買回來。

去的時候車是滿的,回來的時候車後邊就放着五隻琵琶鴨,那些個五黃禮盒,百來個糉子,都叫喜姑姑吩咐她男人送了出去,倒有一多半兒是男方的親戚。

家裡沒了個妾,他半點兒也不關心,一聲聲應了,點點留下來的糉子,竟還腆了臉問一句:“鄭好家的說了沒,人甚個時候送來?”鄭好家的,就是那個人牙子。

馬車去的時候走的顛顛晃晃,越是往顏府去,越是磚鋪大道走的平順,錘子跑不動,跟那趕車的坐在車板上,嘴巴蜜蜜甜的騙那車伕把鞭子給他使使,讓他看看抽一下騾子能跑多遠。

明沅從沒見着喜姑姑的臉上有這麼真切的笑意,哪怕只是聽聽兒子的聲音,她就能笑的這麼高興,讓她沒來由的想起了睞姨娘。

睞姨娘原先看着只有出氣兒沒進氣兒了,哪裡知道一日捱得一日,竟慢慢好了起來,到得端陽節,莊頭上竟還送了一籃子節禮來,是她親手裹的肉餡兒小餃子。

紀氏原就沒打算叫她回來,不論她是死在了莊頭,還是將養好了身子,都是回不來的,往後還得看顏連章想不想得起她來,若能想着她,便推說把這事兒忙的忘了,她要生產還得帶孩子,身邊沒人提怎麼想得着。

到時候再接回來,她孩子也生下來了,灃哥兒也養的認了人,睞姨娘的牙齒爪子,俱叫她拔了個乾淨,這樣的人留着也翻不起大浪了。

接着了餃子,曉得她無事,一個詞兒也沒再問,只叫韓國道家的好好侍候她,又讓人把睞姨娘慣常用的東西都給她帶回去。

紀氏這裡和風細雨,明潼心裡卻是驚濤駭浪,眼看着要死的人,轉了一圈,竟又活了!她疑心是睞姨娘壽數未盡,這纔不死。

下邊的奴才下人自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發配下去個姨娘,若不是真個病的要死了,能瞞就瞞,哪裡會急巴巴的從莊頭上趕過來上報。

怕是那時候是真要去了,只沒想到,她是怎麼又活了下來的。伯祖父也是壽數未到,若按着上輩子來看,睞姨娘豈不是還要長長久久的活下去。可若真是這樣,難道她也還是逃不開早逝的命運!

明潼怎麼也不會想到,睞姨娘的身子實是叫小蓮蓬侍候好的,打發她去原是爲着裝裹,連帶的發落一個不守規矩的下人,就叫她留在莊上,到了年紀配個莊稼漢子,也不必再回府裡了,哪知道便是這麼個小丫頭子,竟把睞姨娘的病給照看好了。

說是侍候,小蓮蓬去時,睞姨娘也是差不多要過去的人了,換着乾淨的中衣,鋪蓋也都是曬過的,藥一碗碗的煎了來,那些原來磨搓她的,半個不字兒也不敢再說,她卻偏偏起不得身了。

睞姨娘先是裝病,她以爲裝病能回去,再不濟也能叫她孃家媽來看一看,哪裡知道她說病了,那些個人渾不當一回事,宅子裡便是丫頭婆子病了,也總能看一回大夫的,還能抓些藥吃兩劑,可這裡竟不把人命瞧在眼裡。

她便疑心起,是紀氏要趁着顏連章不在,把她活活治死,這些人就是大婦派了來折磨她的,把她折騰死了,再抱了她的兒子去!

