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

“老虛。。可在否”

外間一個聲音大老遠的叫喚道。

“我有好事來找你呢。。”

周淮安不由的拍拍額頭做無奈道,真的有些後悔用了這個姓氏,結果整天被人“老虛”“虛判”的叫來叫去,總有點不怎麼對勁也整人都不怎好了的意味。

隨後一個青袍濮頭的年輕官員就踏進門來,卻是他如今的副手之前那位參軍林言,也是義軍正在廣州境內進行的,新一輪丈畝和屯田工作的檢校官;此外,他還有另外一個衆所周知的身份,就是黃巢親大姐的兒子,典型的甥舅(裙帶)關係。

當然了,在事實上如今黃巢身邊的許多文武要職,都是他親族出身的人等當任的,其中以號稱“黃門八子”的存在最爲核心和緊要;比如掌書記黃睿、右長史黃瑞,孔目官黃揆、支使黃鄴,巡糧院黃諤,就是他的從兄弟或是族兄弟;前翼率將黃皓、門仗都尉黃存則是他的侄兒。

這也是這個時代當中,以宗族和鄉黨爲紐帶廝殺在前的大多數農民軍隊伍,所普遍具備的基本常態。但是怒風營現今的那種狀況,屬於比較另類或者說奇葩的存在。屬於某種意義上的底蘊不足,缺少根基的象徵。

因此雖然他名爲周淮安的副手,但是在屯田和丈畝方面的實際工作都是由他出面主持(衝鋒在前),而由周淮安居於幕後爲之策劃和提供相應的建議,或是解決一些其間遇到的問題和突發狀況。當然了,是在遇到個別難度太大的狀況,周淮安就會引導他祭出賴以成名的法寶和大殺器——“找舅舅出頭”。

這一次他過來卻是親自送來了拜貼,邀請周淮安去參加一場城中新舉辦的飲宴活動。

理由是慶祝新近義軍在嶺南道徵拓大業的勝利和成果之一;經過了三個多月的攻戰和相持、再戰之後,嶺西節度使麾下的邕管、桂管兩大經略使所部,正式向着廣州所在的大將軍府獻上降表和請求歸附了。

雖然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有不少手尾要處理,但這也意味着除了位於交州(今越南首都河內)的安南都護府之外,嶺南道的東西兩路就此統一在了義軍的旗幟下了。

嶺南道原本設置的是五府經略使,以原本廣州都督府爲主,另外兼領桂州、邕州、容州、交州四管之地;於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初設,同爲天寶十節度使之一,但是實際上這個五府經略使,在十大節度當中的存在感是最低的,長期只是朝廷邸聞墊底的角色。

因爲它的主要職能是“綏靜夷僚”,而統轄經略軍、清海軍,直轄廣管諸州、兼領桂、容、邕、安南四管諸州郡兵,直接管兵才一萬五千四百人;不但在規格和職別上低上數等,相對與其他那些動輒數萬、十數萬計的節度使們,也是兵微將寡的存在。

但就算是這一萬五千名常備軍,也依舊長期吊打和碾壓周邊的各種土蠻勢力,甚至還一度可以支援在黔中道和安南都護府對南詔的戰爭;只是這麼一隻南方的百戰勁旅,在安史之亂當中的南陽之戰隨着山南節度使魯靈之敗而損失殆盡了;後來雖然重新恢復了建制,但是無論是戰鬥力還是士氣面貌已經不復舊觀了。

因此,直到至德二載(757年)才因爲“天下羣寇畢起”改爲爲嶺南節度使,治所在廣州,但是主要的職責還是平盜定蠻,而分別有所擴軍;待到鹹通三年(862年)分爲東西二道,廣管爲嶺南東道節度使,邕管兼桂、容、交四經略,爲嶺南西道節度使。

