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旌旗颯凋傷(下

隨着這些年太平軍掌握的地盤越來越大,需要處理的事物越來越多;周淮安也中算是深切感受和體會到了,爲什麼古外今來很多君主往往在年輕時都是想要有一番作爲,可到了中年之後往往都開始倦政和昏庸起來的歷史根源。

畢竟,讓一個人十年如一日地處理無數內政,確實非常打擊人的積極性,再加上年紀的增大,精力和體力的衰退,君主們往往就會開始懈怠和厭絕起來。而由此產生了形形色色的是非來。

與此同時,他們還要分出時間和精力來,面對自己後宮當中的那些嬪妃及其子女們,迴應和滿足他們源自各自立場的訴求,以君父、丈夫的多重身份,處理好相應的矛盾和競爭;或又是有生之年儘量的生育子嗣,而確保帝系延續的更多概率和穩定性。

不然的話,一旦讓後宮的紛爭通過各自的家庭背景,擴散和延伸到了外朝去之後;很容易就會變成朝野派系之間的黨爭和侵軋,乃至是衍生成爲大統帝位上的激烈動盪和風波,甚至因此誕生了一些“父慈子孝”式的不忍言之事。

因此在這種相對壓抑和勞心竭慮的氛圍之下,所謂的後宮生活很容易就會陷入到某種例行公事的無趣循環當中。因此,歷史上的歷代帝王除了極少數個例之外,幾乎都是喜歡不斷的收納年輕的妃子,乃至有些人一直奮戰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因爲他們可以從這些剛入宮廷,而心思相對簡單的年輕妃子身上,獲得短暫的新鮮感和滿足男性成佔有慾的成就感;同時也是引入更多的新血來沖淡和打破宮廷之內,因爲權力之爭導致的緊張對立氛圍。

(關於這一點,在拜讀了李唐歷代的帝王起居錄和旁人的雜記文書,並且瞭解到其中隱含的血雨腥風與充滿殘酷黑暗的種種之後,周淮安也是深有感觸的。)

也可以說,除了少數篳路藍縷的從屍山血海裡殺出個偌大天下來,而堪稱是雄才大略一時的開國帝王之外;也只有極少數諸如在宮廷鬥爭中脫穎而出的漢武,或是競爭上位的明皇之類,盛世英主或是中興之主的特例,能夠繼續在國家大事上保持住相應專注和意志力,而創造出一番偌大的基業來。

儘管如此,歷史上依舊還是不免發生了諸如漢武帝被迫下達罪己詔,放任酷吏逼死皇后和太子的巫蠱之禍,而只能靠重新生一個幼兒來繼承皇位,導致國家大政淪於權臣的綿連政治鬥爭例子。

而唐明皇倒是吸取了早年宮廷紛爭殺了好幾個兒子的教訓,而在晚年專寵一人同時倦怠政務,而將國家大政相繼交給權奸和弄臣,變相催生了邊鎮野心家崛起的“安史之亂”,讓天寶盛世下的國家由此盛極轉衰的結果。

更別說絕大多數君王從一出生,就被困在名爲皇宮的變相大牢籠裡,平日裡感官認知所能見到的,也只是宦官和婦人所羅織出來的全部世界;因此直到一定年齡之後,纔有機會以學習的名義接收到外臣傳達的,不知道是幾傳手的知識和見歷。

因此,在帝王之家薰陶出來的基本心術和權謀之外,也變相限制了他們的眼界和認知的上限;而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他們接掌皇位和治理天下的時候。有的人得以在權力鬥爭和博弈中,擺脫出來並掌握住局面,就成爲了一代明君的發端;但是更多人還是不免成爲依仗臣下、近宦和外戚的羣體,才能維持局面的庸碌之主。

而在這種變相的內外隔絕之下,再多的山珍海味、美味佳餚,再多的聲色享受,也終有被厭棄的時候。於是一些君王就會由此轉而專注和沉溺在了某些領域的興趣愛好當中,而創造出一些歷史典故和逸聞軼事來。

諸如煉丹修道以求長生,最終把自己吃死那是屢見不鮮的戲碼;就連唐太宗之類的明主也不免其宿;或又是精通於書畫蹴鞠之道,然後被胡人全家一鍋端到五國城去感受塞北風光的徽欽二帝。。又比如當代號稱多才多藝,如今正在遊幸西川的馬球天子唐僖宗,也是個最好的例證。

