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勸進

“殿下,淮軍兄弟們都想留下來當府兵。”

不到半天功夫,負責登記的人就累的半死,蓋因爲淮軍都願意留下來。自有了府兵制以來,府兵的身份地位,其實是很高的。

甚至這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職業,可以拿宋明時的讀書人相比。

宋明時科舉制度已經成熟穩定,所以讀書參加科舉,就是無數普通人改變身份命運的唯一途徑,一旦考中就能出仕做官。

而在西魏以來,府兵制推行後,成爲府兵不但能得到足授的田地,而且還不用承擔租庸調,只需要自備武器,農閒時參加訓練,戰時受徵召去打仗就算了。當然,府兵好處不止是這些,府兵最吸引人的地方,尤其是吸引那些地主富戶之處,在於南北朝以爲,動亂頻繁,所以很多王朝都是尚武的。

當兵當的好,能夠當軍官,而軍官當的好,也能成爲地方官,甚至功高者還能入朝爲相。

出將入相,這就是這個時代武人最爲強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府兵的頭頂是沒有天花板的,是無限的天空,只要肯努力,就會有機會,哪怕不是貴族不是士族不是官宦子弟,不是豪強地主,也沒關係,一樣有機會可能成爲朝廷的將軍、太守,甚至是宰相。

只是以往府兵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有嚴格的條件標準。

首要身家清白,再者你還得有錢,再者你還得兄弟多,再者你還得十分強壯年輕,這些條件全都符合之後,你纔可能當上府兵,而且府兵是三年一選,你得等有缺了你纔有可能點選的好。

“陳大將軍,我剛纔聽你說,彭城和江都都缺糧啊?”

“殿下,確實缺糧,不僅彭城和江都,就是下邳和東海、歷陽諸郡,也一樣缺糧。眼下才二月,離夏收還早,青黃不接。”

羅成點了點頭。

這麼多淮軍他是不可能都編入軍中的,現在羅成並不是很缺兵,兵越多越難管,而且消耗糧食越多,也會妨礙拖累地方恢復生產。

“實不相瞞,其實現在山東諸郡也缺糧,全靠從遼東海運過來,但轉運艱難,正因此,朝廷現在山東有六個軍,可卻都在忙着屯田耕種,就食地方呢,否則,我們早就打到洛陽城下去了。”

“那殿下之意?”陳棱很聰明,一下子猜到羅成的意思,卻不點破。

“現在呢,春播趕趕還能趕上個尾巴,既然將士們都想當兵,那我看要不如就先將他們編爲軍屯,讓他們分散各郡屯糧,這樣呢,農時屯田,閒時訓練。”

這個兵就不是傳統的府兵了,而是專門的屯田兵了。

這明顯與淮軍想當的府兵不一樣,但羅成也說了,先屯田解決下軍糧問題,待秋收之後,再進行一次考覈,武藝精湛者,點選爲府兵,餘皆裁汰回鄉。

當然,選中爲府兵者,安置軍府,在軍府所在地分授軍田,每兵百畝。而就算沒有考過的,遣散歸鄉後,也給他們每丁在家鄉授田一百畝。

而對於有散官者,則全部留用,量才安排職事。

“江淮步槊手精悍驍勇,十分有名,王世充能夠在當今亂世稱雄一方,主要也依靠的是手底下的那支江淮步槊手。”羅成笑着道,江淮步槊手,與丹陽刀牌手一樣,皆是天下有名的步兵。

江淮之地不出騎兵,但步兵相當有名,南北朝時,南朝能頂住北朝無數次進攻,可不僅僅是靠長江天險。

“擇四千驍勇精悍之步槊手,直接點選入府兵吧。”羅成最後拍板。

陳棱即降,彭城、江都、下邳、東海、鍾離、歷陽六郡便紛紛歸附。

再加上李密交出的四郡。

在這個春天裡,羅成不費一兵不卒,不動一刀一槍。

卻一下子將十郡收入麾下。

從江都到滎陽,南抵長江北抵黃河,整個江南運河,盡在羅成之手掌握。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更有一些新歸附的官員士人,更是大膽的直接向羅成上言,請他代隋建國。

