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

bookmark

第六百六十八章失蹤

“這就是我從你身上看到的精神。”

“這種精神,纔是司天監的瑰寶,所以你不能離開,你應當坦然地接受皇宋理工第一學士的頭銜,以激勵今後的繼任者們,沿着你的足跡,繼續探求下去!”

“華夏肇始以來,無數的學問失傳了,漢唐兩朝連續,祖師的《綴術》就無人能懂,這種事情,不能讓它在我們手裡繼續下去。”

“所以我想了些辦法,改變了我們這門學問的記錄方式,讓它不再有摸門不入,必須口授身教,才能領悟的困難。”

“這是推廣我們這門學問的基礎,才能吸引更多的同道,來爲這門學問添磚加瓦。”

“但是這些對你來說,是旁枝末節,是不存在約束的。因爲你的學識,不需要這些東西,都走到了我們的前頭,到達了我們難以抵達的高度。”

“我們要做的,是將你的學問,翻譯成大家都能看得懂,研究得明白的東西。所以衛公你不要有什麼負擔,就那幫小子,把你當祖師爺供着都是應該的!”

“閉着眼睛都能算過他們,他們還有理了不成?!是不是有誰說什麼怪話了?我這就去查,收拾不死他!”

衛樸老淚縱橫:“不是不是,《奉元歷》,老兒以爲已經盡善盡美,而監判和張天師引入歲差,使其可以逐年遞補調整,此法早在老兒之上,也解了老兒多年的困惑。你們學問比老兒還高,是老兒慚愧,不敢領任。”

《奉元歷》,以立春爲元旦,定年三百六十五天,大月三十一,小月三十,將二十四節氣安排在每月上旬末,下旬初,其實與後世的歷法頗爲相近了,也是當今最先進的歷法。

不過蘇油和張天師出手,讓這法更加的先進,精研了太陽和太陰兩套體系,以迴歸年定年,以月曆定月日,雖然複雜,但是在二十四節氣上,以黃經赤緯爲度,以太陽沿黃道自南向北穿越赤道的焦點爲春分點,黃經每過十五度爲一節氣,共二十四節氣,每三十度爲一箇中氣,共十二個中氣。

以日月與汴京最接近一條線且月在日地之間的那一天,爲朔日,即每月的第一天,所謂“每年以朔分月。”

若一個月裡不含中氣,則置閏。

簡單說,第一步,以太陰定月份,新月爲朔日,滿月爲十五,兩個新月之間,就是一個月。

第二步,以太陽定節氣,白天最長爲夏至,最短爲冬至。

第三步,以冬至所在月爲十一月。

第四步,結合節氣和月份,看有無閏月,有無閏冬月,閏臘月的出現。

第五步,根據冬月和有無閏月,定出正月初一。

然後循環,每四年通過閏月,調整一次計日誤差,而二十四節氣,通過精準的計算與測量,保證其不受計日紀月的干擾,以黃經推算,準確地安排在它應該在的某天某時某刻。

這部曆法比原版《奉元歷》,計日的精度上其實不如,但是更加照顧了宋人的生活習慣。

而在節氣上,比原版《奉元歷》精確了很多。

因爲氣候,植物生長,與陽光密切相關,因此對於指導農業生產來說,意義非凡。

還有就是新版的《奉元歷》,以觀測作爲基礎,每年都會做出誤差的微調,這個高度,說明新曆已經完全掌握了日月的運行規則,以後不管再經歷多少年,都能保證其準確性。

蘇油耐心解釋道:“基礎都是你老一個人給做完的,我們僅僅是添磚加瓦,讓它更加周密精準而已,如今新曆已經修訂完善,接下來我就要向朝廷給你老人家請功。這個時候,你怎麼能走?”

“接下來,我們還要沿着你的思路,將歷史上發生過的日月食逐一推算出來,這項工程也很大,不過也非常重要,推於探究歷史年表,具有里程碑似的作用。”

中國曆朝史書中,都有一部《天文志》,裡邊記錄着特別的天象。

能精準的推演出以前歷年在中原地區發生的日月食,彗星出現,熒惑入宮等天文現象發生的準確時間,就可以爲歷史斷代提供有力的佐證,這將是理學對歷史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

在王朝統治者的心目中,這一條,恐怕比確定每年的二十四個節氣都要來得更加的重要,無數的歷史事件,尤其是上古三代發生的,到時候都需要重新定義和解釋了。

衛樸拉着蘇油的手:“老兒自幼貧寒,居於神祠,以卜課爲業,《崇天曆》推算熙寧元年七月望日會有日食,這是不對的。”

“如果是平時,老兒也不說了,新皇即位,怎麼能犯下如此大謬,老兒因此上書司天監,糾正此事,後來果然如老兒所言。”

“因此得蒙陛下厚恩,不以老兒殘疾無用,錄入司天監,奉修《奉元歷》。”

