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

bookmark

第六百二十三章瑤族

四月,庚戌,呂嘉問咬着牙上章抗辯,認爲蘇油所言都是尚未發生的事情,是胡亂推測杞人憂天,他有把握控制市易務,不會發生那些破事情。

中書變本加厲,改京中市易務爲都提舉市易司,同時設立秦鳳、兩浙、滁州、成都、廣州、鄆州六處市易司,皆歸其管轄。

“自是諸州上供的藨席、黃蘆之類,都悉令計直”,貸給百姓們銷售。

用蘇油的話說,這是賣東西賣上癮了。

壬子,朝廷效仿陝西新軍制,立殿前馬步軍春秋校試殿最法。

己未,詔諸地括閒田。

知定州滕甫上書:“河北州縣近山谷處,民間各有弓箭社及獵射人,習慣便利,與蕃人無異。乞下本道逐州縣,並令募諸色公人及城郭鄉村百姓,有武勇願習弓箭者,自爲之社。每歲之春,長吏就閱試之。北人勁悍,緩急可用。”從之。

陝西方面積極響應,現在有錢了,除了弓箭社外,摔跤、槍棒、騎術、橄欖球等社團也建立起來。而且將錦標賽列爲每年榷市之後的娛樂項目,開設關撲場,鼓勵全民參與,激勵尚武之風。

與河北不同,賭博極大地刺激了幾項運動的發展,狼渡馬場出來的各種系駿馬,價格在已經非常昂貴的基礎上,繼續飆升。

蘇油給趙頊準備了一輛馬車,用的後世挽具,配合四輪寬坐大馬車,以及五匹照夜白的後代。

趙頊也算明君之姿,當年俘獲的幾匹名馬,蘇油一匹都沒有上交,這在一些帝王眼裡,就是大不敬的罪名。

幾年之後,蘇油給他的回報就是這個,五匹清一色雪白強健,鬃毛和尾巴飄拂,彷彿自內散發着光芒,肩高於人肩平齊的駿馬。

這讓趙頊開心不已,特意下旨,讓文同入御苑觀看,然後留下圖形。

丁卯,河北新河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新河道最淺也深達十丈,廣四百尺。離堤岸不遠的河道內,是兩道模擬都江堰卵石竹籠打造的以前未有過的冬堤,作爲束水衝沙之用。

五月,詔:“宗室非袒免親者許應舉;初試黜其不成文理者,餘令覆試;累覆試不中者,亦量才擢用。”

壬午,遼國名臣猛將,晉王耶律仁先卒。

權臣耶律伊遜益發跋扈,不能不說是大宋的幸運。

辛卯,王安石以王韶上書進呈趙頊;熙河地區,已拓地千二百里,招附十萬餘萬口。

趙頊非常開心,對王安石說道:“看看,人要是有才,就不可置之閒處。當年漢武帝,算是君主裡善能用人的吧?”

安石評價道:“武帝見識低下,所用將帥止衛、霍等外戚之輩,對外戰爭至天下戶口減半,即便如此也沒能完全消滅匈奴。”

趙頊問道:“那是武帝自爲多欲的原因吧?”

王安石回答:“多欲不好,但是如果不害政,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齊桓公同樣多欲,但是注措方略得當,依然不失爲霸於天下,所以齊桓公纔是真正善於用人。”

齊桓公專任管仲,這個就說得比較有意思了。

壬辰,增秩闢田疏水有功者,以勸天下。大批蜀中技術人才,因水利之功進入大宋基層公務員隊伍。

六月,曾公亮致仕。

文彥博上書,說仁宗時曾經建立過武學,請求恢復。於是趙頊下詔在武成王廟重置武學,選文武官員中知兵者爲教授。

壬寅,以曾孝寬爲史館修撰兼樞密都承旨。

這個事情相當搞笑,經典地體現出了大宋的主要政治矛盾,

這個官職,本來一向都是由武臣擔任的。

當年英宗爲了加強皇帝對軍隊的控制,憑空設立了一個僉書樞密院事的新職務出來,任命武臣擔任,郭逵是第一個。

到此,文臣又將樞密都承旨這個專任武臣的職務拿下,曾孝寬是第一個。

大宋的冗官,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疊房架屋造起來的。

……

石薇手裡拿着V字口的鋒銳小刀子,對着蘇油挽起袖子的胳膊。

蘇油閉着眼:“生活終於要對我這隻可愛的小貓咪動手了……”

石薇手一抖,沒好氣地說道:“你別鬧!小心劃你一道大口子!”

蘇油問道:“薇兒,你這樣扎老公,心裡會不會……哎喲……”

扭頭一看胳膊,石薇卻已經麻利地給他蓋上紗布了。

石薇說道:“好了,接下來傷口會發紅,有膿點,不用擔心。”

蘇油嘀咕道:“有你在我擔心啥?”

石薇將器具收拾好:“我去刷馬了,還要照料精飼,要勝過種大郎家的‘踏雲騅’,這三天是關鍵。木客,跟上!”