洛陽的李密,聽說羅成如此輕鬆拿下十郡,而杜伏威又奪他淮西廬江、淮南、同安、弋陽這大別山以東四郡之地後,氣的一口老血都差點噴了出來。

他費盡辛苦,可這麼久時間,都沒有半點擴張。

倒是這羅成,新年之後,方纔發兵入關,可卻河北江淮兩路開花,已經連奪了十餘郡了。

這聲勢,讓李密都畏懼萬分。

無奈之下,他只得咬緊牙關,開始向王世充發起進攻,再等下去,他這裡還沒決出勝負,羅成只怕已經殺到虎牢關了。

只不過李密沒想到的是,羅成並沒有趁勢繼續進軍。

相反,羅成下達了另外的軍令。

南抵長江,淮西抵大別山,淮北抵淮河,而山東東抵運河四郡。

長江、大別山、淮河、通濟渠,羅成的大軍止步於這些山河大江之前,不再前進。

他設立了淮南和山東兩道,授杜伏威爲淮南軍度使,授羅存孝爲山東軍度使。

淮西和山東,各駐兩個軍。

杜伏威、陳棱兩部,還有原山東各部,加上南下的遼東軍,全都重新整合。

各路兵馬加起來近二十萬,可羅成最後反而只整編縮減爲四個軍。

只保留了四軍加上羅成的牙軍六千,共十萬出頭,其餘近十萬人,全都暫編爲屯田兵,而其餘的四軍,則編爲兩鎮地方府兵。

羅成沒再繼續攻略擴張,他讓杜伏威和羅存孝清剿兩鎮地方的亂賊強盜,同時安撫百姓,恢復生產。

而羅成自己,則帶着牙兵又往遼東趕。

因爲這個時候,關外發生了高句麗人大叛亂。

長孫順德在玄菟郡操之過急,沒有穩打穩紮的推進新政,一股腦的推出所有的新政,而這些新政,原本只是羅成計劃中將來要慢慢實行的,現在他一下子拋出來。

而偏偏這個時候遼東主力兵馬盡皆南下,於是許多高句麗貴族豪強便趁機做亂,舉兵起事了。

這次因爲長孫順德的新政,觸動了幾乎所有的高句麗貴族豪強地主們的利益,所以得到了他們廣泛的支持。

聲勢很大,發展迅速。

本來玄菟郡便還是高句麗人控制着,長孫不過帶着三千郡兵和一些官吏過去,境內既無遼軍府兵軍鎮,又無漢民屯莊民兵,於是全郡皆反。

由原高句麗貴族高延壽、高惠真二將率領,他們重新打起高句麗復國的旗號,勢如野火燎原。

而淵太祚和長孫順德都無法阻止,淵氏更是在初期故意坐視縱容,給了他們勢起的機會。

江淮山東新收附,軍無糧草,地方殘破,而高句麗人又在後方做亂,羅成於是也只能先趕回遼東去了。

第743章 後果自負第1107章 雷人第895章 十萬盡坑殺第298章 驅逐第333章 風緊扯乎第650章 李密獵虎第503章 天下英雄榜第369章 拿下羅成第380章 十萬旌旗斬閻羅第881章 假戲真做第222章 後院起火第402章 背水一戰第562章 我,楊廣,天之子第29章 勇三郎王伯當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第873章 鎮國神器第1257章 女王第884章 真真假假第1324章 代言人第1458章 深入大漠第160章 軟硬兼施第820章 秘而不宣第36章 神兵到手第441章 彈劾第365章 賜劍第1310章 量入爲出第1339章 南樑水師第1356章 利益第1327章 靖蝗司第1035章 秦人永不爲藩奴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1266章 三箭定天山第324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759 紅槍會第790章 長安第736章 還君以命第19章 人在江湖第708章 登基改元第334章 蟻賊第115章 縣令許親(謝秋懷夢涵萬賞!)第1280章 破城第1002章 棄暗投明破寒冰第1261章 我本華夏第490章 功高難賞第888章 天威第887章 斜陽欲落、黯然銷魂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55章 歃血爲盟第116章 侍從扈衛第1420章 正統第1438章 滿載而歸第1088章 郡國並立西山道第824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161章 夜宴第35章 知世郎現身第1333章 再戰江湖第827章 虎父犬子第1105章 雷神第246章 刀斬八品第1411章 倭國女王第1067章 皇家織造女工忙第1071章 五嶺之南再兵亂第208章 深不見底第208章 深不見底第173章 鄉黨第326章 暗渡陳倉(感謝金曉一萬賞!)第9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382章 自亂陣腳第1266章 三箭定天山第1241章 朕又胖了第1505章 斬草除根第328章 危險期第1123章 豐歲屯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672章 世外桃園第982章 生變於肘腋之下第9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1404章 龍兄虎弟第397章 羅藝大破新城,李世民初顯威第440章 大帥巡營第596章 死亡騎士(第八更!)