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梟雄建德

張金稱猛龍過江,強壓地頭蛇,先斬孫安祖,再破劉霸道。兵鋒直指東海公高士達。

見到如喪家犬一般趕來投奔的劉霸道的那一刻,高士達等人也是十分震驚,甚至都有些難以置信。自稱東海公的高士達甚至心中惶恐不安,南有張金稱,北有陳破軍,他夾在這中間,立時感覺無比的惶恐。

看到劉霸道那落魄的樣子,高士達不禁生出一種兔死狐悲,同病相憐的感覺。劉霸道是與他同一年起的兵,而且劉霸道和他一樣,曾經都是河北的地方豪強之家,家財千萬。

亂世風雲起,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他散盡家財,招兵買馬起事,到如今轉眼已經過去六年。

這六年,他見多了一個又一個倒下的老兄弟。

甚至到如今,他已經感到了疲憊厭倦,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他早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地主員外,哪怕他有心洗手,可這世道又哪容的了他退出。多少個午夜驚醒,在夢中,自己和那些農民軍首領一樣,一個個被朝廷〖鎮〗壓,最後悽慘的死去。

可他別無選擇,他如今已過半百,知天命之年,可在他的心中,連自己的結局都不知道,又如何知道天命?

像自己這樣的將領,或許死於戰場吧,高士達想到這娶地時候,嘴角抽搐下,像哭,又像是笑………

張金稱咄咄逼人,高士達心急如焚。據他所知,眼下張金稱已經聚集了最少三十萬人,精銳者六七萬人馬,甚至還有騎兵三萬多人。

知道這些消息後,高士達心中已經隱隱有退意。

江湖越老,膽量越小。

還是手下大將司兵竇建德一力勸阻,最後他才同意了竇建德的計策。先假意投降陳破軍,避免被南北夾擊,兩面做戰。並且竇建德向他承諾,願率五萬兵馬迎擊張金稱,提人頭來見。

高士達又何嘗不知道竇建德爲何態度如此堅決,孫安祖與竇建德和他都是河北人,而且孫安祖與竇建德的關係更好。

竇建德家世代務農,自言漢景帝太后之父安成侯竇充的後裔。家裡稍有資產。竇建德年輕時就“重然許,喜俠節”。有次鄉人家中喪親,因家貧無法安葬,時竇建德正在田中耕種,聞而嘆息,便將自家的耕牛給了鄉人,讓其發喪,結果很爲鄉里所敬重。還有一次有幾個盜賊在晚上去竇建德家搶劫,竇建德站在門邊,待盜賊進屋後,先後打死三人,其餘的盜賊嚇的不敢再進。盜賊只好請求將三人的屍首要回,竇建德說:“可投繩系取之”。盜賊於是將繩投進屋裡,竇建德將繩系在自己身上,然後讓盜賊曳出,竇建德隨即躍起持刀,再殺數人,從此更加聞名。此後,竇建德當上了里長,因犯法出逃,遇大赦才得以回家。竇建德父親死的時候,鄉里送葬的有一千多人。人們給他贈送的財禮,皆一概不收。

早年高士達與孫安祖也正是因爲竇建德的重然許,喜俠節才與他結交成好友。

大業七年,天子楊廣徵兵攻打高麗,竇建德應召入伍。本郡選勇敢優異者當領導,竇建德因勇敢被選爲二百人長。當時,山東發大水,導竇建德同縣的孫安祖家被大水淹沒,妻兒餓死。縣令見孫安祖驍勇過人,也將他選入軍中。孫安祖向縣令陳述自己家中貧困,不願入伍。縣令大怒,處以鞭刑。孫安祖氣極,殺死縣令,投奔了竇建德。

竇建德暗中放孫安祖逃走,並且送他去高雞泊落草。

孫安祖依計而行。隨後,竇建德幫助孫安祖聚集貧困農民和拒絕東征的士兵幾百人,佔據漳南縣東境方圓數百里的高雞泊,舉兵反抗朝廷,孫安祖自稱將軍,號“摸羊公”。

後來天下越來越亂,兵禍匪災,河北的百姓越來越難活下去,高士達也聚集了不少的人馬,聚衆反隋。也就是那個時候,張金稱也在河北聚兵反隋。但是感念竇建德的江湖名望,孫安祖、張金稱、高士達等人雖然就在竇建德的家鄉附近舉事,劫掠鄉里。但卻從不去攻擊竇建德的縣鄉。

郡縣懷疑建德與他們私通,逮捕並殺害了他全家,竇建德便率麾下二百人前來投奔了他。

高士達雖然聚兵反隋,但實際上也就和盜匪差不多,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但是竇建德投奔他後,馬上以自己在河北的名望,召集了大量人馬來投,加之竇建德爲人仁厚,深得人心,更兼作戰勇猛,兼有謀略,沒有多久高士達所部兵馬就已經過萬。高士這也是自號東海公,將竇建德封爲僅次於他的司兵,成爲義軍的二當家。

