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在北 下

河北道,蔚州,藥兒嶺,

一名鬚髮灰白而滿面風霜的將領,帶着形影孤立而難掩疲色與倦怠的隨行一騎,出現在了霧氣籠罩的山道之間,

他就是曾經官拜蔚州刺史、雲州守捉使兼太原行營招討、沙陀三部部落軍使李國昌,又名朱邪赤心的將領,如今正帶着僅以身免的兒子,別號“飛虎子”的李克用,沒命的奔逃在流亡之路上。

雖然當年以一介城傍藩將的身份,在平定龐勳之亂中率沙陀族健兒立下了首功,而唐懿宗鹹通十年(869年),被唐廷加官進爵賜以國姓李,漢名國昌,字德興,賜京城親仁裡官邸一所;拜單于大都護、振武軍節度使、徐州觀察使,成爲河東系藩鎮中新晉的勢力之一。

但僅僅過了三年,就因沙陀素強而所鄰皆隙,而李國昌恃功益橫恣,被朝廷下旨徙爲雲州刺史、大同軍防禦使,李國昌稱疾拒命,而開始在代北事實上的自據一方。只是因爲隨後唐懿宗駕崩而國事紛亂,而唐廷暫時無暇顧之。

然後在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其子李克用殺雲州防禦使段文楚,自請爲大同防禦使留後;這次卻終於觸怒到了已經沒落的大唐最後一點威嚴和底氣。

結果在次年的乾符四年(877年)十月,來自朝廷蓄勢已久的征討驟然而發,以恃功日益橫恣不服王化的緣故和理由;任命太僕卿盧簡方爲振武節度使,會同幽、並兩州之兵討伐沙陀。盧簡方到達嵐州,當地軍隊就一句潰散,因此沙陀乘機佔據代州以北的數州地區,稱爲唐朝的邊患。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沙陀先擊破遮虜軍,後又擊破苛嵐軍,唐軍數次敗北,沙陀勢力因此愈加強盛,北面佔據蔚、朔兩州,南面侵入忻、代、嵐、石等地,直達太谷。

直到乾符六年,在朝廷調動的昭義節度李鈞、盧龍節度李可舉、吐谷渾都督赫連鐸三路合擊之下,李國昌的弟弟李友金攜蔚、朔兩州向李琢投降,而主動率本部迎戰的李克用大敗虧輸;

自此,他所憑據的部衆和基業幾乎是一朝成空,除了跟着自己殺出來的長子之外,他的其他妻妾兒女、族人部下幾乎都淪陷在了三路兵馬的合圍當中了。

這件事也讓包括李國昌在內的許多人再度認識到一件事情,大唐雖然已經江河日下而難掩頹勢,但是順手收拾一下這區區一隅的番落首領,顯然還是不在話下的事情。

因此在窮途末路之下,他唯有在流亡途中越過雁門以北羣山,前去投奔有所姻親關係的陰山以西韃靼九姓之一,以求暫時的廕庇和存身之所了。

當然了,他也命運際會的就此留在了塞外的風霜雨雪當中,到死也再沒有機會踏入中原半步了。

而作爲他最得意的長子李克用,在未來經過了數年的生聚和蟄伏,也將帶着塞外重新徵募的健兒和借來的兵馬,重新回到了當初得以倖免於難的地方,而以另一番面貌就此踏上歷史舞臺,而重新開始一段新的征程和歷史了。

。。。。。。。

江東道潤州(今江蘇鎮江市),重新修繕過的荊山閣之中,名貴的薰香嫋嫋而醮唱聲巡巡。

作爲晚唐屈指可數的朝廷宿將與當世名帥之一,多年前平定峰州蠻而嶄露頭角啊,以收復了被南詔軍佔據的安南交州(今越南河內)之地,也因爲坐鎮西川而大敗南詔於大渡河迫其請和退兵,而名震天下的大唐肱骨、壁柱之臣,

蠶眉細眼銀髮霜須而頗有些道骨仙風,已經五十八歲高齡卻依舊如鬆勁節,格外筆挺碩毅的鎮海節度使高駢,也在某種心悅誠服的表情當中,聽取面前的方士用抑揚頓挫的優雅聲線和腔調,所闡述的道門練氣與養生之道,以及時不時的請教和討論一些,被稱爲修仙門徑的內外丹成之法。

他出身的乃是山東名門“渤海高氏”,祖上可以上溯到東漢末到北齊高氏王朝,亦爲唐憲宗時期名將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家族世代爲禁中軍將;

因此在成年後以門蔭,歷右神策軍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護等。又轉任天平、西川、荊南、鎮海、諸鎮節度使,也可以說是從資歷和還是功績,都是國朝屈指可數的中流人物。

