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

“這麼說,我軍還是晚了一步,竟讓那太平賊出藍田入京師,而形成兩相呼應之勢了?”

崔安潛這話說的不緊不慢,卻讓在場諸將宛然有寒風透骨而過一般的凜然身懼,不由自主的伏低了身子。

“卻不曉得,長安南面,又是哪位國朝棟樑負責遮斷和掠陣的啊?”

“相公贖罪,相公贖罪,”

然後,就有一名軍將當即拜倒下來切聲喊道:衆人側目之下,卻是隨行的河中軍晉州兵馬使張純能。只見他磕頭似搗的大聲告饒道:

“實在是本軍在延州損傷過甚,信步而來的那些士卒亦不堪用的緣故啊,還請相公給卑下一個彌補的。。”

“什麼叫做損傷過甚,亦不堪用的緣故,怕不是在地方上奪財帛子女搶不過來,把親兵都差遣出去替你羅括了吧。”

然而他的話就被崔安潛身邊的軍巡推官劉崇魯,給冷聲打斷而揭穿了開來:

“你當初自告奮勇願爲偏師擊賊的時候,可又是如何奮不顧身之態?。。如今又是怎麼弄得連手下人馬都收聚不起來的!”

“如今因爲你的疏失緣故,令城中新敗未久的賊軍得了外援,眼看得崩滑下去的士氣人心,還有那些暗中心向朝廷的忠義之士,又要橫生枝節有所變故了啊!”

“相公明鑑。。”

張純能張口結舌的想要分辨一二,卻被已然不耐的崔安潛一個眼色,就當衆剝了袍甲拖出去;又在急促而至的一聲淒厲慘嚎聲中,變成了端進來驗明正身的一個血粼粼首級。

然後,形容儒雅俊秀的崔安潛纔看了眼大氣不得多出的衆將,對着通報敵情和城中密信的將校吐出兩個字:

“繼續。。”

然而,聽到了其中有關太平賊的一些見聞時,卻是再度引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

“吃菜要吃白菜心,打戰要打沙陀兵?。。”

包括崔安潛在內各人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有些微妙和奇特起來。

“豈有此理,這些賊軍真是。。真是。。視我朝廷正師爲何物了?”

有人當下氣得哆嗦不出囫圇話來了,卻是代北行營都虞候張彥球。、

“區區的沙陀胡,又當何德何能,可令賊中自居我軍本陣其上呼。。”

剛剛反正朝廷的邠寧節度使留後朱玫,亦是勃然憤聲道

“這是無稽之談的混賬話,只是這些賊軍又是如何知曉尚在代北的沙陀部呢?”

然後又有人變得驚異和懷疑起來道,卻是河東牙將論安。

“興許是當年朱邪父子參與平定徐州(龐勳)賊亂的名聲,亦是傳揚入賊中了。”

身爲馬軍都知王蟾也附和着開始揣測道:

“真是荒謬,朱邪部數載之前方纔爲朝廷索討;朱邪氏父子新近才得蒙朝廷寬赦,自山外領兵陣前效贖的,那些賊軍又是從何得知呢?”

更有河東兵馬使薛威,借題發揮起來用陰晴不定的語氣說道:

“難道是賊軍的眼線和耳目,已然如此深入河東乃至代北之地了麼,這也太過匪夷所思了吧”

接着還有支使崔澤,露出某種隱然憂慮之色道:

“我倒是聽聞過,沙陀部的蔚州李友金在京南遭遇了不小的挫敗,本人亦是重傷而退,難道是因爲如此的緣故呢。”

又有人自以爲是的聯想到。

正當他們爲此大聲非議和亂糟糟的抨擊成一片之際,卻是已然有人不耐煩站出來打斷道:

“諸位多說這些又有何益?不過是徒然空耗時機呼。”

卻是党項大首領權夏州刺史,銀夏綏(即今鄂爾多斯南部地區)節度使留後拓跋思恭的弟弟,率領一支党項騎兵正在帳下聽命的宥州刺史拓跋思忠,只見他出列對着崔安潛拱手請命道:

“請相公明鑑,我等亦聞那太平賊在南方素有悍名,戕害各路軍將官吏士紳無算,某願爲朝廷前往一試長短乎?”

