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老將出馬

櫃放下筷侍旱卜方巾。他邊擦拭邊問道!此言何意?。

許翰原爲臺諫長官,這言官正直不撓的本色不改,此時更是一臉嚴肅道:“陛平。致虛起於太學。後通判地方,再入禁侍起居,任陝西五路宣撫使不到一年。此書生輩,既不識兵亦不知將,卻統五路西軍。其人好虛誇,性網恆。火不聽軍良將建言。臣所慮者,其敗於潢關後,怕止步不前,坐視東京受脅

趙櫃心裡也明白,範致虛不但是臣,而且到陝西任職是自己登基以後的事情。對西軍的情況可以說是一竅不通。想了想,問道:“那聯即下詔命,令其速速進兵如何?”

“陛下。恕臣直言。粘罕能以八千騎破致虛五路大軍,那時他尚且自信滿滿,頗有士氣。如今兵敗如山。想是心驚膽戰,風聲鶴唳,朝廷若強令其進軍,恐招致更大失利。”許翰表情凝重,看得趙桓心裡也是一緊。

陝西王師可是最後一顆棋了,兩河失控,若西軍再不濟,聯還能指望誰?南邊的部隊麼?唉,女真人何以強悍至此?我軍十倍於他,因何一敗再敗?器械不利?鎧甲不堅?糧餉不足?聯就算自己一天只吃兩餐也沒少半粒軍糧!你們就是這麼報答聯的?若是統兵之官,人人都如折、姚、徐一般,聯便可高枕無憂了。

趙桓是越想越抑鬱,徐衛據說從前在鄉里是個尋釁滋事,架鷹遛狗之輩,一旦國家事起,便招募壯勇,靖綏地方。後來更是起兵大名前來勤王,據守黃河,屢戰杞縣,人家可是網及弱冠之年!將門出將,史有明言打仗。還得靠將門啊。只是,幾大將門,種氏獨餘師,被困太原;姚平仲又在滑州;折可求元氣大傷,退守府州,折彥質督師圍城,不能輕動;徐氏一門倒是人才輩出,可徐原、徐勝、徐衛三弟兄都派出去了。現在東京城裡。官一抓一大把。就缺統兵之武臣吶。

“諸卿也不必挪地方了,就在此地議一議。許卿方纔所言,聯深以爲然。只是。如何才能解這燃眉之急?”半晌之後,趙櫃問道。

一衆重臣皆不言語,不是因爲這個問題有多難。其實症結所在非常明顯,範致虛從進士開始,要麼就在東京作言官,要麼就在地方當副職。節制陝西之前,最高也就在禁當個書舍人,管的是起草詔令。還不說他知不知兵,懂不懂戰,恐怕他連見都見過二十萬大軍。如今卻身爲統帥。指揮作戰,不敗纔有鬼。從前主持西軍的童貫,雖然不是武臣。甚至是個宦官,可他在西陲呆了幾十年,現學現用,這纔有了對夏用兵的戰功。

但是,臣統兵,這既是祖宗家法,又是朝廷制度,誰敢去多說

許翰見長官同僚們都不發言,心裡焦急。折仲古徐昂等好不容易把斡離不逼入絕境,暫解東京之危,要是粘罕高歌猛進,局面恐怕難以收拾,甚至,太祖皇帝陳橋受禪,歷代先王苦心經營,方有一百十七年之大宋。豈能斷送在我輩之手?罷罷罷,你們都不想擔風險,我來!大不了含了這頭頂烏紗不要!“陛下。臣認爲,當務之急,是速遣知兵識將之人取代範致虛指揮陝西王師。”許翰一語既出,滿殿皆驚!臨陣易帥是兵家大忌,可範致虛這種統帥。肯定是早換早好。問題是,官家或者不這麼認爲,你提出如此大膽的建議,不怕事後背黑鍋?

趙櫃果然面露驚色,質問道:“這,陣前換帥自古便是自取其敗,不妥吧?”

“陛下。致虛到任不足年,無絲毫威望。西軍自然能戰,但驕兵悍將不少,範致虛沒有尺寸邊功。軍心如何能服?此外,老臣有一言,不得不提醒陛下,即便此次擊敗女真,保一時平安。但從今往後,宋金之間必將烽火連天,狼煙不散!到時候,陛下所能依靠的,只有西軍!如果範致虛將陛下這幾十萬精銳敗了個精光。他日金軍復來,陛下就算再發勤王詔,又還能召到誰?”許翰字字珠飢,針針見血,不但聽得趙櫃聳然色變,便連殿其他大臣也一陣背寒。

不錯!還不說眼下兇險非常,就算僥倖勝了。可萬一把西軍拼了介。乾淨。以後還靠誰?

“那以粒老之見,誰人可擔此任?”趙扭起身行至許翰案前,提起酒壺親自替他滿上一杯。後者駭得連退兩步,

良久,方纔答道:“臣亦知此言犯忌,然非常時期需用非常之謀,萬般無奈這下也只得權且變通。”

趙祖見他提前作鋪墊,寬慰道:“但說無妨,百無禁忌!”

時何慄徐紹等重臣皆洗耳恭聽,其實大家心裡也猜到幾分,不過是等着他說出來而已。許翰捧着官家親手斟倒的酒,把牙一咬,仰頭飲盡,置杯於案,長舒一口氣,大聲道:“臣建議,選派武臣前往節制五路王師!”