當然了,也有一些君王的關注點和興趣由此轉向了宮廷之外,於是就催生出了歷朝歷代許多真真假假,關於天子及其親從人等微服私訪民間的奇遇記,乃至招搖與秦樓楚館的傳說和典故來。

其中又有比較能夠折騰的,則開始大張旗鼓的籍以“封禪泰山”“祭祀黃河”之類的原由,開始巡遊於天下各地的例子。

從秦時多次東巡六國故地以宣示統治權,卻最終病死在半路上而變相導致一統大業二世而亡的一代祖龍;到在遼東玩人海戰術,在塞外玩六合板城和在江南玩水殿龍舟,最後玩到民怨鼎沸、天下盈反而有家不能回,只能在江都自問大好頭顱誰能取的隋煬帝;

再到明朝最大的軍事情景再現、角色扮演和COS愛好者,並創造了知名私家遊樂場所——豹房的正德皇帝;還有號稱幾下江南而留下無數風流傳說,和邊地牽強附會典故的清康熙、乾隆祖孫,幾乎莫不過是如此。

周淮安如今作爲一個見識廣闊的現代人,眼光遠邁數千年經驗教訓的穿越者,自然不會輕易犯上這些錯誤和重蹈覆轍的。至少他可以從諸多亢繁的公務當中,找到正在見證和創造全新歷史,還有附帶名人收集和肆意掌握改變他人命運的成就感;

此外從後宅當中,他同樣可以從哪些形色風情各異的女子身上,通過現代人名目繁多的想象力極限,而找到百試不厭的樂趣來作爲日常的情緒調節和精神緩衝。再加上從無到有一手打造和培養起來,相對先進於當代的軍隊和官僚、人才體系,想要產生怠政的情緒,那還是很遙遠的事情了。

想到這裡,周淮安的手掌卻是再度伴着紅藥兒的嬌嗔和清吟聲,而越發深入淺出的動作起來;正所謂是“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更待少年時”,難道不就是此時此刻的情景麼?直到女孩兒仿若牡丹滴露一般的哀聲婉婉,再度鬆弛下柔軟盈盈的身子來才罷手干休。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如此親熱了,但是依舊是嬌羞不勝的女孩兒,還是努力掩耳盜鈴式的重新整理好衣襟和裙襬,就仿若是沒想到還有重新被弄凌亂的可能性似的。

只見她雲鬢顫顫而臉色潮霞的按住男人猶自作怪的手,而輕輕喘聲言他道:

“其實,郎君廣有臣屬將士,又有諸多賢士大家良選以待,又何必另詢於我輩婦人呢?怕不是落下干政之嫌和非議。。。”

“藥兒,難道你覺得眼前所見所聞的這些,就是大多數的輿情和士望所在了麼?其實不已然,”

周淮安卻是繼續親熱無間的抱着她道:

“畢竟,這世間還有千千萬萬出身卑微,終日爲生計所勞頓而無暇他顧,更沒有辦法專門位置發聲和爲己訴求的普羅大衆。。因此,能夠有機會站在你我面前的,不過是其中之萬一。”

“而能夠就此發出聲音來的,這些只不過是因爲家境殷好,或是出身起點比別人更高一些;又足夠的閒暇做學問和琢磨世情,也有足夠的學識和見歷,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和認知,簡明易表的呈達於上。”

“所以,這就不免會讓人產生了某種錯覺,似乎只有這些發聲之人,就可以基本代表天下廣大民心士望了。因此,只要針對其訴求及時予以響應和對策就好了。。”

“然而,這卻是一個天大的誤區。此輩中人或許可以代表部分世間百姓的訴請,卻不知人都是有私心和個人立場的,更有因此形成既得利益階層的共同認知和相互維護的本能。”

“因此,日積月累下來,上情下達中的各種偏差和謬誤不可避免就此形成了。然而難道爲上位者,就真的能夠忽略和無視這些沉默不語的普羅大衆麼?”

