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

如同王沖和張柏猜測的那樣,神都城的東城豪門開始了瘋狂的運作,這麼大的動作和對抗世人不會看不出來。

東城豪門這個龐然大物已經逐漸浮上水面出現在世人面前,百姓們現在才知道原來是他們佔據了大宋商賈之道的半壁江山。

而這個龐然大物現在遇到了挑戰,和他對抗的是同樣強大的存在,大宋的官營買賣,這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存在,因爲官營買賣不是朝廷的,也不輸與三司掌握,而是天家的產業。

所有大宋特有的東西都是官營買賣在做,這一點誰都清楚,無論是咖啡還是玻璃,礦石,糧食,菸草等等這些都不例外。

在看戲的同時各有支持,或是利益相關,或是因爲長期積累下的聲望,有些人支持官營買賣,有些人支持東城豪門。

當然說到底還是支持官營買賣的人多,因爲百姓們從中獲得了好處,商品便宜了,東京城的物價影響了整個大宋,即便是神都城都受到了影響。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是官營買賣在降價,而東城豪門的買賣卻還在維持原價,甚至關掉工廠和鋪面他們在等,等着官營買賣和蔡記撐不下去。

這是一場鏖戰,雙方之間都是實力雄厚,東城豪門的各家商號在大宋幾乎都是耳熟能詳。

但沒人知道官營買賣已經拋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此時的官營買賣已經把物價壓到了最低,東城豪門就快撐不住的時候,他們除了奇招。

若東京城是大宋的商貿中心,那神都城就是大宋的財富中心,因爲東城豪門和許多大商賈都在神都城,所以大宋最大的錢莊也在神都城。

南門大街上與朱雀大街相連的十字路上,一座如同堡壘班的建築就在這裡矗立,雖然是高牆壁壘,但卻沒有給人以強大的壓迫感。

從外面看這是一座木質結構的房子,和大宋的傳統房型相似,但實際上神都城的老人卻知道,這是由鋼鐵和混凝土澆築出來的建築!

這是大宋唯一一個用鋼筋混凝土澆築出來的建築,即便是大宋的皇宮也沒有這樣的建制,原因很簡單,神都城乃至大宋的大半財富都在這錢莊之中!

這其中不光有百姓們的儲蓄,還包括了三司所監管的國庫,當初爲了建造這個堅不可摧的地方,火器司甚至動用炸藥進行測試,如此才得出牆體的厚度。

接着便是軍械司和將作監同時派人建造,建造的人也不是來自民間僱傭的勞力,而全部是禁軍中永久在籍的老兵。

這些人是募兵,而不是役兵,所以不用懷疑他們的忠誠,其中有不少人爲了保守秘密,把酒都給戒了…………

主體結構便是用鋼筋鐵板固定的,接着便是用上了大量的沙石以及水泥攪拌而成,爲了結構牢靠,採用的也是極爲堅固的一體式澆築方法,膠合劑便用了這個時代能找到的所有材料進行試驗最後選取最優異的。

這還是前面的門臉部份,後面的寶庫更是採用一層套一層的方法,由兩座混凝土澆築的建築相套而成,這纔是最難的事情。

這樣的寶庫不是有一座而是兩座,爲的是把國帑和百姓的錢財分開,大宋現在不光有官鈔,更爲普及的便是存錢摺子,只要有密押的存錢摺子和印信密文就能從錢莊提出錢來,而且把錢存在錢莊之中還會有利息。

大宋的錢莊已經從把金銀兌換成官鈔開始向存取款以及貸款業務方向進行轉變了,而一賜樂業人的鐵律是,只有在足夠抵押物出現的時候才能進行借貸,否則一切免談。

當然,這條鐵律也不是出自一賜樂業人,而是出自於趙禎!

當一賜樂業人把這借貸收取利息賺錢的想法上呈三司之後,幾乎得到了大多數官員的支持。

在他們看來借貸錢財給百姓應急,待其渡過困難之後收取一定的利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爲何不去做?

再說利息也不是很高,靠的是量大,一賜樂業人給出的數據非常喜人,大宋各地的錢莊都開設借貸業務的話,那每年收取的利息極少成多何止萬巨!

但有一個問題便是,這些錢不是朝廷的,而是用百姓的錢去借貸,這就讓人有些提心吊膽了。

說來可笑,當官員知道這些錢來自百姓的時候,心中的恐懼甚至要遠遠超過國帑被挪用,在官員們看來若是把百姓的錢拿出去借貸生息,那就是一種大不義的犯罪!

若是把朝廷的錢借出去,賺了錢自然是好的,若是有虧損還能從別的地方平賬…………但在一賜樂業人看來,錢莊支付百姓存款利息,爲的就是要用他們的錢去借貸給需要的人用,否則爲何要給他們存款利息?應該收取他們的錢纔對啊!

最後折中的辦法便是借貸的錢款一般來自百姓儲蓄,一般從國庫中出,若是出現問題,國家也要爲百姓承擔一半的風險…………

當這份最終的方案出現在趙禎的案頭時,趙禎的目光死死的釘在了入宮奏報的一賜樂業拉比身上,彷彿要把他的皮扒開,看一看裡面裝着的是不是“現代人”。

能想到儲蓄給息,借貸賺錢,就已經是個奇蹟了,更過分的便是用國家的信用給借貸業務“背書”,再以國家財政爲借貸行爲承擔風險,這在後世都是極爲少見的情況。

當然,若是沒有這一系列的操作,也就不會有精彩的“商業廝殺”,因爲錢莊的存在,使得經濟的槓桿開始出現,它撬動了原本市場上簡單的經濟行爲,出現許多變種。

例如現在,東城各家的商號都在向錢莊借錢,期望獲得款項大量收購官營買賣和蔡記已經處於虧本狀態的貨物。

在東城各家看來,這些貨物的價格已經遠遠低於獲利的價格,更別說市場價了,既然你們有貨敢這麼賣,那就別怪人家下手。

而東城豪門各家在之前已經把家底全部押在了生意上,此時拿錢幾乎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抵押貸款獲得錢財,再用這些錢大量買入官營買賣和蔡記的商品。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