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二)

揚州子城節衙後園的紫雲閣中,騎在木頭大鶴上的淮南節度使、渤海郡王、太尉高駢,突然而然就醒了過來;只覺得渾渾噩噩得渾身無處不重,而不得不手腳並用才得以勉強從這具重金打造巨偶上爬了下來。

直到光禿禿的腳掌觸底樓板的那一刻,冰涼透頂的感覺才讓他一直遲鈍麻木的感官一下子就回來了,然後又變成了某種如潮的飢渴疲累;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吞服用辟穀的紫芽丹。

然而原本應該時刻守候在身旁的服侍道童,還有專爲自己煉製大小還丹,以褪去凡胎肉體中污濁的真人張守一,卻是一下都不見了蹤影,而之留下空空如也的偌大靜室。

要知道,這些道童可是在揚州境內數十萬口民中,依照生辰八字專門挑選出來降生在特定時辰,號稱天生一股先天清氣、有助修行辟邪的無垢之體;按照上古的洛書組成陣勢之後,更是有護法導引的奇效。

而張守一以五金之精、九藏之藥、四時之寶,所煉製的大小還丹,更能夠使人超脫凡體、神入青冥,遙觀天庭仙班諸多神異奇境,只是這垂壞老朽之身實在難支神遊日久;

所以還需遠離俗務的勞神竭慮,和賓客、姬妾的煩擾放縱;再以紫芽丹以爲填髓充精的固本之物,就此只飲無根之水/天垂清露,步入吐故納新的辟穀之道;

但是此刻身體裡難以抑制的飢渴感,卻讓他覺得自己還是個俗物,而恨不得拋棄這老邁皮囊的束縛。他奮力喘息着停停歇歇足足四次之後,才走出這處原本還覺得不夠寬大和清淨的修行之所。

然而闌干上吹過來的清風,卻又讓他渾身顫顫巍巍的幾乎要站不穩了。然而,四下裡依舊沒有什麼人,哪怕他嘶聲喊了幾下,卻是聲響微弱至極的消失在風中了。

他無奈的勉強蹣跚走下自己已經許久沒有下過的梯道,然而在下層的丹室之中依舊沒有什麼人,只有早已經熄滅不知道多久的殘燭和燈座;而原本用金玉打造的丹鼎之中,也是灰呼呼的一層渣垢就別無他物。

高駢不由在心中生出一股怒氣來,這是他修道的根本怎麼就可以如此懈怠和荒疏呢,豈不是要領自己的額修行大道,就此前功盡棄了?,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呂真人嚴處以爲效尤。

然而他在翻找可能殘餘的丹奩之中,卻又不小心掀倒了一處不起眼的藥櫃,頓時翻出許多藥材來,頓時看着有些眼熟;除了他早前日常服用過的黃精、人蔘、赤箭之外,還有一些奇形怪狀的物件,就像是風乾的蛇鱉蟾之形。

這不由讓高駢越發混沌眩暈不已的腦海中,冒出來了好些難以言明的疑惑使然;然而,在他顫顫巍巍的好容易來到下一層的時候,總算是聽到了久違了的細碎人聲。

只是這個人聲有些怪異,就像是?就像是早年那些曲意逢迎自己的姬妾,所發出來的聲音一般。想到這一節,高駢不由精神一振而從楹窗詢聲探頭出去。

就見下方的花木之間,赫然又兩條疊做一處的白花花肉蟲,在做那席天慕地的不堪之事。而散落在旁的衣冠等物,卻是日常陪侍列陣修行的道童打扮。

這個發現頓然讓他怒不可遏的信手抓起一支搗藥杵,揮投而去又偏砸在了那兩肉蟲邊上,被滾倒踐踏成一片狼藉的花叢中,卻將這兩條肉蟲驚跳而起沒命一般的抓起衣物就向遠處。

然而這一刻,高駢卻是更加怒不可遏了,因爲他在這兩名“道童”之中,赫然瞥見了搖曳晃盪的兩坨;自己的修持護法童子當中怎麼會有婦人易裝混進來呢。

這背後可能蘊含的東西讓他不由痛心疾首,卻又氣的渾身顫抖起來;難道自己就在如此不知情的情形下,被這些荒疏懈怠之人,給欺瞞和糊弄了這麼久麼?