第221章 亂披風錘法第113章 義子第108章 鋒芒畢露第1103章 宣政殿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870章 雲侯第675章 清除後患第1074章 禁軍下海僱傭兵第1528章 煌煌帝都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145章 霸王餐第1235章 牛腿稅第333章 風緊扯乎第745章 禍水東引第484章 山窮水盡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392章 另奉新王第1264章 十年西域兵第878章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第743章 後果自負第1107章 雷人第895章 十萬盡坑殺第298章 驅逐第333章 風緊扯乎第650章 李密獵虎第503章 天下英雄榜第369章 拿下羅成第380章 十萬旌旗斬閻羅第881章 假戲真做第222章 後院起火第402章 背水一戰第562章 我,楊廣,天之子第29章 勇三郎王伯當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第873章 鎮國神器第1257章 女王第884章 真真假假第1324章 代言人第1458章 深入大漠第160章 軟硬兼施第820章 秘而不宣第36章 神兵到手第441章 彈劾第365章 賜劍第1310章 量入爲出第1339章 南樑水師第1356章 利益第1327章 靖蝗司第1035章 秦人永不爲藩奴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1266章 三箭定天山第324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759 紅槍會第790章 長安第736章 還君以命第19章 人在江湖第708章 登基改元第334章 蟻賊第115章 縣令許親(謝秋懷夢涵萬賞!)第1280章 破城第1002章 棄暗投明破寒冰第1261章 我本華夏第490章 功高難賞第888章 天威第887章 斜陽欲落、黯然銷魂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55章 歃血爲盟第116章 侍從扈衛第1420章 正統第1438章 滿載而歸第1088章 郡國並立西山道第824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161章 夜宴第35章 知世郎現身第1333章 再戰江湖第827章 虎父犬子第1105章 雷神第246章 刀斬八品第1411章 倭國女王第1067章 皇家織造女工忙第1071章 五嶺之南再兵亂第208章 深不見底第208章 深不見底第173章 鄉黨第326章 暗渡陳倉(感謝金曉一萬賞!)第9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382章 自亂陣腳第1266章 三箭定天山第1241章 朕又胖了第1505章 斬草除根第328章 危險期第1123章 豐歲屯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672章 世外桃園第982章 生變於肘腋之下第9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1404章 龍兄虎弟第397章 羅藝大破新城,李世民初顯威第440章 大帥巡營第596章 死亡騎士(第八更!)第221章 亂披風錘法第113章 義子第108章 鋒芒畢露第1103章 宣政殿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870章 雲侯第675章 清除後患第1074章 禁軍下海僱傭兵第1528章 煌煌帝都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145章 霸王餐第1235章 牛腿稅第333章 風緊扯乎第745章 禍水東引第484章 山窮水盡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392章 另奉新王第1264章 十年西域兵第878章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