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三

看着貿然出擊不果卻陷入城下敵圍之中,左衝右突始終不得脫身,卻在呼號死戰當中變得越來越小的那支隊伍,陳州防禦使趙犨心中愈發冰冷和悲涼起來。因爲他的另一位弟弟防遏都指揮使陳旭,就身在其中。

而正面由他派出的接應和牽制的人馬,也未能夠起到相應的作用;就在賊軍衆多旋風炮與發竿,突然驟發的亂石如雨直下被打亂了勢頭。然後又遭到賊軍暗藏營後的馬隊衝擊,最後只能死傷累累的討回來不到小半人數。

其中就包括了他兒子趙權被一枚炮石所擊陣亡之後,又被部下給拼命搶回來的屍身;見到血糊糊屍體的那一刻,他就像是一下子老了好幾歲。

然而無論他怎麼做想和哀思,城下賊軍的石砲還在繼續發射如雨,而且頻率和準頭也在逐步提高,十數輪轟擊下來很快就令城頭上坑坑窪窪的盡如狗啃一般。

而他卻在這場貿然出戰中,幾乎損失了手中大部分應變的機動人馬;還有兩個可以倚重的親人。此時此刻他望着左近充斥這惶然和驚懼的面容,繼續死守下去便待有轉機的話語,他終究還是沒有能夠堅持再編下去了。

而當城下迅速迫近的攻打聲開始響徹雲霄的時候,下定了決心的趙犨也開始對着自己自小相隨的家將交代後事道。

“我雖早有效法張中丞之志,卻不忍舉族子孫與我同赴國難的。。內城自有一隱匿之所可通外郭,並內貯食水,足供十餘人數月之用。。。”

“一旦賊軍得勢之後,你就砍了我的首級去投,興許能夠保下一條性命來呢。。然後,在伺機想些法子,引得他們脫出城去吧。。”

隨着他的話語,像是令上天有所感應一般的,忽然有些冰涼的感觸,開始落在了他裸露在外的手背和麪孔上,卻是相當細小的雪粒。

與此同時,就在稀稀拉拉降下的初冬第一場小雪漫天飄揚之中。作爲東面防禦使麾下拔山都的隊頭,北地劍客出身的王重師,也踏着堆疊的屍骸和流淌的血水,挺舉着滿是迸裂缺口的長柄大劍,緩步登上了陳州牆頭;

就這麼隔着橫屍遍地、血肉狼藉的城上過道,出現在了趙犨的視野當中;而這一刻他也走馬燈似的再次回憶起了自己的生平,

他家世爲忠武牙將,自幼有智謀,小時與鄰里小兒在道路上玩耍時,便排兵佈陣,自爲元帥,指揮有度,其父見所見悅然成:“吾家千里駒也,必大吾門矣!”

成年後,更因爲博學多識、精於弓馬,性格勇敢果斷,爲郡守聞之擢升爲牙校。會昌年間,昭義節度使劉稹作亂,趙犨隨父出征,參與了收復天井關的戰役。

不久之後,又跟隨征討蠻族,轉戰溪洞一個月才攻克,斬獲甚衆,趙犨因功受封爲忠武軍馬步都虞侯。直到乾符二年間,王仙芝率衆在曹、濮二州反亂,南攻汝、鄭等州,趙犨奉命率步騎兵數千人中道襲之,打得王仙芝南奔。

當代忠武軍殘破不堪後,趙犨被推舉爲領軍之人,以一座陳州淮陽孤城,屢屢了挫敗了無數次賊軍的圍攻和籠城。但是現在這一切的堅持和執着,顯然已然到了終結的時候了。

“恨不能殺身報國呼。。”

他主動舉起了手中的寶劍,而對着已然登城的賊軍怒吼着迎上前來去。

——我是分割線——

大齊都城長安的皇城大內,亦是紛紛如撒鹽的小雪飄搖而下。

正在欣賞正溯大朝歌舞演練的黃巢,也在微微頷首而攬抱這最近的新寵。一名體形嬌小而楚楚動人的妃子,乃是出自宗室之家的永壽公主與駙馬薛同所出的貴女。

在殿外負責拱衛巡哨,已然是從數十萬義軍中百裡挑一而出,以忠勇剽悍偉岸著稱的新設“衛鶴府”將兵;至於原本追隨的梟衛,則被擴編成爲了單獨的拱寰軍,守衛着如今長安城中的三大內及諸宮苑。

如今天下的走勢令他覺得很有些滿意。雖然西北鳳翔府奉天城(今陝西乾縣)的舊朝宰相鄭畋,再度拒絕了他勸降,而把使者剝皮掛城以示決心;但是外圍諸多砦、柵都已經被拔除的奉天城,也不過是一處孤懸在外的死地了。

而南邊作爲三川門戶的大散關雖然久取不下,但是也是隻能自守一時,而任由義軍在外營建其連綿的柵寨來,逐步的包圍和困死在了區區的關城之中。

更別說這兩處的殘敵一北一南各自爲戰,已然無法互爲互用和呼應了。除了一些嘯聚在太白山、樓觀山上爲患作亂的餘孽外,偌大的關中腹地依然沒有什麼人,能夠阻擋和抵抗義軍的腳步和存在了。