“好,再以東方(逵)副使的渭北軍,且爲接應和殿後。”

一直沒有說話而冷眼旁觀着這一幕的崔安潛,這才惜字如金的應道。然而,他心中也不免產生了那麼一絲絲疑惑和忌憚的苗頭來。

畢竟,這沙陀部的朱邪一族可是有過反抗朝廷的前事;居功自傲,桀驁不馴,不服王化纔是他們最常見的畫風所在,更兼之前更是因爲認爲北都留守鄭從讜犒勞和賞賜太薄,縱兵搶劫了太原城的近郊。

然而如今的南討大軍之中,形形色色的番軍同樣佔據了很大的比例。除了朱邪氏爲首的沙陀部外,其實還有在陰山大都督赫連鐸被襲殺之後,已經淪爲其附庸的赫連氏退渾各部。

又有銀夏綏節度留後拓跋思恭爲代表的平夏、東山党項各部;振武軍節度使契苾璋麾下來自單于都護府的回鶻別部兵馬,正所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巨大幹系和厲害所在。

相比這些代北行營節制之下的藩部人馬,他調集和發動了河東五鎮七軍的官軍所屬,就愈加幾乎竭盡了河東的人力物力;而不得不在每次戰勝之後,都要默許那些軍將們放任官兵私下抄掠以爲補足和就食。

因此,他籍故殺掉這個率領一支河中地方兵馬從戰的張純能,也不過是以最小的代價來達到,短期之內有所震懾和警醒的效果而已;因爲在這裡每耽擱和拖延一分,就要在北面漫長的羣山谷道當中靡費掉海量的錢糧物用。

故而,待到拓跋思忠和東方逵相繼領命而去之後,他又對着帳下諸多軍將沉聲道:

“沙陀三姓十七部乃是朝廷討賊的中堅和助力所在,朱邪大都督更是國家累世有功的宿將,今後敢有以此非議生事者莫怪軍法無情!”

接着他又對身邊的掌書記李渥交代道:

“替我擬令給朱邪(翼聖)討擊,就說圍困和封鎖上京的後續事宜,需要更多借助他麾下的力量,可令親族部將分兵前來策應。”

然而,當軍議結束之後沒多久,在夏日熱風當中被緊急送進來的一樁急迅,卻是讓崔安潛臉色微變而恨聲喊道

“王重榮此寮死不足惜哉。。”

“來人,給我想法子回書城內。。”

——我是懷疑的分割線——

而在猶然處在暴風雨前平靜當中的長安城,源源不斷往來於南郭三門之間的人員和物資的隊伍,就是日常最多見的光景了。

“繁榮的廣州府,xx軍旗紅,開天闢地第一回,百姓有了子弟兵,從無到有靠誰人,偉大的太平軍,偉大的周嘟嘟,偉大的周嘟嘟”

“兩千五百里萬水千山,北上征程滅舊唐,高舉青旗入襄陽,轉危爲安靠誰人,偉大的太平軍,偉大的周嘟嘟,偉大的周嘟嘟。。”

(感謝肥空改編)

在雄壯盪漾的歌聲當中,圈佔了明德門內側的安義坊和延柞坊之間的太平營地外,已然聚攏了一大堆的長安本地百姓。

其中除了許多聞訊前來做買賣的小商販和臨時攤位之流,更多是毫不避嫌前來看熱鬧的人等,因爲這些太平賊纔來兩天的光景,就已經體現出許多與過往不一樣的東西了。

比如他們每天起來要唱歌和升旗;早食、午食、晚餐和會操之間也動不動就開唱起來,或又是齊聲的宣讀一些含有道理和主張的詞子;

