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給臉不要臉

bookmark

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少給臉不要臉

蘇油的建議,遼人知曉後會是什麼反應尚不知曉,但是先就已經將本國君臣雷得人仰馬翻。

司徒年紀越來越大,胃口似乎也也來越好啊——這幾個條件,簡直就是汪汪汪,一口一口咬到了遼人的骨子裡。

羣臣紛紛搖頭,要遼國答應這樣苛刻的條件是不可能的,任誰來一看,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蘇油再次去電,談判談判,不就是漫天開價,落地還錢嘛,就算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咱們也總也該爭取一下。

試一試又花不了多少成本,萬一它就成功了呢,或者能成功一部分呢?

趙煦一聽有道理,試都沒試過怎麼知道不行?試!

那就拜託司徒作爲全權代表,與遼人展開談判!

但是蘇油又來了一封電報,呵呵呵,陛下不好意思,臣出出主意還行,不過做不了這個談判代表。

臣心太軟,性子也軟,最見不得人間的苦楚。

要是遼人代表在談判桌上來一出痛哭哀陳,臣一旦扛不住,搞不好就要手滑。

到時候不但我們佔不了遼國的便宜,而且有可能反過來,倒讓遼人佔了我們的便宜去,臣到時候怕是要成大宋的罪人。

因此這次談判與以往不同,這一次,我們必須派一位心如頑石,頭勝黑鐵,一貫強硬,視遼人性命如草芥的那種黑心鬼去。

臣是真幹不了這個,麻煩陛下您另挑一位賢才吧。

趙煦覺得司徒說得有道理,人貴自知,司徒的確就是這樣的軟糯人,不適合這種啃骨頭式的談判。

搜尋了一通自己的夾袋,我靠章惇章鐵頭不就正在河東?這位也是做過執政的,與王經相敵體,現成的最佳人選啊!

立刻下詔,升了早就想給章惇升的資政殿大學士,命他作爲宋朝援遼使節,前往獐子島,與王經展開磋商!

不過具體成果趙煦倒也沒有報什麼希望,反正就遼人自己提出來的底線,都已經夠他在孟皇后那裡狂笑半天了。

三月,甲子,章惇趕到大名府拜會蘇油,雙方進行了密切友好的鬼祟協商之後,蘇油打開庫房,讓章惇帶着整整兩百萬石稻穀、麪粉、玉黍,五十萬匹絹帛,五十萬貫舶來錢,登上了獐子島,與剛剛復出視事的王經展開會議。

任由王經說破嘴皮,章惇就一句話,東西我都帶來了,要不要?要就簽字,不要就滾蛋。

王經哭着喊着以前跟司徒談判不是這樣的,司徒他一向都很講道理的。

講道理?你一個求人的,憑什麼要我老章跟你講道理?

老子知定州的時候,早就看你們飛狐口那幾個破寨子不順眼了,屢次上章要求出兵收復,都給蘇明潤那小苟給攔了下來。

聽說那裡現在只剩了五千土雞瓦狗是吧?相公以爲你們那三個破寨子,真就能攔得住我老章?

王相公我跟你說啊,蘇小苟他是不可能永遠呆在河北的,等他一走,換成老子來坐鎮,嘿嘿嘿……

所以你答應也罷,不答應更好,到時候啊,老子自己個兒去取,還平白多出一場軍功!

還有,套內三州到底怎麼回事兒,你我都心知肚明得很。

蕭古裡你們還能約束得住嗎?種折兩路殺才隨便派一路過去,蕭古裡他會出兵渡河,實施救援嗎?

所以這三州啊,其實就是你們皇太叔丟給蕭古裡的鍋,那裡本來是你們皇太叔的治下,現在連他自己都已經放棄,你們還在這裡鬧個什麼勁?

蘇小苟將這個作爲談判條件,我本是堅決不同意的,因爲那片地方,早就已經在我實際控制之下!

還有,鴨淥江沿岸的諸州,你們還能收到賦稅嗎?早特麼給女直隔離了十幾年的不管之地,派了知州都不敢去赴任那種。

你們也就是在地圖上面還擁有它們而已。

這些地區雖然名義上還屬於遼國,其實對你們來說,一點用都沒有了。

換一個思路想想吧相公,攪和在那一帶的勢力越多,對你遼國,不是反而越發的有利?

所以這些條款,我其實很生氣,真的非常生氣。

蘇小苟還是心太好,竟然給你們安排了這麼多臺階下。

說句不好聽的,我水師現在就大搖大擺地開進鴨淥江,你們怕是連消息都得不到!

所以說,拿這些地方來換我大宋的錢糧,蘇小苟對你們,實在是已經太夠意思了。

只可恨這廝固寵有術,偏又是我老章的頂頭上司,老章纔不得不捏着鼻子,上這破島,坐到你面前來。

別的老子再也不想多說,就這些意思,你愛籤不籤。

對了,這回過大名府,蘇小苟還讓我給相公帶句話,讓你帶回給貴國皇帝。

王經苦着臉:“未知司徒有何見教?”

