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

之所以前來的人都是軍中的軍官,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大宋一直如此,自從當年趙禎對軍中進行改革之後,早沙場點兵也都是如此了。

每個軍官無論大小,職務高低都要對自己所部詳細透徹才行。

主帥所需要做的只是把軍令傳達給他們就好,事實上這些軍官纔是軍中的重要樞紐,在這個通訊並不發達的時代,全靠戰爭開始之前的部署和計劃,一旦戰爭打響幾乎就沒有太好的辦法保持軍隊之間聯絡的通暢性。

狄青站在不知什麼時候立起的高臺上,眼前是一雙雙渴望的眼神,這也難爲他們,狄青非常瞭解這樣的眼神,當年他也是其中的一員,只不過站在高臺上的不是別人,而是官家。

狄青清楚,大軍等候的時間實在太長了,別的都還好說,最重要的是沒有消息,這纔是最可怕的事情,因爲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現在,鼓聲陣陣,點將開始,是歸是殺,終究有了一個結果,這些軍官的壓力可是比他狄青還要大,他們整天都要被追問,整天都要被精神折磨。

當大軍即將出兵向西域進發的消息傳到每個人的耳朵裡時,先是稍稍的寂靜便發出激烈的歡呼聲,他們沉寂了太久,也安耐了太久,忍耐了太久,現在正是橫刀出鞘的時候。

每軍,每營,的任務都被下達下去,事實上狄青也是早已按耐不住,在帥帳的沙盤之類推演了許多次。

並非是他得到了密詔,而是因爲他看出了端疑,一切的一切都太過不尋常,大軍根本就沒有必要在新疆駐紮如此之久,腹地不斷的有移民遷來不假,可完全不需要大軍維持秩序,當地的官員已經能很好的勝任,至於其他更是和軍旅不沾邊。

通過種種“不正常”的跡象狄青分析出了一個驚駭的事實,官家可能是故意把大軍留在新疆駐紮,等待時機以便直趨契丹。

眼下的旨意和他之前的揣測一般無二,一種興奮和激動的情緒在胸中瀰漫。

北伐契丹,滅其國鼎,這是大宋幾代君臣心中的執念,即便曾經被契丹人壓制,即便在契丹人面前輸的一敗塗地,即便對北方民族產生恐懼,但在所有宋人心中依舊有着滅國契丹的執念。

已經被焦躁情緒籠罩的將士們瞬間爆發,這是一種壓抑已久情感的宣泄,今夜無眠,大軍躁動的模樣作爲主帥的狄青清楚的很。

軍令傳達下去之後,不用他再費什麼心,大軍開始按照軍中的守則和規矩整裝待發。

隨着高亢的號角,四十萬大軍如同潮水一般涌動向前,越過了宋和契丹之間的邊界,進入了西域的土地,這條邊界當初是契丹人畫下的,意在宣誓主權。

但在契丹人畫下這條線後,大宋卻從未有一天承認過,但也沒有反對過,一切的一切都是契丹人自己在做和大宋無關。

對於一條不存在的國界線有什麼好擔心的?大軍隨隨便便就跨過去了,契丹人又能如何?

狄青心中抓住了一點,這次用兵是對契丹的總攻,事實上他早已知道大宋已經有了碾壓契丹的實力,但之所以官家不這麼做必有深意。

既然時機到來,那就滅此朝食!

狄青所率領的軍隊被趙禎賜名天御軍,也是大宋最爲保守的全兵種軍隊,軍中不光有上四軍的禁軍,還有之後組建的背嵬鐵騎和踏白軍在其中。

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火槍,但也不缺乏傳統的兵器,可以說在傳統的戰爭中絕對是穩紮穩打的典範。

趙禎清楚,要想對契丹用兵,要想徹底滅掉契丹的國鼎,就必須大規模,大範圍,大縱深的作戰,這不是一場戰役那麼簡單,而是一場全面戰爭!

要麼便不打,要打就要徹底打死,這是趙禎對待契丹的態度。

八天之後身在神都城的趙禎便收到了狄青的奏報,同時也收到了張舟的奏報,和狄青一樣,身在東京路的破虜軍也開始了行動。

他們是從東京遼陽府開始,向契丹的上京城發動進攻,與此同時破虜軍還得到了由女真人組成的黑水軍支持。

對於破虜軍趙禎是寄予厚望的,這段時間裡天工坊生產的乾宇二年造已經全部發放給了破虜軍,彈藥有一部分還在路上,但已經能在破虜軍攻伐之前送到。

六萬多的破虜軍已經全部換裝“乾宇火槍”,趙禎派出騎兵把破虜軍補充到了十萬人,再加上黑水軍的八萬女真騎兵,十八萬大軍已然不在少數。

狄青原本二十萬禁軍前往,再加上邊軍和楊懷玉帶去的十六衛共計四十萬人,而趙禎手中的兵力遠不止這些。

爲了避免契丹人察覺,爲了避免北伐突然性的消失,趙禎在背地裡早已瘋狂的集結軍隊。

趙禎粗略的推算過,也和兵部參謀軍事院的參知兵事們商量過,眼下最少還需要百萬大軍才能徹底滅亡契丹,這是在趙禎圍剿的大前提下。

所謂的圍剿不是擊敗,而是讓契丹完全沒有逃脫和反抗的可能。

這在草原上是幾乎無法做到的戰略意圖,但趙禎必須實現,絕不能遺留禍患放虎歸山。

大宋有百萬雄兵嗎?

當然有,都藏在民間嘞!

趙禎慶幸自己這麼多年來的堅持,堅持以役兵和募兵相結合的方式,在大宋民間留下了數百萬的退役老兵,也堅持維持他們的操練,即便是不如在軍中那般,也比新兵要強上太多。

大宋爲何能有這樣的魄力和毅力?還不是因爲有着強大的經濟基礎,它看似無關緊要,但卻始終決定着上層建築。

招募老兵的事情,當然是由兵部負責,一紙公文下去,大宋的各路,州,府,縣都要開始進行徵兵,而且只徵老兵,新兵一律不要。

畢竟在戰爭的同時,大宋國內的生產勞動不能停下,老兵的招募也不是沒有條件的,從退役的時間進行劃分,嚴格按照要求招募,不達標的依舊不要。

這在漢家的歷史上還是非常少見的,畢竟在別的王朝大多數百姓爲了躲避兵役無所不用其極,但到了大宋卻對兵役趨之若鶩,這還不是趙禎對軍人地位的提高,以及一系列的措施所導致。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