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稍顯稚嫩的聲音在學堂中重複着這首詩經中表達女子對愛情渴望的詩句,而讀書人自從獨尊儒術之後,女子勇敢表達愛情的詩句變不受待見了。

即便是在風氣開放的大宋,一般的讀書人都會刻意迴避這些生動又唯美的詩句,但在這所小學院之中,卻有數十位孩童在朗誦,並且朗朗上口。

年輕的聲音響起:“這詩句出自《詩經·鄭風》,爾等可知這所做之人是男是女?”

孩童們齊齊回答:“女子!”

年輕人點頭道:“然也,此乃女子所作,所生之情亦是思念,以倒敘之法口述而出,乃一對戀人子相互愛戀之詩。一日不見,如隔三月,可見這兩人相悅已經熱烈到何等程度。”

噹噹噹…………

小學院中的鐘聲響起,一上午的課業就算是結束了,可教舍中的孩子依舊戀戀不捨,知識這東西的魅力有時就來自於師者的解答。

年輕人看了看外面已有孩子出現玩鬧,也在不經意間瞧見有人在窗口窺探,但卻不爲所動,平靜的再次開口道:“青青你之衣襟,悠悠我之心境。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便就此斷了音信?………………一日不見你之面容,如同已有三月之長短!

通過這年輕人之口,一位閨閣之中思念愛情的女子被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她對愛情的渴望,對戀人的思念躍然於紙上,此時再讀一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別有一番回味。

富弼瞧見自己被發現但也沒當回事,小聲開口道:“官家,這便是臣對您說的那位馮京馮當世……才學不低,但總有驚世駭俗之語,平輩文人常常斥之,然其性率也,往往笑而不語,這…………”

趙禎點了點頭:“嗯,算是個有才又有氣度的年輕人,那篇《論朝廷官制疏》是他寫的?”

“正是此人所作,這纔是真正的驚世之舉!也惹得不少人對他口誅筆伐,也是他引得讀書人分爲兩派,說是明日在燕歸樓有個辯會,邀他雄辯。”

“哦?那明日朕可要去瞧瞧,年輕人要想大放異彩這辯會可不能少。”

富弼苦笑道:“官家有所不知,他馮京卻拒絕了,他言:道在人心卻不在口,辯贏如何?辯輸又如何?非寸進也!然天下人皆知如今朝廷之制乃弊也!何以不認其弊?”

趙禎笑了笑:“不錯,才智果然過人,此乃朕之所言:事實善於雄辯!”

“兩位好生無禮!”

隨着孩子們從教捨出來,年輕的先生也一併而出,對着窗口的富弼和趙禎開口就呲,惹得孩子們三步一回頭,但也耐不住腹中的飢餓的走了。

趙禎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頗爲尷尬,但一想不對啊!自己乃是大宋的帝王,有什麼好擔心的,再說邊上的富弼可是堂堂的翰林學士,便指着富弼道:“你可知他是誰?他可是今年的知禮部貢舉。”

馮京皺眉望着富弼,彷彿看到了一個冒充官員的騙子,也讓趙禎頗爲尷尬:“這些不論,二位若是來聽馮某講學,便當噤聲,最少不得喧譁影響旁人,這些學子皆是來自農家,上學不易,耽誤不得!至於這位“知禮部貢舉”,今年或許有恩科,但也當是歐陽學士主持。”

這是在說他富弼不夠格,只不過他小瞧了富弼的氣度即便被諷刺也不生氣,笑着道:“你這後學也端是好膽,老夫是因你那篇發在《神都朝報》上的論疏而來,可有時間詳談?”

馮京望了邊上的一直微笑的趙禎一眼:“這位先生倒是面熟,不知您是?”

壞了……趙禎但願他想不起來,在這神都城中不認識自己的人還真沒有幾個,尤其是在這次秋獮之後,民間更是出現了比長生牌位還嚇人的東西,趙禎自己的畫像。

瞧見老百姓家中擺放着黑白的畫像,前面是香火和貢品,趙禎總覺得自己已經駕鶴西去似得,甚至有些商鋪之中連關二爺都不放,改成自己的畫像…………

“我富弼的友人,聽聞你的論疏除奸革弊,便隨同他一同相見。”

馮京微微一愣:“富弼?原是河朔賑災有道的富弼富彥國!晚生失禮了!”顯然這是他發自肺腑的感慨,富弼沒想到他居然知道這事,跟着還禮:“食君之祿分君之憂,此乃富弼之責也!”

一個白身,一個官身,兩者之間的差距不可謂不大,但馮京愣是把富弼繞進去了,但眼下這般不失顏面,又彬彬有禮,給人相當不錯的感覺。

趙禎心中感嘆,這富弼在朝堂這麼多年,也不一定是馮京的對手啊!這纔是後生可畏,眼下這馮京便算是趙禎要尋找的能人,做人正,做事奇,這種人趙禎纔敢用,能用。

拍了一下富弼的肩膀,趙禎笑道:“既然都認識了,也別在這裡乾耗着,這思文小學是西三門有名的學園,不知吃食如何,就在這裡吃個便飯,我等也能暢聊一番。”

馮京搖頭道:“兩位怕是要大失所望了,這裡的飯菜僅以果腹而已,報館給了不少的潤筆,我請二位酒樓吃食!”

這更勾起趙禎的好奇,大宋別的地方的小學不敢保證,但這神都城中的小學定然是滿額的,朝廷補給的錢糧也不在少數,怎麼到了這便僅僅果腹而已?

“聽你這麼一說朕……真正還是要去看看究竟!朝廷在小學之中投入的財補可不在少數,這房舍學院亦是神都府的公產!這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馮京笑了笑:“無論上峰有什麼規定,下面的人總有應對,一計不成,再施一記便是,總能把朝廷給的貼補用掉。如今有這番景象依然是太平盛世,何來的追究?國朝之好壞就在於下面人貪沒的多少,貪沒的少了,百姓就叫太平盛世,貪沒的多了,百姓便怨聲載道,這也便是………朝廷的衡量!”

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
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