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

bookmark

夜幕下的皇宮格外寂靜,自從官家離開這座宏偉的皇城之後,這裡的防衛就變得無比森嚴,禁軍上軍已經全部從皇城上撤下,他們現在只負責駐守在皇宮之外,至於皇宮之內的防衛全部交給了親衛司負責。

彭七依舊穿着厚重的板甲如同一個鐵人般的站在皇城的城牆上不斷巡邏,這個深的皇帝信任的統帥已經完成了他的使命。

朝堂之上人們稱他爲彭帥,因爲他曾經是大宋北伐的主帥之一,指揮過千軍萬馬,即便是現在還掛着殿前司都指揮使的職銜,名義上有權調動大宋的禁軍。

但事實上彭七隻是侍衛親軍司的長官,侍衛親軍司已經全部改爲親衛司,地位遠在殿前司之上。

彭七是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整個親衛司中的所有親衛都歸他負責,而趙力和他完全是掉了一個個,從原本的親衛司長官變成了殿前司都指揮副使,實際上控制殿前司的人才是他。

這一系列的操作都是屬於對武將的制衡,但說到底都是趙禎任用親信的表現,即便是趙禎也不能例外,軍權要想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必須任用親信。

城牆上不但的有穿着鐵甲的士兵邁着整齊的步伐通過,這些人都是神都城中的良家子第,整個親衛司也都是這樣等人組成,以確保親衛司的戰力和忠誠。

神都城中最尋常也是最不對外的機構其實不是親衛司,而是掌握了所有神都城軍隊的衛戍司,衛戍司剛剛成立不長時間,說是一個衙門,不如說是一個臨時機構。

自從趙禎在神都城中遇刺之後,親衛司在朝中被參奏無數,順帶着一切特務機構都受到了責難,皇城司和黑手最爲不好過。

他們本應該起到防患於未然的效果,但事實上卻在趙禎遇刺時慢了一步。

而衛戍司的出現是文臣一致推舉的,爲的是能在突發情況面前由一位文官瞭解事情的真相,並且能做出快速的部署。

他們自認爲自己不比武將的行動慢,若論權謀和果斷,文官也比武將要高強些。

武將們自然是極力反對的,這不光是在貶低他們的地位和能力,也不利於處理突發事件,畢竟一個高高在上的衛戍司出現,到底應該聽誰的?

殿前司,親衛司本就互不統屬,而突然出現的衛戍司要領導一切,這就出現問題了。

於是趙禎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衛戍司不常設,衛戍司都指揮使爲空缺,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由皇帝之前密旨擬定人選接任,並且密不示人,唯有佩戴衛戍司腰牌的人才能調動全城軍隊,否則各司獨立行事。

這是最爲妥當的辦法,也是應對大危機時最爲妥帖的手段,這樣的大危機往往是民變,兵變,大規模清剿之類纔會用上。

於是原本還存有反對意見的武將們也不再堅持,畢竟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這樣的危機不可能出現,尤其是在太子監國這段時間,更是不會有任何問題。

彭七之所以出現在皇城之上,乃是因爲神都城中突然出現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官家西北巡幸,以至蘭州!”

本該是困死在皇城之中的消息,但現在卻出現在了整個神都城,終究是還是沒有瞞住官家的行蹤。

這讓彭七大爲驚訝,剛剛躺下的他立刻起身,命親兵立刻給他着甲,取了兵刃之後便匆匆趕往皇城,他這位親衛司都指揮使要親自坐鎮皇城,不敢有一絲鬆懈。

黑夜已經使得溫度急劇降低,毛茸茸的立領已經被風吹的倒向一邊,盔甲之內的棉衣和毛衣給他提供了溫暖。

將軍的鎧甲只是比尋常士兵賣相好一點,其實內裡是一樣的,披風在這個時候被風捲在身上,一點作用也沒有,難看的就像是一根大紅腸。

“皇城司已經撒出去了,老祖宗說過一旦官家離京的消息傳出,皇城司便立刻查找源頭。”

鄒同勾着身子躲在厚厚的氅衣之內,只露出一雙散發着陰冷光芒的眼睛,彭七皺眉的從腰間解下酒壺灌了一口,遞給鄒同道:“我總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官家看似已經安排好了一切,你給我交個底,到底是在做什麼?”

鄒同嘿嘿一笑:“旁人都是不願打聽,聰明人甚至躲得遠遠的,唯獨你往前趕,既然已經感覺到了,那就做好自己的差事便是,何須打探其中消息?你我也是老相識,老祖宗特意交代我皇城司盡忠職守便好,依密令行事不得過問!”

彭七點了點頭,以鄒同和自己的關係不會說出這般生硬的話來,但在這時候還能和自己說話已經是殊爲不易的事情了。

只不過彭七心中鬱悶,瞪着眼睛道:“口子查到了嗎?不該是從我親衛司漏出去的!”

鄒同這一次沒有冷笑,而是直直的盯着彭七道:“不是親衛司!這一點奴婢可以肯定,你親衛司的人全部篩查過了,況且官家只要不出宮,就不需你親衛司的人跟隨,只有帶御器械會在禁中相伴左右。”

彭七鬆了一口氣,他最擔心的就是親衛司的人出現問題,親衛司雖說不是他一手建立,但也是曾經的太子三衛而來,他彭七和李酒,趙力三人乃是太子三衛的出來的人,對親衛司的感情要比其他禁軍更加強烈。

而且親衛司一旦出現什麼事情,他這個親衛司都指揮使也難逃其咎。

“這麼說來是宮中內侍出了問題?”

彭七的話讓鄒同微微苦笑:“眼下還在查,內侍省的管事已經被那三位老祖宗給接管了……”

彭七倒吸一口涼氣:“那三個老傢伙還沒死?!這是要活成妖精啊!”

鄒同不滿的瞥了彭七一眼:“三位老祖宗可不比三才大官地位低,官家最信任的人除了陳琳老祖之外,便是這三位老祖宗了。”

話說到這裡,彭七便也徹底放鬆,宮牆上由親衛司負責滴水不漏,宮內由皇城司以及三位老妖怪坐鎮,這皇城就如同銅澆鐵鑄一般結實。

即便是有大軍攻伐,也不可能動盪這座皇城,沒人知道,其實大宋最強大的要塞就是神都城中的皇宮!

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請假!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
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請假!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