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

面對被割去耳鼻的使者,趙禎怒火中燒,這不光是在羞辱使者,更是在羞辱大宋和自己!

如此囂張無禮,又深含挑釁之意的行爲徹底激怒了大宋,以及大宋的將士。

隨着大宋國力的上升,隨着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民族自尊心以及民族尊嚴這兩樣東西在大宋已經達到了頂峰,甚至是有人在遙遠的西方宣揚“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理念。

這是真的囂張到了頂點,也讓全世界人知曉了大宋的強大和自信。

在這種情況下,大宋居然遭到的一個草原部族的挑釁與羞辱,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

敵烈部在最不應該的時候,選擇了最錯誤的方法,挑釁了最不應該挑釁的王朝,這樣的後果自然是要自己承擔的,連契丹人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都覺得這是敵烈部自己找死。

他們不知道,一個王朝的威嚴和地位不允許挑戰,一旦碰觸了底線,就必須要扼殺,否則挑戰的人會越來越多,王朝的威嚴也會越來越低,這也是敵烈部找死的原因。

事情在進一步發酵,上京城的街頭巷尾都在說着使者受辱一事,無論國家還是人,當你弱小的時候,這種屈辱也就忍氣吞聲下去了,但現在的大宋強悍如斯,豈能忍受。

不少百姓聚集在一起大聲談論這這種事情,甚至有些讀書人開始在街頭演講,把敵烈部的囂張昭告天下,同時請命朝廷,對這種囂張的蠻夷進行征伐。

大宋再一次的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這一次和往日不同,即便是契丹和一些草原上的部落也默不出聲,一切都是敵烈部的人自己作死們怪得了誰?

趙禎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大宋殺雞儆猴的機會,子曰:人不知禮,無以立也!國家或是部族亦是如此,漢家文明提倡禮,所影響的周邊文化亦是如此。

事實上塔塔爾部距離敵烈部的距離並不算遠,敵烈部的主要城池便是朐臚河邊的河董城,沿着朐臚河繼續向西數百里便是烏古部。

而朐臚河正是從捕魚兒-那兀兒流過,塔塔爾部距離敵烈部和烏古部並不遙遠,雖然比巨母城要遠一點,但最少敵烈部並沒有巨母城那般的堅固城池。

事實上河董城亦不是敵烈部所控制的城池,城池的主人其實是契丹人,只不過當地的契丹人和敵烈部之間並沒有多少情義,這裡的契丹人甚至是用來鎮壓和防備敵烈部的人而存在的。

但時間長了,契丹人和敵烈部的人通商,通婚,這快地方也就成了敵烈部的主要城池,部族之中的人或是來通商,或是來買賣,幾乎所有需求都來自河董城。

當初趙禎決定拿下塔塔爾部的主要目的便是因爲捕魚兒-那兀兒和巨母城邊上的栲栳爍距離很近,是倆個姊妹湖,在後世它們有更加動聽的名字,呼倫湖,貝爾湖。

兩者相加便是後世文明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之一,總面積約爲十萬平方千米,換算成現在便是一億四千九百萬畝!

趙禎想想都覺得流口水,這片土地若是被大宋拿下,從今往後大宋再也不缺草場,也不缺戰馬和牛羊。

瞌睡送枕頭這種好事趙禎是絕不會放過的,既然敵烈部的人不想歸附大宋,那就只有毀滅了,這個部族和別的部族不同,他們天生就難以馴服,每每遇到一個強大的敵人都是硬鋼到底,決不妥協。

即便是被契丹統治,依舊不服,屢屢進攻契丹,再被鎮壓之後,也不過是休養生息以圖再戰,這也是他們明確拒絕大宋統治的原因。

好不容易熬到了原本統治他們的契丹人沒落,爲何還要歸附另一個強大的勢力?這對於敵烈部的人來說是一個機會,而不是一次臣服。

這一次大宋出兵沒有再度派遣張舟以及盡數裝備火器的神衛軍,畢竟他們是步卒,即便是有戰車運輸,也擺脫不掉他們機動性差的短板。

尤其是在草原上這種長途奔襲的作戰方式,笨重的馬車根本就不適合草原作戰,只能依靠騎兵硬碰硬。

於是趙禎這次派遣的便是大宋最強大鐵騎背嵬騎兵以對陣敵烈部的馬上勇士,只有硬碰硬才能體現出大宋騎兵的兇猛和無情。

而早就憋着勁的楊懷玉自然是最好的主將,這小子自從抵達上京城之後幾乎是寸功未立,早已在心中憋着勁,也是時候把他和等待已久的背嵬軍放出去建功立業了。

五萬鐵騎如狼似虎的衝出上京城,向着北方一路狂奔,戰馬的奔騰之聲宛若雷霆,讓契丹的探子膽戰心驚,若不是知道這是宋軍對敵烈部的用兵,他們都要密報巨母城了。

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敢怠慢,小心的把身上的值錢物件顯露出來喬裝成大宋的商賈,從上京城的南門出發,繞一個大圈再度北上。

其實對於契丹來說,大宋攻伐敵烈部是再好不過的事情,敵烈部本就彪悍,即便是大契丹在他們手上也討不到好處,何況是宋人。

大宋征伐敵烈部的消息傳開,草原上的部族多以觀望的態度,敵烈部的人愚蠢,在契丹示弱的時候不養精蓄銳,反而得罪與契丹爲敵的大宋,這豈不是兩頭不討好?

再說大宋的騎兵可是連契丹人都不是對手,敵烈部的騎兵即便是再厲害能比契丹人厲害到哪去?

事實上許多部族採取觀望態度的主要目的是想通過敵烈部與大宋騎兵的作戰一窺大宋的戰力,契丹和大宋之間的戰鬥他們都知道,只不過宋人更多的是以火器壓制契丹人,勝在攻城。

真正的騎兵對決乃是真刀真槍的白刃肉搏,誰也不知道大宋的實力究竟如何,宋軍的重甲騎兵是厲害,可在草原上單單依靠重甲也是不可能贏得勝利的。

草原上觀望的部族之中有些是打算歸附大宋的,但在此之前,大宋必須拿出讓他們臣服的東西,草原勇士只會臣服真正的強者。

不管宋軍是在人數上壓倒敵烈部,還是在戰力上碾壓敵烈部,只要大宋獲得勝利便是真正的強者,就像當年的契丹一樣。

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
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