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

“哎呀,如兄長所言,那這次大將軍的北伐?”

“大將軍久於戰陣,應該沒什麼大礙吧?”

話題一轉移到蜀漢自己,大堂下面的人都更加關心了。紛紛開始發表自己的見解。

“呵呵呵,這個倒不用太擔心。”關儀趁着大家議論的時候,認真的翻閱了一陣邸報,然後他飛快的翻到某一頁:“汝等沒看到這句話麼?謹慎用兵,反覆尋找破敵良機……”

“這,這說明朝廷裡面有高人,已經洞悉了這一切。這位高人是尚書令麼?”

“改之可能還不知道。我等出發的時候尚書令已經病倒不能視事了,這位高人……”關儀手指指了指天。

“陛下?這怎麼可能?”

“呵呵呵,怎麼不可能。我說啊,你們都太小看陛下了。我大漢自先帝建國以來,政局極爲平穩,幾乎沒有發生過曹魏、東吳那樣血滿朝堂的殘酷事件。這一方面,是丞相、蔣大司馬、費大將軍、姜大將軍等人自控、自律。另一方面,陛下的寬宏與聰慧纔是根本。”

本來話題到這裡就可以打住了。但是剛纔翻閱邸報的時候他看到了朝廷尚書檯給他的一封信件。這就促使他還得繼續說下去。

“爾等以爲司馬家願意做這個權臣?一天到晚不停的夷滅別人的三族,整天提心吊膽生怕被反噬?爾等以爲孫綝又願意做這個權臣?須知權臣的路不過兩條,要麼篡位成功,要麼全家死光光…….若是有的選擇,誰願意做權臣?還不是曹魏和東吳的皇帝沒有拿捏好朝堂的平衡!所以,這就是我們這位陛下的可貴之處啊!”

“不過……”關儀話鋒一轉:“這壽春三叛之後,僞魏國內能夠反抗司馬家的力量已經基本被消滅殆盡。而這司馬昭又已經五十歲了。那麼接下來,我大漢和東吳就危險了。”

“這是爲何?”

看着底下除了馬過在深深思索外,張遵、趙毅、孫剛、簡單、廖勇甚至陳壽、李密都是一臉茫然。關儀只感到深深的無力:雖然魏蜀吳三國都建國日久,各國的官二代官三代們都一代比一代爛。但是曹魏畢竟國土廣大、人力資源豐富。哪怕是百萬中選一也能挑出不錯的人才來。而這小國寡民的蜀漢,在權貴階層開始腐爛後,就真的找不出像樣的人才來了。

“哎,諸位,這司馬昭都走到今天這一步了,難道最後甘願被滿門抄斬?所以他謀朝篡位是一定的啊。”

看着下面的馬過已經恍然,陳壽、李密似有所悟的表情。關儀暗暗舒了一口氣:“司馬家要代替曹家登上皇位,現成的例子就是學曹操。先受九錫,再封公,然後封王,最後逼迫曹家皇帝禪讓。”

“原來如此。要受九錫、封公封王,必須要有戰功是吧?太守!”

“改之說對了。當年曹操平定了涼州,先驃騎將軍(馬超)出奔漢中。曹操回到許昌後就被封爲魏公。建安二十年,曹操平定漢中,張魯出降。然後這廝回了許昌又被加封魏王……”

“所以,司馬昭要想稱公封王,在篡位的道路上更進一步,就要攻伐我大漢或者東吳?”

說到這裡大家終於反應過來了。實際上,在歷史的本位面就是如此。西元263年,鍾會纔剛剛拿下漢中,大軍還被姜維堵在劍閣呢,司馬昭就被封爲晉公。等到鄧艾拿下CD,司馬昭迅速的又晉位晉王。順利的爲後來司馬炎的篡位鋪平了所有道路。

“從高平陵政變開始,僞魏已經有十五六年沒有主動進攻過我大漢或者東吳了。這是因爲司馬家在一步步的夯實自己的權力基礎,逐個的剪滅忠於曹魏或者不服從司馬家的力量。現在,這個步驟即將完成。接下來,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年,我大漢或者東吳必將面對僞魏對我們發動的滅國之戰!因爲那個時候,司馬昭已經快六十歲了,他等不起了!”

