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始畢可汗

大業十年三月初三,四萬餘大軍在金獅堡誓師出征。由契丹、靺鞨、大隋共同抽調的四萬餘兵馬分爲九軍,以五千人爲一軍,抽調軍中三十六位年青將校、九位久經戰將的老將共領。九軍分別以秦瓊、羅士信、程咬金、尉遲恭、羅林、張錦、李承義、張勇、陳雷等九位小將分領行軍總管,再各配備了三名同樣年輕的校尉分爲兩行軍副總管一行軍司馬,再配一老將爲行軍長史。

四萬五千兵馬,清一色的騎兵,少數的步兵也全部爲騎馬步兵。契丹和靺鞨等部兵馬也全部拆分到了九軍之中,所有的部落頭人將領全部留下,只調兵不調將,所有的各級將領,都由隋軍擔任。大軍的夥長大都由破軍講武堂中學習的士官擔任,其餘各級的軍官,也是軍中各級的教導隊、教導團、教導營中抽調。這是一支嶄新組合的兵馬,朝氣蓬勃。

衆小將對於能得到這樣獨領一軍的機會,也是無比激動。軍隊之中,是一個比任何地方都要講排資論輩,講資歷的地方。如他們這樣的小將,如果放在大隋其它兵馬中,也許再熬個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有機會獨領一軍。

隆隆戰鼓聲中,九位年青將領,紛紛從陳克復的手中接過了印信令符,以及陳克復親賜的橫刀。

九軍將士齊齊向着城樓之上呼喝敬禮,秦瓊呼喝一聲,一馬當先,率先帶兵調頭,向着茫茫草原出發而去。

高陽皇帝駐蹕!

順化閣中,皇帝楊廣正和宇文述、虞世基、裴蘊、裴世矩四位掛有參掌朝政的新貴大臣議事。

楊廣將手中的手卷遞給宇文述,“諸位愛卿,你們怎麼看待這事情?”

手卷在四人中傳遞一圈,宇文述笑着道,“陛下,其實這是好事。”

“何以見得?”裴蘊道。

宇文述對楊廣行一禮後道,“陳克復出兵去打室韋,首先不管結果如何,只要他這帶兵一北上,那就意味着他離開了了遼東。陛下調衆官入遼,本就是爲了掣肘陳克復,也是爲了將遼東這塊新打下的土地徹底穩固下來。現在陳克復主動北上,那麼接下來,自來是樊大人等爲最大,他們就能不受干擾的掌握遼東地方權利。就算陳克復平定了室韋,那麼這個時候,樊子蓋等大人也穩固了遼東的地方權利,可以充分的起到掣肘陳克復,和他文武分治遼東的策略。”

虞世基笑着點點頭,“沒錯,而且,如果陳克復和室韋人戰爭失敗,那麼必然手中兵馬實力大損。他的兵馬大損,反擊是最符合遼東安定。如果和室韋人戰平,那麼同樣會削弱他的兵馬實力。”

“可要是他一戰而勝,甚至是大勝呢?那到時陳克復很有可能兵馬不但不會削弱,反而可能在戰勝室韋人之後再度鼓脹。”裴蘊有些無法忍受陳克復這樣消遙的在遼東活着。

楊廣手撫長鬚,輕笑幾聲。

“他既然上奏表,寫的忠肝義膽,朕又豈能剝奪他這次盡忠的機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這天下之大,都是朕之江山。陳克復再勇再猛,也只是我大隋的臣子。就由他去,打不下室韋,到時損兵折將,他自耗實力。到時,朕不用論他戰敗的罪責,只須下一道聖旨,調他入京即可。”

“他若真打敗了室韋,那首先是大漲我大隋之威名,再一次狠狠的震懾遼西諸部。而且室韋人雖是遼西小部族,但是也向來驃悍,他們又豈是會這樣輕易認輸的。當初朕打一個高句麗,不也前後數年,最後才讓陳克復撿了個便宜?說不得,今後陳克復就要陷入和室韋人的連綿戰爭之中了。不管如何,陳克復出兵一事,不用再議了,不管成敗,遼東大局無礙。”對於楊廣來說,這陳克復出兵只會讓他安心,如果一來,陳克復就等於是將遼東讓給了這些太守們去管理了,這正是他求之不得之事。

裴世矩繼續道,“那這陳克復轉來的契丹遙輦氏部族阿地那請策封契丹王之事,該如何處理?”

