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

bookmark

天氣轉涼之後,除了禦寒物資越來越貴之外,京中權貴圈最熱鬧的談資之一,除了張德入京,太子東行之外,還有東北海發現了大量的海洋哺乳動物聚集區。

消息已經是遲了三年,因爲三年前,杜構所在的小集團,早就知道了那一片海豹、海象的聚集區。每年供應給朝鮮道的油脂、肉乾、骨粉、皮革,數量都是相當的驚人。

一頭成年海象重達四千斤,能夠提供數百斤的肉,數百斤的油脂,還有相當不錯的皮子。

按照武漢現行的皮革等級,只有海獺能夠跟海象的皮相提並論,並且海獺皮的產量,遠不如海象。

油脂作爲帝國重要的物資組成部分,涵蓋到了帝國大中城市的方方面面,甚至是女性的化妝品、護膚品、保養品,也大量使用了海洋哺乳動物的油脂。

只是因爲消息閉塞,大量中國權貴豪門,都以爲這些名貴物品,是產自朝鮮道。

直到今年暴露了東北海的存在,終於有野生的冒險家,在穿越鯨海之外,意外踏入了使鹿部的外海,然後接觸到了東北海。

這裡,是整個“東海”的北部,一連串的島嶼,像珍珠一樣形成了一個圓弧,將整個東北海包裹在其中。

風高浪急之餘,入秋之後,就不斷地會出現暴風雪,然後朝着東南方向瘋狂捲動。

整個東北海,又被稱作“白海”。

探險隊在看到北極光之後,就找到了在中原極爲名貴的白熊,還有大量體型碩大的海象。

最重要的是,他們發現,這裡的海象,和朝鮮道出品的海象品種,還不是同一個品種。

也就是說,朝鮮道出品的海象種羣,應該另有他處。

這種驚人的大發現,讓探險隊滿載而歸的同時,又讓消息驚爆了整個都市圈。

“這豈不是說,杜東海三年之前,就掌控了一座金山?”

“難怪東海宣政院這般紅火……”

對於京中中低層的貴族們而言,大貴族的富貴,大概就源自貿易之類。或許是絲綢之路,又或許東瀛州挖礦……總之就是大概如此吧。但要說個所以然來,卻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重重的迷霧,籠罩在他們頭頂之上。

矇昧,就像是矇昧的蠻荒之人一般。

但是現在,卻打開了全新的世界,報紙都在瘋狂地轉載着各種奪人眼球的消息。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這些個雜誌小報,似乎都開了竅一樣,除了廣告,還知道不斷地提高發行量需要更豐富的內容來支撐。

而海外的“新奇”,是最豐富的最讓人好奇也最有意思的內容。

京城的人,第一次知道,天圓地方是錯的,原來大地真的是如一顆雞子。而爲了證明這一點,武漢那裡,已經有人出發,一路向東,準備環繞東海一週……只是環繞東海一週,就能證明大地如雞子嗎?

有人懷疑着。

最重要的是,許久的時間過去了,武漢的船隻雖然有陸續回來的,卻大多都是失敗者。

他們見到了東海盡頭的景色,也看到了土著,但一無所獲。

而有的人,至今還沒有回來。

“當年我就奇怪,怎地有恁多海象象牙的?”

“杜東海入貢的海象牙,有一對長五尺的巨牙,堪稱稀世珍寶。聽聞是一頭八千斤重的海象王所有,杜東海命人驅熊圍獵,這才撲殺!”

“驅熊?”

“白熊,武漢人命名爲北極熊。長於流鬼國境內,北極光照耀之地,便是白熊生長之所。”

“杜東海還有驅熊圍獵的異能?”

“這有甚麼?既然能使鹿,就能使熊。”

“這當真是匪夷所思……”

“聽說吳王府還養着食鐵獸,謂之熊貓,亦是熊科猛獸。吳王亦能驅使熊貓,杜東海驅趕白熊……這也差不多吧。”

“甚麼差不多,顏色都不對!”

“這白熊穿個黑色護手戴個墨鏡,跟熊貓有甚區別?”

