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闖宮

週四似乎也看到了徐衛這個動作,直感心頭往下一沉,對方竟然毫無顧忌?難道不怕錯殺了女真使節?遂大聲喝道:“你等誰是主將!”

徐衛回過身去:“我便是,怎樣?”

週四一時大感意外,他本以爲威武不凡,滿面兇相的王彥是這部宋軍的主將,卻沒料到是面前這位年輕人。再度審視一番,心中捉摸不定,問道:“你可知我等身份?”

徐衛掂了掂手中直裰,扔在旁邊案上,拍手冷笑道:“不是說北地客商麼?”

週四一時爲之語塞,怎麼碰到這麼個愣頭青?他雖然相信宋軍不敢把他怎麼樣,可看徐衛這架勢,心裡不禁忐忑。久經世事,見多識廣的人不可怕,因爲這種人會按常理辦事。怕的就是這種什麼也不懂的愣頭青。要是再不表明身份,說不定他還真會……雖然想到這點,但卻還不死心,乾咳兩聲質問道:“那你準備怎麼處置?”

徐衛手指案上直裰,正色道:“窺探機要,意圖不軌,當處極刑。”

“好大的口氣!你倒試上一試!”週四身後,一身粗臂長的漢子抄着雙手不屑笑道。他心裡有數,徐衛這不過是在虛張聲勢,嚇唬三歲小孩或能湊效,想駭我們,還嫩了點!也不想想,現今局勢,金爲刀俎,宋爲魚肉。女真鐵騎一旦催動,南朝便城池戰慄,三軍色變!便只望見旌旗,也要望風逃竄。宋軍糜爛至此,也只有在這種場合充充樣子,耍耍威風罷了。對方或已猜到我們身份,眼下又是宋金議和的非常時期,等着瞧,只需駭他幾句,指定好生安置,上報東京。到那時,必定立即開釋。

徐衛看他一眼,信步上前,笑問道:“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人?你真不懼死?”

那人斜眼一瞄,獰笑道:“只管來,若皺下眉頭,不是好漢!”

週四見他遲遲沒有下令,算準他外強中乾,心裡吃定了他。也輕笑道:“小官人當真威風八面!不如將我等盡皆斬首,上報趙官家請功如何?”

徐衛笑容可掬:“正有此意。”

“哼!要殺便殺,磨磨蹭蹭作甚?”那漢子竟還等不及了。

“左右,將此人推出帳外,斬訖來報!”一聲令下,便有幾個漢子擁上前去按了那廝,強行推向帳外。週四一怔,望向徐衛,見他沒半點玩笑的意思。再回頭看去,自己部下已被推出帳外。正猶豫時,便聽外頭罵聲大作。

“小豬狗!你莫猖狂!爺爺此番叫你……”話至此處,再無聲響。幾人大駭,面面相覷!僅片刻之後,又見一人提着顆人頭進來,鮮血淋淋,一眼未閉,嘴巴仍舊張開,正是方纔推出帳外的部下!幾道目光同時射向徐衛,這小子竟真的痛下殺手!週四尤其震驚!萬萬沒有想到,這看似俊逸的年輕人竟然如此兇狠!

驚駭之後,怒火頓生!手指徐衛,滿臉的怨毒之色,厲喝道:“你是何人!可敢報上名來!”

徐衛直視着他,從容道:“徐衛。”

週四完全沒有聽過這個名字,正當發作時,身後部下小聲提醒道:“便是年初阻金軍於黃河之北五晝夜者。”

“哼!便是种師道又如何?姓徐的,實話說與你聽,我等俱是大金國使臣隨扈!眼下宋金議和,你卻斬殺大金使節,是想陷南朝於戰亂之中麼?這個責任,你擔得起麼!”週四大聲吼道。真個聲色俱厲,目眥盡裂!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可帳中王彥李貫等人聽到這話仍不免吃驚。金國使臣此來,是爲議和,如今他的隨從卻四出活動,窺視我軍,難道是想……人人身上驚出一身冷汗,幸得指揮使有先見之明,聞聽金使到東京後,便派出被營中其他軍官譏笑爲“不務正業”的李貫,四處佈置暗哨防備。當時,各位都頭都不明就裡,現在方知,防的就是女真人!

“自然是擔不起的。”徐衛漫不經心地說道。

週四一時氣結,愣了一愣,問道:“既如此,你怎敢……”

“別讓上頭知道就是。”徐衛臉上笑容依舊,他本生得俊秀,此時笑起來,當真令人有一種親切之感。可這親切的笑容在週四看來,卻是背後寒意陡生。囁嚅着,似乎想說什麼,卻終究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徐衛見他這般模樣,心中暗笑,問道:“你等想必是遼地漢人?”