然而下一刻,他就見到了從那兩隻肉蟲兒逃走的方向,推搡押解接着衣衫不整的事主,返身而來的一干披甲衛士。這時,已經奮力走到了紫雲閣第二層的高駢,也不由恢復了身爲國朝名將的森嚴氣度道:

“爾等來的正好,快與我。。”

“見過使相。。”

然而在這些甲士行禮下一刻,卻是一擁而上將他夾架了起來,到拖着就往外飛奔而去,口中還用不怎麼恭敬的語氣急促道:

“城中有不軌之人作亂,欲劫奪加害君上,真人特命我等護送君上往道院安身。。”

與此同時,就像是印證這些甲士的話語一般,遠處前衙傳來的隱隱的喧譁和撞擊聲。

——我是分割線——

而在青州治所的益都城,作爲太平軍商務代表和閩地大海商雙重身份的索羅孟;也被第一次引入了平盧節度使的衙後花廳之中,而像這世上大多數商賈一般露出某種震駭和敬畏使然的多樣神色來。

他明面上的身份依舊是來自閩地,隸屬於幾年前趕走了朝廷委派的前福建觀察使鄭毅,而自立爲福建五州連帥的土族豪姓陳巖,麾下一名通事官而已

但在事實上,他被迫逃奔太平軍之後沒幾年,就已然輕易實現了自己重歸家族報仇雪恨的夙願了。自從那位自立爲福建觀察使的陳巖,因爲謀取浙東不果而兵敗重傷垂死,重歸故里的機會就已然送到了索羅孟的面前。

但是他卻是忍住了這個唾手可得機會的誘惑,而堅持完成了對於閩地僅有一海之隔夷州的初期徵拓任務;哪怕一次次從沿海途經路過,除了打聽消息之外始終沒有試圖做些什麼,乃至登岸窺探過一次。

後來,他又參與了對於倭國航道和北地商路的開拓,冒死風浪之間而爲自己在北地通航事務中謀取到了足夠的分量和資歷;然後也終於等來來了那個瓜熟蒂落式的許可時機。

隨着太平軍席捲江東又一舉平定了浙南的最後抵抗殘餘,從北、西、南三面對閩地五州構成了陸地合圍之勢,而在東面的海路上,更是沒有人能夠與來自廣府的巡檢船隊,或是南下的太平水師爭鋒和抗衡了。

而閩地卻因爲陳巖兵敗的後續影響,而陷入了爭權奪利的混亂和地方分裂的人心緩緩之中,於是一切事情就發生的水到渠成了。

那些曾經參與到迫害和瓜分索氏家族的存在,只要還沒死的也都被舉家帶口捆綁到了索羅孟的面前,仍憑他發落;只求能夠解開他的心結和仇怨,而給這些閩地海商家族留下一條活路。

畢竟,以閩地“七山二水半分田,半有半分在海里”的貧瘠現狀,根本不用發兵攻打而只要有能力封鎖了沿海的港埠,斷絕了他們海上謀生和取利的渠道,那就是要在閩地各州沿海地方上鬧出嚴重饑饉和生存危機來。

然而到了這一步,索羅孟在經歷衣錦還鄉的一番榮耀和風光,加上一血雪前恥的快意恩仇之後,反而自覺有些寡淡乏味起來。因爲他已經看到了更大更美好的新世界所在,而不再在意家鄉世世代代爲之爭破頭的這點可憐利益了。

因此,除了把當初構陷和設計過自己,還霸佔了小妾的族弟在內十幾個相關罪魁禍首,一起沉到閩江口起祭祀海神龍王之外,就在沒有更多的殺戮和殘害了。甚至連他們的親族家眷都放過了,而只是流放到對岸夷州去。