“陛下,這契丹本是突厥的一條狗,開皇年間,我朝大將韋雲起還曾率兵大破契丹,斬首萬餘,俘虜四萬餘。這其中,可是就有遙輦氏部族。眼下突然請求策封契丹王,而且陳克復也上表贊同。依臣之見,他這就是在收買契丹人心,其心可誅。”裴蘊冷着一張臉道。

“不妥!”裴世矩搖了搖頭,“陛下,如今東突厥已經重新恢復了實力,四年前上位的始畢可汗阿史那咄吉,已經隱隱有不再對我大隋臣服。契丹、奚族、室韋這三族本就是臣服東突厥,如今奚族依然臣服東突厥。室韋又正被陳克復領兵攻打,剩下的契丹是三族中實力最強。但是之前被陳克復用計分化爲兩部,其一大賀氏已經被逼走投無路,已經舉族內附遼東。”

“眼下剩下的契丹九部族,已經一改前兩大部族聯盟統治之情況,變成了遙輦氏一家獨大。此時他們既然願意擺脫突厥,上表請求陛下策封其爲契丹王,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應當同意他的請求。如此不但名義上契丹從此改而臣服於我大隋,也能將契丹從東突厥的屬部中脫離出來,削弱其實力。陛下,如今高句麗已平,大隋周邊最大的威脅就是蠢蠢欲動之東突厥。東突厥不似高句麗,雖然危害從長遠上來看比不上高句麗。但是他們馬上控弦之士有盡百萬,且來去如風,如果他們一旦叛亂,那我大隋之北方必將生靈塗炭。”

裴世矩雖然是一個倿臣,但他還有一個公認的身份,那就是大隋自長孫晟以後,最出色的外交大臣。大隋自楊廣繼位後的對外策略,基本上都是由他出手參與制定。對於大隋的周邊外交策略,再沒有一個比他看的更清楚,更深刻的了。

他已經清晰的認識到,在平定了高句麗後,大隋最大的敵人已經從東方的高句麗變成了北方的東突厥。東突厥十多年前,還只是被西突厥打的無處容身的敗部,結果在大隋連弱制強的策略之下,又重新支持他們,給了他們寶貴的修養生息的機會。

如今又是很多年過去,結果大隋又成功的聯合東突厥打敗了西突厥,將西突厥一分爲三,連大汗處羅可汗都被迫投降了大了隋,封了個爵位,留在中原,成了楊廣的高級侍衛官。

可是時移勢轉,東突厥上一任啓民可汗四年前死後,新任的始畢可汗卻不甘心一直臣服於大隋了。甚至已經再次在暗中準備叛亂自立,這一切就如同一個不斷重演的戲劇一樣。

可是就是這樣,也不能說大隋的策略是錯誤的,因當說大隋的策略是十分正確的。大隋立國之時,只佔中原天下的四分之一左右,可是卻在這種分化、聯弱制強的策略之下,將一個強大的突厥帝國打成了東西兩個突厥。甚至在之後的幾十年中,東突厥強時就聯西突厥打東突厥,西突厥強時就聯東突厥打西突厥。總之打來打去幾十年,大隋出動的兵馬不多,但卻成功的保持了廣大邊境上二三十年的安定。

眼下西突厥的勢力正是最弱的時候,東突厥卻在大隋和高句麗連年戰爭中快速恢復了。這個時候,如果不能再製止東突厥,那麼東突厥就有可能一舉吞併西突厥,再次合成一個統一的突厥大帝國。那個時候,大隋幾十年來的努力換來的戰略優勢將一無所有。安定多年的邊境,將再起戰事。

楊廣點了點頭,草原上的部族歷來都是中原王朝的大患。他們雖然不如高句麗這種崛起的農耕王朝的危害更大,但是草原人註定的侵略性,卻使的這同樣是一個巨大的危害。如果不能在他們強大起來制住,那最後中原邊境將再無安寧。前有鮮卑、後有柔然,再到現在的突厥,每一個部族強大後,都無時無刻的不在威協中原王朝。到那個時候,整個大隋都將要時刻防範着,那足有上萬裡的邊境,因爲突厥隨時有可能從任何一個地方入侵。

楊廣還有太多的大業功勳要去建立,他如何願意讓自己的王朝以後就毀在這些突厥強盜人的手中。他絕不允許,他已經平定了高句麗,接下來就是再次建立更多功績的時候。

“好,就下旨策封遙輦氏阿地那爲大隋契丹王、開府儀同三司,設契丹大總管府,授阿地那爲契丹大總管。另外其子阿保窟授柱國,遼西郡開國公。”

沉吟了一下,楊廣繼續道,“再擬旨,授大賀氏摩會爲開府儀同三司、遼東副留守、武羅郡開國公。其子摩哥爲柱國、順安侯,摩雲授柱國及順義侯。”

“另外,裴愛卿,你也往邊塞一行,出使東突厥,一來摸清始畢可汗阿史那.咄吉目前的底。二來也看下有沒有機會分化削弱東突厥。另外,你再往西域一行,一來繼續拉攏西突厥三部,向他們表示我大隋對他們的支持,也順便和西域諸國再增強一下關係,讓他們在西邊掣肘東突厥。”