疑心生了暗鬼,睞姨娘越想越心慌,吃不下睡不好,裝病成了真病,端來的藥不敢喝,送來的飯不敢吃,每一刻都是煎熬。

兒子譬如她的命根,她立身的根本,失了根她就沒了活意,等她想到了兒子在紀氏手裡不知要受什麼苦頭時,把腸子都給悔青了,後悔聽了親孃的話請了師婆來。

那道符原是想請着閻羅王把要收的人趕緊收了去,別叫大房那個大伯受更多苦楚,江婆子口裡便沒有不好聽的話,她吃了這一顆蜜裹的黃蓮,甜頭沒嚐盡,苦頭卻吃夠了。

想着兒子,再想想抱到上房的女兒,眼淚自天黑流到天亮,枕頭打溼再幹,幹了又再溼,成日裡嗚嗚咽咽,原來身子就不好,這一來更是去掉了半條命。

她醒着也覺得人飄飄忽忽的,耳朵裡忽聽得丫頭叫她,撲到她身上哭,睞姨娘好容易張開眼睛,人已經脫了相,眼前迷迷糊糊的,再聽一聲,知道是小蓮蓬。

小蓮蓬這哭,有一多半兒是爲着自個兒,宅子裡不能哭,車上不能哭,到了莊頭,這些悔意全被她當作忠心哭了出來。

又是哭六姑娘又是哭三少爺,三少爺給安姨娘,六姑娘跟了三姑娘,太太還懷上了身孕,一字字一句句戳在睞姨娘心肝上,硬生生把她從黃泉路口拉了回來。

身邊有了自己人,心裡就先提起一口氣來,這口氣兒沒散,她本就沒大病,日日米粥雞湯的養着,身子漸漸有了起色,十來日功夫,原來瘦得一把骨頭了,這會兒竟能坐起來。

受了這麼大的苦楚,到這時候家裡人才姍姍來遲,江婆子總算說動了兒子,她用的是另一個辦法:“你妹子要是沒了,她們能沒個說法,你不先去看着,到時候怎麼好嚷出來!”

江婆子在顏家十年,總有些相好的老姐妹,她原是想打聽三少爺如今由誰帶着,兩瓶澆酒一碟子鴨肉一去,竟聽見女兒在莊頭上就要不行的消息。

她先是急哭,拍着大腿嚷了兩聲“我苦命的女兒”,而後便是想着怎麼叫顏家多出些銀子,蘇大郎深覺有理,連他渾家都贊江婆子懂行,一家子套了車往金陵城郊的莊頭上去。

莊稼人心眼實,聽見是知道女兒不行了來看,又看江婆子一番作做,真個放了人進去,等這家子人瞧見女兒能坐能吃,還有有寬慰他們說睞姨娘原先看着不好,如今鬼門關裡走一遭,閻王爺又放了人出來。

睞姨娘的大嫂當時面上便不好看,扭了身青着臉,這下子可好,還倒陪了車錢進去,莊稼人心實人卻不傻,看見這樣還有甚不明白,只這個當孃的待她還有幾分真心,見着女兒還抹着眼睛掉了兩滴淚,這一對兒哥哥嫂嫂,那可真是人面獸心的東西了。

小蓮蓬來的時候得了些東西,俱都藏在包袱裡,她也怕睞姨娘就這麼沒了,到時候她一個在莊頭上過活沒得生路,便暗暗壓了些沒拿出來,也虧着她不曾拿出來,沒讓江婆子三個把這最後一點本錢拿了去。

睞姨娘靠着給她裝裹的一身衣裳一對金簪讓小蓮蓬去抓藥。

那些藥跟紀氏派了來的大夫抓的並無不同,可她不信那個,喝了這藥才一日日好起來,身子一好,便想着怎麼才能回去,怎麼才能再抱灃哥兒要回來,把安姨娘這個跟在紀氏身後撿漏的給踩下去。

明沅回去正是傍晚,往紀氏上房去請安:“我帶了琵琶鴨回來。”紀氏聽見這句“撲哧”一聲笑開了,伸了指頭點點明沅:“到哪兒都不忘記要吃的。”

澄哥兒早早就等着了,急聲問明沅在外邊看見什麼了,明沅回來的路早就早早想好了,繪聲繪色的告訴他,外頭有跳鍾馗看,一句話說的七顛八倒,先說小鬼又說套索,再說寶劍跟玉板。

來來回回好幾回,澄哥兒卻聽懂了,滿面都是羨色,連着明潼都擡眼一溜,明沅見她收了目光,曉得自個兒過關了,澄哥兒卻醋起來,哼了一聲:“那有什麼好的,我們放風箏了,大姐夫送了十七八隻風箏來呢!”

