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

范仲淹的奏疏在最後提到了党項內遷之事,他認爲党項人已經大部分內遷完畢,剩下的只不過是一些人數較少,較爲分散的部族,那些拒不內遷的已經被大宋的鐵騎斬殺殆盡。

而這些小部族不同,他們或是地處偏遠,或是倉皇奪路一直在向大宋境內遷徙。

大宋的對党項人的壓力從西北向東南逐漸減小,這還是范仲淹向狄青提議的,如此可保無有遺漏,党項人會不自覺的向大宋靠攏,方便內遷。

范仲淹的意思是,人數小於百人的部族可直接由寧夏內部漢化,如今寧夏路的漢家百姓遠遠大於党項,漢化這些党項人不過是幾年的時間便可,無需耗費人力和朝廷的公帑讓他們遷徙大宋境內。

這一點是趙禎沒想到的,細細想來也是這個道理,如今寧夏路的党項人不過數千,多時零散部族,而宋人卻有數十萬,漢化不要太簡單,又有完備的地方管理,確實不用耗費朝廷的經歷,只需交給范仲淹便好。

大宋優越的條件和繁榮的經濟自然會吸引這些党項殘部的靠攏,趙禎便就着燭光在范仲淹的奏疏後寫下御批,這奏疏不是發回范仲淹的,而是傳遞到中書省,由相公龐籍以政令的形勢傳回寧夏。

趙禎在寫好御批擡頭的時候,便瞧見北京城中有一點極爲明亮,一團橘紅色的光芒如豆點般搖曳,並開始擴散…………

原本在一旁候着的三才只見官家猛然站起,竄向闕樓上的欄杆處,他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官家?!”

趙禎趴在欄杆上,雙手撐着欄杆,努力的把身體向前探出,隱約間只見那火光愈發的濃烈,並在月光下伴有黑煙升起,而自己的身體卻被人從後抱住。

三才帶着哭腔叫道:“官家,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有什麼要看的,奴婢幫您看,有什麼要尋的奴婢上刀山下火海也給您尋來嘞!”

趙禎看了看下面的燃起的宮燈向回縮了縮,這闕樓還真是高嘞!當初的自己可是能從數百米的山崖垂降下去,現在站與高樓至上便害怕了…………

看來安逸的生活過慣了,原本的膽氣也消失了,趙禎無奈的指了指着火的地方道:“那是何處?好似走水一般!”

三才擡眼一看便道:“應是北平府的府衙!嚇!官家,真是走水了!”

趙禎卻稍稍冷靜下來,北平府的府衙走水?北平府雖不是京城中的機要之地,可也是大宋的一府之尊,北平府的韓琦乃是歐陽修推舉,爲人自立,有大氣,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治下頗嚴。

這樣的人管理下的北平府衙怎麼會無緣無故的走水?

再說大宋的府衙一律由磚石構建,只有屋頂內屋內纔會用上木質的房樑和柱子,怎麼會一下子便有如此大火?定然是有人蓄意縱火!

趙禎身爲皇帝,已經習慣了從另外的角度看待問題,轉頭對三才說道:“速速派人傳令,命禁中宮牆之上當值禁軍不得妄動!

無有朕的手詔不尊任何人之調令!抽調京中禁軍駐守機要之處。另,派內侍攜朕的私印,傳令趙力禁中御前班直圍攏北平府其後施救!”

趙禎說完便解下腰間的印章,這是皇帝的私印,算是神寶的一種,但卻沒有神寶那般莊重,但調遣一千人左右的禁軍卻是沒有問題,因爲這皇帝私印是不會離身的,也側面代表皇帝。

下三才已經交代內侍傳旨去了,趙禎出於好奇也跟着下去,他倒要看看,北京城中誰有這潑天的膽子敢縱火北平府府衙!

若是意外那便沒有什麼,但若不是,背後定然有着巨大的陰謀,而趙禎最擔心的便是聲東擊西,北京城中的大型工廠可都是有蒸汽機的,而格物院中更是有着大量的圖紙和匠人的隨筆,書冊,若是丟失後果不堪設想。

因爲密封效果極佳的橡膠已經出現,大宋的蒸汽機便已經走上了正軌,這中生產能力驚人的“巨獸”可謂是大宋的動力,不得有一點閃失。

從剛剛在闕樓上向下看被驚嚇到,趙禎這才意識到自己丟失了一些東西,自己原先是什麼人?“藝術品專家”啊!什麼最擅長?安保和反安保啊!

………………

北京城中的百姓早已被熊熊的火焰所吸引,北平府的府衙走水可不是小事,四周的百姓早已開始救火,可都被韓琦攔下,當他看到北京城中的三百衙役一個不少的出現在熊熊燃燒的府衙之外時,大發雷霆,對着些衙役破口大罵。

責令他們趕回自己當值之地,沒有調令不得擅離職守,而剩下的衙役開始阻隔百姓的靠近,這時候根本就不需要他們參與救活,城中自有潛火鋪子帶着水龍,汲水筒而來,不比你手中漏水的木盆,豁口的水杯來得好使?!

很快宮中的御前班直便在趙力的率領下匆匆趕來,這總算讓韓琦鬆了一口氣,趙力在率領御前班直抵達後便派人圍了北平府的府衙,對着韓琦抱拳道:“官家命我前來助韓知府一臂之力!”

“來的正好,潛火鋪子的人已經進去,將軍只需圍攏這裡不放一人走脫便好,本府衙役留餘百人已經在火起之時便在外密佈,如今將軍率軍而來,賊人必不會走脫!”

趙力瞪大眼睛,虎目中散發着懾人的精光道:“可是有宵小縱火?!官家早有交代,抓捕賊人全聽韓知府差遣!”

“果然天子不凡啊!看來官家是早已知曉!”韓琦露出敬佩的目光道。

不用趙力多說什麼,御前班直早已把北平府府衙圍攏的裡三層外三層,如今的御前班直可不是原先的花架子,各個都是戰場上的百戰老兵,雖不及趙禎的親衛司,卻也是個個彪悍,單單往那一站,懾人的眼神便讓尋常百姓退避三舍。

“說來也巧,聽三才大官道,官家今夜登臨闕樓,賞月美景,觀城中忽有大亮,便道是走水。三才大官說是北平府,官家便令禁軍不得妄動,傳令城中當值禁軍沒有官家手詔不得調兵嘞!”

韓琦拍手笑道:“善,大善矣!”

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
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