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君來找趙子明的時候,他正在爲斯圖雅主持入職儀式。
憑着出色的業績,短短半年的時間,斯圖雅從一個臨時秘書升任北美地區總裁助理,這次更是被調任總部培訓三個月。
入股Witricity無線充電公司、併購Celsion精準醫療、開拓北美市場、協調解決“律所門”事件、調和數字集團和合衆國兩級政府的關係……
任何一件拿出來,都是了不得的業績。
出色的外表,過人的頭腦,堅韌的意志,深厚的人脈,斯圖雅混的風生水起,帶動北美分公司的業績節節攀升。
數字集團給了她絕佳的平臺,她也綻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兩者相互成就,共同成長。
“祝賀你”,趙子明爲斯圖雅帶上獎章,
公司管理是一門很深的科學,從草莽走向正規,各項制度都要建立,激勵就是其中最核心的一項。方式不在乎物質與非物質兩種。
物質激勵自然是獎金、工資、股票、期權等,非物質的有榮譽、肯定、動機、責任等。
激勵方式因人而異。對一些人非常起作用的激勵方式,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可能作用微乎其微。
要成爲真正的老闆、掌控者,必須要了解每一個員工的需求,用最適合他們的激勵方式去促使他們努力工作。
除了常規的薪酬待遇外,趙子明在集團內部推行榮譽激勵,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馭人之道是相通的,他一向認爲,要想使一個人要傾盡全力地工作,一定要有在金錢之外的收益。
對於做出貢獻的員工,及時反饋,及時承認,及時表彰,能最大限度調動其工作積極性。
很多人傾盡全力的動機,都是在於要獲得承認。
而榮譽獎章就是最好的承認。
作爲老闆,最忌諱的就是自以爲是,覺得自己在內心已經表揚過某個人、承認過他的貢獻了,不需要再說出來。
大錯特錯。
必須表現出來,人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心目中的“承認”,而且還要感受到你的承認是真誠的,是“發自內心的、五體投地的承認”。
只有這樣,他纔會給你賣命,纔會有“士爲知己者死”的衝動。
“啪啪啪”,熱烈的掌聲響了起來,董事會成員面含微笑,圍成半圓,給與被獎勵者最大的肯定。
“謝謝”,斯圖雅嚴肅接過獎章,冷豔無暇的臉龐露出一絲激動。
每一次的表彰大會,都要求全體員工參加,時間不長,沒有太多的廢話,力爭傳遞一種嚴肅、莊重的氛圍。
儀式一結束,大家各自散去,趙子明留下斯圖雅說話,這次爲她安排的職位是董事局秘書,主要工作是協助王副總建立關鍵業績考覈制度。
初創公司可以不要KPI,成熟企業必不可少,數字集團一路到今天,越發感覺到管理上的力不從心。
勉強借鑑其他公司的考覈機制,因爲與公司戰略、組織特徵不相適應,導致行政官僚主義比較突出,管理費用開支巨大,第二季度,毛利、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同步攀升,而利潤率卻有所下降。
最終促使趙子明下定決心,要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新的考覈機制,並將此作爲核心工程來抓,他自然是第一負責人,王天寶、沈依依都是小組成員。
KPI建設是一個大工程,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勞永逸,甚至說,一個組織的成敗,就在於業績考覈。
整個籌備小組成員既有管理層,也有專家智囊,更少不了中層和一線員工,可以說,之後半年的工作重心就是建立一個良好的業績評價機制。
趙子明沒有當老闆之前,以爲聘請專家或專業公司諮詢,一切管理上困難都迎難而解,掌握公司越久,越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
最愚蠢莫過於,把希望寄託於外人,希望別人給自己一個萬能方案。
公司是自己的,不是專家和諮詢公司的,自己不操心,怎麼可能會有收穫,在上面花費多少時間、多少精力,纔會有多少回報。
諮詢公司是一個工具,諮詢的過程就是一個共同努力、共同進步的關係。
同樣的,即使制定了業績考覈,也不是永恆不變的,是一個動態的調整和修訂過程。
一個善於用KPI體系進行管理的組織,要經常在經營分析會之後,對KPI體系的運行效果進行復盤和修訂。
雖然斯圖雅能力很強,冷豔無雙,卻和趙子明沒有多少私交,一直以來,兩人都是工作關係,職來職往。
對於他來說,“斯圖雅”就是用B級的報酬,請了一個A級的人才,賺大了,因爲她創造了超A級的回報。
而對於企業來說,只有讓那些創造資源的人獲得了他們期望的正常回報之後,還有剩餘,那這個人,纔可以說是卓爾不羣的,企業在長期,纔有機會獲得更大的發展。
這種卓爾不羣的人才越多,公司越有可能興旺,所以,趙子明對於斯圖雅是有極大好感的。
這次把她安排在籌備組,也是寄與了很大信任,希望她能再接再厲,發揮出更好的一面。
斯圖雅屬於外來鮎魚,和集團總部沒有任何人際關係,可以保證最大程度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作爲一家跨國公司,東西方文化衝突,也是要考慮的因素,她可以在這上面給出專業的建議。
如果是國內下屬,趙子明不介意展現自己親和的一面,而斯圖雅是地地道道美國人,他只有公事公辦,免得給人留下不好印象。
“有什麼需要直接和我說,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