“他們只是沒有發聲的機會而已,或者說他們發聲的機會都被縉紳豪姓、大族世家的一小戳人給強行代表和扭曲了而已。但是一旦到了忍無可忍又無處申辯之際,同樣也會用實際行動(腳)來進行表態和抗爭(投票)的。”

“因此,輕者流亡在外乞食求活,中者成羣結隊的吃大戶,而羣情洶洶者則成爲了打翻這個天下的根基,大破大立之後再造新時代的蜂起大勢!這纔有了我輩乘勢崛起、順天應命的時代呼聲。”

“時代落下來的微塵,到了每個百姓身上,便就是一座大山了。舊朝李唐之覆亡,既在於歷代沿襲的內外交困再也無以爲系;也在於上位者的極度傲慢,自以爲身邊能夠所見所聞的,便就是着天下全部的真相和事實;”

“然後,就只能在積重難還的官僚體系,被層層扭曲和嚴重偏差的虛假認知中,在身邊最親近的人和最信賴的臣下,用謊言和話術交織的羅網當中,一點點敗壞下去,一步步地坐以待斃,直到無可救藥的最終時刻來臨。”

“在此期間,就算是偶然有所清醒之士奮起勸諫,也會因爲違逆了上位者的心意,乃至大多數人不願面對殘酷現實的逃避心態,而自然被貶斥和迫害;這纔是我輩建立新世代之後,要最當引以爲鑑的事情啊!”

“所以,眼前的這些人,或又是地方上的士人說的就一定是正確的麼,他們所代表的就一定是全部的民意和真相麼?如果沒有自己思考辯證的能力,也沒有深入底層百姓之中獲知真正民生、民情的的渠道和手段;那也只能繼續淪爲少數地方形勢人家,高高架空起來的泥塑木雕而已!”

“所以說,就算是身爲女子又怎樣,難道就不能爲家國拾遺補缺,進言納諫了麼?區區婦人干政的非議和風評又算得什麼,如今我太平軍還廣用女子爲官,爲吏,所不定日後還有女性參政、議政呢!”

“既然爲了同樣爲督府做貢獻和出力的羣體,自然也要有所發聲和表態的渠道了!藥兒,你既然作爲我的夫人和後宅當主,自然更要作爲表率,而擔待起這個廣納建言的責任來纔是。。”

“郎君赤誠以待,藥兒定當不負。。。”

聽到這裡曹紅藥卻是掙扎起身,鄭重其事的對着周淮安衽行了一禮。

周淮安的讚歎的看着她心嘆道:這位因爲政治聯姻的需要而來到自己身邊的小夫人,除了自有一種讓人心情安寧的韻味和氣度之外;就是有這個心思澄淨而冰雪聰慧、善解人意的最大好處。

所以只要能夠對她解釋說明道理和因由的事情,就會無條件的順服和充分配合着,努力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倒是讓人在處理器相關事情來,格外的省時省心了。

第928章 連旗登戰場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中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四百六十三章 迥戍危烽火(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六百零六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第770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第654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下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中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954章 孟冬沙風緊(中第904章 烽火晝連光(續二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1023章 嚴秋筋竿勁(中第729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而功施社稷(續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惟德被生民第644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下)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七十五章 夜間第1000章 烽火入洛陽(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仇寇三第一百五十四章新氣4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第五百零五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1052章 簫鼓流漢思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864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二)第974章 揮刃斬樓蘭(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四第787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下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五百五十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第984章 單于一平蕩(下第678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第711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中)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1029章 虜陣精且強(下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660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第一百八十八章 潮動6(前面發錯了沒法改,這纔是189章)第四十五章 心思(四)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631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二)第四百零十一章 猶記登壇日(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操行第873章 野死諒不葬(續)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六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七十四章 寨中第一百零六章 內城第三百零一章 後事尚維艱(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中第635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第四百四十三章 悠悠卷旆旌(下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血灑陣雲飛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六十章 陰雲二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638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中
第928章 連旗登戰場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中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四百六十三章 迥戍危烽火(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六百零六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第770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第654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下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中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954章 孟冬沙風緊(中第904章 烽火晝連光(續二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1023章 嚴秋筋竿勁(中第729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而功施社稷(續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惟德被生民第644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下)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七十五章 夜間第1000章 烽火入洛陽(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仇寇三第一百五十四章新氣4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第五百零五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1052章 簫鼓流漢思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864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二)第974章 揮刃斬樓蘭(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四第787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下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五百五十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第984章 單于一平蕩(下第678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第711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中)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1029章 虜陣精且強(下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660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第一百八十八章 潮動6(前面發錯了沒法改,這纔是189章)第四十五章 心思(四)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631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二)第四百零十一章 猶記登壇日(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操行第873章 野死諒不葬(續)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六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七十四章 寨中第一百零六章 內城第三百零一章 後事尚維艱(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中第635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第四百四十三章 悠悠卷旆旌(下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血灑陣雲飛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六十章 陰雲二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638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