但是分道之後的嶺東節度使,由於缺少了直接備敵的壓力而只有鎮平土蠻的需要,導致戰鬥力進一步的馳廢,冒籍和空額漸多;因此,實際上當初那位剛剛轉任沒多久的嶺東節度使李昭,僅僅是用廣州一地倉促聚集起來的官軍,再加上臨時私募的健勇和土團、鄉兵,還有城中的商人護衛等等雜色武裝,來抵禦南下的農民軍,所以城外一戰大敗之後就再也難以挽回大勢了。

而相對於嶺東節度使麾下的孱弱渙散,嶺西節度使麾下的邕管兼桂、容、交諸州兵馬,長期鎮壓諸蠻兼作抵禦南詔侵攻的緣故,在陣容上就要更強也更加精壯一些了。

尤其是那些用來備邊的長征健兒,很大一部分時來自中原諸鎮的戍卒;還有相當部分則是數年前追隨當代名將高駢,擊敗過入寇的南詔聯軍,進而收復安南都護府的劍南精兵;再加上多山的地形,所以並不是好相與的存在。

爲了掃平西面這些剩餘的官軍武裝,義軍也是大部盡出而相繼打打停停了好幾個月,都沒有能夠拿下來多少,其中還遭遇了好幾次的大小潰敗;

只是這些邊軍的弱點和補足也很明顯,他們本身所在的地方就是地貧民窮,又土蠻雜處牽制了很大一部分精神和資源,所以如果光靠所在地的產出根本支持不了多久,而長期需要來自嶺東的珠江流域和北面江西的轉輸和協糧;

再加上兩年前西南爲患二十載的南詔王酋龍死,其子法繼位,改元貞明承智大同,國號鶴拓,又於乾符四年(八七七)閏二月,遣使於嶺南西道節度使辛讜,向唐朝請和。遂下詔許和。辛讜亦遣使往南詔,自此諸道兵戍邕州(今廣西南寧南)者什減其七,可以說已經不復舊時盛況了。

因此,在對佔據了嶺東精華地區而重整旗鼓的義軍,進行反攻失利而陷入僵持之後,就自然開始謀求其他方面的出路;比如暗自派人前往廣州求和和訂立停戰之約,乃至對黃巢所在大將軍府名義上的歸降和從屬,來換取他們在地方上維持現狀和自行其是的便利。

作爲相應的代價和表態,就是嶺南西道節度使辛讜被邕州的部下所逐,而僅以數騎南下出奔安南都護府所在的交州;這樣除了一些就地潰散或是紛紛棄守北逃的部分官軍之外,以邕州和桂州之間的餘部約三萬在籍人馬,盡皆歸附到了黃巢的沖天大將軍府名下。

要說這位五十歲就任嶺南西道節度使的辛讜,也算是個當世小有名氣的人物,乃是唐德宗之世的太原尹雲京之孫;父輩做過壽州刺史,乃是官宦的門第;早年卻是遊俠少年的出身,壯年時以參與討伐龐勳之亂而獲得晉身之路;最終在高駢平定交州的土蠻之亂,擊敗了來犯的南詔軍隊之後,被保舉爲新任的嶺南西道節度使。

因此,完全可以說是既有軍略亦有武勇,更兼臨危受難應時而出威望的一代人物;只是因勢使然之下個人的能耐根本獨立難支大勢所趨了。

此外,作爲嶺西兩管歸附的連鎖反應,還有就是義軍正式收降了朝廷在海南大島上所設立的瓊州都督府,以及所領瓊、崖、振、儋、萬安五州和一堆羈縻屬;而向其中的瓊州派了象徵性的駐軍和守備人等。

當然對於周淮安來說,這個在用來流放政治犯的嶺南也屬於惡地的存在,亦有其相應的價值和作用,比如作爲季風和洋流上的北迴歸線途徑港口之一,在嶺南的貿易活動當中,扮演着相當重要的角色和作用;也是如今恢復廣府商路的重要外延之一。