至於北面,雖然因爲糧草和冬衣尚且不濟,讓坊州境內進取的攻勢遲緩下來;但是長安城中已經有好幾位關北藩鎮的代表,暗中在商榷相應易幟、稱臣的條件和價碼。

一旦此事成亦,除了現有的河中王重榮、河陽諸葛爽、河朔三鎮之外,北地二十九路藩鎮中;便就依然有小半數都臣服在了大齊新朝的名分下了。

而地處關東大齊朝廷旗號下的各路人馬,同樣也在四面開花的攻城掠地當中。時不時就有官軍被擊敗,盤踞之所被拔除的捷報相繼送來。

與此而來是大齊政權外部戰略態勢的持續好轉;西南面依舊在同屬義軍的那位便宜女婿的治下;以他的本事和能耐,在武關以南短時間內是不虞有所外敵威脅和進犯了。

而在東南之地,唯一尚可一戰的淮南老賊高駢,如今也與舊朝貌合神離而自居一方,也不過是個不思進取的守土之賊了。其他旋起選滅的對方勢力,在一路征戰過來的他眼中也不過是如此了。

雖然居以地勢勝形的河東尚有爲數不少舊朝的殘餘盤踞,但是他們想要威脅和侵擾到到自己佔據的關內道之前,得先解決掉已經歸附大齊的河中鎮守使(節度使)王重榮,這個當在路上的天然屏障才行。

唯一略顯遺憾的是,佔據了西南大部的湖南、荊南、山南、嶺南、安南之地的那位便宜女婿,雖然之新朝建立以來一直“輸供”往來不絕,卻一貫自成體系而基本不受新朝的官職和委任。

但是這是他兒子一輩才需要考慮的問題;在兩個孩兒長到足以成年之前,他還有大把的時間來經營和炮製這方面的事情。眼下大齊初創天下未定的利害關係,還是需要大齊朝廷來繼續籠絡和維持與這位的干係。

因此,在此之前他未嘗沒有動過心思想要給他一個王號,哪怕是最低等的雜號王爵也行。但是卻意外的遭到了新就任的尚書令尚讓、平章事崔繆、中書右僕射李君儒、吏部尚書黃睿的一至反對。

他們出於各自立場的理由也很充分,無非就是:

“在新朝建立之初驟給高位,則日後難以封賞和節制了。。”

“河南老兄弟們追隨王上披肝瀝膽爭戰多年,難道還要在名位、爵祿上,屈居一個廣府冒出來的新進之輩麼”。

“此輩素來遊離軍府號令在外,新朝若給厚爵豈不是鼓勵那些投附之輩,愈發要自行其是了。”

“他有時何德何能,堪於諸位宗族比肩爲王號呢,這不令人心寒和齒冷麼。。”

畢竟,這幾位所代表的是軍中河南老兄弟、起事後投獻的士子僚屬、以及舊朝降人所組成的新附派,還有一直相隨的同宗血親、族人的立場,就連黃巢也無法輕易否定或是忽略他們的意見。

但是新朝初立,又絕對不能忽視那位太平軍之主,或是將那位給排除在義軍體系之外;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讓人給擬一個縣公的爵號。

結果就在這個事情上出了紕漏了,他一時沒有繼續過問和事後察覺,就讓人給擬了個北邙公的爵號;然而就這麼的派劉塘爲宣詔使者發送過去了。

若不是被對方變相推拒之後,由侍中趙璋發現其中的問題找上門來,他還被蒙在了骨子裡。畢竟,作爲曾經進京趕考過士子的基本常識,這洛都城外的北邙山可不是什麼善地,乃是歷代帝王將相的陵寢所在。

其間既無田土戶口也無城邑市鎮,唯有遍地廢棄的配殿、祠廟和荒墳野地。以其爲食邑封爵於人,那就未免有所刻意羞辱和貶斥的意味了。因此黃巢不免當即勃然大怒起來下令嚴加追究。

但是最後查來查去,也不過是懲處了幾個負責擬製和草詔的學士、舍人之屬;背後的干係卻是再也查不出來了。因爲他們之中有人很快的自承其罪,說是要“欲令諸賊內亂相攻”,而隨即就在拷問中自殺了。

而後,出於新朝初立的體面和權威,也是不可能向名下從屬的一方勢力主動認錯和輸誠的;所以這事情也只能在雙方都閉口不提而刻意忽略的情況下,繼續保持往來下去。

不過,與南邊往來的好事還是顯而易見的。起碼他站在皇城御道夾牆上觀覽的時候,可以發現那些賑濟點前所聚附的流民和貧戶越來越少了。而東西兩大市清清冷冷的坊間,也重新恢復了一些人氣和喧囂。

而在連續三個方向上攻打受阻的情況下,最近甚至有人都在朝會中提出了派兵南下借道山南,而轉攻三川境內舊朝殘餘的建議。

“宣城候前來覲見,”