成王這回又送了禮來,除了風箏,還有內造的糉子,八珍八果的,扎着紅綵帶送出來,圖個好意頭,明蓁那裡作足了當媳婦的禮,回了五黃禮盒去。

這些東西只還尋常,不尋常的卻是那裡頭還有一盒子佩蘭,這東西卻是用來浸湯浴的,不是夫妻不好相送,顏順章便趕在端陽前一夜,親手摘了一匣子,貼上花箋送給梅氏。西府裡頭便都在傳,說成王又是一個大老爺。

明蓁爲着這一匣子的佩蘭,整日裡臉頰都給上了胭脂似的。

澄哥兒等的就是明沅羨慕他,果然聽見她問是什麼花色的,就反摸了她的手,拍着胸:“我撿了一隻大蝴蝶的給你,你最喜歡了。”

不是明沅喜歡,是紀氏喜歡,說小女娃家該活潑些,明沅屋子裡從鋪到蓋,幔子帳子還有瓷屏風,全是百花蝴蝶的。

明沅脆生生的道了一聲謝,澄哥兒牽了她的手拉她到坐褥上,廚房裡切了琵琶鴨送上來,紀氏已經顯懷了,滿滿一碗桃花梗米,全吃進肚裡,撫了肚皮道:“真是個能吃的,沒到生他,腰先寬三尺了。”

明潼後脖子這兒還掛着紀氏給她縫上去壓穢的彩糉子,聽見她這樣說,竟樂的差點兒噴了湯:“這纔好,吃的多長得快。”說着就道:“等明歲端陽節,就能戴上我繡的小兜兜。”

澄哥兒對這個弟弟滿心期盼,他已經知道這個弟弟跟那一個弟弟不一樣,母親跟姐姐都喜歡這個還沒出生的弟弟,放下筷子伸手也去摸:“我把我的綠豆糕也給弟弟吃。”

一屋子和和樂樂笑成一團,到這時候明潼纔像個□□歲的女孩兒,捱了母親的胳膊,把頭枕在她肩上。

那是對着澄哥兒,對着明沅卻道:“把那匣子肉餡兒小餃子給六妹妹罷,她今兒還不曾吃着。”

上房裡正侍候着的幾個丫頭俱都低了頭,紀氏看看女兒:“還不曾蒸過,叫廚房裡蒸得了,試了鹹淡再說。”說完這些個一把拉了女兒的手:“大囡今兒別回去,留下來陪我睡。”

明沅得了吃食還摸不着頭腦,等撤了桌子由着丫頭帶到院裡,守屋子的采薇急巴巴的趕上來,伸頭沒看見喜姑姑,急問一聲:“姑姑呢?”

“喜姑姑帶了兒子來,正央求太太給個好差事,采薇姐姐怎的了?”她們屋裡能有個甚急事,采薇卻跺了一下腳,又不好當着采苓的面直說,指着她們倆往屋裡去,采菽把明沅抱到屋子裡散頭髮洗漱,見采薇還有門口團團轉,垂了眼簾專心侍候明沅解衣。

早晨洗過了蘭湯,夜裡又洗一回,明沅叫熱水浸得發睏,身上睏倦極了,還招手問采薇:“小糉子給灃哥兒送了沒有?”

采薇頭一回沒聽真切,第二回聽見了,點了一下頭,嘴裡想說又咽了進去,等喜姑姑踩進門坎,拉了她就往牆邊去:“姑姑,六姑娘的姨娘,叫人傳了信回來。”

