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章 收穫季節

121章 收穫季節

幾場秋雨下來,酷熱的天氣已經是遠離人們而去,每一個人都感覺到淡淡的涼意。山上有一些落葉樹種都已經開始換上了秋裝,一片片的落葉就如同是蝴蝶一樣在空中飛舞。

紅葉開始出現在羣山之間,這時候,人們對於秋天的感覺就更加直觀了。南方的紅葉樹種並不多,數量也很少,並不像北方那樣連片。一棵棵散落在山林之中的楓香就開始變得更加亮眼,如同是火炬一般在綠色的山脈裡面燃燒。

秋天的腳步是越發地急促了。

幾陣寒霜下來,遼闊的原野上似乎一下子就被染上了一層金色的色彩,向人們宣告收穫季節的來臨。不同於早稻青黃相間的樣子,晚稻的地裡面到處都是一片金黃,就連稻梗也都變黃了。

現在,家家戶戶都已經爲晚稻的收穫開始做準備了,每一個人各司其責,有條不紊地做着屬於自己的分內之事。

收完稻穀之後還有大豆、玉米、綠豆等等,人們又開始要繼續忙碌起來了,作爲辛苦向土地討食的一個羣體,農民們總是有着幹不完的活。

當然了,在忙碌的也不僅僅是人類,那些和人類共同生活在這片藍天上的動物們也都開始行動起來了。生活在山裡的松鼠們最近開始整天在忙着收集鬆塔,作爲冬天的食物。

和生活在山裡的動物相比,劉家的幾隻寵物倒也是活得異常滋潤,每天就是跟着劉睿玩耍,完了還有好吃的,不用擔心生計問題。

時間一天天過去,秋收也是和人們不期而遇。

轟鳴的機器聲在寧靜的山村響起,劃破時空的界限,讓人意識到,現在已經是進入了電氣化的時代。

樑村的曬穀場上,數臺電動脫粒機一字排開,宛若怪獸一般吞噬成捆的稻穀,然後把稻草揚出去老遠,留下金黃色的稻穀粒。在三百八十伏的農業用電的帶動下,三相的電動馬達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聲,顯示出驚人的力量。

劉睿記得小時候村裡的電動脫粒機不多,又經常停電,村民們給稻穀脫粒往往都是採用土辦法,根本就沒有現在的高效率。

那時候,村民們就是在曬穀場上把收割回來的稻穀整齊地鋪成一個圓圈,然後給牛套上軛木,拉動沉重的大理石石磙,碾壓脫粒。那樣的辦法不僅效率地不說,而且還很累人,每每壓過幾輪之後,就得把稻草翻一翻,以免有稻穀粒遺漏在上面。

一般一畝地的稻穀,一個上午能脫粒乾淨就算很快了,若是碰上老牛不配合,耍賴,那就更麻煩了。有時候爲了不讓牛兒偷吃稻穀,還得給牛安上一個竹籠子,讓它只能看不能吃。

劉家院壩上現在還有一個長約一米二,直徑兩尺的巨大石磙,不過現在它已經是沒有了任何用武之地,留在那兒被風吹日曬。

想想以前的低效率,再看看眼前轟鳴作響的機器,劉睿不由地有些感慨時代的進步,效率的提高。現在一畝地的稻穀,大概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夠脫粒乾淨,裝袋轉移到曬穀場晾曬。

不過,劉睿知道這並不是最先進的生產方式,據劉睿所瞭解,現在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出現了另外一些可以取代電動脫粒機的機械。

有一種柴油機脫粒機,可以用小手扶拖拉機驅動,直接拉到田間地頭,脫粒之後稻草就直接留在田裡變成肥料了。使用這樣的脫粒機就可以不用把大量的稻草搬回村裡的曬穀場,提高了效率,再加上直接在田裡脫粒,就可以節約大量的人手。

當然了,最節約人力,最有效率的莫過於電視上那種聯合收割機,只不過樑村這裡的田地都是小塊,梯田又多,只適合精耕細作的方式,不太適合機械化的大生產。

“少軍哥,你們可以買這樣一個柴油脫粒機,到時候按每畝三十塊錢收費,肯定不少賺!”想到報紙上描敘的那些農業機械,劉睿倒是給王少軍出主意。

“一畝三十塊,鄉親們能捨得嗎?”王少軍有點疑慮,問道:“那種脫粒機能不能脫乾淨,別到時候沒有人願意出錢那就糟糕了。”

“這個應該沒有問題,我見報紙上說省城附近的農村已經開始在使用了,優勢還是很明顯的。”劉睿想了想,說道:“你到時候好好去考察一下,幾萬塊錢,要是運作得好,一季就回本了!”