此外,他雖身爲武人而好文學,被時人稱爲“落雕侍御”,以“詩情挺拔,善爲壯語”名著於世,被並列爲當代的詩壇大家之一;

而他一生除收復安南,定西川,驅逐南詔的武功之外,還有不乏地方上的文治之績;其中最爲著名一個功績,就是建立第一條也是唯一一條連通海上大運河——潭蓬運河。從安南交州(今越南河內)到邕州、廣州,海路有很多暗礁,使船觸礁沉沒,由時任靜海節度使高駢召募工匠鑿開暗礁,使海上輸運不受阻擋。

但是相比他的治理和用兵手段,同樣出名的則是在軍中所好的鬼神道法。

據說他早年興兵之前,都要穿法衣開壇做法而望雲辯氣,並點燃紙人紙馬撒豆爲靈兵,口唸祝辭數篇之後方可拔營出師。因此,又被部屬和治下百姓口口相傳爲“高老仙”“高仙翁”云云。

只是隨着年事漸高,原本在軍中故弄玄虛的鬼神之道,已經被看起來更見高上的延壽求福的仙家修煉之法所取代;

只是因爲高駢已經年近花甲而愈發覺得精神不濟,往日遺留的積創和舊疾也開始困擾他的身體,哪怕藥石鍼灸也只能治標不治本,而更強調平心靜養的調理之道。

而修仙問道也就此逐漸成爲了日益蒼老心態之下的重要寄託,爲此他不惜重金遍搜古籍以充賞鑑,又廣納當代奇人方士隨諮於門下。

由此,他既是籍此向朝廷表明某種避嫌的心意,也是變相的不滿和間接地抗議,也有以此暫且逃避俗世煩擾與朝局紛爭的意願。畢竟,作爲守護着朝廷的東南財賦重地而碩果僅存能征善戰的將帥,他的一舉一動同樣牽動着朝堂的關注,以及衆多追隨者和利益羣體的風向。

而他最不滿的,無疑就是在剛剛大敗黃逆爲首的草賊而受降無數之後,就突然被來自朝廷的旨意以確保東南重地爲由,嚴令約束他的麾下不準繼續再越過大庾嶺而南下追擊了。

這一次,毫無意外的得到廣州陷沒的消息,他也不過是微微翻了翻細長而不怒自威的眉眼,整齊如雪練的鬍鬚略微吹翹了幾下;在某種隱隱活該如此卻又怒其不爭的複雜情緒下,徘徊和糾結了片刻之後就將其丟到一邊去,嘆息着“吾又爲外物所擾了”,隨即繼續沉浸和投入到了所謂的修煉超脫之道當中去了。

當然了,他的內心並不是像表面上那麼平靜無波,事實上對於黃賊南下廣州之事,他還是又有些如鯁在懷的複雜心緒的;既有兔死狐悲式的惋惜和憾然,亦是有幸災樂禍的一點快意釋然。

惋惜和遺憾的是嶺東節度使李昭的身死與賊,要說他這一生戎馬生涯,能夠比較想得的友人和同僚,就算他其中爲數不多的一個,還是在平定安南都護府任上熟識起來,也是他所推行剿撫並進的草賊絞殺戰略的重要協同和配合者。

雖然之前他的主張是請求朝廷招降草賊之首的黃逆,但實際上不過是爲了保全嶺南之地,爲朝廷調遣兵馬,而所進行拖延式的緩兵之計而已,同時也是當初分化王(仙芝)黃(巢)二賊的故智使然;但最後卻因爲朝廷的黨爭和某些人的私心作祟,而爲國殉難在了這頗多瘴疫的嶺外之地了。

但是對於廣州失陷這個結果,卻又隱隱有些樂見其成的心態和意味;

畢竟,當初王逆起於中原河南長恆一地時,臨近各路藩鎮幾乎是坐觀自保而互不援應,除非草賊犯境上門而主動討擊者寥寥,以至於原本起於一地的草賊得以勢大難制了幾近東都,而令京畿震動傳旨各地會剿之。

結果,後來又有好大喜功的平盧節度使宋威,都諸道兵馬進剿卻輕勝驕狂而貪冒功勞,以數勝之後自稱已經擊殺草賊逆首王氏,而遣散朝廷好不容易嚴令匯聚起來的諸道兵馬,致使草賊餘部就此逃出生天而流竄肆虐江淮河漢各地之間乘勢復起。

