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

bookmark

之所以前來的人都是軍中的軍官,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大宋一直如此,自從當年趙禎對軍中進行改革之後,早沙場點兵也都是如此了。

每個軍官無論大小,職務高低都要對自己所部詳細透徹才行。

主帥所需要做的只是把軍令傳達給他們就好,事實上這些軍官纔是軍中的重要樞紐,在這個通訊並不發達的時代,全靠戰爭開始之前的部署和計劃,一旦戰爭打響幾乎就沒有太好的辦法保持軍隊之間聯絡的通暢性。

狄青站在不知什麼時候立起的高臺上,眼前是一雙雙渴望的眼神,這也難爲他們,狄青非常瞭解這樣的眼神,當年他也是其中的一員,只不過站在高臺上的不是別人,而是官家。

狄青清楚,大軍等候的時間實在太長了,別的都還好說,最重要的是沒有消息,這纔是最可怕的事情,因爲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現在,鼓聲陣陣,點將開始,是歸是殺,終究有了一個結果,這些軍官的壓力可是比他狄青還要大,他們整天都要被追問,整天都要被精神折磨。

當大軍即將出兵向西域進發的消息傳到每個人的耳朵裡時,先是稍稍的寂靜便發出激烈的歡呼聲,他們沉寂了太久,也安耐了太久,忍耐了太久,現在正是橫刀出鞘的時候。

每軍,每營,的任務都被下達下去,事實上狄青也是早已按耐不住,在帥帳的沙盤之類推演了許多次。

並非是他得到了密詔,而是因爲他看出了端疑,一切的一切都太過不尋常,大軍根本就沒有必要在新疆駐紮如此之久,腹地不斷的有移民遷來不假,可完全不需要大軍維持秩序,當地的官員已經能很好的勝任,至於其他更是和軍旅不沾邊。

通過種種“不正常”的跡象狄青分析出了一個驚駭的事實,官家可能是故意把大軍留在新疆駐紮,等待時機以便直趨契丹。

眼下的旨意和他之前的揣測一般無二,一種興奮和激動的情緒在胸中瀰漫。

北伐契丹,滅其國鼎,這是大宋幾代君臣心中的執念,即便曾經被契丹人壓制,即便在契丹人面前輸的一敗塗地,即便對北方民族產生恐懼,但在所有宋人心中依舊有着滅國契丹的執念。

已經被焦躁情緒籠罩的將士們瞬間爆發,這是一種壓抑已久情感的宣泄,今夜無眠,大軍躁動的模樣作爲主帥的狄青清楚的很。

軍令傳達下去之後,不用他再費什麼心,大軍開始按照軍中的守則和規矩整裝待發。

隨着高亢的號角,四十萬大軍如同潮水一般涌動向前,越過了宋和契丹之間的邊界,進入了西域的土地,這條邊界當初是契丹人畫下的,意在宣誓主權。

但在契丹人畫下這條線後,大宋卻從未有一天承認過,但也沒有反對過,一切的一切都是契丹人自己在做和大宋無關。

對於一條不存在的國界線有什麼好擔心的?大軍隨隨便便就跨過去了,契丹人又能如何?

狄青心中抓住了一點,這次用兵是對契丹的總攻,事實上他早已知道大宋已經有了碾壓契丹的實力,但之所以官家不這麼做必有深意。

既然時機到來,那就滅此朝食!

狄青所率領的軍隊被趙禎賜名天御軍,也是大宋最爲保守的全兵種軍隊,軍中不光有上四軍的禁軍,還有之後組建的背嵬鐵騎和踏白軍在其中。

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火槍,但也不缺乏傳統的兵器,可以說在傳統的戰爭中絕對是穩紮穩打的典範。

趙禎清楚,要想對契丹用兵,要想徹底滅掉契丹的國鼎,就必須大規模,大範圍,大縱深的作戰,這不是一場戰役那麼簡單,而是一場全面戰爭!

要麼便不打,要打就要徹底打死,這是趙禎對待契丹的態度。

八天之後身在神都城的趙禎便收到了狄青的奏報,同時也收到了張舟的奏報,和狄青一樣,身在東京路的破虜軍也開始了行動。

他們是從東京遼陽府開始,向契丹的上京城發動進攻,與此同時破虜軍還得到了由女真人組成的黑水軍支持。

對於破虜軍趙禎是寄予厚望的,這段時間裡天工坊生產的乾宇二年造已經全部發放給了破虜軍,彈藥有一部分還在路上,但已經能在破虜軍攻伐之前送到。

六萬多的破虜軍已經全部換裝“乾宇火槍”,趙禎派出騎兵把破虜軍補充到了十萬人,再加上黑水軍的八萬女真騎兵,十八萬大軍已然不在少數。

狄青原本二十萬禁軍前往,再加上邊軍和楊懷玉帶去的十六衛共計四十萬人,而趙禎手中的兵力遠不止這些。

爲了避免契丹人察覺,爲了避免北伐突然性的消失,趙禎在背地裡早已瘋狂的集結軍隊。

趙禎粗略的推算過,也和兵部參謀軍事院的參知兵事們商量過,眼下最少還需要百萬大軍才能徹底滅亡契丹,這是在趙禎圍剿的大前提下。

所謂的圍剿不是擊敗,而是讓契丹完全沒有逃脫和反抗的可能。

這在草原上是幾乎無法做到的戰略意圖,但趙禎必須實現,絕不能遺留禍患放虎歸山。

大宋有百萬雄兵嗎?

當然有,都藏在民間嘞!

趙禎慶幸自己這麼多年來的堅持,堅持以役兵和募兵相結合的方式,在大宋民間留下了數百萬的退役老兵,也堅持維持他們的操練,即便是不如在軍中那般,也比新兵要強上太多。

大宋爲何能有這樣的魄力和毅力?還不是因爲有着強大的經濟基礎,它看似無關緊要,但卻始終決定着上層建築。

招募老兵的事情,當然是由兵部負責,一紙公文下去,大宋的各路,州,府,縣都要開始進行徵兵,而且只徵老兵,新兵一律不要。

畢竟在戰爭的同時,大宋國內的生產勞動不能停下,老兵的招募也不是沒有條件的,從退役的時間進行劃分,嚴格按照要求招募,不達標的依舊不要。

這在漢家的歷史上還是非常少見的,畢竟在別的王朝大多數百姓爲了躲避兵役無所不用其極,但到了大宋卻對兵役趨之若鶩,這還不是趙禎對軍人地位的提高,以及一系列的措施所導致。

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
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