電動脫粒機雖說效率不錯,但是也有着很多的缺點,一直都被村民們所詬病。

首先,這種脫粒機太過於依賴電力,而農村的電力供應又不穩定,經常會耽誤時間。再則,脫粒機並不安全,每年幾乎都會有人在脫粒的時候受傷,脫粒機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血淚史。還有采用電力脫粒,需要更多的人手,需要固定的場地,……,等等等等。

聽着劉睿的分析,王少軍越聽越是心動,都恨不能馬上動身去買了。

“你小子的嘴巴是越來越能說了,要是你去做推銷員,業務肯定不差!”拍了拍劉睿,王少軍有些驚歎。

“這些都是明擺的事實,要不是我家裡事情多,我還真的去買一臺回來,一年下來不少賺的!”看過很多報道的劉睿確信那種柴油脫粒機是可以取代電動脫粒機的劃時代產品,顯得很有信心。

“來年開春的時候,咱們找時間去省城看看,再叫上吳明凱,他不是農機專家嗎?到時候還得讓他給咱們把把關!”王少軍笑了笑,指了指眼前那堆稻穀說道:“不管那種脫粒機有多好,現在咱們還得辛苦一下才行!”

今天是劉家收割稻穀的日子,不僅僅幾個舅舅都來幫忙,王少軍家裡幾個也來了,甚至王華國也是老將出馬,變成了車伕,用手扶拖拉機把劉家的稻穀往曬穀場運。

有了這麼多人的幫忙,劉睿索性一天之內把家裡六畝地都收割完畢,省得還得麻煩。

彷彿是一夜之間,樑村周邊原野上的稻穀就熟了,原本還有點青色的稻草轉眼就變成了金黃色。放眼望去,整個樑村似乎被一張巨大的金色地毯包圍住,如同是活在一個聚寶盆之中。

也不用招呼,也沒有人通知,幾乎是不約而同的,村民們紛紛把鐮刀磨得雪亮,奔赴田野。不過,這個時候,村子裡太多年輕人外出打工的弊端就顯露出來了,村子裡都只剩下了老弱病殘,幹起活來可不是那麼利索。

正所謂有了需求,也就有了市場。

或許是因爲地勢以及溫度的關係,樑村這邊晚稻收穫的季節比江北地區要晚上一個星期左右,這樣樑村的情況就給不少江北的農民創造了不少的就業機會。把家裡的稻穀收割完之後,不少江北的農民跨上鐮刀,成羣結隊地來到樑村,幫樑村的村民收稻穀。

一天三十塊錢,這些前來幫忙的農民被人們親切地稱呼爲‘蘇維埃’,他們的到來大大緩解了樑村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使得秋收能夠順利進行。

‘蘇維埃’這個詞來歷有幾個,一種是解放前那些貧苦大衆參加革命之後,成立了蘇維埃政權,因此就被人成爲‘蘇維埃’。最近幾年,一些農民開始利用農閒的時候進城務工,他們聚集在青山蘇維埃政府的舊址廣場前,等待僱主前來挑人。

久而久之,人們就把這些在農村務工的勞動力親切地稱呼爲‘蘇維埃’,有歷史的沉澱,也頗爲生動形象的。

有了這批生力軍的加入,樑村的秋收工作自然是進行得如火如荼,很快原野上就只剩下光禿禿的稻茬了。

和夏天搶收搶種的忙碌相比,秋收就顯得悠閒了許多,沒有那麼多的緊張情緒。就是曬稻穀的時候,也可以很輕鬆,不必擔心傾盆大雨隨時從天而降。

稻穀脫粒乾淨收回家裡的院壩之後,劉睿每天的工作又多了翻曬稻穀,基本上每天都在院壩上翻弄,希望它們能夠儘快乾燥。和夏天猛烈的太陽相比,秋天的太陽就顯得溫柔了許多,哪怕是曬了兩三天,那些稻穀還是水分很多,達不到儲存的標準。

晚稻要從十一月份一直吃到來年的七月份,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若是稻穀翻曬得不夠乾燥,就很容易發黴、生蟲,導致損失。

因此,在翻曬稻穀的時候,一定得勤快,把稻穀都翻得均勻一些,讓每一粒稻穀都能充分地感受到陽光的溫度。不過,這些活計對劉睿來說,算不上什麼技術含量太高的活計。

從小生活在農村,劉睿幹起農活來不說很厲害,起碼也是有模有樣,在加上最近一段時間他的身體素質增強很明顯,體力大增,幹起活來就如同是小牛犢子一樣。一百多斤的一袋稻穀,劉睿扛在肩上跑得飛快,往穀倉上扔的時候就像是扔玩具一樣輕鬆。

有時候張桂芝都還是有點擔心劉睿幹得太猛,受傷,勸他悠着點,不過劉睿倒也是感覺挺好,沒有太在意。以前他都是站在旁邊看父親忙活,今年終於是輪到自己變成主力,內心有一種叫做驕傲的情緒在瀰漫,——我也成爲了家裡的主勞力!