“你……你說的好有道理……”

關於東海宣政院的話事人到底有沒有驅使北極熊的異能,京城茶館裡也算是討論的很是熱鬧。

說到底,三年前的消息,到今年才讓人知道。三年啊,那麼多的資源,就被一家給獨吞了,這簡直……簡直是太讓人羨慕嫉妒恨了!

吃獨食啊杜構!

可轉念一想,那時候杜如晦還沒死呢。

當時河南地區最重要的動物油脂來源,一是河南河北本地的畜牧業油脂,二是東海捕鯨業。

鯨油,纔是那時候的重頭戲。

但是隨着皮革業越趨成熟,貴婦人並不介意身上有全套的海獺製品。至於家中地毯用的是海象皮製成,那更是顯得豪奢富貴,底蘊十足。

至於買不起整張海象皮的,簡單,買一些邊角料,送到武漢車個珠子戴手上也是可以的。

再上檔次一點,海象牙也可以車個珠子。

總之,車珠子就對了。

“操之,杜大郎那些個行當,沒了你,應該不能成事吧。”

“女兒國”中,一羣老漢正趴着享受着按摩,老張則是坐着靠牆,幾個技師正在給他揉捏肢體。

閉着眼睛正爽着的張德眼睛也沒有睜開:“當年王萬歲跟着王太史廝混了一陣,主要還是王萬歲和王太史的徒子徒孫在忙活,我就是牽線搭橋。”

“有這好處,怎地不想着我們這些個長輩?”

“你們都是半隻腳進棺材的,要那麼多錢作甚?!”

“……”

“……”

“……”

鬨笑了一陣,前來消遣的秦瓊問道:“最近老夫也看了報紙,照報紙上所言,入海東行兩萬裡,亦有大陸。東海盡頭,地理之貌,似乎是有類中國?”

“差不多吧。”

聽到秦瓊的聲音,張德眼睛微張,“就是土著稀少,還要往南走一點。但也無甚意思,遠不如南海。”

“太遠了啊。”

“太遠了。”

幾個老傢伙稍微思量一下,就知道這個距離上,想要直接統治,無疑是做夢。

但是,花個三五代人經營……倒是非常值得。

三五代人的移民,差不多就能建設成一個小國,跟扶桑地相比肯定大大不如,但類似現在的流求,卻是夠了。

要知道按照國朝標準,流求這麼個海外領地,也算是“海外盛國”。

賬面上,也有十數萬丁口,甭管組成結構是什麼樣的,但全島能算作一個體系內的丁口,的的確確超過了十萬。這不是“盛國”,什麼是“盛國”?

只不過很可惜,因爲擴大了“天下”的範圍,相對應的,傳統的“開疆拓土”功勞含金量,當真是每況愈下。

功勞的指標在不斷轉移,地方治理的權重比在不斷增加,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人口。

不是國朝一定要粗暴地選擇某個指標,而是在大環境之下,總體只要還算穩定的話,選擇一個最直觀的指標,往往就能反應現實需要和長遠期望。

貞觀朝的當下,不管賺多少錢,又或者說開闢多少土地,增加多少財政收入,其核心只有一個,有足夠的勞動人口在支撐。

這時候談什麼資金、政策,都是假的。

所有的資源中,勞動力資源,就是第一位,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第一位。

帝國的精英在統治中央到地方的時候,嚴厲打擊蓄奴那是喊的震天響,那是因爲要把世家大族手中的奴婢“解放”出來,否則這些人口窩在世家大族手中,有等於無,他們的存在,就是行動的屍體,還消耗了帝國土地產出來的糧食。

但同時,帝國的精英又默許着奴隸貿易。無他,莊園需要開闢,港口需要建設,道路需要修通。如果全靠徵發民夫、僱傭勞工,哪有那麼多的勞力?

像“廣交會”建設廣州和交州的河口地區,主要消耗的,並非是本地的治下百姓,而是奴工。

“天竺奴”“海角奴”,成百上千地死,上萬上萬地往裡面填。

以往一到雨季,就要損失慘重的廣州,今年已經能夠保證坡底不劃破,塘壩不潰壩,半數耕地能夠順利排澇。

這些水利設施,難不成是天上掉下來的?