“……”蘇油看着石薇風風火火的背影,老婆一年沒得馬騎,這可是憋壞了。

轉身抱起推車裡的小扁罐:“走,爸爸帶你去觀政,和李爺爺聊天去……”

來到廳上,李師中一臉的喜色:“王韶捷報,你趕緊看看……小扁罐快來讓爺爺抱抱……哎喲喲別抓鬍子啊你這手黑的小傢伙……”

打開奏報,王韶在熙州,又打出了一連串的漂亮戰。

佔據熙州後,藉着宋軍休整之機,王韶開始在河州周邊,招納蕃衆。

同時上書:“且詔沿邊安撫司曉諭木徵,限一月降,優與官爵。不從,即多設方略擒討。”

在王韶的軍事壓力下,木徵的大舅子瞎藥終於扛不住了,率領及所部首領三百八十七人降宋,木徵的實力再次受到削弱。

朝廷封瞎藥內殿崇班,本州蕃部都監,賜姓包名約。命其在景思立屬下效力。

洮河蕃部,至此完全納入大宋管理之下,木徵只剩下老巢河州。

另一份奏報,則是關於章惇的。

情形不利。

“梅山峒蠻,舊不與中國通。其地東接潭,南接邵,其西則辰,其北則鼎澧,而梅山居其中。”

就是後世長沙,邵陽,沅陵,常德之間的大片地區。

其地沅水爲北江,湘水爲南江,故而此地又稱南北江。

相傳其始祖爲盤瓠。盤瓠,是條神犬。

晉幹寶《搜神記》等書記載,遠古帝嚳時,有老婦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繭。

婦人盛於瓠中,覆之以盤,頃化爲龍犬,其文五色,因名盤瓠。

後盤瓠助帝嚳取犬戎吳將軍頭,帝嚳以少女妻之。

盤瓠負而走入南山,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後子孫繁衍,成了湘水一帶的土著們共同的祖先。

因爲盤瓠有功,永世不朽,帝嚳許其後裔不服徭賦。所以,自古以來稱這裡的山民爲“莫徭”。

這就是後世的瑤族。

東漢永壽三年,安化、新化的梅山蠻參與長沙蠻起義軍反叛,引起了朝廷對梅山這支化外蠻夷的重視,開始不斷地征伐。

從此之後,征伐與反征伐拉鋸式地在梅山慘烈地進行。從三國一直打到了宋朝。

開寶八年,“宋將石曦攻入梅山,搗毀板、蒼諸峒,俘馘峒民數千人。”

馘,就是割下左耳以記戰功。

太平興國二年,石曦知潭州,令客省使翟首素會同九江刺史田份調兵分路圍攻梅山,扶漢陽陣亡,“俘擒峒民二萬人,取利劍二百斬之,餘五千遣歸”。

此地地形險要,有“九關十八鎖”之稱,梅山蠻渴望着過安寧的生活,但他們也決不懼怕戰爭,總是前仆後繼,視死如歸。

峒主蠻王,則擁兵自重,不納王命,憑恃地形險要成爲朝廷的邊患。

於是朝廷設立五道關卡,禁止漢民與峒民交通,其地不得耕牧。

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六百九十四章 八公來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號窟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戎策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九百九十四章 乒乓球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堂哥開炮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尚書第五十九章 河幫雛形第七百零二章 大勝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炮樓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蔡京來訪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綱要第六百一十七章 湘鄉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西部大開發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釗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礦藏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條陳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五百六十九章 蘇元貞的去向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通海之家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燒曲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八百章 內奸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得計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蘇軾獲釋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沒想到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三十四章 圖經本草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九百三十六章 遠慮纖圖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間府第四百二十八章 他怎麼敢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括戶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第五百章 女騎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潛歸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七百零七章 多少是一點點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各有際遇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徒弟第四十章 生計第三十六章 仲先公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一百三十二章 苛政酷毒,猶勝猛虎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回京第二十八章 玉瓷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第八百八十四章 議定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人皆有之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學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金殿文元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十八章 小康標準第二百六十一章 歐陽修第六百二十四章 禪師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饒骨頭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唸書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大戰的腳步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第六百四十一章 陛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四百一十六章 神蹟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氣跑了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
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六百九十四章 八公來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四代三家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號窟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戎策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九百九十四章 乒乓球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堂哥開炮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尚書第五十九章 河幫雛形第七百零二章 大勝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炮樓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蔡京來訪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綱要第六百一十七章 湘鄉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西部大開發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釗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礦藏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條陳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五百六十九章 蘇元貞的去向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通海之家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燒曲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八百章 內奸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得計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蘇軾獲釋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沒想到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三十四章 圖經本草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九百三十六章 遠慮纖圖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間府第四百二十八章 他怎麼敢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括戶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第五百章 女騎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潛歸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七百零七章 多少是一點點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各有際遇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徒弟第四十章 生計第三十六章 仲先公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一百三十二章 苛政酷毒,猶勝猛虎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回京第二十八章 玉瓷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第八百八十四章 議定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人皆有之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學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金殿文元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十八章 小康標準第二百六十一章 歐陽修第六百二十四章 禪師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饒骨頭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唸書第八百六十三章 商品交易會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大戰的腳步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第六百四十一章 陛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四百一十六章 神蹟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氣跑了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