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百二十四章 詩會

第二百二十四章詩會

摩珂池是一個人工湖,也是此行的終點。

此湖是隋文帝四子蜀王楊秀鎮守成都時,修築城池宮殿取土挖出的一個大坑,蓄雨成湖。

有位西域僧人云遊至此,說了句——“摩訶宮毗羅”。

梵語摩訶爲大,宮毗羅爲龍,於是這湖便得名“摩訶池”。

唐德宗時節度使韋皋開解玉溪,並與摩訶池下游連通;唐宣宗時節度使白敏中開金水河,自城西引流江水入城,匯入湖中,從此摩珂池的死水便成了活水。

到了前後蜀,摩訶池納入宮苑,改名龍躍池。環池修築宮殿水榭、亭臺樓閣,一擴再擴,其範圍廣達十里。

不過此湖出名,還是因爲蜀主孟昶的愛妃花蕊夫人。

相傳孟昶最是怕熱,每遇炎暑天氣,便覺喘息不定,難於就枕,於是在摩河池上,建築水晶宮殿,作爲避暑的地方。

其中三間大殿都用楠木爲柱,沉香作棟,珊瑚嵌窗,碧玉爲戶,四周牆壁,不用磚石,盡用數丈開闊的琉璃鑲嵌,內外通明,毫無隔閡。

再將後宮中的明月珠移來,夜間也光明透澈。

四周更是青翠飄揚,紅橋隱隱。

從此,盛夏夜晚水晶宮裡備鮫綃帳、青玉枕,鋪着冰簟,疊着羅衾,孟昶與花蕊夫人夜夜在此逍遙。

蘇東坡後來回憶起小時候的一段經歷。

“僕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餘。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

一日,大熱,主與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

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調者,獨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

乃爲足之雲。”

蘇東坡也只記得開頭兩句了,於是大文豪乾脆自己動手將之續上,這就是著名的《洞仙歌?玉骨冰肌,自清涼無汗。》

如今的摩珂池,比前蜀最鼎盛的時期有所衰落,水晶宮殿也不再存在,但是周邊庭園,還保持着規模,湖面佔地尚有近千畝,幾乎與杭州西湖大小相當,是一處絕佳的遊覽勝地。

唐代李白杜甫都遊歷過的湖邊散花樓,亦也不在,只留下了一處臺基。

如今臺子裝點出來,就是今天宴遊之所。

宴遊都要有個主題,今日的主題,便是文會。

此次來成都,蘇家贈送了張方平大批的眉山特產,其中包括了新出的神器——摺扇。

五月扇市,日子差的也不算太遠,這算是一份好禮物。

摺扇一邊是景物花草,一邊是空白。

因此今日宴遊,又得了個雅名——題扇雅集。

學士說了,各自將各自手中的畫意爲題,寫詩詞於摺扇另一面之上,以書法文字定等,優者另有永春露賞賜,下者劣酒一大鐘爲罰。

士大夫們轟然叫好,有自負才華者,認爲這是露臉的好時機,也有那種欺世盜名的,便臉色蒼白幾欲先走。

摺扇都是蘇油送給張太守的,卻沒想到張太守行此雅事,一下子把自己給套了進去。

憂心忡忡地打開摺扇,自己摺扇上的圖案是湖景,近處亭臺樓閣,遠處碧山綠野,圍着一片煙波,倒與這摩珂池的風景有幾分相似。

想了想,隨手題寫幾句,想來別人也不會與小孩子計較高下。

沒一會兒,各自題寫完畢,書辦幫閒將摺扇重新收上去,由張學士,通判,學宮祭酒,蜀都名士共同評判。

品評很快就出來了,蘇油興致勃勃地和薇兒坐在一起,坐等熱鬧。

穿越小說看得多,一般到現在都是裝逼打臉的好時節,蘇油是純打醬油的心態,看熱鬧不怕事大。

然而並沒有,最好一首毫無爭議,是一幅春閨圖。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臺聲細細,

鞦韆院落夜沉沉。

祭酒捋着白鬍子:“清新可喜,樂而不淫,哪位高才所作?”

蘇油知道,看打臉沒機會了。

因爲這首乃是蘇軾的,如今提前出世了而已。

果然就見蘇軾站起來:“此乃學生所作。”

張方平笑道:“子瞻新婚一載,果然是別有體會,上來領賞。”

與會衆人都是大笑,張學士說隱晦黃段子,當真親民。

蘇軾滿臉通紅地接過永春露,非常尷尬——不是尷尬被人說新婚,而是尷尬永春露這玩意兒家裡多得不要不要的,下來肯定要被蘇油笑話。

祭酒又打開一柄摺扇:“這是秋濱送客圖,詩作老成,不過意蘊有些清寒了。張學士說我蜀中士子,自有才氣逼人而不得申發者,萬不可沉淪自棄,因此識拔出來,置之二等。是誰的大作?”