“是,是又怎地?”週四勉強答道。徐衛聽了這話倒沒怎地,可王彥卻是怒從心頭起!既爲遼地漢人,便是我族類,同屬炎黃後裔。女真入寇,中原大地岌岌可危,不思報國便罷了,怎能助紂爲虐,背棄祖宗!那無名之火直衝頭頂,按壓不住,暴喝道:“你等背祖求榮,還敢恬不知恥!便是千刀萬剮,也不足惜!左右!拖出去,亂刀砍殺!”

週四聞言,竟無半點愧意,譏笑道:“真腐儒之言!”

王彥勃然!拔出所佩之刀就要親自動手!卻被徐衛擋住,他知道,百年來,大宋不論君臣官民,還是士農工商,都認爲幽雲十六州原爲中華之土,吾土吾民,幽雲百姓自然是我族類。既然如此,便該心向大宋,日夜盼望迴歸。殊不知,幽雲百姓,被契丹人統治百餘年,所謂的民族認同感又還能剩下幾斤?且遼國建立後,全盤效仿中原,不論政治,文化,科技,習俗,都學自大宋,甚至也以“中原”自居。在這種情況下,幽雲漢人又怎會心向大宋?

“子才兄不必與這等人置氣,殺他髒你寶刀。還是拖出去斬首吧。”徐衛勸慰道。他說得如砍瓜切菜一般,但聽在週四等幾人耳裡,卻不吝霹靂之驚!那顆仍舊淌血的人頭還扔在地上,沒有人懷疑徐衛真敢將他們全部處死。

週四正束手無策時,身後一人輕輕碰了一下:“且如實相告,保全性命再作計較。這廝心狠手毒,莫小覷了他。”

話雖如此,一旦招拱,日後如何自處?驚疑不定之時,已聽徐衛說道:“拖出去,殺埋了事。”

眼見士卒蜂擁而來,雙腿一軟,再不敢遲疑!週四慌忙叫道:“且慢!我有話說!”

徐衛負手望着他,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吞了口唾沫,週四定住起伏的心緒,嘶聲道:“我願據實以告,但你必須保證……”

“你在跟我講條件?”徐衛雙眼一眯,打斷他的話。

“我既願招供,你自然……”週四發現,他運氣不是一般的背,碰上這麼一個難纏的主。

徐衛突然大笑,不止週四摸不着頭腦,便是王彥李貫也面露疑惑。

“招供?就不麻煩你了罷。”徐衛踱步至案後坐下,翻看着那件直綴,如閒話家常般道“韓昉此來,是打着議和的名號麻痹我方。銀術可兵敗太原,幾被全殲,你的主人定然怒不可遏,不滅大宋誓不罷休。有了上次南侵的經驗後,女真人此番再來,必作周全計劃。眼下發兵在即,派出韓昉放陣迷魂煙。你們跟到東京,四處活動,查探東京各處防務,爲千里奔襲,直撲京畿作準備。我敢肯定,這個主意女真人想不出來,我且猜上一猜……”眼望帳頂,作沉思狀,一陣後,看向週四,笑道:“郭藥師,對麼?”

一番話說完,帳內瞬時落針可聞。無論王彥李貫,或是週四等人,甚至在場士卒,都駭得魂飛天外!王彥等人驚的是,若真如指揮使所言,大宋危矣!朝廷心存僥倖,疏於防範,女真此次有備而來,局勢堪憂吶。

而週四登時面如死灰,他要說的話被徐衛一點不漏地倒了個乾淨。如此一來,他們還有什麼利用價值?

“沒話說了?那上路吧。”

當徐衛命令士卒將如同行屍走肉一般的週四等人拖出斬首時,王彥急忙攔住。來到他身旁,低聲說道:“此事幹系重大,若不知會朝廷而擅自處死金國使節,必引起兩國爭端,萬一追究下來……”

徐衛擡頭看着他,神色冷峻地問道:“不殺又如何?”

王彥一時無言以對。如果靖綏營不處死這幾人,那唯一的辦法,便是將人交給朝廷。而眼下,朝廷裡是戰是和還沒有定論,萬一官家專主議和,把人放了怎麼辦?這幾個撮鳥已遍探東京,若是走脫,女真人便知我防務,遺禍無窮。但若是官家有心抗金……

“若處死這幾人,我們便需將此事瞞下。這麼一來,又怎去提醒朝廷防備女真?總不能揣着明白裝糊塗,這可要耽誤大事!”王彥自與徐衛結識以來,雖欽佩其才幹見識。但多多少少有些以軍中前輩自居,在他看來,徐衛再智再勇,我總比你多吃幾年乾飯不是?