“那個時候的司天監,跟如今可不一樣,**充斥,老兒完全得不到臂助,只能獨力推演,整整耗時七年,方得大略。”

“還是監判到後,設立考試,拔擢人才,短短兩月,便將曆法修改完善,要是老兒七年前能得遇監判,《奉元歷》,何至於耽誤至今?何至於耽誤至今啊……”

老頭也是被打壓得太久了,胸中一口鬱氣,今日終於抒發了出來,盲眼裡邊眼淚嘩嘩的,怎麼都止不住。

蘇油也眼中含淚,好生勸慰,就在這時,沈括快步奔來:“少保,陛下有詔,要你即刻前去樞密院。”

蘇油大驚:“西事?”

如今他是京兆尹,樞密院召他,只可能是因爲他在陝西當任軍事主官的資歷。

沈括也是臉色發白:“京中有傳言,王韶覆軍。”

蘇油不禁頭昏腦漲:“怎麼可能?!”

老子這隻蝴蝶,竟然把歷史上大宋攻略青唐的王牌扇沒了?!

來到門外,可貞堂觀書的舉子們已經在議論紛紛,張麒備好了馬,童貫對蘇油拱手:“少保,官家召見。”

蘇油翻身上馬:“走!”

三匹馬奔至樞密院外,蘇油將馬丟給張麒,對童貫問道:“軍報確實嗎?”

童貫一面跟着蘇油,一邊說道:“軍報是郭太尉送來的,王經略已經一個多月沒有消息了。”

進入白虎堂西北廳,一幅巨大的沙盤前,趙頊,王安石,陳昇之,蔡挺等人已經在商議了。

王安石見到蘇油進來:“明潤來了。”

蘇油拱手:“見過陛下,見過相公,樞密,副使。”

蔡挺說道:“不是客氣的時候,郭逵奏報,王子純入露骨山,於今已過三十日,未見回報,他擔心熙河局面,於是上奏朝廷。”

蘇油說道:“那我先看軍報。”

蔡挺找出檔案,遞給他,蘇油一目十行的看完,又問道:“前期的軍報呢?”

蔡挺又翻出一堆西北奏報:“在這裡。”

蘇油一一翻看完畢,之前的奏報寫得很清楚,六月,王韶上奏,說士馬修養得當,準備再渡洮河,佔領康樂、結河、劉家川等河州外圍地區。

六月末,第一步戰略目標達成,王韶繼續進軍,再次佔領平羌城、香子城。

到七月中,王韶一直暫緩進攻步伐,在香子城囤積物資,同時繼續鞏固河州外圍的區域,再次對河州形成合圍之勢。

到這裡,王韶的步驟和年初一模一樣,貌似要將走過的步驟再複製一遍。

然而七月十四,王韶突然移營,攻克木藏城,緊跟着掉頭向南進入洮州境內,一頭扎進露骨山,失蹤了!

第九百三十四章 鄒時闌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不一樣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礦藏第六百三十六章 課程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唸書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處理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五百八十四章 遊說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虛張聲勢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財產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四百一十章 彈劾來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第三十九章 棄兒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第十三章 精鹽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戰第三十章 縣令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戰第九百七十五章 老江湖第八百一十七章 元江水師第四百七十九章 勸諫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文釗投誠第一百八十九章 養屁股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二十七章 定價第八百七十八章 簽字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蕃坊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蘇軾獲釋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財產第九百八十七章 補全證據鏈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金融操作第八十八章 娃娃親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肅州第五百零六章 阿雲案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爲公闢路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一千零二十章 標準化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第二百九十六章 遊園會第九章 風投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七百六十五章 沒活明白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陽兵工廠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商都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第五百六十一章 蘇大嘴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園林設計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新宮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容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稅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步第二百八十三章 謝恩第四百三十五章 兩宮之意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書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教訓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
第九百三十四章 鄒時闌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不一樣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礦藏第六百三十六章 課程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武清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唸書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處理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五百八十四章 遊說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虛張聲勢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財產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四百一十章 彈劾來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第三十九章 棄兒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第十三章 精鹽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戰第三十章 縣令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戰第九百七十五章 老江湖第八百一十七章 元江水師第四百七十九章 勸諫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文釗投誠第一百八十九章 養屁股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二十七章 定價第八百七十八章 簽字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蕃坊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蘇軾獲釋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財產第九百八十七章 補全證據鏈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金融操作第八十八章 娃娃親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肅州第五百零六章 阿雲案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爲公闢路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一千零二十章 標準化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第二百九十六章 遊園會第九章 風投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七百六十五章 沒活明白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陽兵工廠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商都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第五百六十一章 蘇大嘴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園林設計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新宮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容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稅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步第二百八十三章 謝恩第四百三十五章 兩宮之意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書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教訓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