雖然早料到是這句話,但當真真切切聽在耳裡之後,衆臣也不得不佩服許翰的膽量。自立國以來,朝堂早已經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共識,那就是“武臣掌樞密,知機要,於國不利”。現在國家殘破如此,西軍就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如果所託非人,那結局將是個災難。許翰敢冒天大的風險,提出這條意見,姑且不論對與不對,這份忠肝義膽。着實令人欽佩。

趙袒提着酒壺渾然忘物,那壺瓶傾倒,酒水灑在案上方纔驚醒。緊皺着眉頭,一臉的晦氣,作難道:“可是祖宗家法”

許翰聞言低聲道:“陛下。先王之法固當遵守。但臣冒昧猜度,先王恐怕也沒有想到有一天秋夷北虜會兵臨陵寢所在吧?”

這句話不吝晴天霹靂,震懾趙祖心胸!是極,歷代君王制定完善這臣統兵的鐵律時,恐怕也沒有想過有一天他們的皇陵會遭受金軍威脅!現在粘罕提大軍來攻,滑州之事又懸而未了,萬一生了變故。難道要聯作那李煜?

突然一把將手酒壺擲在地上,摔了個稀爛,皇帝慨然道:“聯意已決!祖宗不足法!當遣能征慣戰之武臣前往統兵入援!諸卿,但有適合人選,儘管報來!若事成,與所薦之人同功!”

衆臣嚇了一跳,當轉動腦筋。苦想合適人這時,卻發現一個字,難!首先,要去統率五路西軍,這個人官銜資歷都不能低,而且要有輝煌戰績,否則如何服衆?可在京的武臣裡能挑出這樣的人來麼?劉延慶資歷例是足夠,可他那戰績委實太過差強,尤其是攻遼之役一敗塗地,把朝廷儲存了幾十年的錢糧敗了個乾淨,如果用他,兆頭就不吉

除他之外,也只有檢校少保。步帥何灌了。此人武舉登第,出身可謂顯要,又在西部任職多年。累立戰功,但凡近幾十年幕大的戰役他都參與其,而且又身爲三衙大帥之一,若派他前往,或能建功。當下,在座大臣幾乎都推薦何灌前往潢關統兵入援。但趙桓聽了,卻不置可否,只點頭而已。

“陛下,臣舉薦一人,比何少保更適合。”許翰突然說道。

趙祖手一招:“何人,速速講來!”

“侍衛親軍步軍司副都指揮使,左威衛上將軍,徐彰”。許翰今日連出驚人之語,衆臣本以習慣。可聽到這句時,仍舊不免震驚。誰?徐彰?徐衛他老?這能成麼?徐彰從前好像是在西軍供職,可致仕日久,離開沙場多年,如今已然老邁,豈復廉頗之勇?

趙祖不太清楚徐彰履歷,因此問於其弟徐紹。紹答說:“臣之兄徐彰,年十五從軍而徵,爲嘟延帥老種經略相公麾下士卒,初戰青洞城,斬級十三,升隊將。築綏州城有功,再獲擢升。米脂一役,率先登城,敘功又居第一。後党項八萬大軍來援,官軍危急,老種相公親贈身甲於臣兄,命其率敢死之士夜襲,斬級八百餘,夏軍由是大潰。元豐,官軍進兵銀、石、夏等州,臣兄皆爲先鋒大將,升任嘟延兵馬拆鋒轄。後奉詔回京。任步軍都虞侯。以此官致仕。”

皇帝聽罷嘆道:“原來良將常在聯側。徐彰既爲西軍宿將,有威望,兼膽略,聯欲使彰統軍,諸卿以爲如何?”

何灌比徐彰,兩人本事嘛。從往昔戰績上看,不相上下。徐彰因其勇猛,在西軍名聲更大一些。何灌官階要高一些,年紀也輕一些,但勝就勝在他常年帶兵,回京管幹步帥司纔沒多久。這兩人,恐怕還是用何灌穩妥一些吧?結果,還沒等大臣們提出反對意見,皇帝已自顧言道:“既然諸卿都無異議,那聯即匆命有司起草詔書,任徐彰爲西京留守,往潢關節制五路王師入援!”

第389章 劉子羽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818章 三國演義第八百八十一章第371章 雞飛狗跳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八百三十六章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45章 遇襲第105章 內憂第126章 闖宮第798章 麟王回京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137章 轉機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87章 霹靂炮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70章 陰招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21章 八品官都不要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五百一十章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138章 佈防第461章 風起雲涌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65章 後生可畏第10章 牛逼老爹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95章 統帥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八百三十二章第四百零九章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八百五十八章第366章 民變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七百五十一章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502章 陝西制置第175章 老將出馬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44章 棋子第七百四十五章第76章 死戰第708章 絕處逢生第84章 橋不能燒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607章 妻不如妾?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7章 遼國完蛋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135章 苦果第八百七十五章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406章 大變動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545章 虎牢關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438章 吃酒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500章 政變(下)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393章 雷厲風行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182章 糾結第190章 縛太急乞緩之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八百七十一章第593章 徐太尉第793章 角力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732章 成都之行2
第389章 劉子羽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818章 三國演義第八百八十一章第371章 雞飛狗跳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八百三十六章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45章 遇襲第105章 內憂第126章 闖宮第798章 麟王回京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137章 轉機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87章 霹靂炮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70章 陰招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21章 八品官都不要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五百一十章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138章 佈防第461章 風起雲涌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65章 後生可畏第10章 牛逼老爹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95章 統帥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八百三十二章第四百零九章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八百五十八章第366章 民變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七百五十一章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502章 陝西制置第175章 老將出馬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44章 棋子第七百四十五章第76章 死戰第708章 絕處逢生第84章 橋不能燒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607章 妻不如妾?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7章 遼國完蛋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135章 苦果第八百七十五章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406章 大變動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545章 虎牢關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438章 吃酒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500章 政變(下)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393章 雷厲風行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182章 糾結第190章 縛太急乞緩之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八百七十一章第593章 徐太尉第793章 角力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732章 成都之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