“爲何要瞞?我自當上奏提醒。”徐衛這話卻讓王彥一時轉不過彎來。你一上奏,不等於承認自作主張,斬殺金使麼?萬一官家傾向議和,你就是個背黑鍋的!

見他臉上陰晴不定,徐衛笑道:“子才兄,誰說是我下令斬殺的?這幾人窺視我軍情,我命人捉拿,他們拒捕不從,爭鬥之中,刀箭無眼……”

王彥暗叫一聲慚愧,我倒白吃了幾十年乾飯,腦子轉得還不如徐子昂這剛剛弱冠的少年郎。腦子裡忽地靈光一閃,笑道:“不能說全部就誅,需得說我營巡邏士卒與其爭鬥之中,走脫數人,這才逼真。”

徐衛細細一品,不禁感嘆,到底酒是陳的香。王彥這個說法簡直是一箭雙鵰!首先瞞得過上頭,對方既來刺探我軍情,自然是有備,我巡邏士卒與其倉促交手,走脫幾個也在情理之中。反正這事,韓昉定然是矢口否認,到底來了幾個只有他清楚,朝廷不會知道。其次,還會逼得朝廷滅了議和幻想,速作準備。試想,走脫了幾個熟知東京防務的敵人,趙桓能不急?只是,此次事件,上頭肯定會派員調查。這世上誰都不是笨蛋,能否瞞得過欽差的眼睛?

當徐衛將這點擔憂說出來後,王彥一拍胸脯:“這事包在我身上。”

垂拱殿,乃官家處理政務,召見大臣的所在。因它並非朝會之殿,因此並不顯得威儀空曠。格局較小,陳設也較精緻,能在此得到官家召見的大臣,多是親信。

此時,垂拱殿上,官家趙桓穿一領赭黃衫袍,頭戴長長的直腳襆頭,背部中段靠在椅背上,上段卻仍挺立着,以保持正襟危坐的形象。面容削瘦了些,眼睛也渙散地望着公案,似已疲倦了。

殿下,李綱、徐處仁、徐紹等大臣正激烈地爭論着,黃潛善坐在末端,眼觀鼻,鼻觀心,彷彿沒事一般。

“李相此言太過浮誇!上番金軍南寇,世人有目共睹!如今兩河防務捉襟見肘,如何能戰?那女真騎兵來去來風,禁軍完全陷於被動。若非太原得勝,金國怎會派出使臣議和?邦彥勸李相一句,國雖大,好戰必亡!”說話這人,年約四旬開外,雖端坐但個頭較常人尤高,身着紫色官袍,束金佩魚,顯然級別不低。眉濃鼻挺,雙目炯炯,幾縷鬍鬚直及胸前,端得是氣宇軒昂,儀表不凡。此人正是東京坊間人稱“李浪子”的李邦彥。

殿上趙桓聽到這話,眉頭不覺一鎖。

李綱外表跟五百年前同是一家的李邦彥比起來,好似天壤之別。但此時一雙眼中光芒正盛,佈滿皺紋的臉因憤怒而抽搐着:“事在人爲!金人也只一顆腦袋!种師中在太原三戰三捷,殺得金軍伏屍數裡!你倒說說,這仗如何打不得!如今南方已經太平,錢糧正源源不斷輸入東京,朝廷只需加強太原防務,並布精兵於兩河之地,女真人即便再來,又能討到什麼便宜!祖宗基業,寸土必保,何況中山河間!今日,朝廷若割兩府之地,他日金軍復來,又割讓何處?如果年復一年,大宋又有多少土地可割!”

李邦彥還想反駁,忽見一名內侍快步奔入殿中,假道執宰大臣背後,行至趙桓身旁,附耳輕語。殿中一時沉靜,李邦彥見李綱怒目而視,冷哼一聲,別過頭去。個老倔驢,你纔上來幾天?朝堂裡水渾着呢,就憑你想澄清寰宇?你當女真人數十萬大軍是在扮家家酒?這幾年算是看透了,禁軍那幫子吃貨壓根指望不上!