竇建德最重義氣,當年高士達與孫安祖、竇建德、張金稱都是河北義軍首領,私底下更是曾經斬雞頭、燒黃紙喝過血酒的兄弟。高士達是老大、孫安祖是老二、竇建德是老四,張金稱是老四。雖然後來幾支義軍並沒有合併,但私底下的情誼還在,當年面對朝廷的征剿大軍時,也多有相互守望援助。

當孫安祖被張金稱危害的消息傳到河間時,高士達看到往日鐵骨錚錚漢子的竇建德目中盡赤,連嘴脣也咬出了血。甚至他親眼看到竇建德砍下了自己左手小指,指天發誓,今生與張金稱不共戴天。

看到竇建德的樣子,高士達也心生感動。

這些年,竇建德在義軍中威望越來越高,甚至兵權盡在掌握。他心中也多少明白,義軍中最有威望者已經不是他這個大當家東海公,而是司兵竇建德。在血與火中過來的他,也曾經隱隱擔憂,怕竇建德有一日會對他不利。不過最後他終究還是想信竇建德,如果連竇建德這樣的人也不信,天下間又還有何人可信。

看到竇建德爲了孫安祖的死,如此表現,高士達心中也是十分感動。相比於孫安祖,高士達覺得自己與竇的關係並好一些。竇建德爲了孫安祖都能做到這一步,那在竇的心中,肯定自己的位置更高。

沒有再多猶豫,高士達選擇了徹底想信竇建德,也選擇了徹底的放權。他同意了竇建德的謀劃…,派出年青卻又十分善謀的蘇烈去涿郡。

又最後決定,除自己率三萬人坐鎮河間郡,義軍中剩下的七萬兵馬盡歸竇建德統領,與他南下迎擊張金稱。

竇建德沒有耽誤半點時間,在河間郡樂壽縣城,他集結了七萬兵馬,其中步兵五萬五,輕騎一萬五。

帶着七萬大軍,馬不停路蹄的趕到了弓高。

弓高縣已經出了河間郡,屬於平原郡管轄。平原郡正在運河永濟渠的南面,但是唯有這個弓高縣卻又是單獨一縣在運河的北面。弓高縣城更是在漳水與運河之間,此時這座不大的縣城之中,駐守了張金稱的妻弟王黑四的三萬人馬。

猶如一道橋頭堡,河間義軍要起南下,必須拿下弓高城,才能渡過運河。

但是剛剛渡過了漳水後,竇建德卻下令停止行軍,原地駐紮。竇建德雖然恨不得馬上手刃張金稱,但是出身底層的他,卻並非張金稱這般莽漢。

謀定而後動,唯有算三步才能行一步。而衝動,除了換來失敗,

什麼也換不到。他知道張金稱的性格,這些年,張金稱起起落落,從河北打到河南,再到山東,最後又到了河北。張金稱爲人豪放,作戰時更是勇悍,每每身先士卒,很得部下擁戴。但是張金稱卻只是一個小莊戶出身,大字不識一個的張金稱滿腦子都是莊戶人的那點想法。

小富即安,且無長遠打算。張金稱每次都是如此,憑着勇悍,他穿州過郡,且處劫掠,打下一座又一座的城池。但是結果呢,每次打下城池後,張金稱只會四下劫掠,心情享樂,根本沒有半點憂患意思。

也正是如此,張金稱打下一座座的城,又被官兵趕的到處流竄。手下的兵馬更是換了一批又一批,經常是忽然之間擁兵數十甚至過十萬,但是往往過不了多久,又只是帶着少量的老兄弟四處逃竄。

雖然如今張金稱連連並拼了孫安祖與劉霸道的兩支人馬,一時間聚集了二三十萬人。但竇建德對上他,毫無怯意。在他看來,張金稱的兵馬不過是烏合之衆,一郡土雞瓦狗,一擊即潰。

竇建德從來不覺得自己就該如此一生微末,都言亂世出英雄。他覺得這個時代,雖然曾經讓他家破人亡,卻也給了他另一種生活。他不再是一個小地主,也不再是一個小吏。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他不想信,他只知道漢高祖曾經也不過是一介亭長,論出身還不如自己。同樣身逢亂世,漢高祖提三盡劍,終於開出大漢數百年皇朝。

