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

這個在原本歷史上可稱之爲西軍墳墓的地方,如今又集結起了一支大軍。雖然不如歷史上“富平之戰”時的宋軍規模大,但在此時的陝西諸路里,除了陝華的種家軍和徐家軍以外,沒有任何一路的兵力能與之相比。

在李綱的宣撫司行文諸路,命令集結部隊後,各路大帥敷敷衍衍,在耀州拼湊了近五萬馬步軍,其實這還只是宣撫司對外的說法,真正的兵力只有三萬六千餘人。後來又借宣撫司決定招募流民充實軍伍之機。徵得勇壯兩萬餘名,都發給器械,加緊操練。曲端將這隻兩司救命部隊屯駐在富平縣和美原縣之間。金軍陷河中後,他的部將張中乎張中彥兄弟又率軍來投,實力迅速得到了增強。

這日,從長安城方向來了一支馬隊,奔到曲端設置的連營範圍之內停下。這些人見軍帳漫延數裡。士卒在軍官指揮下加緊操練,號子聲響徹四野,心裡稍稍安定了些。曲端這個人雖然性格差些,但手底下卻是有真本事的。但願他率領的這支大軍,能夠保住京兆。

“王大人,曲端的中軍大帳還在前頭。”有佐官向陝西宣撫判官王庶說道。後者又朝那些正在練的部隊望了一眼。這才催動坐騎朝前奔去。

曲端的中軍帳戒備森嚴,全副武裝,刀槍生輝的士兵昂首挺胸,一動不動。王庶等人還在老遠的地方就被要求下馬,步行前往中軍帳,即便是表明宣撫司官員的身份也不能通融。佐官們多有不滿之意,但王庶彈壓住。這治軍產,是好事,現在長安城的存亡都在曲端身上,走幾步路又打甚麼要緊?

當他止住隨從,隻身進入中軍大帳時。發現帳內只有曲端一人。高坐在帥位上,身着戎裝,手按刀柄。一雙本就往裡陷的眼睛掃視着進帳的每一個,人。

“曲都統。”王庶拱手喚道。

曲端看他一眼,抱拳還了個禮。卻沒有起身:“見過王判官。”

“我奉宣撫相公之命而來,帶有兩司軍令。”王庶又說道。曲端這才起身下帳,步伐未停便問道:“不知兩位相公有何鈞旨?”

王庶從懷裡出了李綱和何灌的親筆命令遞上,曲端將手接過,徑直走到旁邊坐下,又招呼道:“王判請坐。”語畢。展看兩位長官的命令看了起來。李綱的命令,無非是說戰局惡化,京兆不容有失,要求他的部隊務必阻擊金軍云云。而何灌的書信顯然更實際一些。除了提出要求外,還許諾,只要打勝。兩司會在職權之內給予最大獎賞。

曲端看畢,將信放在一旁,向王庶問道:“種太尉和徐家兄弟現在何處?”

“已退入定戎。”王兼如實回答。

聽到這句話,曲端臉上露出冷笑:“想必,此刻兩位長官已經看明白。誰是陽奉陰違,只圖自保之輩。誰纔是忠心國事,彈精竭慮之人。”

王庶臉色不太自然,之前,宣撫司對於徐家兄弟可謂言聽計從。要錢糧給錢糧,要裝備給裝備,可現在……

乾咳兩聲,他拱手道:“本官來時,宣撫相公曾有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曲都統當真無愧此言。”

曲端聞言,笑而不語。王庶見狀。想着自己此來的使命,因而問道:“兩位相公現在尤爲關切耀州,此地若失,則長安危矣。不知曲都統有何打算?”

“暫無進兵之念。”曲端直接回答道。

王庶眉頭一皺,我前面把話都挑開了,耀州若失,長安則危,你卻沒有進兵的打算?遂問道:“都統可是缺糧?”

曲端搖頭,王庶又問道:“可是缺餉?”曲端又搖頭,王庶這便有些不快了:“既然糧餉不缺,軍備亦齊,那麼都統因何不進兵?”

站起身來,嘆了口氣,曲端以一種無奈的口吻道:“錢糧軍備尚算整齊,可王判大概也清楚,我這裡的部隊是從各帥司七拼八湊而來。雖然都聚在我曲某的旗下,卻難保同心戮力。女真人來勢洶洶,卑職若是帶着這支各懷鬼胎的部隊去迎戰,那不是自取其敗麼?”