還有他們除了在城頭上駐守之外,其他時候進入了營盤之後,就基本不再出來了;就算是出來也是成羣結隊的穿街而過,根本沒有任何沿途掉隊、四散滋擾附近民家的跡象。

甚至作爲城南外郭最爲破落的棚戶區與貧戶扎堆所在,如今更是一片荒敗和凋寂景象的安義坊和延柞坊,也因他們的到來而變得有些繁榮和熱鬧起來。

因爲他們甫到地方就開始分作數班,手腳不停的開始清理和營建起營盤及其周邊了;哪怕是到了深夜裡,也可看見燈火通明的工地,聽見徹夜不熄的勞作號子。

這些太平將士就是自討苦吃又最爲講究的偏執狂一樣,僅僅就用了兩天一夜的共功夫,就佔地頗廣的這兩個坊曲給徹底翻過來重整了一遍。

原本坑坑窪窪的街頭地面都被平了,房前屋後無所不在的積水窪子和坑洞也不見了蹤影;多年淤塞和堆滿污物,一到雨天就是臭水倒流的大小溝渠,也都被疏通和加固了。

至於那些亂糟糟搭蓋的滿地都是的棚屋,或又在風雨當中荒廢頹蹋的房舍,也都被一大片一大片的拆成平地,而用木杆和白灰線給圈圍和標註出一個個預期中的用途來。

但是最顯眼的,還是他們就地用車輛運來的構件,給就地在營盤中組裝和建造了一座,帶有幾條長長擺臂頗爲奇特的木製高塔/望臺來。

所以附近的很多逃避開來的貧戶民家,在帶着家人重新回到自己的陋居之後;卻發現自己所在的坊曲也已經是大變了樣,甚至連河溝裡都開始流淌着潺潺的清水。

然後,又有軍士在本地的坊頭和里正的帶領下,挨家挨戶的敲開他們的家門,說是要僱請他們家中男丁去做工,以便將那些清理出來的如山垃圾和廢物,給運送到城外去。

當然了,從來沒有人會相信會有這種天大的好事,但是這些武裝到牙齒軍馬就近在咫尺,根本讓人無從抗拒也不敢推脫;誰知道會惹的這些軍爺不滿又發生什麼事情呢。

於是,許多人就不得不在家人哭哭啼啼拉扯下,百般無奈的聚集到了指定的街口;但沒有想到這些太平賊,在點完了人頭和分組之後,居然先給他們每人發了一碗粥喝。

於是,原本一片提心吊膽和擔驚受怕的心思,就被一下子給安撫了下來許多了;而後又給他們發放了工具和宣讀了相應的規矩之後,終於有人意識到這次徭役也許不一樣了。

雖然在這初始的一天當中,還是有不少人笨手笨腳或是錯漏百出的受了責罰;但是當一些人帶着藏在衣衫裡的幹餅和烤薯,回到家中的時候卻是一片此起彼伏的歡喜和眼淚。

因此,到了第二天就陸續有人趕着天矇矇亮,相繼聚集到了街角上,希望能夠再佔住這個幹活換兩頓吃食還能給家人捎帶一些的機會;

而一些腦子泛活的人,甚至把家中半大的孩子給的帶來出來,想要站上一個位置。但沒想到這些青旗軍,居然也是來者不拒人人有份。

而這一次雖然依舊有人犯錯受罰,但也有人因爲幹活賣力而受了獎賞;不但多給了一份飯食帶回去,還他的名字當衆好好宣揚了一番。

而後隨着人氣的聚集,在當日下午專做駐軍生意的小商販們,也相繼出現在了營盤外‘;而畏畏縮縮的嘗試着兜攬起來生意來。

因爲,在此之前這些太平軍士帶着許多大車來到東市中,當中用成袋的銅錢和絹帛,逐一敲開那些半閉的店家肆撲,成堆成筐的買走了許多東西。

於是一時間小半個長安南郭內,都已然知曉了這些太平軍士手中頗爲寬裕,並且願意與人好聲和氣的付錢做買賣的消息了。

當然了其中夜不眠夾雜着一些並抱着不同心思的探子和眼線之流,或者乾脆就是那些大戶門第拍出來的奴僕和下人,來觀察這隻可能影響到長安局面的人馬。

然而看着看着,一些非議和杯葛也不免在交頭接耳中相繼產生了:

“居然秋毫無犯?還照價給錢?這些賊軍是得了失心瘋了麼?。”

“此賊所圖甚大啊,怕不是要藉此邀買人心,營造一個名聲和門面吧。”

“來日方長啦,在這天下第一大都會裡,不拉不搶也不想法子聚斂;卻到處都是花銷的地方,且看他們又能堅持的了多久。。。”

“當初那些進城的賊軍不也是一副慷慨親善的模樣麼,事到後來不也是照樣登堂入室於民家,肆意取之之於坊市之間麼。。”

只是還沒有等到他們繼續窺探和打聽到更多的消息,城頭之上傳來警號的金鼓聲,卻突然打破了他們這些躲在城牆之後苟安一時的迷夢和僥倖之心。

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734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二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863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第1008章 行歌歸咸陽(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亂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三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十章 依舊活着(下第二十二章 升職?(中)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二第874章 野死諒不葬(續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幟草中低第963章 畫角悲海月(中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般心思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想第五百三十一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八十七章 兩般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下)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807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下)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四百二十六章 各般(下第九十九章 信生(沒興趣者跳過好了第二百一二十章 各方5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三十九章 優待(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宋平4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七百章五十五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 新第二百八十四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第804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一百五十八章 碰撞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五百五十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第1017章 分兵救朔方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965章 畫角悲海月(續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灑陣雲飛(中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863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遠道不可思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二百零八章 交州3第959章 旌旗颯凋傷(下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中)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二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難(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當歸3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672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續二)第698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第809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續二)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757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定3第875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第857章 戰城南,死郭北(下)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七十五章 夜間第742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般(中
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734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二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863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第1008章 行歌歸咸陽(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亂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三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十章 依舊活着(下第二十二章 升職?(中)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二第874章 野死諒不葬(續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幟草中低第963章 畫角悲海月(中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般心思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想第五百三十一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八十七章 兩般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下)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807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下)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四百二十六章 各般(下第九十九章 信生(沒興趣者跳過好了第二百一二十章 各方5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三十九章 優待(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宋平4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七百章五十五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 新第二百八十四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第804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一百五十八章 碰撞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五百五十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第1017章 分兵救朔方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965章 畫角悲海月(續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灑陣雲飛(中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863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遠道不可思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二百零八章 交州3第959章 旌旗颯凋傷(下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中)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二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難(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當歸3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672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續二)第698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第809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續二)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757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定3第875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第857章 戰城南,死郭北(下)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七十五章 夜間第742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