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秦家上下都透着一股喜慶意味。
一則是因爲大小姐馬上就要帶着意中人回來,二則是大小姐的親事若是順利定下,待到大小姐嫁人,老爺也要續絃娶妻。對於秦家中人來說,新姑爺是江湖上首屈一指的青年才俊,未來的主母也是女子中數一數二的人物,這一來二去,秦家的聲勢只怕要趕超有老劍神李道虛坐鎮的李家和有大天師張靜修坐鎮的張家。
雙喜臨門,焉能不喜?
胡良這段時間都在遼東,就住在秦家的大宅中,自是也感受到了這股誰也不曾明言卻又確確實實存在的喜慶意味,便由衷地爲自家兄弟感到高興。在他看來,李玄都是自家弟兄,一起出生入死,相交莫逆,秦素又是自己的師妹,師妹嫁給了兄弟,那便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不過換個角度來說,自己纔是最可憐的,師妹跟兄弟跑了,若是老李有良心,他不是也有個師妹嗎,把師妹介紹給自己,這就算是扯平了,親上加親嘛。
這段時日以來,胡良一直跟隨在秦清左右,學習刀法。他的情況和李玄都類似,都是離開了師門,但是師徒恩義不斷,如今他已經不算是補天宗的弟子,卻還算是秦清的弟子,在秦清的指點下,已然跨過歸真境的門檻,雖然比不得李玄都從先天玉虛境直登歸真境九重樓的壯舉,但也有歸真境八重樓的修爲,與陸雁冰相差彷彿,只是年歲太大,註定與少玄榜無緣。
就在昨天,胡良曾經向師父旁敲側擊,詢問師父對於李玄都的看法,可惜碰了個軟釘子,不過他聽說景修已經前去接應,他也知道這位師叔對於李玄都的印象極佳,由此來看,秦清應是不會太過反對這門親事。
秦府佔地廣闊,自然少不了引水入府的手筆,在後宅建成一個佔地十餘畝的大湖,波光粼粼,碧波盪漾,可以泛舟湖上。湖心處又填土造島,島上建有三層高樓,原本是秦清獨居修身所在,不過在髮妻亡故之後,他因睹物思人之故,不在府中居住,搬到了補天宗中,便將此地送給了獨女秦素。
換而言之,這座三層高樓便是秦大小姐的閨閣重地,等閒人等不可踏足。
胡良百無聊賴地來到一條廊道上,倚欄而立,望着湖心的三層高樓,想着:“老李啊老李,你若娶了秦師妹,少不得要隨她稱我一聲師兄。”不過他又轉念一想:“如果老李真是個有良心的,把他的師妹許給了我,那我豈不是也要稱他師兄?”正在胡良想着這些有的沒的時,忽聽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
胡良轉頭望去,只見一人走來,趕忙起身,正色道:“二叔。”
只見來人相貌清癯,與秦道方有幾分相似,正是秦道遠。
本代的秦家嫡系大宗共有兄弟三人,大哥秦道正,自幼拜入補天宗門下練刀,三十歲時成爲秦家家主,只是秦道正並不喜歡家中俗務,遂將家中大權交予二弟秦道遠,他則是改名秦清,一意練刀,終是成就“天刀”美名,也是如今的太玄榜第一人,號稱老玄不出,舉世無敵。
秦道方在家中排行第三,與尚武的大哥不同,他自小崇文,喜歡讀書,也因爲身體的緣故練不得武,十年苦讀,十五歲中秀才,十七歲中舉人,二十五歲中進士,被授官爲翰林院編修。後又宦海沉浮二十餘年,如今已是秦州總督,封疆大吏,大權在握。
相較於大哥和二弟,這位秦家二老爺聲名不顯,這些年來也不曾離開秦家,除了代替大哥操持家業之外,就是擔任遼東總督趙政的謀士幕僚,無論是哪種身份,都無法與另外兄弟二人相比,可對於秦家中人來說,最少不了的就是這位二老爺了。
秦道遠不是補天宗的弟子,所以一衆補天宗弟子也不好稱之爲師叔,或是稱呼爲二老爺,若是親近些的,乾脆按照排行稱呼爲二叔,與李玄都等人偶爾也會稱呼李道虛爲老爺子是一樣的道理。
秦道遠較之秦清多了許多煙火氣,較之秦道方又少了許多文人的傲氣,不像江湖武人,也不像文士大儒,倒是像一位和氣生財的富商大賈。他擺了擺手,示意胡良不必多禮,道:“天良,聽聞你與小李先生是知交,可是屬實?”
胡良笑道:“自然屬實,不過什麼時候又出來個小李先生。”
秦道遠笑了笑:“以前自是沒有的,可自從李紫府就任太平宗的代宗主後,就有了這個說法,蓋因江湖上的李先生太多了,若只稱呼李先生,難免混淆,於是按照年齡區分,分別是:老李先生、大李先生、小李先生。”
胡良玩笑道:“我聽說紫府還有個師弟,叫做李太一,在江湖上也是不小的名頭,恐怕不是池中之物,日後若是他也名滿天下,又該如何稱呼?難道是小小李先生?”
秦道遠笑道:“那就是日後之事了,再者說了,也未必有日後,當年司徒大先生何等人物,還不是落得那般下場。”
胡良沒見過司徒玄策是何等風采,可他的師弟張海石和兄弟司徒玄略都是江湖上成名多年的人物,可想而知,若是這位大先生能活到今日,必是不遜於宋政、秦清的人物,說不定還有機會與澹臺雲一較高下。
胡良道:“我聽說紫府與當年的司徒大先生甚爲相似。”
秦道遠道:“這也是二先生如此喜愛這位師弟的緣故了,再進一步來說,老李先生給他取名帶有一個‘玄’字,未免沒有感懷這位大弟子的意思。只可惜……”
胡良見秦道遠住口不言,問道:“可惜什麼?”
秦道遠猶豫了一下,道:“這位小李先生,不對,這位四先生還是走上了當年大先生的老路。可見這個‘玄’字,倒真是一脈相承了。”
胡良不是蠢笨之人,只是微微思索片刻,便明白過來:“司徒大先生也與老劍神不和?”
“不是不和,而是意見不同,道理不同,腳下的路不同。”秦道遠搖頭道。
胡良忽然涌出一個極爲可怕的想法,試探問道:“那司徒大先生的死?”
秦道遠看了他一眼,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嘆息道:“這些年來,二先生和老李先生不睦,不是沒有原因的。”
胡良失聲道:“是老劍神殺了司徒大先生?”
秦道遠加重了語氣:“慎言!不是老劍神殺了司徒大先生。不過……有些時候見死不救,算不算殺人呢?”
胡良身子晃了一下,顯然是因爲極爲震驚之故,喃喃道:“如此說來,老李這傢伙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秦道遠唏噓道:“老李先生大約是對司徒大先懷有愧疚之意的,所以在處置小李先生這件事上,他還是心軟了許多,若是換成當年還未退居幕後的那位大劍仙,小李先生就算能留下一條性命,恐怕也離不開東海半步。”
胡良道:“老李,紫府知不知道此事?”
秦道遠輕聲道:“大約是知道的,也可能不知道,這取決於二先生,待他來到遼東之後,你可以當面問他。”
胡良一怔,隨即反應過來:“二叔,你怎麼忽然提起此事?我聽說師父與司徒大先生交好,難道這是師父的意思?”
秦道遠笑而不語。
胡良搖頭道:“知道如何,不知道又如何,他還能爲了師兄找師父報仇嗎?再者說了,也不是師父親自動手殺人,只是見死不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