殿頭上,趙桓聽罷,微微頷首。那內侍又小跑着奔出殿去,不多時,領着一人進來。徐紹一看,怎麼樞密院“在京房”的副承旨官跑到禁中來了?這樞密承旨,管的是樞密院內部官吏考察糾劾。到宮中只存在於兩種情形之下,要麼就是官家檢閱禁軍,召見武臣,接見外使和少數民族首領時,隨侍在旁以備顧問取旨。要麼就是遇到樞密院主官不在,遇緊急突發狀況,可憑“承旨”身份直闖禁中,上達天聽。他現在火燒眉毛似的趕進宮來,是發生什麼大事了?

“臣……”那副承旨跑得滿頭大汗,前胸後背的官袍都貼在身上。

“免,說事。”趙桓看來已經被這班宰執大臣吵昏頭了,沒多少耐性,連字也懶得多說幾個。

“兩河忠義巡社巡檢使,兼大名安撫使司靖綏鄉勇營指揮使,帶御器械,武經大夫,領供備庫使,束二十兩御仙花帶……”副承旨按部就班地把頭銜一一報出。

徐紹聽得頭疼,小聲提醒道:“直說。”怪了,老九這般焦急,竟能讓這副承旨直入禁中通報?他在牟駝岡練兵,既不參與政務,又沒防守邊境,能出什麼事?

“徐衛急奏!”老承旨這聲一吆喝出來,殿上衆臣立時表情各異。

趙桓聽到這話,也腹誹不已,讓你練個兵,你還練出驚天大事來?命內侍取過那道由靖綏營書吏代筆的奏章後,趙桓方看數眼,突然憤而起身!殿下衆臣駭了一跳,紛紛而起。都拿眼角偷瞄官家,只見那張白淨俊朗的臉上,陰雲密佈。看到後來,竟然整個扭曲!那雙緊緊攥住奏章的手也開始顫動!

“金賊安敢如此!”很難想像,從作太子時起,就給世人以沉穩踏實印象的趙桓,也有這般怒火沖天,歇斯底里的模樣。

李綱等大臣見官家擲飛奏章,放聲怒吼,慌忙勸道:“陛下息怒!”

徐紹心裡七上八下,這老九到底整出什麼妖蛾子來,把官家氣得雷霆大怒?又跟女真人有什麼關係?想到此處,便向被扔到離自己腳下不遠處的奏章看去。一看不得了,李邦彥,張邦昌,黃潛善這幾個都盯着那道奏章!

“你們看看!你們看看女真人乾的這下作勾當!”趙桓走到案前,來回踱步,顯然氣憤已極!

他話音方落,徐紹正待去拾,卻見好幾只大手同時從四面八方伸過來。後被一人搶到,衆臣擡頭視之,正是力主議和的李浪子。本來,李邦彥、張邦昌、吳敏等主和派大臣已經全數遭貶,可今天不知爲何,官家竟召他等前來議事。

李邦彥瞄了幾位同僚一眼,面帶得色,直起腰板來,抖抖袖子,正要翻看奏章。

“慢!”殿頭上,官家趙桓突然一聲喝。“呈上來!你等先行退下!此事改日再議!”

強烈推薦:

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115章 攀親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七百五十一章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8章 土匪來了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242章 整軍備戰第87章 霹靂炮第72章 開戰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50章 率部歸來第149章 佈局第707章 兀朮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八百三十四章第16章 殺!殺!殺!第58章 報捷第83章 驚變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470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366章 民變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52章 摸營第148章 罷相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八百六十一章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七百五十一章第385章 真相大白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七百四十五章第64章 官油子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四百一十三章第740章 三年後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50章 率部歸來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四百一十七章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113章 擴編第34章 亂刀分屍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675章 徐郡王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八百五十六章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274章 知軍夫人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八百七十一章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12章 徐家莊的二愣子們第138章 佈防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173章 殺馬充飢第73章 小種經略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八百七十九章
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115章 攀親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七百五十一章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8章 土匪來了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242章 整軍備戰第87章 霹靂炮第72章 開戰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50章 率部歸來第149章 佈局第707章 兀朮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八百三十四章第16章 殺!殺!殺!第58章 報捷第83章 驚變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470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366章 民變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52章 摸營第148章 罷相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八百六十一章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七百五十一章第385章 真相大白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七百四十五章第64章 官油子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四百一十三章第740章 三年後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50章 率部歸來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四百一十七章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113章 擴編第34章 亂刀分屍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675章 徐郡王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八百五十六章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274章 知軍夫人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八百七十一章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12章 徐家莊的二愣子們第138章 佈防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173章 殺馬充飢第73章 小種經略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八百七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