這倒也是,曲端麾下的主力,均是各路大帥派出的部隊,想統一指揮確實有難度。王庶一陣沉默後說道:“但金人已迫近京兆,都統陳兵富平,總得有所行動纔是。”

曲端此時在他對面坐下,朝外頭望了望,作難道:“這自古帶兵之人。都以士氣爲重。想要士氣高昂,士卒效死,無非四個字,賞罰分明。現在,這些部隊自各地集結到富平,都是帶着怨氣而來,想安撫激勵他們,恐怕不是卑職幾句空口白話能夠奏效的。”

王庶這會兒纔算聽明白,皇帝還不差餓兵,現在長安城裡的兩位長官要這些人馬去擋金軍,就必須得有所表示。而這個表示,不是發足錢糧軍械就夠的。可自己不過是宣撫司的判官,沒有裁決之權,此事需得李宣撫作主。想到此處,直言不諱道:“都統的意思,本官明白。只是,軍情緊急,是不是先進兵?本官自會向宣撫相公轉達。”

曲端面無表情,直視着他看了半晌。終於點頭道:“罷,宣相和何少保對卑職的提攜知遇,我銘記在心。

卑職體諒上頭的難處,也請長官體諒我的難處。”

王庶大喜,起身笑道:“誠如此!京兆必然萬無一失!”

“這一點,卑職怎敢保證?對手可不是党項人。”曲端輕描淡寫一句,便把個歡喜得緊的王庶如一盆涼水劈頭澆下。

臉上笑容凝結,王庶訕訕道:“以前統的本事,女真雖衆,亦不足懼。何況,兩司已經嚴令環慶帥王似。秦鳳帥趙點、來援,我軍必能奏凱!”

“但願如此。”曲端輕笑道。

王庶回到京兆後,詳細陳述了此次面見曲端的經過。李綱很不高興。認爲曲端這分明就是在要挾兩司。他是吃定了京兆現在所能依靠的只有他,所以趁機討要封賞。徐衛向我提要求,那是因爲當初他和馬擴向我提出先用河東義軍的策略,結果自己從川。惹幕這場禍亂。徐九心裡定然不滿。再加上他父親熟也訂擊很大,朝廷又嚴令他奪情起復。這種情況下提出要求,情有可原,而且人家的要求是爲了確保戰局順利,你現在這個,叫擁兵自重!

何灌卻不這麼認爲,畢竟同爲武臣,他倒是能理解曲端的難處。他勸李綱,曲端想要服衆,也只有四個字,恩威並施。曲師尹治軍本來就嚴,威是有了,恩呢?兩司若不提拔提拔他麾下戰將,這些人怎麼能知道跟隨曲端也是有搞頭的?

李綱最終點了頭,並在何灌建議下,超擢曲端爲保安軍節度使,其部曲如張家兄弟、康隨、趙彬等也各有升賞。就在宣撫司的嘉獎令下達後,曲端立即起兵北上,阻擊耶律馬五。然而。他還沒有來走出富平,耶律馬五的先鋒就到了。

曲端此時麾下能戰之兵,也就三萬多人,自知兵力處於劣勢,而富平地區又是一片坦途。雖則有河,且有蘆葦沼澤可作屏障,但他認爲這樣還不夠保險。決定往南撤退。同時故意示弱於金軍。

這個戰術能不能騙到耶律馬五不知道,但肯定騙到了他的前鋒撒離喝。馬五一路進軍,撤離喝率精騎三千常作先鋒,所攻者無不破,劉光世前些日子一見到他掉頭就走。放棄腳州。因此,他一見到曲端“倉皇”南撤,便起軍猛追。

曲端卻伏兵於蘆葦叢中,用土囊鋪墊,金騎過時,千箭齊發。撤離喝猝然遇襲。第一反應不是慌亂,而是憤怒。西軍焉敢伏擊於我?或許是一連串的勝利把這位女真將領的腦子衝昏了,竟然下令向蘆葦蕩衝擊。而且他的理由是,西軍既然在這裡能伏下如此多弓箭手,我馬軍如何去不得?

這一去,馬足陷於泥潭,進退不的。宋軍借蘆葦遮掩,發箭猛射。金軍士兵明明看到放暗箭的敵人在哪,卻無法攻擊。幸好撤離喝還沒完全失去理智,見此情景,趕緊下令撤退。即便如此,也折了五百多騎,讓人伏擊了個灰頭土臉。

隨後趕來的耶律馬五得知此消息。捉耀州鄉民詢問,知道此地駐紮了一支西軍,主軍之將是一個名喚曲端的人。對這個名字,馬五有些印象,前些日子西軍三路犯河東。一度打到太原,接連擊潰李植的部隊。其中就數這個曲端打得最猛最狠。看來,此人頗有將略,不可視。

時曲端主力已經撤退到耀州的仲山一帶。這?可以說是通向京兆的最後一道屏障,如果丟了,金軍就可以直接開到長安城下,架起袍車猛轟。而此時的長安城,除了城門緊閉之外,恐怕沒有什麼能擋住女真人。

曲端的意圖,是想借用這片山區。限制金軍騎兵的優勢,同時最大程度發揮西軍山地步兵這一長處。尾隨而來的馬五沒有急着和對手交戰。這位契丹族名將先用遊騎四出,偵察地形。發現此地山勢雖然都不高,但壞就壞在一個一個的小山頭簇擁着仲山主峰,形成一片山區。大規模的騎兵部隊不易展開,想借馬軍之威衝擊很難,而用步兵跟宋軍作戰,你就得作好心理準備,對方精良的器械會給予你重創。更何況,面前還是南朝戰力最強的部隊,西軍。