“八個字。”章惇拿手指點着談判桌,一字一頓地說道:“寧、贈、友、邦!毋、與、家、奴!”

王經臉上登時露出喜色,靠,司徒可以的!這句拿去搪塞陛下,這事兒沒準兒就成了!

然而接下來章惇卻讓王經再次黑臉:“我老章另外再送相公六個字——”

“學士又有何見教?”

“少給臉不要臉!”

王經也不敢做主,將章惇的要求和他的那套說辭寫成奏章中自己的意見,將之發往上京,請耶律延禧定奪。

在奏章中,王經重點提到蘇油設施巧妙,看似咄咄逼人,其實對遼國的並沒有什麼壞處。

“宋索復熙寧前舊界,乃在飛狐、朔應,皇太叔減南面諸軍,備西側之敵,是不棄而棄也。”

“套內三州,實同雞肋。隔絕河南,有事必不能守救,無事亦靡耗資糧。彼欲取之,易如拾芥,我欲守之,勢若登天。”

“其左右乃種折二姓,好戰希功,日以啓爭構釁爲事,宋遼和睦之局若破,必由此起。”

“不若另劃黃河爲界,此天以隔絕宋遼也。”

“鴨淥江沿江諸州,屢起叛逆,不治已久。今爲女直隔離,歷任知州,皆視若畏途,至有辭官者。”

“臣智計無餘,筋骨早衰,於危難之秋,復起受命。縱觀國周,皆虎狼之敵,唯宋可倚爲援。”

“此非抱殘守缺之時,惟量舉國之物力,結中華之歡心。”

“弊莽凋殘之地,今日不與宋國,他日亦必爲舊蕃所取。”

“吾家之產業,寧可贈之於友邦,而必不畀與諸家奴。宋得諸地,韃、虜往來其間,紛爭必出,此亦移禍引援之計也。”

耶律延禧在朝中集議,就有大臣表示反對,認爲這是喪權辱國。

耶律延禧說道:“既然你們反對,以這些地方乃必守,那就拜託你們幾位,去替朕守套內三州,守鴨淥江沿岸如何?”

反對的聲音頓時就沒了。

耶律延禧這才批覆王經,上邊只有五個字,“要他們給錢”!

三月,壬午,章惇上奏朝廷,宋遼兩國簽署新協定,司徒所議的三個條件,遼人除飛狐口三寨堅決不答應割與宋國以外,其餘盡皆接受。

宋國所擬出的代價,爲絹帛二十萬匹,舶來錢三十萬貫,糧食五十萬石。

王經表示反對,要求將絹帛也換成糧食,以解燃眉之急。

大宋內地糧價如今下降得厲害,河北現在差不多都跌到了鬥米三十五文的底線,三月裡有所上揚,也纔剛剛到四十文。

而遼國的糧價,如今已經高達數貫一石!

於是章惇和王經又開始扯皮,最後以兩百文一斗的價格,用十萬石糧食,替大宋節約下二十萬匹絹帛。

最終大宋用三十萬貫舶來錢,六十萬石糧食,輕鬆奪取了遼國套內三州和鴨淥江沿岸五州的主權,並將兩國國界恢復到熙寧以前。

這是宋遼外交史上一次空前的大勝,章惇的聲望暴漲,大家都說,要是蔡相公去後,下一屆首相,非章鐵頭莫屬。

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一百一十七章 堂哥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議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蓋棺定論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與政第九百一十章 商議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白駝溝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狙擊手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四百七十五章 誰改變誰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心理疏導第七百三十三章 賈憲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筆收入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出發第二百四十二章 永康軍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耶律南仙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義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我真的不會打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軍校第三十二章 石通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麻魚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寶鈔顯靈第七百零二章 大勝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縣令第四百九十七章 水傀儡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聽介紹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湯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謀算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八百八十章 缺女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搶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譚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亂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虛張聲勢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惠明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不宜語及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二百五十五章 織錦第二百九十章 建言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脛轉運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年成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條陳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夜班第三百六十五章 馬鹿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第八百三十一章 拐點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五百二十章 議河第九百八十七章 補全證據鏈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倫理》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敵友難分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開會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擺事實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傳承第九百零四章 交趾急奏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
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一百一十七章 堂哥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議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蓋棺定論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與政第九百一十章 商議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白駝溝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狙擊手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四百七十五章 誰改變誰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心理疏導第七百三十三章 賈憲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筆收入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出發第二百四十二章 永康軍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耶律南仙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義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我真的不會打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軍校第三十二章 石通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麻魚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寶鈔顯靈第七百零二章 大勝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縣令第四百九十七章 水傀儡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聽介紹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湯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謀算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八百八十章 缺女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搶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譚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亂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一百一十章 對對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虛張聲勢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惠明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不宜語及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二百五十五章 織錦第二百九十章 建言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脛轉運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年成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條陳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夜班第三百六十五章 馬鹿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第八百三十一章 拐點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五百二十章 議河第九百八十七章 補全證據鏈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倫理》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敵友難分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開會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擺事實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傳承第九百零四章 交趾急奏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