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

十萬騎兵的陣仗有多大?浩浩蕩蕩鋪天蓋地!沿着地平線密密麻麻的衝殺過來,給人以駭人的感覺,大宋將士們嚴陣以待,在這種攻勢下即便是你奪路而逃也是無用,反而更加容易被屠殺。

還好,這些騎兵都是西夏的普通輕騎,並沒有鐵鷂子那種重裝騎兵的存在,宋軍長舒了一口氣的同時用最鋒利的陌刀迎敵!陌刀陣是大宋軍隊的必備的軍陣之一,所有步兵軍團若是沒有陌刀手,便等於暴露在騎兵的腳下,任人宰殺。

十萬人對十萬人,十萬步卒對陣十萬輕騎,大宋還是比較有優勢的,十萬宋軍並非沒有騎兵,這麼大的一支軍隊必備一支身穿板甲,手持馬槊的重裝騎兵才行。西路軍隊重騎約有八千,這八千人不到最後楊仲賢絕不會撒手。

大宋即便是有鹽州洪州兩地產馬,但軍馬的數量也遠遠不夠大軍所需,官家爲了組織一支全數由重甲騎兵組成的軍隊,把大宋每年出產的戰馬多數調給了背嵬軍,踏白軍,以至於西路軍和南路軍並無多少軍馬。

自己手中的這八千重騎已經是相當來之不易的了,西路軍不像南路軍有狄青這位主帥的支援,唯一的助力便是青塘聯軍,所以這八千人楊仲賢把他們看得無比寶貴,絕不會用在西夏騎兵的反衝鋒上。

長長的陌刀被插入土地之中,歇腳四十五度是最好的迎擊角度,鋒利的長刀便是阻擋敵人騎兵的拒馬!前面的櫓盾手牢牢的抵在盾後,用自己的身體爲袍澤抵擋西夏騎兵射出的弓箭。

長刀如林,形成一片荊棘之地,若是從空中俯瞰,仿若菱形鋼鐵的森林,而西夏騎兵就如一個楔形狠狠的撞擊在這片鋼鐵叢林之上,戰場的瞬間凝固了,不斷的撞擊使得大宋軍陣開始變形晃動,但宋軍將士依然努力的保持着陣形不散。

軍中流傳一直流傳着這麼一句話:“陣形不散,軍陣既是無敵!”據說這是官家留下的訓言,所有人都謹記在心,努力的保持着陣形,且不斷以手中的兵器收割着敵人的生命。

大宋的軍陣很大,中間留下的空地很多,這是爲了在軍陣受到敵人壓迫時留下的緩衝地帶,也是一塊收縮的地帶,只有這樣纔不至於在大軍面對敵人衝擊的時候,擠壓在一起不利於施展。

大宋的軍陣從來不是死的,雖然是步兵,但他們依然靈活多變,櫓盾手,陌刀手,捉刀手,弩箭手,等多種多樣的兵種使得大宋的軍陣相當穩固,也能對敵人發動一波又一波的打擊。

楊仲賢說到底是一個穩紮穩打的將領,趙禎之所以讓他擔任西路軍的主將就是因爲他的紮實,也正是符合西路軍的特色,一行一動之間頗有章法,即便是遇到十萬騎兵的強攻也沒有動搖他的軍陣。

楊仲賢穩坐中軍,越是在這個時候,中軍越不能亂,各種命令與調令通過專門的傳令兵抵達戰場的每一處,旗號,銅哨聲是指揮這一龐然大物的關鍵所在。

只要中軍的主將旗幟高高豎起,便不會有人擔心,主將是將士們心中的定心丸,高高豎起的旗幟不光代表着主將,也代表着大宋和官家,時時刻刻的提醒衆人,這不是一場自己的戰鬥,而是爲了大宋,爲了皇帝在戰鬥!

陌刀揮起,帶出一條條白色的匹練,身穿板甲的陌刀手如一個個堅硬駭人的堡壘,在陽光下反射着銀白色的光芒,陌刀手的重要任務便是保存自己,並且用手中強大的陌刀斬殺敵人。

現在大宋的陌刀已經經過一定的改進,刀身更加沉重增加了劈砍力量的同時也增加了揮刀的慣性,刀柄下方的配重可以讓長長的陌刀再次完成下一輪劈砍。

十萬大軍的戰線非常長,且西夏人並沒有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對大宋的軍陣之中,他們的主要目的還是支援甘肅軍城,此時大宋軍陣的弊端也被凸顯出來,機動不足。

宋軍只能堅守軍陣,一旦移動起來便會被西夏騎兵尋找出破綻從而衝陣,楊仲賢自然不會讓西夏人得逞,但卻也無法支援青塘聯軍,西夏騎兵很快便分兵兩路,一路繼續對西路軍形成攻勢,另一路則是趕往甘肅軍城堵截青塘聯軍。

楊仲賢很快便發現了西夏人的目的,若是青塘聯軍被西夏援軍堵截,那必將使得戰力本就不行的青塘聯軍大亂,這麼長時間的相處下來,楊仲賢對青塘聯軍的戰力瞭解的一清二楚。

相比大宋軍隊,青塘聯軍完全是靠一股子復仇與熱血在堅持,軍陣之間多以相互配合廝殺爲主,並沒有穩妥的戰法,這也導致了他們適合打順風戰一旦被西夏人打亂,包圍,後果不堪設想!

但此時的西路軍已經被西夏的數萬騎兵給拖住,一時半會根本就沒有機會脫身馳援,楊仲賢唯一的選擇便是動用那八千重騎兵殺出重圍,前往甘肅軍城之下馳援青塘聯軍。

八千重甲騎兵戰力非凡,但到底值不值得這麼做卻成爲困擾楊仲賢的難題,在戰場上有的時候最難的便是抉擇。

是留下這八千重騎以防萬一,還是讓他們去幫助青塘聯軍,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楊仲賢咬牙吼道:“傳令八千鐵騎,着甲持銳從北路出馳援青塘聯軍!”

隨着楊仲賢的話,八千整裝待發的重騎兵立刻上馬,他們是軍中的精銳,所向披靡的出存在,亦是一支鐵血之軍,因爲他們曾經是北伐燕雲親隨趙禎出征的重騎之一。

無論忠誠,果決,堅毅,都不輸與狄青手中的背嵬踏白二軍,這八千重騎還被趙禎賜名鋼鋒,意在鋼鐵鑄就所到之處,掃蕩一切之意。

宋軍之中能得官家賜名的部隊並不多,除了往日的上四軍之外,便只有背嵬,踏白二軍,但一支小小的八千人重騎,能得官家賜名,便可見他們的犀利。

這也是楊仲賢以此一搏的原因,他相信有着八千精銳重騎的支援,青塘聯軍定然能穩住陣腳,讓他們心中再次覺得這是在和大宋打順風戰的感覺。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請假!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請假!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