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

曹瑋不服氣的走在最前面,高高的仰起頭一副不屑的樣子,狄青則是依然那副公事公辦的模樣緊跟在他的身後,楊懷玉有些尷尬,一路走來幾人都沒說一句話,氣氛緊張的讓人害怕。

身爲殿前司都指揮使的楊懷玉一直是兩人之間的調和劑,可今天他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曹瑋和狄青之間的矛盾並不是個人的,而是對對方策略的不認可。

而恰恰讓楊懷玉苦惱的是,兩人說的都很有道理,而支持誰的棄用誰的,卻是官家的權利,他楊懷玉說的再好也沒用,還好,官家的御書房近在眼前,只要進了御書房便能高下立判……

三人在御書房的臺階前站住,稍稍整理身上的衣服便等待官家的召見,三才笑眯眯道:“官家召見爾等,速速進殿聽召!”

他已經把剛剛在樞密院的所見所聞告訴了官家,官家哈哈大笑的模樣讓他放下心中的石頭,皇帝的情緒可是會影響整個禁中的……

趙禎放下手中的建盞看着曹瑋等人笑道:“你們三人總算是來了,要是再不來怕是會成爲整個禁中的笑話,已經開始有人拿堂堂樞密使和樞密副使關撲,這要是傳出宮外還不成了天大的笑話?”

曹瑋和狄青面紅耳赤的躬身道:“臣等慚愧……”

趙禎擺了擺手:“爲國事爭論並沒有什麼好慚愧的,只不過你們的方式不可取而已,兩人在公廨房中爭吵成何體統?”

楊懷玉差點笑出聲來,官家還爲見到當時的情景,兩人爭吵到了極致甚至會大打出手,否則曹瑋的鬍子怎麼如此稀疏,狄青的革帶上怎麼會少了數塊美玉?

趙禎當然注意到了這些,但他並不點破,武臣之間有些爭論是好的,這樣更能促進兩人之間的交流,雖然在觀點上不同,可雙方對對方的才能還是肯定的,曹瑋上疏大讚狄青的將才,而狄青則有時上疏稱讚曹瑋的老成思慮周到。

這倆個一老一少的樞密使能相互彌補彼此之間的不足,優勢互補。

趙禎在輿圖前站住,遙指保定軍道:“這是當年太宗北伐的起始之地,當年二十萬大軍兵分四路攻伐煙雲之地,雄州,安肅軍,廣信軍,保定軍相繼出擊,勢如破竹,然糧道冗長補給不便,再加上貪功冒進,致使我大宋數萬精銳消耗殆盡,然我大宋厲兵秣馬養精蓄銳至今,豈能不一雪前恥?!”

曹瑋三人難得達成默契,互相對視一眼後齊聲道:“願聽陛下聖意!”

趙禎笑道:“曹樞密與狄青之爭論在於出兵之速度,朕之前說過要攻伐煙雲你們都覺得可行,唯獨在此處有了不同?”

曹瑋尷尬的笑道:“臣和狄漢臣並未有多少爭議,只不過用兵的方式不同而已……而已……”

狄青一本正經的說道:“確實如曹樞密所言,臣等見解少有不同,樞密使覺得大軍因徐徐圖之,緩緩推進,此乃穩紮穩打之道,亦是最爲穩妥!”

所有人包括趙禎都驚訝的望着狄青,他在兵事上是出了名的倔強,幾乎從未妥協過,怎麼今天突然轉了性?

但狄青接着說道:“然大宋並非遼朝一國之敵,如若按曹樞密之法,大軍還沒到幽州党項人便會揮兵南下!此時我大宋北有遼朝援軍,南有党項敵騎,實乃腹背受敵!”

衆人露出明瞭的表情,狄青果然是不負衆望的堅持己見,但曹瑋搖頭道:“漢臣還是太冒進了些,如若穩紮穩打,遼人援軍奈何不了我大宋,西北党項只不過是跳樑小醜。”

“哦?是嗎?曹樞密使就如此篤定党項人不能突破鹽州洪州南下京兆府?”

趙禎的反問讓曹瑋說不出話來,他在御前可不敢打包票,畢竟党項人多以騎兵作戰,來去如風,迅捷如飛。

趙禎拿起御案上的白玉鎮紙微微搖頭:“話不可說的如此之滿,曹樞密沒有見識過党項人的厲害,如今的党項可不輸與李明德治下的党項,兵制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依附強者,攻擊弱者、以戰求和之法運用的是爐火純青,三才把密報給他們看看。”

三才從趙禎的御案上拿起三份密報遞給了曹瑋和狄青楊懷玉,趙禎長嘆一聲開口道:“我們都小看了李元昊,他的用兵手段十分靈活,配合沙漠戈壁,採取有利則進,不利則退,誘敵設伏、斷敵糧道之法阻礙敵軍,並且有鐵鷂子、步跋子與潑喜等特殊兵種輔助,可謂是一支強勁之軍!”

曹瑋三人看了密報上的內容露出震驚的表情,他們想不到党項人的軍隊已經有如此之強的戰鬥力,連下西域數國!

三人對視一眼便默默無聲,在他們看來党項的軍隊一點也不輸與遼朝,甚至略勝如今的遼朝一籌……

曹瑋終於承認自己的策略有誤,低聲說道:“臣慚愧,得意而忘形。”

趙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些情報也是剛剛傳來的,曹樞密不知道也在情理之中。只不過看到了這樣的情報你還堅持自己之前的看法嗎?”

曹瑋搖頭實話實說道:“臣愚鈍,党項之兵已強悍如斯,西北禁軍能守城而不能出擊……某圖煙雲必以速取之!”

楊懷玉和狄青幾乎同時舒了一口氣,這下一老一小終於達成統一了。

雖然如此,可狄青依然不肯罷休,擡頭望着趙禎道:“官家有何良策,能使我大宋兵甲悄然而至,畢竟如此大規模的禁軍調動,即便党項和遼朝不刻意收集情報也會知曉……”

這倒是事實,即便是大宋隱藏的在好,也躲不過遼朝和党項的耳目,大宋的要害之地基本上都會有密探。

趙禎笑道:“朕今天賞了陳彤,原因是他給朕一個突發奇想,大宋不光要調兵遣將,更要大張旗鼓人盡皆知!”

狄青和曹瑋傻眼了,這是怎麼一說?楊懷玉微微皺眉道:“官家的意思是瞞也瞞不住索性告訴他們?”

有點意思!

趙禎微微點頭:“正是這個道理,但如果真按你所說,怕是不用我大宋攻伐,遼人和党項人便做好了準備!”

見官家賣起關子,身爲樞密使的曹瑋急急的問道:“官家有何良策?可別吊我等胃口啊!”

趙禎笑道:“軍演!我大宋禁軍以軍演爲名開赴真定府……”

期待許久的狄青等人微微喪氣,官家說的這麼神秘原來就是借用軍演的幌子啊……

趙禎瞧見曹瑋三人一臉的失望,放下手中的建盞哼笑道:“你們以爲朕的軍演之計就如此簡單?裡面的學問大着呢!”

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請假!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
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請假!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