楊廣擡頭舉目遠眺,彷彿那目光已經穿透了大隋的千山萬山,再一路穿過了西域諸國,達到了更遠方的遠方。

第947章 西進長安(一)第8章 破軍首戰第929章 西北射天狼第893章 關山飛渡第190章 東都危急第243章 襲取平壤第104章 十府空缺第712章 互抄後路第939章 城下第575章 徵南平西第567章 非猛不可第478章 香消玉殞第465章 利益之婚第685章 所向披靡第583章 栽髒嫁禍第838章 鳳落九天 南陳北伐第946章 渭水之戰(六)第86章 緊急軍情第275章 狗急跳牆第675章 黃河水戰第73章 借橋過河第286 收買軍心第395章 李二賭命第404章 清理門戶第872章 謀敵第825章 一百萬大軍,傾國而戰第649章 毒發身亡第625章 死不甘心第250章 救或不救第895章 轉戰第542章 連破十郡第719章 此戰即決戰第84章 立講武堂第97章 糧食糧食第383章 雄關陷落第381章 義成公主第52章 我爲誰雄第2章 眼球效應第550章 世族豪強第58章 驍勇果毅第2章 眼球效應第458章 竟是女人第757章 一日九捷第758章 羣雄畢聚,黑夜遭遇戰第105章 擴軍擴軍第9章 狹路相逢第97章 糧食糧食第12章 高齊獻策第642章 心灰意冷第937章 激戰長春宮第492章 將計就計第102章 調虎離山第289章 金獅棱堡第536章 馬邑密謀第684章 江淮重騎第887章 強力外援第762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514章 竇入牛口第700章 望風而降第740章 攘外還須先安內第636章 以除後患第338章 步步驚心第128章 集體羣毆第447章 紅色密令第344章 李閥得利第716章 帝國黃昏第181章 防守反擊第399章 薛家四虎第544章 義成公主第142章 以柔克剛每271章四海錢莊第902章 隔岸觀火第919章 城彼朔方第881間盟中之盟第132章 明降暗升第389章 美人歸來第879章 雙姝第490章 無知無畏第510章 你若要戰第611章 許你爲後第744章 異軍突起第875章 錢塘伏擊第65章 東都急報第523章 收撫山東第540章 夜奪馬邑第144章 總預備隊第83章 磨刀霍霍第44章 李氏兄妹第339章 過關斬將第369章 破軍起兵第253章 遼河決戰第342章 逼上梁山第699章 兵無常勢第472章 威震河北第945章 渭水之戰(五)第247章 帝國雙璧第454章 大軍入關第118章 戰旗所至第810章 虎!虎!虎!第316章 ‘ 江南會’
第947章 西進長安(一)第8章 破軍首戰第929章 西北射天狼第893章 關山飛渡第190章 東都危急第243章 襲取平壤第104章 十府空缺第712章 互抄後路第939章 城下第575章 徵南平西第567章 非猛不可第478章 香消玉殞第465章 利益之婚第685章 所向披靡第583章 栽髒嫁禍第838章 鳳落九天 南陳北伐第946章 渭水之戰(六)第86章 緊急軍情第275章 狗急跳牆第675章 黃河水戰第73章 借橋過河第286 收買軍心第395章 李二賭命第404章 清理門戶第872章 謀敵第825章 一百萬大軍,傾國而戰第649章 毒發身亡第625章 死不甘心第250章 救或不救第895章 轉戰第542章 連破十郡第719章 此戰即決戰第84章 立講武堂第97章 糧食糧食第383章 雄關陷落第381章 義成公主第52章 我爲誰雄第2章 眼球效應第550章 世族豪強第58章 驍勇果毅第2章 眼球效應第458章 竟是女人第757章 一日九捷第758章 羣雄畢聚,黑夜遭遇戰第105章 擴軍擴軍第9章 狹路相逢第97章 糧食糧食第12章 高齊獻策第642章 心灰意冷第937章 激戰長春宮第492章 將計就計第102章 調虎離山第289章 金獅棱堡第536章 馬邑密謀第684章 江淮重騎第887章 強力外援第762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514章 竇入牛口第700章 望風而降第740章 攘外還須先安內第636章 以除後患第338章 步步驚心第128章 集體羣毆第447章 紅色密令第344章 李閥得利第716章 帝國黃昏第181章 防守反擊第399章 薛家四虎第544章 義成公主第142章 以柔克剛每271章四海錢莊第902章 隔岸觀火第919章 城彼朔方第881間盟中之盟第132章 明降暗升第389章 美人歸來第879章 雙姝第490章 無知無畏第510章 你若要戰第611章 許你爲後第744章 異軍突起第875章 錢塘伏擊第65章 東都急報第523章 收撫山東第540章 夜奪馬邑第144章 總預備隊第83章 磨刀霍霍第44章 李氏兄妹第339章 過關斬將第369章 破軍起兵第253章 遼河決戰第342章 逼上梁山第699章 兵無常勢第472章 威震河北第945章 渭水之戰(五)第247章 帝國雙璧第454章 大軍入關第118章 戰旗所至第810章 虎!虎!虎!第316章 ‘ 江南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