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

從關統的空棺材出殯到三月孝期期滿,大約80來天的時間。這段時間可把關儀給忙壞了。

搭建自己的幕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以前關儀和廖化還認爲關家沒落了這麼久,願意追隨的人可能不多。所以預期中大約有個三五個人就可以滿足了。誰知道陰差陽錯——皇帝要樹立年輕人奮發向上的標杆。荊州派要以此洗刷元從派與荊州派子弟不務實事,空享爵祿的惡名。東州派、益州派希望這是荊州派和元從派讓出高官厚祿的開始。所以難得的蜀漢各方勢力都對關儀出知外郡樂見其成。因此,在各方勢力的推波助瀾下,關儀的幕府一下子人滿爲患。

從桃園三結義開始,關張兩家已經有了七十年的交情。所以當張紹把張遵拉到關儀面前的時候。關儀不管心裡再不爽也得擠出一副笑臉,說一番兄弟齊心,可以斷金的場面話。原本計劃由廖化派出軍方資深老將擔任涪陵郡都尉的計劃理所當然的被打斷了。

關家和趙家的交情與張家比起來,是稍微淺了那麼一點點。但也僅僅是淺了一點點而已。所以當趙毅被趙統、趙廣兩兄弟牽來的時候。關儀又得擠出笑容,說一番多謝兩位叔父關愛,有國威(趙毅的字)兄弟的幫襯,涪陵郡不足治也什麼的廢話。然後,原本計劃找大將軍姜維索要一位後勤文官擔任的都官從事的職位,給了剛剛二十歲(虛歲)的趙毅。

簡家的人一向以不靠譜著稱。當年簡雍在世的時候,除非諸葛亮在場,否則不管什麼場合,簡憲和都是坐沒坐像,站沒站像。現在這一特性明顯的被簡家的子孫發揚光大了。看着一副懶洋洋混不吝的簡單簡無雙童鞋。關儀淚流滿面的把勸農從事這一封建社會最重要的職位給了他。

此外還有孫乾的孫子孫剛孫定烈。這個傢伙別看表字這麼威猛,可是一看那慘白得嚇人的皮膚就知道這是典型的廢材。好吧好吧,你就做哥的主薄吧。

所以說裙帶關係要不得啊。你看你們這些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什麼實際經驗都沒有。就靠着自己的祖上餘蔭。就把老子手裡的警備區司令、人事局局長、發展與生產委員會主任和辦公室主任這四個最重要的位置全霸佔了!

老子不是去種田以便爲逆推曹魏做準備的!老子是外出避難!你們懂什麼?一大堆公子哥一窩蜂的擠過來,真當是出去郊遊啊?

除了上面一堆公子哥,其實真正做事的人才還是有的。

陳袛秉承劉禪的旨意,爲關儀準備人才。治政能力其實很高的陳袛向關儀推薦了尚書郎李密。就是後世裡“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創作者。這位爺可是後來西晉的名臣。以剛正不阿著稱的。關儀讓他做了督郵從事(檢察院院長)。

廖化作爲關家後代的守護人,自然不可能落後。派了跟隨他征戰多年的老家將廖勇。這位爺今年六十五歲。去年在段谷那麼慘烈的地方都掙扎着出來了。關儀聘請他爲太守府兵曹從事(武裝部部長)。

大將軍姜維對關家其實是非常愧疚的。所以這一次也忍痛的把自己夾帶裡的人物給推薦了過來。當關儀拿到這份名帖的時候可是真的嚇壞了。因爲這個人叫陳壽!

好吧,《三國志》的作者。那就做個記室吧(秘書長)。

這麼算下來,已經有了七人小班底了。但是,在關儀的拼圖裡,還差一個人。

再說一遍,這位爺現在還是滿腦袋外出避禍的想法。完全沒有挽救國家危亡的高尚情操。但這並不妨礙他想把涪陵郡搞好——於公來說,把涪陵郡搞好一點,以後西晉統一後,自己也有入朝爲官的資本。於私來說,這個地方搞好了,自己也可以存點私房錢。

