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鋌而走險只爲利

億歲殿。

皇帝派人催促了四次,馬周才終於前來。

因爲是白身面聖聖,因此馬周入宮後還被內侍帶去沐浴更衣,特賜了一件白袍。

“草民以爲,陛下當嚴明賞罰、倡行節儉、與民休息、約束諸侯、選拔良吏,如此則天下大安,國祚綿長。”

羅成見到馬周後,發現這位放蕩不羈的才子倒是氣度不凡,面對着馬上打下江山的戰神天子,馬周也很鎮定。奏對之時,不急不緩,十分有條理,而且每一條都確實很有見地。

“從前開皇盛世之時,國家遭遇災荒,可一匹絹才值一斗米,而天下安居樂業。百姓知道皇帝十分關心愛憐他們,因此人人自安,不曾有怨言。而到大業初年,連年豐收,一匹絹卻值數石粟,百姓都認爲皇帝不關心愛憐他們,都有怨言。”

“本朝立國雖未久,然則如今鬥米不過二三十文錢,匹絹卻直千錢,能值五石米以上,加之鹽法專稅,鹽價極高,百姓已經頗有些議論。臣以爲,這多是因爲如今朝廷新辦之事,有許多並不是當前首務之急,有不少是目前無關緊要之事的緣故。”

“自古以來,國家的興亡不能取決於積蓄了多少,只決定於百姓生活是苦還是樂。就拿近代之事便可證明,隋朝之時,兩代天子不過三十餘年,可積蓄極多,隋朝貯糧的洛口倉,當時積糧數千萬石,可中原卻有無數百姓飢餓而死,最後洛口倉卻被李密所據,成爲其反隋割據的糧草來源,其它各地的糧倉府庫,也多爲那些反王所據有,直到如今大秦立國數年,當年隋朝的許多府庫都還沒有用盡。”

“大隋從民間百姓手裡取走的大量糧食布帛,結果卻爲王世充、李密、李淵等利用,積聚起大量人馬。”

羅成問,“難道國家不應當徵收稅賦儲藏積蓄嗎?”

“陛下,貯積本來是國家的正常事務,但不能因而國富而民窮,應當使百姓有餘力然後徵收儲藏,怎麼能使百姓勞苦而強制徵收,結果百姓受飢,徵收來的錢糧最後卻全被賊寇所用呢?這樣的儲藏是沒有好處的,節儉讓百姓休養生息,這纔是應當做的,不能國富民窮,而應當藏富於民,國方安穩。”

“陛下自登基以來,雖也修改稅賦律法制度,給百姓授田均地,減輕民衆負擔,但這幾年朝廷做的事情太多,太急。天下未安,朝廷用兵卻無時無刻,沒有片刻停止,臣聽說朝廷爲了征戰,府庫已經用盡,不得以發行債券,借債五千萬貫,五年借債利息都得幾百萬貫,這是把以後幾年的朝廷收入提前透支,這是寅吃卯糧,萬一將來有水旱蝗災,或是什麼疫病瘟情,又或敵人侵犯,不法之人趁機作亂,就會出現不可預測之情況。”

做爲一個白身,初次面聖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羅成覺得馬周已經顯現出宰相之才了。

“馬周,你說的這些都很有道理,朝堂上諸公也都有如此見識,今年河隴戰事結束後,朝廷已經要全面與民休息,朕如今也欲廣選才幹之士,馬周,朕便授你爲御史臺巡察御史如何?”

巡察御史只是正八品下,品級低,甚至無出入朝堂正門的資格,只能由側門進出,非奏事不得至殿廷。但對內外官吏皆有監察權,權限甚廣,可以令百官忌憚。

大秦的御史臺改隋制的三臺爲一臺,但御史臺內又下設臺院、殿院、察院三院,實則就是把隋朝的司隸、御史、謁者三臺變成了御史臺三院。

皇帝直接授馬周正八品下的巡察御史,看似品級低下,可這卻是個極清要之職。

ωωω ▪тт kan ▪C○ 誰知,馬周卻直接拒絕了。

“臣不欲倖進,陛下有意推行科舉取士,臣自以爲可以參加科舉而中取,走正途出身。”

