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魯王】

大皇子劉賢今年二十一歲,身材高大,體態矯健,相貌堂堂,似乎遺傳生母吳貴妃更多一些。他十六歲時封王開府,同年迎娶王妃許氏。

七寶閣的成分比較複雜,屬於京都幾大豪富家族共同擁有的產業,許家亦是其中之一。在許氏嫁給大皇子之後,有他的強力支持,許氏的兄長許頌便逐漸成爲七寶閣的主人。其實這幾年七寶閣內部的腥風血雨一點也不簡單,從某種角度來說與朝堂上的爭鬥十分相似,甚至在激烈程度上有過之無不及。只是因爲有大皇子這面金字招牌,許頌所向披靡,通過種種手段逐步掌控這家底蘊深厚的商號。

當然,許頌目前還只是名義上的主人,其他幾家富商仍舊佔有七寶閣的股子,他們背後同樣有權貴撐腰,沒辦法做到斬盡殺絕。

許頌需要一個樹立自己威信的機會,當祥雲商號的蜂窩煤問世之後,他便迫不及待地假借大皇子的名義說動御史中丞方巡和戶部尚書孫大成,想要朝廷將裴越的產業奪過來。到那個時候,朝廷總需要人來打理這些產業,有大皇子的關係在裡面,許頌自信七寶閣能全盤吞下。

去年失敗之後,許頌一直都沒有放下,耐心等待一年之後,他終於再次露出自己的獠牙。

魯王府爲開平帝御賜,修建得極其富麗堂皇,各種規制陳設僅次於皇宮。

花團錦簇的偏廳內,大皇子劉賢坐在主位上,下首坐着許頌,王府長史李謹言站在堂下講述着自己去祥雲商號的遭遇。

縱然臉色稍有些不自然,李謹言依然老老實實地將那天的經歷複述一遍,不敢有任何隱瞞。

即便之前已經聽過一遍,再次聽到李謹言說裴越拽着他要去面聖的時候,劉賢仍然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許頌沒有像之前在七寶閣中,面對二掌櫃程思遠的時候那般倨傲跋扈,他十分恭敬地半邊屁股貼在椅子上,認真地聽着李謹言的講述。

片刻過後,劉賢轉頭望着許頌,眼含問詢之色。

許頌沉吟道:“殿下,此事可爲。”

劉賢淡淡道:“說來。”

許頌分析道:“從李長史的描述看,裴越已經無計可施,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小人這段時間一直在暗中盯梢裴越,發現他除了在商號中愁眉苦臉之外,壓根拿不出任何反擊的手段。其實想想也是,他不過是一個子爵,又跟裴家斷了關係,最能倚仗的廣平侯穀梁在南境,面對如今這樣複雜的局勢,他一個半大小子能有什麼辦法?殿下在這個時候出手,他只會感激殿下。”

劉賢沉默不語,他需要分析這件事的利弊,而不是聽自己的大舅子說幾句就出手干涉。

畢竟如今對他來說,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深思熟慮,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影響到儲君位置的歸屬。

開平帝明年就將踏入不惑之年,儲君的位置不可能一直懸着,這幾年總要定下,所以眼下是極爲重要的時候。

許頌利用七寶閣爲大皇子提供源源不斷的銀子,當然知道他如今微妙的處境,繼續勸說道:“殿下,

拿下祥雲商號和首陽山的煤礦有三個好處。第一,這門生意收益極大,只要能掌握下來,王府的用度將更加寬裕。第二,小人能夠借勢徹底掌握七寶閣,就算不能將其他幾家驅逐出去,也可以讓他們閉嘴,從此一心一心爲殿下辦事。第三,雖然名義上是七寶閣接手相關產業,但朝臣們都知道小人背後站着殿下,他們只會更加相信殿下的實力。”

劉賢在聽到最後一個理由的時候,面色微微動容。

大梁的祖制是嫡長子繼承皇位,但是誰都不會忘記,今上可不是嫡長子。雖然先帝仁宗的死因有些蹊蹺,但十多年過去,誰還敢質疑大權在握的皇帝?有這樣的父親作爲榜樣,大皇子自然也想努力一番,說不定那個位置就會落到自己頭上。

想要順利成爲儲君,除了開平帝的喜愛之外,滿朝文武的支持亦十分重要。否則就算開平帝有意立他爲太子,文武羣臣皆反對的話,開平帝也不能一意孤行,這種事情在史書上並不罕見。

劉賢看向李謹言問道:“你覺得裴越是個怎樣的人?”

李謹言恭敬答道:“殿下,老奴覺着此人色厲內荏,運氣好立了一些功勞,便分不清天高地厚。那天他拽着老奴要去面聖,但是在老奴說出殿下的名號之後,他便立刻泄了氣,而且很明顯有些畏懼。所以老奴認爲,只要再給他一些壓力,他肯定會懂得退讓。”

劉賢不置可否,微微皺眉道:“雖然你們做得乾淨,沒有給人留下什麼把柄,但在明眼人看來,尤其是父皇能看得清楚,本王這是在謀奪勳貴產業。”

他與生母吳貴妃關係極好,經常會去宮內請安,也從這位極受開平帝寵愛的貴妃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皇子的名聲。七寶閣的內幕本身就很隱秘,知道許頌的人都不多,知道他和許頌之間關係的人更少,再加上當初他迎娶許氏時許家還沒有在七寶閣中一家獨大,所以沒有引起什麼非議。

