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人在完蛋,中國人在抗旱。
這不是誰傳出的一句順口溜。在三大平原地區,由於對農村水利工程的持續投入和大額的柴油補貼等原因,尤其是煤變油工程第一期項目的順利出油,幾乎每天晚上都能聽見大型農機和農村小型泵站的轟鳴聲。白天太陽曬的要死,農戶們和實行土地入股,工業化生產的農業工人們都開始向夜貓子看齊。白天睡覺,打牌,晚上下地幹活。低壓線路上拉過來的照明線路和氙氣大燈把整片整片的農田照的亮如白晝。
往年的經驗,抗旱也好,抗病蟲害也好,大面積的平原地區啥都好辦。但是山區就不好說了,雖說現在在山區裡種純糧食作物的少了,但是架不住那些梯田已經改成了經濟作物,茶園,水果,藥材,調料等等。這些地區的經濟作物一旦減產,產生的關聯效應不比糧食減產少多少。
但是,這些地方大多是山區或者丘陵,普通的大型農業機械根本上不去,而用人工的話,先不說人力成本,光效率就夠嗆。
廖三伏對此心急如焚,如今電力的價格降下來了,但是問題是這不僅僅是動力的問題。對於山區,要想開採地下水的話,就只能使用岩石深機井。因爲山區的岩石層含水量幾乎爲零,必須向下打深,然後穿過岩石層直接打到含水層上才能弄到地下水。這樣一來對於打井的設備和技術就是一個較高的要求。平原地區不怕,甚至一兩個人弄一根夠長的鑽桿就能手工戳出一個井,然後接上抽水機就行了。山區在岩層上打井就必須上工程機械。?? 太陽的距離137
但是工程機械的體積卻讓他們進山成了一個難題。另外不僅僅是打井,其它的農業機械也都存在無法進入山區或者梯田工作的問題。南方的一些人們曾經創造性的將摩托車的後輪卸掉裝上小型農機,但是這種自己改裝的小機械能夠適應狹窄地區不假,可垂直的落差問題依然不好解決。說白了,這裡需要能爬山的農機。
可是農機爬山……
就像導彈院的傢伙們玩軍轉民玩出大喪失的滅火導彈一樣,這次節操碎一地的是電力口。
電力口那個多腳工程機械的全部測試已經完成了,被刷上國家電網的標誌或者南方電網的標誌後,再刷上橘紅的底漆和黑色的防撞條漆,這些內裡很先進,外表看起來像兒童玩具的東西開始跟着電力職工們走南闖北。雖說翻山越嶺不在話下,而且一輛帶兜的單機拉起來就走。但是那個昂貴的價格和鍍鋅管+帆布的駕駛室還是讓人瘋狂的吐槽。
爲此,電力口的人開始打算拉其它的人下水,來給他分攤成本。
首先找上的是部隊。搞開發的工程師們拉着搞市場的業務員們把這東西的機動性吹的天花亂墜,可是在關鍵的行程和載荷上,立刻就現了原形。軍方的評估是腿短,載重低,價格貴,而且液壓件和活動機構太多,平均下來故障率高,電磁萬向關節太脆弱,載具本身完全無防護。結論是,過個一二十年再說。
這種評價給開發小組和業務人員照腦袋上潑了一大盆冷水。這樣下去的話,訂貨百分之百低的要死,這連開發成本都收不回來啊。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就在他們天天唉聲嘆氣的時候,幾個意想不到的廠家找上門來。
中國一拖,福田雷沃,山東時風。這三個看起來跟他們八竿子打不着的企業聯袂而來,讓他們非常奇怪。
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廖三伏老爺子因爲南方和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等地的農業機械化率低的問題在農科院農業機械所大光其火。老頭用所有難聽的字眼給依然沒能搞出地形適應力強的農機具的科研人員洗臉。
不過人都是逼出來的,爲了下次不再讓人噴,農機所的人開始聯合這些農機企業搞攻關,沒成想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電力口滿世界的推銷機器蜘蛛的事情讓他們知道了。
說實在的,電力口開發小組的這些人壓根就沒往農機方面想過。這東西實在是太貴了。
不過,本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意思,他們還是認真的介紹了自己的多腳機械項目。
然後,他就見識到了什麼叫有中國特色的簡化功夫,當然,後來他也摻和進去了。因爲他的種族天賦也是這個。
首先,動力包被去掉了。現在電力設施完備,就算是高山上的梯田,也有電線拉上去。而且,平常這這東西不是什麼聯合收割機,需要自己走路,它只要到地頭然後自己爬下來就行。