蜀漢時代的涪陵郡可不是今天的重慶市涪陵區。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的地名都有轉移(1)。蜀漢時代的涪陵郡,下轄涪陵、丹興、漢平、萬寧、漢復五個縣。郡治在涪陵(今重慶市彭水縣)。其地域範圍,大致相當於重慶直轄前,原四川省的黔江地區。

這個地方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好地方。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衡量一個地方好不好,最基本的一個評價因素就是:這個地方有沒有足夠平坦、適合發展農業的耕地。

很遺憾,涪陵郡所有的地域,都處於武陵山山脈之中。平地還是有的,但是極少。

在中國的南方地區,主要種植主食作物是水稻。而中國南方有很多地方都不是平原。爲了種植水稻,中國的古代先民們創造性的依山爲田。開闢出了大量的梯田。

還是很遺憾,涪陵郡連大規模造梯田的條件都沒有。

因爲,這地方的山脈一是來得很陡,很多山脈都如同刀劈斧砍般的筆直——這樣近乎90度的坡度是無法營造梯田的。還有就是,這裡是喀斯特地形的集中地。土層薄弱,下面的岩石都是石灰岩,蓄不住水。就算費盡千辛萬苦把梯田給弄出來了,要不了多久水都全部從地下漏走。還是種不了水稻。

好吧,這地方的大山基本都是中空的,溶洞倒是多得很,在後世是很有名的旅遊勝地。

但是這個時代關儀不可能去發展旅遊經濟吧。

而且,這地方還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現在蜀漢政府把這個地方的少數民族統稱爲五溪蠻。但是作爲穿越者的關儀知道,這個地方的民族有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多個民族。而且由於這個地方的耕地極爲有限,爲了爭奪不多的生存資源。這裡的漢民和土著居民的關係非常緊張。

那爲啥關儀會選擇這裡呢?

第一,當然是足夠偏僻離CD足夠遠。安全。

第二,這裡和吳國接壤,但是由於交通的限制,先不說兩個弱國現在面對強大的曹魏都要抱在一起互相壯膽。兩國即使發生軍事衝突也不會以這裡爲主戰場——那是巴東郡的事情。但是軍事通行受限並不妨礙一般的個人或小型商隊進出。萬一將來龐會跑到這裡來追殺自己——那是很有可能的。大不了老子跑吳國去。還是爲了安全。

第三,這裡表面上看起來很貧瘠。但在後世,是國內著名的高山土豆產區。老子有能力扭轉這裡食物不足的窘迫。

最後,很關鍵的一點。這個地方表面上看起來崇山峻嶺交通不便,但實際上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交通比CD平原還方便:因爲這裡有一條貫穿涪陵郡全郡的大河——烏江。涪陵郡不足三萬的在冊人口,其實主要都是沿着烏江兩岸的河谷居住。只要掌控住烏江。這個地方治理其實很容易。而且一旦有了產出,要外銷賺錢其實也很容易。

而要掌控烏江,就需要蜀漢另一個顯赫家族的幫助。

糜家。

蜀漢的水軍總體比較弱小。非但比不上東吳,甚至比不上曹魏。有限的戰船99%都配屬在永安都督的帳下——永安都督常駐巴東郡,那裡的長江三峽是防備東吳入侵的第一道防線。

除了蜀漢政府的水軍外,只有糜家有一支成規模的船隊。這幾十年來,糜家頂着官方背景,在蜀地採集物資,之後船隊順江而下。貨物暢銷於吳魏,之後又在西陵將吳魏的特產裝船,逆流而上返銷CD。賺得那是一個壇滿鉢滿。關儀如果在涪陵郡搞了點什麼特產出來要想賣出去掙錢,最需要的就是糜家船隊。

可惜,糜家只是關統出殯那天家主親自來過。其他時候就完全不見人。現在大家拼命往他的幕府裡塞人的時候,糜家居然一點響動都沒有。

“哎,沒得辦法。山不來就我。只有我去就山了。倒也不必讓糜家現在就派人入幕。總要先結個善緣吧。”

——————分割線——————

1、中國歷史上,很多地方地名多有變遷。經常出現兒子變老子,老子變兒子的趣事。

僅以四川、重慶地區的三個地名變遷舉例:

廣漢:東漢時代的廣漢郡,郡治在廣漢縣。劉焉入蜀後,將廣漢郡的郡治遷到雒城。後來,雒城的名字就變成了廣漢。而原先的廣漢縣就改了個新名字叫射洪縣。

涪陵:涪陵者,因烏江古稱涪水,巴國王陵多葬於此而得名。東晉十六國時期,成漢與東晉在涪陵郡這塊地方反覆爭奪。東晉失去了涪陵縣。不得已在自己掌控的枳縣重新設立了新的涪陵郡。於是,後來枳縣的名字變成了涪陵。而原先的涪陵縣就有了新的名字:彭水縣。

自貢:原本是沒有這個地名的。因爲富順縣和榮縣交界的地方產鹽。隨着鹽業的興盛,兩縣交界的地方反而比兩個縣城還要繁榮興盛。民國時期就在這裡設市。叫啥子名字呢?剛好這裡有兩口非常出名的鹽井:自流井和貢井。於是這個新的省轄市就叫自貢。富順和榮縣反而成了自貢市的市轄縣。這就是著名的兒子變老子,老子變兒子。

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五)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匯(四)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三六二章 漢都歸長安第二一八章 羣鴉的盛宴(十四)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第五二一章 長遠的佈局(二)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一四零章 環球同涼熱第三零四章 戰後的餘波(四)第五二五章 第一次科舉(三)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二七六章 關中大決戰(一)第一九二章 大司馬很忙(三)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第二零四章 我們的目標(三)第一一七章 反擊的準備(三)第二三六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四七八章 洛陽是雒陽(六)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二八三章 關中大決戰(八)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四十九章 真正的初陣(一)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奮迅(二)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八十一章 彈指三年間(四)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遷都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二八八章 關中大決戰(十三)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三七八章 處處是南中(二)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四九六章 不同的一代(二)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三三二章 世家的方向(二)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十五章 壽春第三叛第四六五章 無奈的晉臣(二)第三五四章 一路向西行(九)第四五七章 老驥不伏櫪(一)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初陣(三)第五零零章 魂兮歸來兮(一)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兩個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東渡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四七二章 大陸澤之戰(七)第十五章 壽春第三叛第二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二)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風(三)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二七二章 決戰的序幕(五)第七十九章 彈指三年間(二)第二三六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一七零章 殺完給顆糖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四六五章 無奈的晉臣(二)第一九一章 大司馬很忙(二)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陣(四)第五一零章 碾壓的快感(一)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五三七章 橫掃如卷席(十二)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二五五章 晉國的調整第二三一章 晉國的應對(二)第四八五章 晉祚今終焉(二)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八十二章 彈指三年間(五)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
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五)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匯(四)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三六二章 漢都歸長安第二一八章 羣鴉的盛宴(十四)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第五二一章 長遠的佈局(二)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一四零章 環球同涼熱第三零四章 戰後的餘波(四)第五二五章 第一次科舉(三)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二七六章 關中大決戰(一)第一九二章 大司馬很忙(三)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第二零四章 我們的目標(三)第一一七章 反擊的準備(三)第二三六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四七八章 洛陽是雒陽(六)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二八三章 關中大決戰(八)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四十九章 真正的初陣(一)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奮迅(二)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八十一章 彈指三年間(四)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遷都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二八八章 關中大決戰(十三)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三七八章 處處是南中(二)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四九六章 不同的一代(二)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三三二章 世家的方向(二)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十五章 壽春第三叛第四六五章 無奈的晉臣(二)第三五四章 一路向西行(九)第四五七章 老驥不伏櫪(一)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初陣(三)第五零零章 魂兮歸來兮(一)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兩個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東渡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四七二章 大陸澤之戰(七)第十五章 壽春第三叛第二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二)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風(三)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二七二章 決戰的序幕(五)第七十九章 彈指三年間(二)第二三六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一七零章 殺完給顆糖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四六五章 無奈的晉臣(二)第一九一章 大司馬很忙(二)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陣(四)第五一零章 碾壓的快感(一)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五三七章 橫掃如卷席(十二)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二五五章 晉國的調整第二三一章 晉國的應對(二)第四八五章 晉祚今終焉(二)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八十二章 彈指三年間(五)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