但這次如果他親自出手向裴越施壓,無論手段多麼巧妙,總會被人看出端倪。

許頌勸道:“殿下,祥雲商號眼下的局面十分艱難,您出手是在幫裴越,何來謀奪之說?更何況七寶閣也不是要白拿裴越的產業,他可以將存銀全部拿走,還能從我們這裡得到一大筆銀子,怎麼算也沒有吃虧啊。”

見劉賢仍舊在猶豫,許頌趁熱打鐵道:“至於旁人的想法,殿下其實不用太過在意。陛下那邊也好說,等七寶閣拿下蜂窩煤的方子,您再獻給陛下,在整個大梁鋪開這門生意,此乃利國利民之舉,陛下一定會十分喜歡。”

這句話終於說動了劉賢,他沉默片刻之後,微微頷首道:“李長史,你去通知裴越,後日本王在竹樓設宴,請他赴宴。”

“老奴領命。”李謹言躬身應下。

許頌大喜過望。

()

817【吾誰與歸】252【假戲真做】108【王見王】815【攔路虎】619【四邊靜】966【覆雨翻雲】1071【人間正道是滄桑】(八)898【國公之爵】22【邀請】1306【渺滄海之一粟】829【名將之姿】754【傷重】1306【渺滄海之一粟】562【參差】1184【一點浩然氣】(九)1225【直掛雲帆濟滄海】(七)811【人各有志】1189【裡快哉風】(三)309【升官】353【長歌當哭】(十)53【鴛鴦陣】81【南歸北進】960【大勢至】1150【風雨欲來】463【決勝裡】1207【長風破浪會有時】(三)1080【未雨綢繆】936【意料之外】116【歸去來】128【失蹤】905【蓁兒別急】41【星火】57【崢嶸】221【再相逢】546【真相】230【今非昔比】65【登高】851【凜冽的少女】865【一晌貪歡】675【何似在人間】(終)572【應對自如】378【抽絲剝繭】請假一天~1141【三支穿雲箭】1200【裡快哉風】(一十四)754【傷重】1033【不死何爲】1173【朕相信你】346【長歌當哭】(三)1159【君子意如何】565【春光明媚】267【棄子】351【長歌當哭】(八)260【立軍心】593【武人的刀】478【藏鋒之名】1129【終相見】367【杯酒】(下)682【緣慳一面】1024【以我之命】302【銳不可當】859【天似穹廬】223【喬遷】1076【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十三)1231【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三)623【聲聲慢】251【摘心】23【當年事】669【何似在人間】(一十八)1121【亂我心者】1083【憐子如何不丈夫】124【天不收你】751【獨坐】1181【一點浩然氣】(六)38【信】750【跋扈】478【藏鋒之名】999【迷霧之後】(下)973【君臣聯手】1149【攘外必先安內】請個假135【朝爭之始】796【水中觀月】526【耳光】705【再相逢】1090【南境無戰事】906【行到水窮處】請假一天,內有原因788【刺裴】(一十五)540【萬事俱備】1059【天若有情天亦老】(七)1229【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一)請假一天914【尺素】570【青山無恙】354【長歌當哭】(一十一)876【魑魅魍魎】694【你來我往】661【何似在人間】(十)994【與子同袍】
817【吾誰與歸】252【假戲真做】108【王見王】815【攔路虎】619【四邊靜】966【覆雨翻雲】1071【人間正道是滄桑】(八)898【國公之爵】22【邀請】1306【渺滄海之一粟】829【名將之姿】754【傷重】1306【渺滄海之一粟】562【參差】1184【一點浩然氣】(九)1225【直掛雲帆濟滄海】(七)811【人各有志】1189【裡快哉風】(三)309【升官】353【長歌當哭】(十)53【鴛鴦陣】81【南歸北進】960【大勢至】1150【風雨欲來】463【決勝裡】1207【長風破浪會有時】(三)1080【未雨綢繆】936【意料之外】116【歸去來】128【失蹤】905【蓁兒別急】41【星火】57【崢嶸】221【再相逢】546【真相】230【今非昔比】65【登高】851【凜冽的少女】865【一晌貪歡】675【何似在人間】(終)572【應對自如】378【抽絲剝繭】請假一天~1141【三支穿雲箭】1200【裡快哉風】(一十四)754【傷重】1033【不死何爲】1173【朕相信你】346【長歌當哭】(三)1159【君子意如何】565【春光明媚】267【棄子】351【長歌當哭】(八)260【立軍心】593【武人的刀】478【藏鋒之名】1129【終相見】367【杯酒】(下)682【緣慳一面】1024【以我之命】302【銳不可當】859【天似穹廬】223【喬遷】1076【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十三)1231【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三)623【聲聲慢】251【摘心】23【當年事】669【何似在人間】(一十八)1121【亂我心者】1083【憐子如何不丈夫】124【天不收你】751【獨坐】1181【一點浩然氣】(六)38【信】750【跋扈】478【藏鋒之名】999【迷霧之後】(下)973【君臣聯手】1149【攘外必先安內】請個假135【朝爭之始】796【水中觀月】526【耳光】705【再相逢】1090【南境無戰事】906【行到水窮處】請假一天,內有原因788【刺裴】(一十五)540【萬事俱備】1059【天若有情天亦老】(七)1229【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一)請假一天914【尺素】570【青山無恙】354【長歌當哭】(一十一)876【魑魅魍魎】694【你來我往】661【何似在人間】(十)994【與子同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