然後,液壓減震和疊片式減震系統也統統拆掉,在田間地頭幹活沒那麼顛簸,當然,可以在六隻腳上綁上輪胎什麼的,既減小地面壓強,也能減震,這樣在南方的水田裡行走更加利索。
電磁萬向關節去掉,改爲普通球形關節,簡單耐用。這東西不需要往鐵塔上爬,只要能爬上不到一人高的突破就行了,不需要像螃蟹一樣橫向移動,所以,電磁萬向關節沒有用處。
最後,也是簡化最喪心病狂的一點,力反饋系統和紅外下測高系統全部去掉。我們是農業機械,紅外線,光電測高,力反饋什麼的不需要,只要有人眼觀察就好了。
然後這樣的話,只保留多點步行的核心控制律就好,其他的模糊判斷和反饋判斷機能也可以全部去掉。電傳操作也可以簡化爲普通的鏈輪絲桿操作。基本上,這就是一個可以仿真步行的大鐵架子而已。?? 太陽的距離137
當然,你拿這東西遠足爬山百分百摔的跟王八吃西瓜一樣,滾的滾爬的爬,但是僅僅是往人工修整過的梯田上爬,這是沒問題的。
經過這羣傢伙喪心病狂的簡化之後,一臺售價不過20萬的多足步進農機平臺就誕生了。而且,這東西是模塊話設計的,裝上收割裝置就是收割機,裝上插秧裝置就是播種機,裝上旋耕犁就是耕耘機。而且,在實驗中,這個東西拖着長長的電線,吧嗒吧嗒的走的飛快。
當廖三伏拿着一大摞這東西的說明文件和評估報告,放在劉繼鵬面前,讓他批准一個農業部的補貼計劃的時候,劉繼鵬差點沒囧死。
“我說老爺子,我總覺的這玩意兒在‘我愛發明’上見過,不過這東西真的能用?”放下手裡的文件,他有些頭疼的抓了抓頭髮。
“能用!”廖三伏斬釘截鐵,“不過這還得感謝電力部門的人,要不是從去年開始,他們就密密匝匝的拉電線,這玩意兒也沒得用。光加一個柴油機,就讓人頭疼死。”
“有了這個玩意兒,咱南方,尤其是雲南,貴州等省份,農業機械化率將大大的提高,同時對抗極端惡劣天氣的能力也會增強。埃及的事情深深的教育了咱們,糧食,最好還是捏在咱自己手裡。就算糧食不賺錢了,那也要改成經濟作物用地,一旦有事情,三個月,咱們的應急作物就能成熟。這是根本!”
“是啊。”劉繼鵬點點頭,“主席和總理這兩天在提一個事情,就是國內在盲目擴展電動轎車等產業的產能,還有一些重複性的高電耗項目也在盲目的上,短期內經濟效應是有了,而且今年的經濟增長破兩位數已經是板上釘釘了。不過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我們有經濟過熱的危險。”
“能源革命,到了第二年纔開始出現這種苗頭,算是不錯了。去年咱們關停並轉小火電等動作壓住了全國經濟投資,今年反彈也正常。”廖三伏點點頭,接下來老爺子話鋒一轉,說道了另一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上去。
”小劉總理,民政那邊最近鼓搗出了一個條例,你知道不?”
劉繼鵬一愣?民政?人社部又出什麼幺蛾子了?農村合作醫療還是農村戶籍的問題又有反覆?他頭髮根子一陣發乍,自己怎麼不知道人社部那邊有什麼新動作?
“你別緊張。”廖三伏看出劉繼鵬眼神不對,“不是農村的事情,要說我管的也太寬了,他們弄的是涉外的一個條例,偶然聽見他們在討論。”
“涉外的事情?”劉繼鵬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什麼涉外的事情需要人社部來起草條例了?
“嗯,我記下一點兒來。”廖三伏喝了口茶水,“好像是,關於涉外婚姻的。他們正在討論對於涉外婚姻,夫妻雙方在國內生活一定年限後,直接入籍的事情。”
“您等會兒!”劉繼鵬腦子有些亂,“在國內生活一段時間內直接入籍?咱們可是不承認雙重國籍。直接入籍不是等於說……”
說道一半上,劉繼鵬突然反應過來了。夫妻雙方,國內生活,入籍。這三個條件湊一起?
劉繼鵬的腦子飛快的轉着,如果是國內女性往外嫁的話,大部分是跟隨男方走人。所以,很少有入籍這一說。另外,事業有成的人也不大願意放棄本身的國籍,畢竟在中國,有居住證就行了,沒有雙重國籍,很多事情挺麻煩。
但是嫁過來的外國新娘們呢?劉繼鵬想着,眼睛不知爲什麼就落在了地圖上,中東那一片。
“這羣王八蛋!人家剛出事,他們就想着落井下石。您放心,老爺子,我饒不了這幫傢伙!”劉繼鵬咬着後槽牙說着,他以爲老爺子看不慣民政上這種變相縱容購買涉外新娘的事情。
“咳!小劉總理啊,你誤會我的意思了!這是好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