他正且觀歌舞享用佳人而思慮連篇着,忽而一名彆着拂塵的內使恭恭敬敬進來稟告道:

“宣吧。。”

黃巢擺擺手道。隨即在吹拂入殿內的冷風中,新封爲宣城候兼做樞密院承宣的遠房子侄黃信被引了進來,同時帶來了關東的一封捷報。

“朱三兒?。。他已經把陳州打下來麼。。倒也是個能幹用事的人啊。。”

這一刻的黃巢眼前不由浮現出一張濃眉大眼而表情憨厚的面孔。

“卻是替咱當年死難的老兄弟,了卻了最後一點遺恨和憾事了啊。。自當該好好的封賞以爲榜樣纔是啊。。”

然而他卻見黃信欲言又止的留在原地。黃巢不由揮手屏退左右,又對着懷中的女子溫言道:

“且去堂下耍耍,待會再與你一起觀賞歌舞。。”

“聖上,其中尚有其他的內情啊。。”

帶着嫋嫋的香風隨着掀起的簾幕,而被冷風吹散再室內,黃信這纔有些瞻前顧後的開口道。

“當下有朱三軍中李(賓唐)郎將派人傳報,言稱所部甚多精良甲具和攻城器械,都是來自南邊所供的。。更有操習之人行走于軍中。。如今,只怕兩下靠的太近了。。”

“。。。就怕日後有人因此非議,朱三所部究竟是王上的部屬,還是那太平軍所扶持的附庸呢。。”

“豈有此理,朱三在前方忠心用命爲國出力,怎麼就惹得人眼紅心熱了。他難道不是餘一手提攜的出身麼,如此妒賢嫉能的話語不要再在面前多說了。。”

黃巢卻是不耐煩的打斷道。

然而在斥退了黃信之後,黃巢沉吟了片刻卻是沒有新寵的薛氏妃子給喚回來;而是讓人傳召來了御史大夫鄭漢璋和尚書右僕射兼總觀軍容使蓋洪;

“我欲在如今的五軍七翼十一率,並各路鎮守(數州)、留守(大州)、防守(小州)、守備(縣)之序,行那監軍使者的差遣之事。。”

“此事大善也。。”

面目蒼老而滿臉溝壑,與衣袍華貴形成鮮明對比的蓋洪當即道。

“聖上是打算從臣的御史臺三院中,差遣相應人手麼。。”

稍有些文質氣息的御史大夫鄭漢璋,亦是聞絃歌而知雅意道。

“正是如此,舊朝好用宦者爲我所不取;監軍使者代表的是國家和朝廷體面,怎能任之於五體5殘缺之輩。”

黃巢點頭稱道。

“故而須得勞煩漢璋用心挑選相應人選,便從東都並都畿道駐防各軍開始施行吧。”

第905章 虎竹救邊急第一百零一章 城欲摧第四百零二章 候烽河外暗(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下第五百八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九)第786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中第五百八十二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三百九十二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第五十六章 驟然(中)第九十四章 清鄉下第786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中第883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六章 在北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九十八章 潮陽(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五百零五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中)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題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城池未覺喧(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平5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一章 活着第637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灑陣雲飛(續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819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六十二章 陰雲4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七章 在北 下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680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動4第七十五章 夜間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四百零九章 猶記登壇日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1008章 行歌歸咸陽(中第782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下第952章 開營紫塞傍(續二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673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第四百九十七章 嘯旅乘明發(中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灑陣雲飛(下第四章,還是活着第720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八)第三十七章,迴歸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641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944章 列卒赤山下(中)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中)如約補償的二更來了第706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中)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二百章 雨覆5第四十四章 心思(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第973章 揮刃斬樓蘭(中第666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三百六十一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二百二十四章 驚雷第五百七十七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六)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704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四百四十六章 書中竟何如(中)這章算昨天的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驚雷5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877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下)
第905章 虎竹救邊急第一百零一章 城欲摧第四百零二章 候烽河外暗(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下第五百八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九)第786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中第五百八十二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三百九十二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第五十六章 驟然(中)第九十四章 清鄉下第786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中第883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六章 在北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九十八章 潮陽(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五百零五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中)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題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城池未覺喧(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平5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一章 活着第637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灑陣雲飛(續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819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六十二章 陰雲4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七章 在北 下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680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動4第七十五章 夜間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四百零九章 猶記登壇日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1008章 行歌歸咸陽(中第782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下第952章 開營紫塞傍(續二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673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第四百九十七章 嘯旅乘明發(中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灑陣雲飛(下第四章,還是活着第720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八)第三十七章,迴歸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641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944章 列卒赤山下(中)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中)如約補償的二更來了第706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中)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二百章 雨覆5第四十四章 心思(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第973章 揮刃斬樓蘭(中第666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三百六十一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二百二十四章 驚雷第五百七十七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六)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704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四百四十六章 書中竟何如(中)這章算昨天的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驚雷5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877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