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洪流】(九)

秋風颯颯,草枯葉落。

一支軍容嚴整透着肅殺氣質的騎兵行走在廣闊無垠的高陽平原上。

長弓大營經歷官楊應箕位於隊伍的後段,縱然是坐在顛簸的坐騎上,他手裡依然捧着一卷文書,時不時看一眼然後開始思索。他身邊還跟着三騎,原本都是裴越的親兵,特地派過來幫他揹着書箱。箱子裡放着的是軍功記錄,詳盡到每個人的戰功,均由楊應箕親自撰寫記錄。

歷經固原、貢山和烏蒙三戰之後,藏鋒衛的戰績十分斐然。

根據楊應箕的統計,目前藏鋒衛斬殺西吳步卒超過一萬人,殲滅西吳騎兵的數量達到四千人,俘獲更是無數。雖然這三戰離不開各寨守軍的協助,但以藏鋒衛成軍不到二個月的時間來看,這樣的戰功着實令人震撼。

雖然還看不透裴越心中的謀略,但楊應箕對這支騎兵已然沒有任何偏見,更是不辭辛勞地完善軍功的稽覈。

“楊經歷,爵爺有請。”

一名親兵飛馬而來,在楊應箕身前拱手說道。

楊應箕微微頷首,將手中的文書交給旁邊揹着書箱的親兵,然後策馬隨那名親兵趕赴隊列前方。此時他才注意到騎兵的行進速度不斷放緩,當他來到裴越身邊時,藏鋒衛便停止前行原地休息。

“裴欽差,何事尋我?”

楊應箕面無表情地問道,雖然態度依舊算不上和煦,但是比起之前動輒冷眼嘲諷的架勢要溫和許多。

裴越指着不遠處平坦的草地說道:“坐下聊。”

衆人席地而坐,除了裴越和楊應箕之外,其餘四位統領皆在。他們沒有任何架子可言,這些天更是與士卒們同吃同住,作戰時則是身先士卒,哪怕裴越自己也不例外。那夜在烏蒙山南麓,楊應箕親眼看着裴越一馬當先衝陣殺敵,最後一刀砍死西吳的萬夫長,縱然面上還能保持平靜,心中已經是驚濤駭浪。

再加上他對藏鋒衛將士的來源愈發瞭解,知道他們要麼是草莽間的豪俠要麼是有過行伍經歷的農家子弟,總算弄清楚這支騎兵的戰力從何而來。

裴越緩緩說道:“楊經歷,如今西吳七處攻勢已經破掉三路,固原等三寨轉危爲安,對於下一步戰略你有沒有看法?”

楊應箕微微一怔,心道你將大戰略藏得那般深,怕是連旁邊這些統領都不清楚,真正做到一言而決,如今反來問我是什麼套路?

裴越似是看出他心中所想,指着傅弘之說道:“方纔斥候來報,他們清晨時分在東北面百餘里外發現一支精銳西吳騎兵,疑似謝林手中的鐵甲騎兵。從他們的行動軌跡判斷,最開始的目標應該是馳援正在攻擊臨江寨的吳軍,但是突然轉向西南,瞧着應該是衝向虎城。”

那支鐵甲騎兵楊應箕也有所耳聞,雖然比不上西吳皇帝身邊的安陽龍騎這等重騎兵,但也是世間一等一的精銳鐵騎。

他皺眉沉思着,片刻之後說道:“裴欽差,本官認爲西吳對虎城肯定另有安排,謝林的職責就是擊潰北面防線。之前他分兵七路然後主攻柳陂至溪山寨一線,目的就是讓咱們自顧不暇,更是對唐大帥的考驗。如果大帥分兵救援,肯定會被他各個擊破,但是大帥沒有那樣做,大軍直接逼近溪山寨,反倒是將西吳的主力拖在那裡。”

裴越輕輕一笑道:“謝林沒想到藏鋒衛會出現在北線,也沒想到我們的戰力還算過得去。”

這句話讓楊應箕很難接,他十分艱難地擠出一抹笑意,點頭道:“藏鋒衛的出擊確實是神來之筆,直接化解謝林的前期謀算。裴欽差,之前在大營中是本官愚魯粗笨,

特此向你和藏鋒衛致歉。”

話音未落,他便起身對着裴越鞠躬行禮。

裴越楞了一下,連忙站起來扶住他的雙臂,將其攙扶起來,搖頭道:“楊經歷,之前不過是些誤會,我並不會放在心上。而且當時我們對你也頗爲不敬,還請見諒。”

其他四人也都站了起來,陳顯達粗着嗓子說道:“楊大人,我是個不懂禮數的粗人,這裡先給你賠禮。若是你心中不忿,等這場仗打完之後任憑你處置。”

楊應箕似乎不太習慣這種場合,無奈地擺擺手道:“我雖然性情冷僻,但也出身於京都國公府,並非不知輕重之人,陳統領不必如此。”

“好了,客套話不必多言。”

裴越止住衆人的賠禮道歉,重新坐下之後,對楊應箕說道:“楊大人對北境十分熟悉,不妨說說謝林爲何要將鐵甲騎兵派往虎城附近?”