大堂內再次陷入了可怕的沉默。

少頃,張遵挺身而起:“那又如何!這司馬昭不來便罷,若來了,就讓他嚐嚐小爺丈八蛇矛的厲害!”

“不錯,我趙家誓與大漢共存亡!”

這邊熱血的年輕人在表態,那邊年紀稍微大的幾個幕僚卻是眉頭深鎖。

“老廖,你是戰場上滾出來的,這僞魏若是舉全力攻打我大漢,能夠拿出多少兵馬?”

“嗯,僞魏的雍涼兵團大概七八萬人。這是和我軍常年交戰的,戰鬥力稍微比我軍最精銳的機動兵團弱一點,但也差不了多少。此外,勇曾經聽廖將軍說過,僞魏在荊州大概有五萬人,揚州大概也有近十萬人,這兩個地方的軍隊常年和吳國軍隊作戰,戰鬥力也還過得去。”

“還有就是幽(州)冀(州)並(州)有五六萬,時不時和匈奴鮮卑小打小鬧一下。戰鬥力比起雍涼兵團就差得遠了。然後就是青(州)徐(州)五萬人,這主要是屯田兵和後備軍。因爲常年沒有打仗,這是僞魏戰鬥力最弱的。”

“但是這些都不是僞魏的中堅力量。如關太守剛纔所言,僞魏多年來實行強幹弱枝的策略。蝟集在洛陽的二十萬中軍,那纔是僞魏最強大的兵團。二十多年前,諸葛丞相第一次北伐,僞魏大將張郃率領五萬中軍星夜兼程趕赴街亭。雖說當時令尊應對失措,但僞魏的中軍那戰鬥力是真強啊!先平北大將軍(王平)的直屬部隊五千人,也只擋了不到一個時辰就被擊敗了……”

“這麼算起來,僞魏的精銳有二十萬,其他兵力三十五萬左右?”

“差不多,僞魏人口是我大漢的五到六倍,如有需要,臨時再徵召三十萬也不是難事。”

“那我大漢有多少兵馬?”讓關儀崩潰的是,提出這個問題的居然是簡單簡公子,而張遵、趙毅、孫剛等公子哥也是一臉期待。

廖勇沉默許久,悶聲說了四個字“不足十萬!”

“啊?!”

“CD的羽林大概三萬多不足四萬,庲降都督(閻宇)的南中兵團大概五千。後將軍(宗預)的永安軍團足額一萬。鎮西大將軍(胡濟)的漢中兵團足額一萬五千。大將軍(姜維)直屬的機動兵團經過段谷之敗後,只有三萬餘人,不足四萬。”

“這其中,戰力最強的要算大將軍直屬的機動兵團,比僞魏的雍涼兵團稍微強一些,比僞魏的中軍則有不足。下面依次算下來,應該是漢中兵團、永安兵團、南中兵團、羽林軍。”

“怎麼會這麼少?居然不到僞魏的五分之一?”

“是啊,這麼點兵力,怎麼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呢?”

“原來大將軍這麼多年,一直都是率領不足對方一半的兵力在和對方周旋?那爲何朝中大臣還對大將軍吹毛求疵?”

“哎~~~”廖勇看着這羣原來什麼都不知道的公子哥,忍不住長嘆了一口氣:“說實話,雖然廖將軍這些年一直都對大將軍不滿意。但在勇私下看來,我大漢目前,沒人能比大將軍做得更好了……可惜,大將軍今年已經五十五歲了。參軍柳隱柳休然今年也已七十高齡。國威(趙毅)你的父親和叔父四十多歲的年紀,在我大漢軍中已經算是年輕的了。去年,太守的兄長從軍,大將軍還滿心歡喜,說是大漢的年輕人終於有敢上戰場的了,可是……”

沉默,非常難堪的沉默。

許久,火爆脾氣的張遵開了口:“慚愧。”

緊跟着趙毅也開了口:“慚愧。”

簡單慘然的搖了搖頭:“這些年單在CD流連於花叢之中,從來都不知道原來我大漢已經到了如此危險的境地。”