他想信自己也一定行,這次他一意請求高士達讓他率兵迎擊張金稱,雖然也爲報孫安祖的兄弟之仇。但是,他的心中其實還有着更大的謀劃。

望着身後的漳水河,竇建德目中充滿自信與期待,自己的時代即將來臨!!。

第294章 帶兵入京第399章 薛家四虎第164章 成功收編第158章 膝行而降第725章 五戰五敗第69章 上中下策第598章 所託非人第902章 隔岸觀火第293章 始畢可汗第473章 誰爲正妻第450章 少將羅成第219章 造反稱帝第116章 寶石肩章第880章 爾虞我詐第927章 易幟第622章 天命所歸第793章 不仁第562章 擋者披靡第603章 紅袖添香第589章 滿地屍骸第838章 鳳落九天 南陳北伐第177章 黑水靺鞨第34章 重裝騎兵第458章 竟是女人第454章 大軍入關第857章 碰撞第150章 自損三千第377章 攘外安內第631章 鹿死誰手第419章 釜底抽薪第730章 李密敗逃第33章 甲騎具裝第626章 共謀李密第510章 你若要戰第710章 傀儡皇帝第618章 醉翁之意第510章 你若要戰第702章 勢不可擋第564章 范陽鏖兵第769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600章 一盤死棋第68章 有話要說第86章 緊急軍情第417章 和親破軍第845章 先棄後奪再戰九江第22章 裴元慶?第935章 風雪破馮翊第843章 抗旨第227章 大戰再起第112章 軍銜制度第638章 殺人無形第823章 王仁恭兵困原陽鎮第845章 先棄後奪再戰九江第605章 有仇必報第517章 楊廣之死第300章 長孫無垢第537章 你是何人第722章 勸進皇位第124章 誰與爭鋒第567章 非猛不可第133章 勝利背後第101章 站隊選擇第768章 不殺汝,箭不拔!第512章 天助我也第284章 名將入遼第742章 兵分兩路、北伐西征第595章 李淵南逃第76章 晉遼東候第753章 四面出擊第513章 將星殞落第486章 登基大典第777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一代梟雄,生擒活捉第742章 兵分兩路、北伐西征第183章 一個不留第247章 帝國雙璧第107章 以權謀私第205章 你在玩火第11章 兵不血刃第379章 河東太原第820章 大勝第548章 河北內亂第617章 飛龍乘雲第358章 流星火雨第93章 掌殺人權第331章 觀音坐蓮第677章 火龍出水第304章 李陳聯盟第487章 傳國玉璽第563章 滅此朝食第465章 利益之婚第573章 平天下策第532章 以戰養戰每271章四海錢莊第754章 劍氣縱橫、刺客無雙第382章 李靖掛帥第375章 龍爭虎鬥第288章 醉翁之意第167章 與虎謀皮第555章 變態家族第605章 有仇必報
第294章 帶兵入京第399章 薛家四虎第164章 成功收編第158章 膝行而降第725章 五戰五敗第69章 上中下策第598章 所託非人第902章 隔岸觀火第293章 始畢可汗第473章 誰爲正妻第450章 少將羅成第219章 造反稱帝第116章 寶石肩章第880章 爾虞我詐第927章 易幟第622章 天命所歸第793章 不仁第562章 擋者披靡第603章 紅袖添香第589章 滿地屍骸第838章 鳳落九天 南陳北伐第177章 黑水靺鞨第34章 重裝騎兵第458章 竟是女人第454章 大軍入關第857章 碰撞第150章 自損三千第377章 攘外安內第631章 鹿死誰手第419章 釜底抽薪第730章 李密敗逃第33章 甲騎具裝第626章 共謀李密第510章 你若要戰第710章 傀儡皇帝第618章 醉翁之意第510章 你若要戰第702章 勢不可擋第564章 范陽鏖兵第769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600章 一盤死棋第68章 有話要說第86章 緊急軍情第417章 和親破軍第845章 先棄後奪再戰九江第22章 裴元慶?第935章 風雪破馮翊第843章 抗旨第227章 大戰再起第112章 軍銜制度第638章 殺人無形第823章 王仁恭兵困原陽鎮第845章 先棄後奪再戰九江第605章 有仇必報第517章 楊廣之死第300章 長孫無垢第537章 你是何人第722章 勸進皇位第124章 誰與爭鋒第567章 非猛不可第133章 勝利背後第101章 站隊選擇第768章 不殺汝,箭不拔!第512章 天助我也第284章 名將入遼第742章 兵分兩路、北伐西征第595章 李淵南逃第76章 晉遼東候第753章 四面出擊第513章 將星殞落第486章 登基大典第777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一代梟雄,生擒活捉第742章 兵分兩路、北伐西征第183章 一個不留第247章 帝國雙璧第107章 以權謀私第205章 你在玩火第11章 兵不血刃第379章 河東太原第820章 大勝第548章 河北內亂第617章 飛龍乘雲第358章 流星火雨第93章 掌殺人權第331章 觀音坐蓮第677章 火龍出水第304章 李陳聯盟第487章 傳國玉璽第563章 滅此朝食第465章 利益之婚第573章 平天下策第532章 以戰養戰每271章四海錢莊第754章 劍氣縱橫、刺客無雙第382章 李靖掛帥第375章 龍爭虎鬥第288章 醉翁之意第167章 與虎謀皮第555章 變態家族第605章 有仇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