衆人看那詩,寫的是:

系舟長堤下,日夕事南征。

往意紛何速,空嚴幽自明。

使君憐遠客,高會有餘情。

酌酒何能飲,去鄉懷獨驚。

山川隨望闊,氣候帶霜清。

佳境日已去,何時休遠行。

這詩還有求進的馬屁意味,不過一個憐字非常精妙,讓人難生反感。

蘇油心中,此詩情景交融,實在是不差,不過遇到了子瞻“花有清香月有陰”此等神來之筆,只能算是運氣不好。

就見蘇洵站了起來:“多謝明公擡舉,正是拙作。”

蘇油嚇了一跳,暗自心驚不已,只知道嘴炮堂哥行文犀利,不知道竟然還有如此詩力!自己以前小看他了。

張學士笑道:“列位,此乃剛剛頭名子瞻的父親,蘇洵蘇明允。”

蜀中衆人便開始竊竊私語,連拿一二名,這對父子不一般啊。

通判打開第三柄摺扇,是一副竹下蘭石圖。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遣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通判說道:“說實話,此詩列第三,有些勉強。一味求穩,就失卻了靈性。尾聯更是化用得過於直白,短了韻味。”

“本來我是想推另外一首的,無奈那首……罷了,這首誰人所作?”

同一桌的蘇轍站起身來:“學生慚愧,詩才孱弱,未敢與父兄比肩。”

衆人大譁……一門三傑!眉山文氣,竟然如此興盛了?!

不少人就滿懷嫉妒之心,憑什麼?!肯定是炒作刷票!不然怎會如此之巧?!

蘇轍看着灼灼衆目,感覺芒刺在背,這樣不行,必須轉移一下大家的焦點,立即拱手道:“別駕,未知你所推崇的那首詩是什麼?可否讓大家一觀?”

張學士嘆了口氣,打開一柄摺扇:“這個。”

衆人傳觀,然後你看我我看你,詩是不錯,可這人……有些膽大,可也未免有些掃興啊。

晶殿瓊樓圮百秋,

徒將片紙記風流。

綏民畫政安如扇,

曲指山河任展收。

這詩的意思是:孟昶的水晶暑殿,已經消失了百年。如今只有從片紙扇面上,方知道這位前朝皇帝的風流事蹟。

國家的治理,需要勞心費力,孜孜兀兀。真實的江山,不是如摺扇上所畫的這般,勾勾手指就能隨心展布。

孟昶,就是生生的教訓。

通判說道:“此詩乃是由扇上圖畫,融入了眼前之景,進而引發史論,勸諫當政。好是好,就是有些話不當時。”

張方平不以爲意:“《詩經?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正是說的爲政之艱要。”

“前蜀孟昶,耽於逸豫,將江山視作玩物一般,結果自然是——暑殿瓊樓圮百秋,徒將片紙記風流了。”

“此詩眼界開闊雄渾,切意規諫,因景詠史,因物詠政,結合得非常完美,本當置之一等。”

“奈何評判衆高賢均以爲與節日和樂氣氛不合,因而去之。可惜,可惜……”

“然而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虛懷納諫,遑論時節?這是哪位高士所作?方平受教,懇請一見。”

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謀算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天賦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五百章 女騎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八百一十三章 殉爆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廣州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狗日的章狀元第八百四十二章 王韶醒了第八十九章 茭白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故人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四百四十一章 衆人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兵制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各有際遇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活與生存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譚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蹤跡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第一千零五章 島礁和泡沫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陽兵工廠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醫之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報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給臉不要臉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九百八十七章 補全證據鏈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開會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八百二十三章 來使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舉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六百九十四章 八公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話第二百七十三章 汴京臘月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園林設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別人的奇遇第九百一十六章 守會安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來錢的路子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轉化第四章 蘇八娘第七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壕第六百二十四章 禪師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體驗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學紀念冊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農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各有際遇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南記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大名府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公然私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尊重第一千零六章 刨筆刀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九百二十章 勸諫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十四章 好菜第六百八十六章 分類學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訓小輩兒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兩封信第八十九章 茭白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一步又一步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九百四十二章 啓程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一千零一百章 大孩子
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謀算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天賦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五百章 女騎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八百一十三章 殉爆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廣州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狗日的章狀元第八百四十二章 王韶醒了第八十九章 茭白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故人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四百四十一章 衆人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對皇帝的要求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兵制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各有際遇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活與生存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譚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蹤跡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第一千零五章 島礁和泡沫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陽兵工廠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醫之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報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給臉不要臉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九百八十七章 補全證據鏈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開會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八百二十三章 來使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舉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六百九十四章 八公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話第二百七十三章 汴京臘月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園林設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別人的奇遇第九百一十六章 守會安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來錢的路子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轉化第四章 蘇八娘第七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壕第六百二十四章 禪師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體驗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學紀念冊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農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各有際遇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南記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大名府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公然私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尊重第一千零六章 刨筆刀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九百二十章 勸諫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十四章 好菜第六百八十六章 分類學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訓小輩兒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兩封信第八十九章 茭白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一步又一步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九百四十二章 啓程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一千零一百章 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