孫剛掏出懷裡的香囊輕輕的仍在地上:“明天,我要開始習武。令行、國威,你們可要幫我。”

李密長嘆了一口氣:“這些年,密在朝堂裡跟着侍中他們也對大將軍冷嘲熱諷。真是,愧疚得無以復加。”

陳壽站起身來,行了一圈羅圈揖:“壽在這裡代大將軍謝過諸位了。若是大將軍能聽到諸位今日所言,他就會覺得他所爲之奮鬥並守護的東西,有意義了。”

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二三五章 北伐進行時(四)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第一六三章 抄家進行時(一)第四一六章 潼關之佯攻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五三四章 橫掃如卷席(九)(爲書友~咚~加更)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二八六章 關中大決戰(十一)第四四三章 幷州之會戰(四)第一二一章 復興反擊戰(三)第一六四章 抄家進行時(二)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二零二章 我們的目標(一)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五十九章 幕後的交易(二)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陣(二)第六十章 請放馬過來(一)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第三五八章 刑不上大夫(二)第二零七章 羣鴉的盛宴(三)第五零八章 江山真如畫(二)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二三一章 晉國的應對(二)第一九八章 真彩雲之南(二)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四七五章 洛陽是雒陽(三)第五三六章 橫掃如卷席(十一)(爲書友“一串很長數字ID的書友”加更)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四四一章 幷州之會戰(二)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三三七章 杜武庫點兵(三)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二一三章 羣鴉的盛宴(九)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四十七章 朝廷也無恥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九十六章 寧做傅僉死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一一六章 反擊的準備(二)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第四十四章 責任重於山(二)第四九六章 不同的一代(二)第三五五章 一路向西行(十)第四六一章 君臣一心否(二)第四零六章 何爲穿越者(一)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麥浪第四五六章 目標是癭陶第三九七章 政變的前奏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一三七章 復興殲滅戰(五)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二八二章 關中大決戰(七)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五二八章 橫掃如卷席(三)(爲書友怎麼什麼暱稱都被使用了加更)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四七二章 大陸澤之戰(七)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第五三八章 橫掃如卷席(十三)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四六九章 大陸澤之戰(四)第三六二章 漢都歸長安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一三九章 復興殲滅戰(七)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給的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一二四章 復興反擊戰(六)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二九六章 晉國有新銳(五)
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二三五章 北伐進行時(四)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第一六三章 抄家進行時(一)第四一六章 潼關之佯攻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五三四章 橫掃如卷席(九)(爲書友~咚~加更)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二八六章 關中大決戰(十一)第四四三章 幷州之會戰(四)第一二一章 復興反擊戰(三)第一六四章 抄家進行時(二)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二零二章 我們的目標(一)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五十九章 幕後的交易(二)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陣(二)第六十章 請放馬過來(一)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第三五八章 刑不上大夫(二)第二零七章 羣鴉的盛宴(三)第五零八章 江山真如畫(二)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二三一章 晉國的應對(二)第一九八章 真彩雲之南(二)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四七五章 洛陽是雒陽(三)第五三六章 橫掃如卷席(十一)(爲書友“一串很長數字ID的書友”加更)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四四一章 幷州之會戰(二)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三三七章 杜武庫點兵(三)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二一三章 羣鴉的盛宴(九)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四十七章 朝廷也無恥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九十六章 寧做傅僉死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一一六章 反擊的準備(二)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第四十四章 責任重於山(二)第四九六章 不同的一代(二)第三五五章 一路向西行(十)第四六一章 君臣一心否(二)第四零六章 何爲穿越者(一)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麥浪第四五六章 目標是癭陶第三九七章 政變的前奏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一三七章 復興殲滅戰(五)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二八二章 關中大決戰(七)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五二八章 橫掃如卷席(三)(爲書友怎麼什麼暱稱都被使用了加更)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四七二章 大陸澤之戰(七)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第五三八章 橫掃如卷席(十三)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四六九章 大陸澤之戰(四)第三六二章 漢都歸長安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一三九章 復興殲滅戰(七)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給的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一二四章 復興反擊戰(六)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二九六章 晉國有新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