第343章 竹籤蟹肉(補全)第298章 竹雞鍋子第336章 金谷酒第110章 燒鵝第112章 白酒楊梅第403章 骨肉第125章 喜餅第204章 軟米飯第235章 梅花雙窨第298章 竹雞鍋子第88章 嫩炒枸杞芽第210章 糟小黃魚兒第232章 羊酪幹第368章 片皮乳豬第385章 銀絲冷淘第319章 兩熟煎鮮魚〔捉)第225章 膠牙餳第30章 玫瑰糖饅頭第195章 臘八粥第387章 燕窩鴨子第288章 黃金泡螺第86章 炸玉蘭片第137章 蜜饊子清遠白切雞(捉)第189章 冰糖川貝梨第142章 銀苗菜(捉)第374章 繡球燕窩第195章 臘八粥第82章 富貴神仙餅(圖)第124章 蜜醬兔腿第303章 蹄膀第155章 壽字糕第170章 八卦餅第313章 肉釀金錢第274章 薄荷涼糕芫荽蟹肉餃第317章 糖白藕無花果第303章 蹄膀第150章 葫蘆鴨第50章 燒野雞第187章 當歸羊肉湯第304章 梨肉好郎君第283章 軟子石榴第3章 香酥鵪鶉第65章 荔枝酒第42章 蓑衣餅第225章 膠牙餳第54章 茶油浸臘梅玫瑰滷(捉)第267章 佔鰲頭菱粉粥(圖)第380章 石榴花餅第254章 什錦拌菜第60章 蓮子銀耳羹第103章 清醬小松菌〔捉)第280章 甜酒釀第253章 羅漢果第320章 金盞銀臺第367章 炸桃瓤第101章 醬鵪鶉腿第210章 糟小黃魚兒第400章 芝麻糊第335章 鴿子蛋第278章 七菜羹第35章 柳芽拌豆腐第55章 野雞瓜齏第301章 合和酥第179章 豆粉紅糖糕第76章 水晶鵝第126章 紅福果第175章 木樨香茶第113章 綠豆湯第297章 蜜豆糰子第81章 合巹酒第40章 紅糟鰣魚第260章 野雞湯第143章 三友茶第92章 白魚火腿片第270章 冷麪餅第63章 香芄餃第112章 白酒楊梅第414章 炸柿子第323章 糖麻葉第38章 叉燒粉果第229章 豉汁蒸鳳爪第377章 苦丁茶〔捉)第323章 糖麻葉第143章 三友茶第289章 豆腐羹飯第184章 胡桃麻餅第158章 鐵秤砣第50章 燒野雞第339章 菘菜第73章 鴨肉春餅第279章 肉包子第139章 蜜茶第54章 茶油浸臘梅第224章 紅豆餅第407章 湯圓
第343章 竹籤蟹肉(補全)第298章 竹雞鍋子第336章 金谷酒第110章 燒鵝第112章 白酒楊梅第403章 骨肉第125章 喜餅第204章 軟米飯第235章 梅花雙窨第298章 竹雞鍋子第88章 嫩炒枸杞芽第210章 糟小黃魚兒第232章 羊酪幹第368章 片皮乳豬第385章 銀絲冷淘第319章 兩熟煎鮮魚〔捉)第225章 膠牙餳第30章 玫瑰糖饅頭第195章 臘八粥第387章 燕窩鴨子第288章 黃金泡螺第86章 炸玉蘭片第137章 蜜饊子清遠白切雞(捉)第189章 冰糖川貝梨第142章 銀苗菜(捉)第374章 繡球燕窩第195章 臘八粥第82章 富貴神仙餅(圖)第124章 蜜醬兔腿第303章 蹄膀第155章 壽字糕第170章 八卦餅第313章 肉釀金錢第274章 薄荷涼糕芫荽蟹肉餃第317章 糖白藕無花果第303章 蹄膀第150章 葫蘆鴨第50章 燒野雞第187章 當歸羊肉湯第304章 梨肉好郎君第283章 軟子石榴第3章 香酥鵪鶉第65章 荔枝酒第42章 蓑衣餅第225章 膠牙餳第54章 茶油浸臘梅玫瑰滷(捉)第267章 佔鰲頭菱粉粥(圖)第380章 石榴花餅第254章 什錦拌菜第60章 蓮子銀耳羹第103章 清醬小松菌〔捉)第280章 甜酒釀第253章 羅漢果第320章 金盞銀臺第367章 炸桃瓤第101章 醬鵪鶉腿第210章 糟小黃魚兒第400章 芝麻糊第335章 鴿子蛋第278章 七菜羹第35章 柳芽拌豆腐第55章 野雞瓜齏第301章 合和酥第179章 豆粉紅糖糕第76章 水晶鵝第126章 紅福果第175章 木樨香茶第113章 綠豆湯第297章 蜜豆糰子第81章 合巹酒第40章 紅糟鰣魚第260章 野雞湯第143章 三友茶第92章 白魚火腿片第270章 冷麪餅第63章 香芄餃第112章 白酒楊梅第414章 炸柿子第323章 糖麻葉第38章 叉燒粉果第229章 豉汁蒸鳳爪第377章 苦丁茶〔捉)第323章 糖麻葉第143章 三友茶第289章 豆腐羹飯第184章 胡桃麻餅第158章 鐵秤砣第50章 燒野雞第339章 菘菜第73章 鴨肉春餅第279章 肉包子第139章 蜜茶第54章 茶油浸臘梅第224章 紅豆餅第407章 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