中央到地方的精英官僚,不會沒有看到這一點,正因爲有這樣那樣的建設需求,所以打擊非法蓄奴的口號要喊,精準清除的工作要做,但是,奴隸貿易短期內,根本不會廢除,反而會變本加厲,大搞特搞。

原因嘛,很簡單。

“天下如此之大,老夫真想去看看啊。”

趴軟墊上的幾個老傢伙們,有人如此深情地感慨着。

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六十一章 反抗的小妞們(第三更)第三十章 白日第十章 衆犬第七十七章 涼州行第十三章 還是個孩子第六十四章 個人優勢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第十七章 辣眼睛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二章 名動第七十四章 身毒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八十三章 求生慾望很強烈第八十二章 夕陽紅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八十一章 黑鍋難背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七十二章 經驗之談第八十二章 衍生需求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漸(大年初二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十六章 幽州來客(第三更)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變第七十五章 浴血奮戰第四十七章 妙不可言第三章 千里駒第一章 站街女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九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一章 換個流程第八十五章 籌謀第十一章 辦事漂亮第八十三章 甜第六十四章 怨念(一會兒還有)第八十六章 打聽消息第三十五章 星漢燦爛第九十二章 驟變第二十章 怠慢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簡單第九十七章 方向問題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九十七章 父母官第二十六章 串聯(第二更)第九章 赴宴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九十一章 非主流說客第五章 需求第九十五章 世道無常第五十三章 你來追我呀(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狂第九十一章 心思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後第十五章 幫襯第六十九章 非正常護院(三更)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六十七章 瘋了第二十六章 惡趣味第十八章 傳信第五十九章 大縣令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五十四章 一池水中一池魚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二十四章 都是好詩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三章 江山如畫第六十四章 清修不易(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感覺身體被掏空第五十五章 熱鬧第一章 一個聲音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二十五章 這奇葩的畫風第三十三章 如狼似虎第二十六章 提攜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六十八章 販賣人性第五十三章 苟富貴第十一章 興旺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十一章 絕不裝逼第九十六章 變換第六十章 搓你狗頭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七十三章 路第三十二章 如魚得水第二十一章 簡單粗暴第七十八章 一陣風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九十一章 太年輕
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六十一章 反抗的小妞們(第三更)第三十章 白日第十章 衆犬第七十七章 涼州行第十三章 還是個孩子第六十四章 個人優勢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第十七章 辣眼睛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二章 名動第七十四章 身毒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八十三章 求生慾望很強烈第八十二章 夕陽紅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八十一章 黑鍋難背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七十二章 經驗之談第八十二章 衍生需求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漸(大年初二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十六章 幽州來客(第三更)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變第七十五章 浴血奮戰第四十七章 妙不可言第三章 千里駒第一章 站街女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九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一章 換個流程第八十五章 籌謀第十一章 辦事漂亮第八十三章 甜第六十四章 怨念(一會兒還有)第八十六章 打聽消息第三十五章 星漢燦爛第九十二章 驟變第二十章 怠慢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簡單第九十七章 方向問題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九十七章 父母官第二十六章 串聯(第二更)第九章 赴宴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九十一章 非主流說客第五章 需求第九十五章 世道無常第五十三章 你來追我呀(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狂第九十一章 心思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後第十五章 幫襯第六十九章 非正常護院(三更)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六十七章 瘋了第二十六章 惡趣味第十八章 傳信第五十九章 大縣令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五十四章 一池水中一池魚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二十四章 都是好詩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三章 江山如畫第六十四章 清修不易(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感覺身體被掏空第五十五章 熱鬧第一章 一個聲音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二十五章 這奇葩的畫風第三十三章 如狼似虎第二十六章 提攜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六十八章 販賣人性第五十三章 苟富貴第十一章 興旺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十一章 絕不裝逼第九十六章 變換第六十章 搓你狗頭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七十三章 路第三十二章 如魚得水第二十一章 簡單粗暴第七十八章 一陣風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九十一章 太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