楊應箕接過傅弘之遞來的地圖, 在虎城和固原寨之間虛劃一條線,沉聲道:“虎城駐軍其實可以從北面小道而出,只不過出口握在謝林手裡,所以沒辦法支援北線戰局。既然他如此急切地派出手中精銳趕赴此處,只能說明他在擔心欽差你揮軍西南,如果幫虎城駐軍解決外面的威脅,那麼只要有一萬精兵馳援溪山寨,謝林的戰略目標絕對會落空。”

裴越與傅弘之對視一眼,面上流露訝異,微笑道:“楊大人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

楊應箕見狀便慚愧地說道:“其實在你出兵固原寨的時候,我也認爲你是想打通虎城北面的通道,如今看來謝林也被欽差算計成功。”

裴越並未自得,平靜地說道:“距離成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楊大人,那支鐵甲騎兵並非死物,當他們發現藏鋒衛並未去虎城,自然也會及時趕回來。如今謝林已經收攏兵力,臨江寨的困局已經解除,所以我想請楊大人幫我做件事。”

楊應箕驚訝道:“謝林居然如此果斷?”

旁邊的傅弘之笑道:“楊大人,謝林之前分兵七路被破三路,目前還留在外面的便只有臨江寨、鬼離寨和北面的停雲寨。他要保持對長弓軍主力的兵力優勢,又要看住虎城北面的口袋,壓根抽調不出大規模的兵力對付咱們,不將剩下三路的軍隊收回去,難道還看着爵爺將這些士卒一口一口吃掉不成?”

楊應箕登時瞭然,看向裴越問道:“不知欽差要讓我做什麼事?”

喜歡庶子無敵請大家收藏:()庶子無敵更新速度最快。

37【籌謀】163【封爵】1271【故事裡的錚鳴】(下)300【死戰】958【腰纏萬貫】1098【此生何寄】632【青雲怨】1014【祭旗】546【真相】601【義妹】25【此去經年】839【裡棋局】292【破】126劍與花實在抱歉,請個假843【定鼎之戰】(下)1064【人間正道是滄桑】(一)937【針鋒相對】183【人世間】1071【人間正道是滄桑】(八)324【擒王】495【此間樂】1056【天若有情天亦老】(四)256【臨清之亂】717【浮生閒趣】927【圓滿之境】210【竹樓】460【玲瓏一指】1199【裡快哉風】(一十三)688【歸鄉】433【翻手爲雲】916東風夜放花樹242【相爭】361【蟬鳴】32【沈淡墨】54【真相】30【齊家】842【定鼎之戰】(上)843【定鼎之戰】(下)302【銳不可當】687生如夏花183【人世間】597【權柄】485【古藺驛】307【得寸進尺】529【癡人說夢】999【迷霧之後】(下)881【大忠大奸】624【雨霖鈴】401【洪流】(十)1242【稱孤道寡】325【一點寒芒】1079【於此泣無窮】1000【命數如織】851【凜冽的少女】1157【菩薩低眉】928【於無聲處】753【遇刺】405【席捲】(一)1133【風起於初秋】1269【故事裡的錚鳴】(上)請假一天935【天羅地網】162【拂曉】688【歸鄉】1086【爾曹身與名俱滅】300【死戰】450【大幕開啓】1323【朝天闕】62【席先生】1103【決裂】523【殺氣凜然】915【醉中不知身是客】906【行到水窮處】766【執拗】1045【絃動驚風雨】509【靈州餘波】1145【吾有雙刀】請假一天1136【復起萬軍】1325【不負韶華行且知】307【得寸進尺】1282【惡有惡報】426【遇故人】104【一眼萬年】713【第七位】596【逃出生天】57【崢嶸】912【氣吞山河如虎】345【長歌當哭】(二)1112【煌煌北營】1286【破曉】433【翻手爲雲】641【局中人】524【春日宴】1012【裡之始】923【吉時已到】715【赤子之心】209【魯王】1300【秋風病欲蘇】
37【籌謀】163【封爵】1271【故事裡的錚鳴】(下)300【死戰】958【腰纏萬貫】1098【此生何寄】632【青雲怨】1014【祭旗】546【真相】601【義妹】25【此去經年】839【裡棋局】292【破】126劍與花實在抱歉,請個假843【定鼎之戰】(下)1064【人間正道是滄桑】(一)937【針鋒相對】183【人世間】1071【人間正道是滄桑】(八)324【擒王】495【此間樂】1056【天若有情天亦老】(四)256【臨清之亂】717【浮生閒趣】927【圓滿之境】210【竹樓】460【玲瓏一指】1199【裡快哉風】(一十三)688【歸鄉】433【翻手爲雲】916東風夜放花樹242【相爭】361【蟬鳴】32【沈淡墨】54【真相】30【齊家】842【定鼎之戰】(上)843【定鼎之戰】(下)302【銳不可當】687生如夏花183【人世間】597【權柄】485【古藺驛】307【得寸進尺】529【癡人說夢】999【迷霧之後】(下)881【大忠大奸】624【雨霖鈴】401【洪流】(十)1242【稱孤道寡】325【一點寒芒】1079【於此泣無窮】1000【命數如織】851【凜冽的少女】1157【菩薩低眉】928【於無聲處】753【遇刺】405【席捲】(一)1133【風起於初秋】1269【故事裡的錚鳴】(上)請假一天935【天羅地網】162【拂曉】688【歸鄉】1086【爾曹身與名俱滅】300【死戰】450【大幕開啓】1323【朝天闕】62【席先生】1103【決裂】523【殺氣凜然】915【醉中不知身是客】906【行到水窮處】766【執拗】1045【絃動驚風雨】509【靈州餘波】1145【吾有雙刀】請假一天1136【復起萬軍】1325【不負韶華行且知】307【得寸進尺】1282【惡有惡報】426【遇故人】104【一眼萬年】713【第七位】596【逃出生天】57【崢嶸】912【氣吞山河如虎】345【長歌當哭】(二)1112【煌煌北營】1286【破曉】433【翻手爲雲】641【局中人】524【春日宴】1012【裡之始】923【吉時已到】715【赤子之心】209【魯王】1300【秋風病欲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