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

大宋的問題有很多,邊疆上的事情便是一個大難題,東面和西面都存在疆域問題,同時也讓趙禎不斷的擔心。

大宋東南西北都有極爲廣闊的疆域,北方的土地只需要不斷的加強統治便好,東面的倭國幾乎已經被大宋吞併,不斷的移民之下,所謂的天皇治世已經逐漸瓦解。

天皇這個名頭不斷的被當作信仰而供奉,而不是統治階級,這樣最大的好處便是讓倭人逐漸放棄反抗。

這是一種很神奇的變化,當人們知道天皇根本就不是神之子的時候,而大宋卻能給他們帶來好生活的時候,一切都變了。

這被良子稱爲“隕落時代”她清楚的看到了倭人的分崩離析,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倭人依附大宋而不是曾經的天皇。

倭國對海上的影響原本有一些,最少他們比琉球國要強大,但他們的強大也不過是相對的,在大宋海東都護府的駐紮下,倭國變成了海東州,曾經廝殺內鬥的他們看到了一個龐然大物自海上出現,漢家王朝的威嚴這次不是隔海傳遞至倭國,而是如日當頭。

倭人的任何反抗都不會被允許,只有強力的鎮壓,但大宋並非是一味的鎮壓,相反還在建設海東州。

趙禎深知這個時代的運行規律,只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那就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反抗,這是封建時代,沒人會去爭取所謂的民族自由和獨立。

所有人唯一的想法便是過上好日子,誰能給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就會跟隨誰。

大宋這段時間不斷的向海東州運送貨物,爲的就是滿足倭國貧瘠的產出,當然這些貨物給大宋換回了大量的黃金白銀儲備。

這片海島上最多的便是金銀礦藏,老天是公平的,海東州缺少鐵礦,煤礦,缺少可以耕種的土地,但並不缺少貴重金屬。

大宋經營海東州並沒有消耗國力,相反還在賺取大量的貴重金屬,有利的事情誰不會去做?

無論是朝堂還是商賈,都在參與對海東州的貿易和建設之中。

人們發現這片土地上的金銀彷彿開採不完,於是便開始僱傭海東州的百姓進行開採,反正開採出來的金銀也會運送到大宋去。

而留下的卻是對倭人來說至關重要的物資。

天皇制度在海東州全面崩塌,但有一些人卻在想方設法的反抗,期望顛覆大宋的統治,期望廢除海東都護府形成自治。

這段時間朝廷關於海東州謀反的文書一封接一封,並且海東都護府不斷的鎮壓一次次的偷襲。

畢竟海東州雖然是一州之地,但畢竟是一座超大的島嶼。

要想做到完全統治,還需要一些時間,而這也是倭人舊貴族們不斷反抗的原因,因爲他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倭人已經不打算反抗了,已經習慣或是接受了大宋的統治。

但這些舊貴族的權利卻得不到恢復,他們甚至逐漸衰落,逐漸的被排斥,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很可能會過的不如一般的百姓。

當然這些舊貴族中還有一些在和宋人做生意,買賣一些獨特的商品,在大宋治下的海東州開啓了全新的生活。

這些人被稱爲“新貴”,但並非是大宋敕封的爵位,而是對當地百姓來說是富貴的象徵,就如同貴族一般。

這些“新貴”當然是擁護大宋的,因爲大宋的存在所以他們才能過上這般的生活。

而大宋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失去了大宋便是失去了重要的市場,這些“新貴”倭人在不斷的維護大宋的統治。

舊貴族的勢力越來越小,甚至不能和大宋對抗,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的騷擾和襲擊海東州的各種衙門。

趙禎這個時候在泉州召見琉球國使者別用有意,當然召見澎湖巡檢時和駐流求島定海大將軍王鶴也是別有深意的。

海東州的對面便是東海都護府,這裡曾經是女真人的土地,但現在被大宋建立成了東海洲,大宋的百姓也在大量的移民這裡。

這要得益於趙禎在幾十年前便開始着手的糧食改造和醫療制度。

大宋這些年來的人口不斷的膨脹,已經超過一億五千萬人,這在華夏的歷史上從未出現過。

大量的高產糧食被引進養活了大量的人口,大量的人口也意味着大量的荒地被開發出來,這些都是一個國家的寶貴財富。

沒人希望餓着肚子,北方的土地也是土地,尤其是海東州的黑土地,雖然寒冷但卻能種出高產的糧食,土豆,地瓜,玉米這些農作物在北方大量的普及。

甚至司農寺已經開始在海東州進行雜交稻米的實驗,這是一個複雜且漫長的過程,但數十年下來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

趙禎在當年佈置下來的一系列措施終於在現在卓有成效。

東海洲和海東州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是隔海相望,大宋向海東州運送物資最理想的地方便是東海洲。

但途徑太過單一,若是有琉球國的配合那就極爲妥帖了,當然若是能從高麗出兵,那距離海東州便是更近了些。

趙禎不希望和高麗發生衝突,因爲這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大宋吞併高麗不是不可能,甚至參謀兵事院的官員曾經上疏過,但卻被趙禎給否決了。

高麗多山,地形複雜,不易進行大規模建設,高麗和大宋的關係也並非是表面上看的那麼好。

高麗表面上對大宋臣服,但背地裡卻在不但的加強防禦,就是擔心大宋這個龐然大物突然進攻他們可憐的國土。

高麗本就是狹長的國土,再加上山多,地形崎嶇不平,想要進攻高麗所付出的代價太大。

趙禎唯一做的事情就是下旨與高麗通商,在遼陽府的宣州,開州,保州設立三座大型榷場。

這看似是對高麗人的照拂,但實際上卻是在不但的榨取高麗的財富,因爲在那裡大宋貨物的物價奇高,但買家卻絡繹不絕,都是高麗的權貴,他們一邊提防大宋,一邊有對大宋的商品趨之若鶩。

趙禎在經濟上不斷的壓榨高麗人的財富,這些權貴的財富從哪裡來?當然是高麗的普通百姓身上!

一個民不聊生的國家會怎樣………………

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
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