直到宰相王鐸獻招安策而分化王、黃二逆,又以宰相曾元裕爲都兵馬行營副都統,才得以協調統轄各地兵馬,將逐漸走投無路的王逆會殲荊南黃梅之地。然後黃賊並其殘部又起,度過大江而肆虐於江東、兩浙各道,各地皆不能制。

在這些日子裡,也唯有他這個依舊忠於國朝而臨危受命的宿將,不顧年事已高依舊隨朝廷的號令輾轉奔走於南北,而一路極力撲殺王、黃二逆所留下的一路烽火與變亂,屢屢破之而收降甚衆。

如此忠於王事的國之幹臣,卻在功成將畢之前因爲朝中的意志,被強令約束在賊勢當面而止步不前,只能坐看嶺外淪陷與賊,這不由讓他這個奮戰多年而初心不改的老帥,也暗自有些齒冷和離心了。

“吾的聞道之心還是不夠金堅。”

因此,在半響之後高駢就站了起來感懷道

“竟然已經爲賊詢所亂了”

“令公始終心懷國事,乃是天下黎庶之福”

正在說法的溫雅道者,卻是勸慰道。

“求道仙班之法,亦是許以大功德大氣數爲輔的。。”

“卻是不妨耽擱高公這一時的。。”

在高駢無奈的嘆了口氣暫時離開這處肅穆靜雅場所之後,就來不及寬衣在樓下私下臨時召見了,他如今最爲親信的心腹大將討擊使張磷。

要說他早年征戰無數而麾下得力的將帥不少,但是最看重的就是眼前的這位,尤其是在他年事漸高而逐漸不便於軍伍奔馳勞碌之後,這位愛將張磷就逐漸充當了他,在軍前奔走代行意志的化身和重要角色。月前數度大敗黃巢所部的大庾嶺之戰,也是在他的實際統領下完成的。

“草賊既以下廣州。。”

高駢如此輕描淡寫的吩咐道,就像是交代一件尋常的家中瑣事般。

“爾亦須得緊盯潤州、金山、嘉平,那些新降之師的動靜。。”

“彼爲嫋爲獍,維虺維蛇,久流螫蠹,偶令招諭旋自歸投,既可用之,然不可不防之。。”

“故許以衙前諸軍的便宜之權,只要稍有傳言和舉動。”

“該抓該殺,毋庸某贅言了罷。。”

“無論是莫邪都還是輕擊都,可都不是用作擺設的。”

“但請令公放心。。”

彪悍駿凜而舉手投足如虎視狼顧的張磷,頓然舉禮回聲道。

“當不負所托。。。”

與此同時鎮江城中,一名名爲呂用之的落魄中年方士,也在同鄉的介紹下入住進了鎮海節度使所資助的道場崇華觀,開始了自己流離一生之後的重要人生轉折。

第984章 單于一平蕩(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回想2第1035章 天子按劍怒(續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六百一十六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第三百四十四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639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下第693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743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六百一十一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第六十三章 城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六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苦未平(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793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給大家提前拜年了。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二十三章 升職?(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亂變第911章 戎車森已行(中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842章 梟騎戰鬥死(下)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768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第977章 彎弓射賢王第三十九章 優待(中)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921章 按劍心飛揚(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悠悠卷旆旌(中第723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八十二章 公審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926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867章 駑馬徘徊鳴(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驚雷第812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下第702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南頃3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四第873章 野死諒不葬(續)第945章 列卒赤山下(下)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下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913章 戎車森已行(續第四百零五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誰肯相爲言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伏幟草中低(中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801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中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二百九十章 南北路人絕(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1029章 虜陣精且強(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下)第十章 依舊活着(下第703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二百零九章 交州4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1015章 徵師屯廣武(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或聞通鬼魅(中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六百零六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第二百四十三章 當歸2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
第984章 單于一平蕩(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回想2第1035章 天子按劍怒(續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六百一十六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第三百四十四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639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下第693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743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六百一十一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第六十三章 城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六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苦未平(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793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給大家提前拜年了。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二十三章 升職?(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亂變第911章 戎車森已行(中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842章 梟騎戰鬥死(下)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768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第977章 彎弓射賢王第三十九章 優待(中)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921章 按劍心飛揚(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悠悠卷旆旌(中第723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八十二章 公審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926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867章 駑馬徘徊鳴(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驚雷第812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下第702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南頃3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四第873章 野死諒不葬(續)第945章 列卒赤山下(下)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下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913章 戎車森已行(續第四百零五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誰肯相爲言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伏幟草中低(中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801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中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二百九十章 南北路人絕(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1029章 虜陣精且強(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下)第十章 依舊活着(下第703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二百零九章 交州4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1015章 徵師屯廣武(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或聞通鬼魅(中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六百零六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第二百四十三章 當歸2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