因此,在沒什麼人肯去這個“惡地”的情況下,周淮安安排個把自己人的阻力和難度,就變得容易了許多了。

按照林言話語中隱約透露的意思,還將有一部分被就地解除武裝的官軍俘虜,隨後會被押解到廣府附近接受處置和點閱。這可是大唐軍事序列裡最以善戰能的長征戍卒啊(身爲邊軍序列,不會打的都死光了)。

因此,只要是有點字號的義軍將領,都不免對其動起了心思;事實上許多義軍將領麾下最能打的老班底,甚至是身爲將領本身,就有這些前官軍的資序和出身。林言這次暗中透漏而讓他提前做好準備,也是一種一貫變相的示好;

畢竟在此之前周淮安已經幫他出了好些主意,也化解了好幾次相當棘手和爲難的突發事端。所以他還是有足夠的動力和立場,將這種亦師亦友的互利關係給維持下去,現在也是沒有例外的樣子。

所以雖然周淮安不怎麼喜歡這種拋頭露面的公衆場合,也不贊成義軍上層當中這種將舊屬官僚做派學的十足,而五日一小聚,十日一飲宴的作風;但還是不得不賣他這個面子應承下來纔是。

“還有幾個相熟的同好託我來問。。”

林言繼續嘮嗑道。

“你正撰寫的那幾部誌異。。能否再多出幾節啊。。”

“他們在軍中的聽的老不過癮,心癢癢的就等下情如何。。”

“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情啊。。”

周淮安無奈的笑笑道。

“我這身兼的事情太多了,又要治學,又要管宣貫傳發,還要顧及營造工坊那頭。。”

“大多數事情才起步而已,是在沒有多餘的心思來編撰這些誌異和變文啊。。”

當然了,他並不是真的缺少足夠時間,事實上這種耳熟能詳的文抄公做派,只要口述就能完成大多數內容了;只是他想要奇貨可居的吊着別人胃口而已。

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六章 在北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705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928章 連旗登戰場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八第四百四十五章 書中竟何如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1045章 雁行緣石徑(續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828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四百九十八章 嘯旅乘明發(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1034章 天子按劍怒(下第九十四章 清鄉下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765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645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第四百零四章 候烽河外暗(續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第一百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946章 列卒赤山下(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嘯旅乘明發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801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鐵騎擁塵紅(下)第八十六章 告令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第883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上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六百一十七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836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中)第705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第三百五十四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782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下第1022章 嚴秋筋竿勁第864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二)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三十二章 突現(下)第809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續二)第六章 在北第667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第777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中)如約補償的二更來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千里卷戎旌第681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第1000章 烽火入洛陽(續)第五十章 餘響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頃第1024章 嚴秋筋竿勁(下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第五十九章 陰雲第三百三十五章 或聞通鬼魅(中第五百七十四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三)第二百一十章 交州5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一百零五章 盤底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四百七十二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中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六十四章 城下(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異心3(算昨天的第800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般心思二第五百零十一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
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六章 在北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705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928章 連旗登戰場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八第四百四十五章 書中竟何如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1045章 雁行緣石徑(續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828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四百九十八章 嘯旅乘明發(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1034章 天子按劍怒(下第九十四章 清鄉下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765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645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第四百零四章 候烽河外暗(續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第一百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946章 列卒赤山下(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嘯旅乘明發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801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鐵騎擁塵紅(下)第八十六章 告令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第883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上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六百一十七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836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中)第705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第三百五十四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782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下第1022章 嚴秋筋竿勁第864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二)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三十二章 突現(下)第809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續二)第六章 在北第667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第777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中)如約補償的二更來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千里卷戎旌第681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第1000章 烽火入洛陽(續)第五十章 餘響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頃第1024章 嚴秋筋竿勁(下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第五十九章 陰雲第三百三十五章 或聞通鬼魅(中第五百七十四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三)第二百一十章 交州5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一百零五章 盤底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四百七十二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中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六十四章 城下(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異心3(算昨天的第800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般心思二第五百零十一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