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

若是單單論心計,趙禎和趙旭這對父子並沒有多少,但若是說手段和權謀,這兩樣東西在大宋別人就是拍馬也追不上的。

原因很簡單,這對父子掌握了大宋最強大的資源,無論是情報還是執行力都沒人能和他們相提並論。

之所以從容不迫,之所以勝券在握,是因爲這對父子掌握了絕對的主動,一切都彷彿在他們的眼皮底下“表演”。

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發現問題,再強大的情報機構若是不能發現問題,那將和擺設沒有區別。

趙禎能發現的問題,趙旭同樣能夠發現,只不過這對父子所看的地方不一樣而已,趙旭是從政治上發現了問題的所在,而趙禎則是從更爲根本的地方發現了問題。

趙禎把趙旭留在神都城自然是有深意的,能發現問題最好,若是不能發現也沒有什麼關係,只要他把大政處理好,也沒有太多的問題。

至於范仲淹這位宰執相公,自然是知曉事情的真相,當初趙禎特意尋他說了這件事,以范仲淹的才學只要一點便會透徹。

而另一個知道真相的人則是身爲三司使的包拯!

別小看這老倌,幾乎一輩子和錢財打交道的他最爲敏感,尤其是對大宋最大規模的錢財流動更是如此,“鼠須”一般敏感的觸覺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所在。

在朝堂上包拯是第一個向趙禎上疏的,而范仲淹這位宰執相公反而是第二個,這兩人心中都清楚一件事,太子監國的這段時間最爲重要。

原因便在於考察太子的能力,包拯和范仲淹兩人早就商量過,若是太子能發現問題所在,那自然是最好,若是不能也要旁交側擊的提醒。

誰都希望自己的皇帝是個明君,明君就要明察秋毫,就像官家所說,要對自己的王朝瞭若指掌。

事實上包括歐陽修在內,所有的六部相公都在小心的呵護或是幫助趙旭在成長,他們每日的上疏內容和之前大爲不同,更多的不是在闡述事實,而是在闡述事實之後附上自己的意見以及請求趙旭給出儲君的意見。

這其實算得上是一種考校,也是一種觀察和教育,趙旭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他看得出這些相公們是在幫助自己成爲一個更爲合格的君王。

所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每日的奏疏也是極盡詳細的在對答,如此一來君臣之間配合的越來越好。

要知道眼下的六部相公都是趙禎所挑選的,每一個都是跟隨趙禎多年的老臣,甚至有從小就和趙禎在一起的伴讀之臣晏殊。

晏殊是趙禎的伴讀之臣,再加上他的性格本就沉穩,不願攀附皇權,趙禎雖然有些不喜歡他,但這樣的人作爲吏部尚書最爲穩妥。

吏部執掌天下官吏的篩選勘磨,甚至是調任勘察,權柄之中關乎江山社稷,而只有挑選一個公正獨立的人,趙禎才能放心。

晏殊這個人越來越適合做孤臣了,他不喜權貴,不喜皇權,一切的特權在眼中都是鄙夷的存在,還有比這樣的人更適合的吏部尚書嗎?

即便是范仲淹都佩服晏殊的固執和知人善用,晏殊這個人最大的好處便是唯賢是舉,朝堂之上有許多能臣幹吏都是通過他的舉薦而出任要職的。

事實也證明晏殊的舉薦極少出現錯誤,便是身在宰執的范仲淹自己也是通過晏殊的舉薦而獲得如今的地位。

但這樣一個人卻從未獲得任何被他舉薦之人的好處,一點也沒有,而且嚴厲拒絕和那些被他舉薦的人來往。

真正做到了“六親不認”,朝堂上下對他的評價無不是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因爲他的女婿富弼就是他向趙禎推薦的。

雖然晏殊和趙禎之間越走越遠,但卻沒有影響他在趙禎心中的地位,作爲臣子他是合格的,而臣子就是臣子,永遠不可能和皇帝成爲朋友。

要想做到這一點,就要放棄原本的友誼,趙禎明白這一點,晏殊同樣明白這一點。

這也是爲何晏殊做不到蔡伯俙那般的原因,他在朝堂之上的公正是評價是蔡伯俙所沒有的。

晏殊同樣是趙旭的老師,六部尚書都是和他一樣的存在,眼下輔佐趙旭就是他們的最根本任務。

范仲淹,歐陽修,晏殊,包拯,曾工亮,丁度,富弼,韓琦,這些人都是趙禎留給趙旭的財富。

現在的朝堂因爲這些人的存在非常穩定,趙禎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蘇洵被趙禎帶走了,爲的是讓他操持針對國朝之內的危機,而神都城中自然是以范仲淹爲首,有這個老謀深算的宰執存在,神都城不會有什麼問題。

包拯依舊是把持三司,三司看似是管理天下財富的地方,但事實上卻也在監視天下財富的流動,可以說包拯比誰看的都要清楚。

大宋之內存在的大宗買賣都是在三司的監視下進行的,三司在包拯手中一天,就沒有人能夠輕鬆的偷稅漏稅,只有包拯沒工夫處理的小事,絕沒有他發現不了的大事。

晏殊掌握了天下官員的上升渠道,包拯掌握了天下財富的渠道,有這兩人在,大宋就不會亂,而范仲淹輔佐趙旭處理大政,朝堂穩如泰山。

這時候趙旭發現了問題,恰恰也說明六部相公的能力,歐陽修的倒黴不過是疥癬之疾,若是在往常留中不發就好。

可現在沒有辦法留中不發,即便是留中不發,被逼到牆角的歐陽修也要自己請辭。

這是大宋文臣的最根本手段,在被潑髒水的時候,沒有太多的辦法用來自辯,唯一的辦法就是請辭,把自己從風口浪尖摘出去,然後等待公正的調查。

如同“莫須有”一樣,莫須乃大宋百姓的口語,意思是“大概,也許”之類,而恰恰是這“莫須有”便讓一個人的德行受到最大的挑戰。

大宋的環境就是這樣,諫官就是可以風聞言事,就是可以利用莫須有來揣度別人,朝堂之上這種事情也不是一出兩出。

但從來就不會用錢明逸這般的下作手段去攻擊別人,扒灰的事情天下人所不齒,於情於理都是極大的褻瀆。

шшш⊕ttκǎ n⊕c o

用莫須有的扒灰事件來攻擊一位朝堂相公,即便最後證明歐陽修是乾淨的,也會讓人詬病,畢竟歐陽修把侄女養在家中那麼多年,實在是於禮不合。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