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

牛痘,這個大宋早已擁有的醫療技術開始的時候卻不被人看好,因爲曾經有過人痘的經驗,效果擺在那裡,誰也不覺得牛痘會有多大的效果,即便是接種牛痘的消息傳到遼朝,遼人也不覺明歷,甚至覺得趙禎和大宋瘋了。

他們的理由很簡單,連人身上的人痘都沒收效甚微,牛痘能好到哪裡去?!莫不是覺得牛比人還強?

但事實卻給了遼人一記狠狠的耳光,灤河城的事情已經傳到了遼朝之中,開始還有人覺得大宋迂腐,救治這些人簡直就是引火燒身,這些人抵達灤河城的時候怕是會有一半染上痘疫。

遼人也不傻,相反在遇到這種情況之後朝廷第一時間決定封鎖中京道,凡是中京道自許進不許出,否則一律格殺,數支精銳的騎兵部隊就遊走於中京道的外圍,當然他們要是往南去……那再好不過。

所以中京道的人才想盡一切辦法的離開,或是躲在自家的莊園之中不出來,實在沒有辦法才向大宋而去,否則誰不希望前往自己的朝廷的所在?

天子牧民,不忍其受苦,古來有之,所以災荒年的時候災民總是往都城涌去,因爲他們對皇權的信任,相信天子不會放任他們不管。

可這一次卻不同,遼朝還真的就放任他們不管了,但卻在痘疫出現的時候第一時間把原本駐守在中京道的大軍給調走了,軍隊的安全對遼朝的朝廷來說比百姓重要的多。

當然也不可能完全不賑災,人痘便是遼朝相處的“好辦法”,火上澆油莫過如是!

灤河城的消息傳入遼朝,舉國震驚,原來宋人已經掌握了治療痘疫的辦法,這簡直就是在打臉遼朝,灤河城的收治百姓和遼朝的隔絕中京道完全是辛辣的對比。

雙方之間誰高誰低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尤其是身在遼朝的漢家百姓,更是覺得遼人無情無義,但在之前卻不是這個樣子,即便是先帝在位的時候,契丹人與漢人之間的差別還沒有這麼明顯,先帝總是想着如何妥善的,安穩的處理倆個民族之間的關係。

但現在朝廷的舉動已經讓漢人心灰意冷,矛盾衝突不斷,而這次對中京道的處理更是火上澆油,在遼的漢人已經覺得朝廷已經完全的失德了。

關於灤河城的消息越來越多,這要感謝種世衡和王唯一兩人,他們在醫治好一些契丹人之後居然放他們返回家鄉……

此乃驚人之舉,不單單是遼人沒有想到,就連趙禎和大宋的朝臣也沒想到。

所謂無私者無畏,種世衡的這一舉動可謂是戰略性的,趙禎連連感嘆他的急智,一般人在這個時候絕不會想到這個問題,甚至不會讓契丹人離開灤河城。

但種世衡卻恰恰相反,在他看來,契丹人在城中本就是不安定的因素,還不如打發回遼朝,再說,就算是強留也留不住,大宋既然得了仁義之國的名聲,自然也無法扣留這些度過痘疫的人。

最爲關鍵的一點是,種世衡讓人在他們的胳膊上種下了牛痘,只不過接種的過程他們完全沒有看見而已,這些契丹人開始的時候恐懼異常,但很快他們發現,自己只不過發熱了幾天出了點輕微的痘瘡之後便安然無恙。

他們也並不比漢人愚鈍,很快便知道自己已經免疫了痘疫,只要患過痘疫便終身不染,眼下自己不就是患過痘疫了嗎?!

看了看自己胳膊上小小的傷疤,契丹人大呼神奇,這小小的傷疤居然讓自己再也不會患上痘疫,宋人的手段確實不一般,能戰勝痘疫,這已經不是尋常人所爲,聽說這東西居然是大宋皇帝發現的,這就更讓這些契丹人敬畏了。

在回到遼朝之後,他們便說出了自己的所見所聞,並把胳膊上的疤痕展示給親朋好友看,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不相信,這小小的傷疤能抵擋得住兇狠的痘疫?

可當這些同族前往得了痘疫的人家看望的時候,所有人都被這驚人的舉動驚掉了下巴,不光如此,這些從灤河城回來的人三五天,十來天過後依舊好好的,這下他們說的話便沒人不信了。

人有的時候說的話稍微誇張一點也沒什麼,但因爲牛痘的神奇和痘疫的兇猛,契丹人之間的傳言便越發的誇張,甚至牽扯到了神仙鬼怪之說,但即便如此也是有人詳細的。

而遼朝的朝廷卻派人禁止人們談論此事,消息早已不是隻在中京道傳播,而是已經在整個遼朝傳開。

有所趙禎是天上的赤腳大仙轉世,有的說是紫薇星君下凡,反正各種各樣的傳言都蜂擁而至,在淳樸的思想當中,正義的對立面便是邪惡,無論承不承認,大宋的敵人都是遼朝,那遼朝便是惡的代表……

“無辜中槍”的耶律洪基一時暴怒,但卻沒有辦法,民間的聲音沸反盈天,而中京道的痘疫也是事實,越是鎮壓,越是憤怒越會讓人們相信這個傳言。

對此他只能不屑一顧,完全不加理會,而張儉卻上疏應當向大宋索要牛痘之法,並且得到了太后的贊同,此法大善,一旦大宋不給那便是見死不救,見危不助,非仁君所爲,若是給了,雖然這個機率很小,但卻也能造福契丹,爲契丹消除痘疫的威脅,兩全其美之下爲何不求?

所以耶律賈這個熟悉大宋的往年遣宋使再次踏上了大宋的土地……

當他到達北京城的時候卻發現,城中已經出現了痘疫,但疫情卻並不嚴重,甚至被有效的控制了起來,人們肆無忌憚的在大街上行走,完全沒有因爲痘疫而變得荒涼起來。

而他們談論的也是誰家吝惜一頓早飯的錢卻不給孩子種痘,簡直是造孽這樣的話。

事實善於雄辯,眼前的景象確實說明大宋已經有了防治痘疫之法,大宋百姓的表現便說明了一切。

耶律賈進宮之後便整了整衣衫,這次大宋皇帝是在紫宸殿召見自己,而這裡是召見外臣最爲妥帖的場所,比乾宇殿,文德殿召見都要正式,並且不會有朝臣出來攪合,相對私密一點。

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請假!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
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請假!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