“哈哈哈,你這個自信倒不是錯,也罷,朕便賜你銀符白袍,可受詔入宮奏對。朕希望明年金殿殿試之時,能夠看到你。”

馬周謝恩。

待命人送馬周出宮後,羅成坐在殿中沉思良久。

連馬周這樣的書生,都知道現在大秦做了許多並不是很當務之急的事,看出大秦行事太過急切,已經導致有些不穩了。

用兵頻繁,鹽價居高,這都是百姓不太滿意的地方。

還有就是他們認爲宗室和諸侯們權力過大,剛纔馬周甚至認爲完全沒有必要實封諸侯,更沒有必要在中原還沒穩定的時候,就急着去開疆拓土。

雖然這幾年,朝廷打下了許多新的疆土,可這些新疆土上哪怕移去了許多中原的罪犯、貧民、奴隸等,但要穩固還需要很長時間。

而現在,朝廷恰恰是最需要休息生息的時候。

百姓厭惡戰爭,經歷隋亂後,他們更迫切的期待能夠早點過上幾天太平日子。

對外戰爭不斷,雖然一直是勝仗,但開銷也大,甚至戰馬牲畜以及將士們傷亡也大。

就拿上次的河隴戰爭,傷亡將士兩萬餘,死亡軍馬馱馬等十餘萬匹,朝廷爲此耗光國庫,還得借貸五千萬貫來善後。

開皇中,鹽每鬥十錢,不及米價。

大秦開國,朝廷每鬥鹽加價百錢,同時因爲實行民產官收商運商賣,鹽民產鹽,賣給朝廷是一斗十錢,除去人工等成本,鹽民還有不錯的收益。朝廷收到鹽,直接加價一百,一斗一百一賣給商人,商人得運輸得售賣,於是這個鹽價最後還得加,到百姓手裡,已經有一百二三十甚至更高。

此後用兵頻繁,朝廷對於鹽稅的倚仗更高,於是鹽價不斷走高,從一開始每鬥加價一百,到後來加價二百,再到如今加價三百。

百姓買鹽,往往要一斗三百四五十文。

這其實便是變相的寓稅於鹽,是變相的人丁稅,但現在問題是兩稅改革後,兩稅大大降低,朝廷稅賦減少,全靠工商市舶專賣等稅收,尤其是鹽稅,已經成爲了朝廷第一大收入來源。

鹽價哪怕降低個一兩成,朝廷這邊馬上就要出現財政缺口。

但高鹽價又導致了百姓開始不滿,同時也催生出了一大羣鋌而走險的私鹽販,哪怕朝廷再三宣告,販賣私鹽一斤一兩都要論罪,而朝廷的懲罰極重,一經抓獲私鹽販,都是直接發配邊疆流放墾田,永不得回中原。