然後又親手主持將偌大的索氏家族,就此分家成衆多的小門小戶,將其中青壯集中起來帶去夷州定居;算是自行割斷了與過往舊日背景的最後一點羈絆和紐帶。

但是作爲相對的懲罰/補償手段,他同樣威逼利誘的勒令這些海商家族和地方豪姓,交出大量的族人子弟攜帶工具、牲口,就此渡海前往夷州;

然後,再以這些土姓家族爲媒介和跳板,有償的允許他們從內陸地區弄來更多流亡人口。因爲他同樣牢記着太平軍授權自己,就近挖掘閩地沿海的人口資源,來加快對海夷州開拓的需求。

因此,如今閩地沿海的福、漳、泉三州,除了州城和部分內陸縣治外,其他的港口市鎮其實都是在太平軍所屬沿海巡檢影響和控制的勢力範圍之內。

只要來自廣府或是丹徒的一聲令下,雖然說不上能讓片板不得出海;但是稍大一點的海舶舟船,只要敢未得許可出海,便就是有去無回(扣留或是擊沉)的下場了。

而他這麼一番私不忘公的作爲,同樣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和嘉獎;因爲沿着夷州大島上一條大溪上溯過程之中,竟然發現了露天可以掘取的煤層和隱藏於山岩裂隙中的金脈。

因此,僅僅憑藉這番資格,他就完全可以以開拓和創立者的身份功成身退二線,而在商椎局中以北地商貿主事的職位,就此轉入幕後遙控和指揮他人的角色。

但他依舊親身奔走在往來南北的第一線,一方面固然是不滿足於眼下的根基和成就,想要在太平軍所代表的新朝之中,謀取到更好的位置和走得更遠。比如洗脫酷吏後人的名聲牽累,以能臣幹吏之身傳諸於世。

另一方面,則同樣也感受到了某種緊迫而來競爭和威脅;因爲就在江東逐漸平定的前後,太平都督府將一貫在西海域外活躍的那個番商孔利落給調回來;參與到了中土海貿事務當中取了。

並且對方還因爲浙南攻略中帶兵助戰的表現,而准許他以溫州主簿的身份在當地重新開張相應的營生和業務使然。這就讓在閩地原本就有些飄飄然的索羅孟頓然驚醒過來。

因此,位於青淄之地的平盧鎮這條線,就是他在東渡前往倭國途中被無意間開拓下來的;如今更是由了常駐板橋鎮和蓬萊港的商館和泊位;而在這青州城中也有了一家專門販售絲瓷茶紙筆墨等南方特色物產的鋪子。

正在索羅孟有些表裡不一的思慮之間。長相孔武粗壯眉眼卻有些消瘦陰鷲的平盧節帥王敬武,就在一片大聲唱報當中走了進來,而大馬金刀站到連忙起身行禮的索羅孟身前,劈頭蓋腦的厲聲喝道:

“某就就問你,能從東南弄到五千張弩和一百萬斤寒鐵麼?當然了,能夠多多益善就更好了,事後某家自有重酬”

索羅孟不由得心中一驚,難道自己的身份暴露了麼?隨即又恍然大悟起來,這事只怕與眼下正在淮上攻略正酣的秦宗權蔡州軍有所幹系啊。

雖然,脫胎於舊日淄青體系的淮上三鎮(徐泗、青淄、兗海),在朝廷崩滅後組成了攻守互助的三角同盟,並且對於遠在長安的大齊新朝稱臣了;但是絲毫不妨礙這些繁鎮之間自己爲了爭奪田土戶口財貨,而相互攻殺的持續戰事。