馬五作出一個,決定,依靠自己的優勢兵力,逐漸對曲端所部盤踞的仲山地區實施合圍。他不急着要消滅曲端。連下陝西數州之後,金軍獲得了大批補給,暫時沒有後勤方面的顧慮。而且,主帥委宿還率領金軍主力在同州一帶作戰,相信很快就能掃平京兆東面,直抵城下。那時,面前的曲端就沒有了退路,不管是攻擊還是招降,都得由我耶律馬五說了算。

此時,金軍兩路圍攻京兆的部隊。委宿讓种師中和徐家兄弟牽制在了定戎,馬五讓曲端牽制在了耀州。這種情況下,如果陝西六路能有一個統一的指揮,調集重兵予以夾攻。能不能殲滅金軍不好說,但把妾宿趕出陝西去確是完全可能!

可惜的是,環慶路經格安撫使王似,在接到李綱何灌數次嚴令之後。拒不發兵。理由是,廊延都快完蛋了,很明顯我環慶路就是金軍下一個攻擊目標。在兩司闡明戰局。嚴厲斥責他之後,才引軍前來。出征之前,這位大帥乾的不是誓師,而是抱怨。曲端算老幾?他憑什麼作都統制?我憑什麼要聽他的命令?

二月上旬,在定戎與西軍對峙多日的妾宿在控制河中府,以及拿下陝州之後,已經聯通了陝西與河東,陝西與河南。如果進攻定戎,一來有種家軍徐家軍這兩支勁敵,二來定戎位於渭水南岸,有太華山,少華山之險要,易守難攻。這時候,他收到了馬五進軍京兆的報告,本想揮師策應,奈何定戎幾路兵馬死盯着他。委宿擔心,萬一回渡渭水的時候種家軍徐家軍發起猛攻,兩軍距離如此之近,渭水就將成爲他的葬身地。

此時,他才明白。爲什麼种師中和徐原根本沒有沿渭水佈防,而輕易讓他進入定戎。

其目的,根本就是想將他的金軍主力牽制在此地動彈不得,除了決一死戰,沒有其他路可走。

定戎,實在是英雄用武之地!而种師中作爲種家將碩果僅存的一位。着實是名不虛傳,放棄一個同州,就將毒宿引到了關中平原唯一的死角!

就在委宿進退兩難之際,一個不尋常的消息從何中府傳來。守衛蒲津浮橋的金軍將領上報,兩日來。都有來路不明小股人馬窺視河防。這個消息讓金軍高層將領吃驚不窺視蒲津河防,那擺明就是河東的人馬!來的是誰?別是紫金虎徐衛吧?大軍南下,留當初圍困太原的完顏銀術可以“鎖城法”困平陽。因此,平陽的宋軍不可能脫開身。而據稱徐衛在昭德,如果他出壺關,經澤州一路西進,確實有可能出現在河中府。但根據李植所說,徐衛帶入河東的兵馬並不多,他敢在平陽還被圍困的情況下,孤師來援?,如欲知後事如何,支持作弈旬書曬加凹姍不一樣的體蛤

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19章 一門三將第809章 驚動川陝第449章 西軍奮起第99章 金腰帶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八百七十八章第606章 納妾記第八百八十三章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124章 細作第八百七十三章第43章 蔡大忽悠第四百一十八章第8章 土匪來了第七百五十章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203章 徐衛前途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110章 衝突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434章 回家第四百一十九章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366章 民變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一十章第48章 戰果第129章 秘密抓捕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44章 棋子第125章 契丹人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四百二十章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127章 攪局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146章 升官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132章 二次南侵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八百五十四章第四百一十二章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328章 動粗第八百八十章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132章 二次南侵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七百八十八章第八百三十五章第636章 任得敬第346章 打吧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650章 北伐中原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155章 設伏第254章 收復昭德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七百五十章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七百四十五章第121章 大捷第434章 回家
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19章 一門三將第809章 驚動川陝第449章 西軍奮起第99章 金腰帶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八百七十八章第606章 納妾記第八百八十三章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124章 細作第八百七十三章第43章 蔡大忽悠第四百一十八章第8章 土匪來了第七百五十章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203章 徐衛前途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110章 衝突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434章 回家第四百一十九章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366章 民變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一十章第48章 戰果第129章 秘密抓捕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44章 棋子第125章 契丹人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四百二十章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127章 攪局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146章 升官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132章 二次南侵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八百五十四章第四百一十二章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328章 動粗第八百八十章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132章 二次南侵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七百八十八章第八百三十五章第636章 任得敬第346章 打吧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650章 北伐中原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155章 設伏第254章 收復昭德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七百五十章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七百四十五章第121章 大捷第434章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