或許,這也是劉睿的收穫季節!

151章 未來前景167章 興衰起落021章 冬菜風波127章 悠然天籟044章 福兮禍兮122章 上樑大吉034章 收菜行動051章 龍眼銷售234章 時光飛逝大結局052章 桂花飄香095章 破土動工103章 森林精靈176章 新老交替098章 白腹錦雞096章 涅盤重生161章 身份變化123章 竹藝公司068章 一隻懶猴176章 新老交替219章 相互合作155章 牛犢訓練179章 合作方式170章 候鳥資源175章 糧站現狀107章 美味佳餚213章 春雨迷濛054章 種植番茄095章 破土動工156章 穩紮穩打106章 竹林宿營050章 水果問題209章 巨大野心038章 中秋佳節058章 珍稀動物161章 身份變化151章 未來前景149章 秋雨過後223章 火車之上122章 上樑大吉033章 收穫花生165章 設備處理004章 神秘玉珠125章 再度來訪014章 村團支書019章 種菜大計180章 競爭對手116章 回到正軌104章 小小跟班185章 大興土木189章 發展契機030章 盤點家底078章 醉人酒香075章 未雨綢繆174 合作方式052章 桂花飄香174 合作方式224章 成都印象189章 發展契機053章 山村清晨058章 珍稀動物198章 氣溫驟降224章 成都印象094章 封建迷信218章 未雨綢繆063章 臨行準備113章 大雨滂沱013章 前因後果218章 未雨綢繆163章 觀鳥天堂033章 收穫花生059章 癩頭巨黿010章 救助小狗151章 未來前景202章 泉水奇效051章 龍眼銷售056章 雨夜喧鬧150章 酒坊擴建015章 獵殺指標105章 無邊竹海207章 思想轉變198章 氣溫驟降091章 父子齊心089章 真實意208章 創業榜樣231章 一片熱土224章 成都印象224章 成都印象045章 商量對策088章 湖光山色217章 擡棺上訪201章 停電危機183章 規劃設計176章 新老交替234章 時光飛逝大結局193章 巨大變化133章 遊船投資092章 籌劃設計214章 齊頭並進011章 夕陽晚景023章 空間擴張
151章 未來前景167章 興衰起落021章 冬菜風波127章 悠然天籟044章 福兮禍兮122章 上樑大吉034章 收菜行動051章 龍眼銷售234章 時光飛逝大結局052章 桂花飄香095章 破土動工103章 森林精靈176章 新老交替098章 白腹錦雞096章 涅盤重生161章 身份變化123章 竹藝公司068章 一隻懶猴176章 新老交替219章 相互合作155章 牛犢訓練179章 合作方式170章 候鳥資源175章 糧站現狀107章 美味佳餚213章 春雨迷濛054章 種植番茄095章 破土動工156章 穩紮穩打106章 竹林宿營050章 水果問題209章 巨大野心038章 中秋佳節058章 珍稀動物161章 身份變化151章 未來前景149章 秋雨過後223章 火車之上122章 上樑大吉033章 收穫花生165章 設備處理004章 神秘玉珠125章 再度來訪014章 村團支書019章 種菜大計180章 競爭對手116章 回到正軌104章 小小跟班185章 大興土木189章 發展契機030章 盤點家底078章 醉人酒香075章 未雨綢繆174 合作方式052章 桂花飄香174 合作方式224章 成都印象189章 發展契機053章 山村清晨058章 珍稀動物198章 氣溫驟降224章 成都印象094章 封建迷信218章 未雨綢繆063章 臨行準備113章 大雨滂沱013章 前因後果218章 未雨綢繆163章 觀鳥天堂033章 收穫花生059章 癩頭巨黿010章 救助小狗151章 未來前景202章 泉水奇效051章 龍眼銷售056章 雨夜喧鬧150章 酒坊擴建015章 獵殺指標105章 無邊竹海207章 思想轉變198章 氣溫驟降091章 父子齊心089章 真實意208章 創業榜樣231章 一片熱土224章 成都印象224章 成都印象045章 商量對策088章 湖光山色217章 擡棺上訪201章 停電危機183章 規劃設計176章 新老交替234章 時光飛逝大結局193章 巨大變化133章 遊船投資092章 籌劃設計214章 齊頭並進011章 夕陽晚景023章 空間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