其中,位於徐泗之地的感化軍的時傅被蔡州軍步步緊逼的最慘,一路損兵折將、丟土失地的幾乎將沿淮地方丟個精光,而只剩下漕河以北徐、宿部分了。

其次就眼下的是平盧鎮了。作爲眼下中原戰火策源地的河朔三鎮當中,原本只有一個相鄰的魏博節度使;然而自從河北滄州境內的橫海節度使,也被來自冀州的成德節度使王景瑢攻滅之後,就陷入了兩面夾擊之勢。

雖然,因爲天平軍中意外迴歸的曹翔奮起,而攜手河陽軍諸葛爽、大齊都畿東南都虞侯朱老三,合力擊敗了魏博鎮的擴張之勢,導致節度使韓簡被殺,樂幀彥上位的更替之事,陷入暫時的蟄伏修整。

但是餘下來自黃河北岸的成德節度使王景瑢,坐擁吞併數鎮之勢又兼眼光老練手段毒辣;對於背靠三面臨海膠東半島之地的平盧軍依舊壓力山大。

因爲這位常山郡王治下的鎮冀軍,並不像多頭出擊的魏博鎮那樣貪大求全,只取一路的同時步調也穩得很,而不像被魏博吞併的鄭滑、天平之地,只消打下來幾乎沒有再吐出來的反覆餘地。

最後在淮上三鎮之中位於兩者後方兗海之地的武寧鎮顯然壓力最小,但是兵勢反而最爲寡弱,在最基本脣亡齒寒的利害關係之下,也只能竭力進行支援和救助了。

索羅孟很快就理清楚腦中這些亂麻,而露出一個不失市儈和貪婪的謙卑笑容道:

“承蒙節帥青眼,願爲分憂,敢問軍上可有抵價之物?”

“平盧駿馬、萊州灰鉛,鹽米絹絲,淮上所產,皆可椎之。。。”

站在王敬武身後的一名孔目官,連忙應聲道:

“其實以小人所見,軍上乃是身在寶山而不知啊!”

聽到這裡索羅孟反而安下心來,卻是想起了沿途所見的一節。

於是僅僅第二天之後,平盧節衙就發下一道道火急軍符,着令沿海地方州縣軍民就地採割一種名爲“鹽篙子”(鹼蓬)的野菜/草藥,曬乾後作價收於節衙。

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動4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二十二章 升職?(中)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第五百三十七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751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中第十九章,活着不容易啊第687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第三百九十章 伏幟草中低(下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潮動6(前面發錯了沒法改,這纔是189章)第七章 在北 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五百九十四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三第968章 征衣卷天霜(中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二百四十三章 當歸2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般心思二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1022章 嚴秋筋竿勁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849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858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三章 活着(下)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忐忑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959章 旌旗颯凋傷(下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續第三百九十六章 鐵騎擁塵紅(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宴夜 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五百二十二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續第四百六十三章 迥戍危烽火(中第700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675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下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873章 野死諒不葬(續)第六百零七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中第648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中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六十五章 城下(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嘯旅乘明發(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四百三十三章 遠道不可思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一百四十三章 遭遇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1038章 使者遙相望(中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五百二十四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中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潮動2第902章 烽火晝連光(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遭遇(下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
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動4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二十二章 升職?(中)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第五百三十七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751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中第十九章,活着不容易啊第687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第三百九十章 伏幟草中低(下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潮動6(前面發錯了沒法改,這纔是189章)第七章 在北 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五百九十四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三第968章 征衣卷天霜(中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二百四十三章 當歸2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般心思二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1022章 嚴秋筋竿勁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849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858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三章 活着(下)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忐忑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959章 旌旗颯凋傷(下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續第三百九十六章 鐵騎擁塵紅(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宴夜 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五百二十二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續第四百六十三章 迥戍危烽火(中第700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675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下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873章 野死諒不葬(續)第六百零七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中第648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中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六十五章 城下(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嘯旅乘明發(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四百三十三章 遠道不可思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一百四十三章 遭遇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1038章 使者遙相望(中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五百二十四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中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潮動2第902章 烽火晝連光(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遭遇(下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