但十文本錢不到的鹽,到百姓手裡就要三百多文錢,這裡面是幾十倍的利潤,依然還是有大量的人冒險犯禁。

其實有不少官員提出,鹽稅降低,販私鹽的利潤變少後,私鹽販子自然也會少。

可朝廷卻無法降低鹽稅。

“連馬周這樣的民間書生都能看出來的問題,可滿朝公卿卻無人能夠解決啊!”羅成嘆惜。

第950章 度種還是仙人跳第554章 藏兵於民第404章 天子之怒第733章 李淵起兵第1108章 知已知彼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1504章 殺伐第115章 縣令許親(謝秋懷夢涵萬賞!)第306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515章 軍生怨氣第490章 功高難賞第383章 破敵國都,生擒賊王第1022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465章 出雲公主第954章 已報生擒吐谷渾第999章 傲視西山我爲王第444章 無間道第1391章 格殺勿論第831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92章 民賊民憤第255章 叔侄相見第17章 還債第1071章 五嶺之南再兵亂第1364章 呆仗第253章 涿郡大軍一偏將第191章 東阿程咬金第1241章 朕又胖了第847章 最後防線第348章 笑的太早第1405章 吳王黨第1236章 大使館第65章 將功贖罪第1274章 許和尚第1108章 知已知彼第1389章 江西第1297章 國王自刎第293章 “負荊”請罪第427章 二徵高句麗,必先殺羅成第724章 弒君第29章 勇三郎王伯當第856章 悔恨的淚第1326章 賠本賺吆喝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549章 功蓋漢武第963章 固犁其庭掃其穴第1362章 楚皇請入朝第18章 一筆勾銷第178章 福利第1255章 狗奴第1422章 講究第1319章 油炸天雞第1266章 三箭定天山第1412章 霸皇第405章 背後一刀(感謝1農民伯伯萬賞!)第686章 再下一城第914章 換地封王第1351章 宮廷御液鹿血酒第364章 結燕唐之好第522章 割據遼東第324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1524章 波斯都督第1250章 積極進取的渤海艦隊第509章 生擒吳皇第1019章 萬里長征人未還第1345章 兩湖熟天下足第643章 賠了夫子又折兵第1427章 太子妃第935章 禁令第99章 內應第484章 山窮水盡第615章 逆戰第1036章 諸羌未臣天子憂第569章 封疆大吏第1022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011章 只聽調令不聽宣第168章 僱傭兵第1331章 來自銀河的你第226章 卑鄙無恥第776章 勸進第1385章 鷺島第699章 萬事俱備第454章 萬里覓封侯第77章 羅士信第550章 去意已決第1012章 漢家計拙是和親第214章 驃騎第526章 男人的尊嚴第281章 竇建德第595章 尉遲恭第350章 假降真受第540章 定計擒羅成第818章 李建成對羅存孝第580章 殺神過境第854章 功臣謀反第439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238章 兵過黃河第409章 忠武王第105章 鬥將第314章 還鄉團
第950章 度種還是仙人跳第554章 藏兵於民第404章 天子之怒第733章 李淵起兵第1108章 知已知彼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1504章 殺伐第115章 縣令許親(謝秋懷夢涵萬賞!)第306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515章 軍生怨氣第490章 功高難賞第383章 破敵國都,生擒賊王第1022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465章 出雲公主第954章 已報生擒吐谷渾第999章 傲視西山我爲王第444章 無間道第1391章 格殺勿論第831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92章 民賊民憤第255章 叔侄相見第17章 還債第1071章 五嶺之南再兵亂第1364章 呆仗第253章 涿郡大軍一偏將第191章 東阿程咬金第1241章 朕又胖了第847章 最後防線第348章 笑的太早第1405章 吳王黨第1236章 大使館第65章 將功贖罪第1274章 許和尚第1108章 知已知彼第1389章 江西第1297章 國王自刎第293章 “負荊”請罪第427章 二徵高句麗,必先殺羅成第724章 弒君第29章 勇三郎王伯當第856章 悔恨的淚第1326章 賠本賺吆喝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549章 功蓋漢武第963章 固犁其庭掃其穴第1362章 楚皇請入朝第18章 一筆勾銷第178章 福利第1255章 狗奴第1422章 講究第1319章 油炸天雞第1266章 三箭定天山第1412章 霸皇第405章 背後一刀(感謝1農民伯伯萬賞!)第686章 再下一城第914章 換地封王第1351章 宮廷御液鹿血酒第364章 結燕唐之好第522章 割據遼東第324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1524章 波斯都督第1250章 積極進取的渤海艦隊第509章 生擒吳皇第1019章 萬里長征人未還第1345章 兩湖熟天下足第643章 賠了夫子又折兵第1427章 太子妃第935章 禁令第99章 內應第484章 山窮水盡第615章 逆戰第1036章 諸羌未臣天子憂第569章 封疆大吏第1022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011章 只聽調令不聽宣第168章 僱傭兵第1331章 來自銀河的你第226章 卑鄙無恥第776章 勸進第1385章 鷺島第699章 萬事俱備第454章 萬里覓封侯第77章 羅士信第550章 去意已決第1012章 漢家計拙是和親第214章 驃騎第526章 男人的尊嚴第281章 竇建德第595章 尉遲恭第350章 假降真受第540章 定計擒羅成第818章 李建成對羅存孝第580章 殺神過境第854章 功臣謀反第439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238章 兵過黃河第409章 忠武王第105章 鬥將第314章 還鄉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