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三十晚上,吃過餃子,一家人團圓守歲。

七娘、崔鶯鶯、鄭婉言、杜十娘四個坐炕上打麻將,象牙牌雕刻的十分精緻,四個娘們玩起了血戰到底,每個人面前堆着一盒子的金幣銀幣銅錢,玩的不亦樂乎。

血戰到底的打法很簡單,反正就是可以一直糊,糊到摸光牌爲止。一把下來,點炮不斷自摸不斷,糊個不停,但算起番來也簡單,不像後世的廣東麻將江西麻將,打個麻將老算不清番。

紅線和蓮兒蘭兒還有四娘,四個人則玩起了撲克,打拖拉機升級。

李超跟老爹還有錢管家,則一起鬥起了地主。

屋裡燒着地暖,暖和的很,點着大蜡燭,明亮如晝,大家玩的很高興。其它的僕人丫環們今天也早得了過年紅包,也都領到了不少吃食,然後在自己屋裡守歲,那些當值的家丁丫環們,還得了雙倍賞。

李超身上穿着崔鶯鶯她們親自裁製縫紉的新衣服,上面還有她們的刺繡,手工很好。老爹也是,穿的是七娘親手裁縫的新衣。

大家都穿着新衣服,口袋裡裝着新錢袋。

今天李超紅包沒少發,尤其是自己的小兄弟和幾個小兒女,每人都直接給了一袋子錢。有了金銀幣之後,有個好處,就是發起錢來方便的多。過去用銅錢用絹布,一貫錢就得好幾斤重的銅錢,或者一匹絹好大一捆。

現在好了,錢袋子能裝幾十塊金銀幣,如果裝上三斤金幣,足有四十八枚,價值三百多貫錢。

若是嫌重,還能直接拿着錢莊開的莊票放裡面,又輕又貴重。一百文五百文一千文,甚至五千一萬文的都有。更小面額的十文二十文五十文的也有。

這些都是李記錢莊發行的不記名見票即付的莊票,沒有那麼繁瑣的手續,也沒有利息之類的,在李記如今名下三百多家錢莊,隨時通兌。

不過十貫以上的,就沒有了,那樣的大額的,只有記名莊票,兌付起來要麻煩些。

憑着李超的超前意識,李記錢莊如今在這行業裡算是一支獨秀,做到了佈局天下,天下匯兌,李記錢莊發行的金銀幣和莊票,都信用非常好,深受百姓們的喜歡。

百姓們得了便利,卻不知道,李記錢莊卻贏得了大量的利潤。

鑄金銀幣利潤不小,但還受限於金銀的數量。但是莊票卻不同了,這種東西一開始的時候,還顯現不出威力,但如今李記錢莊規模越大,這莊票的利潤就越高。

這其實已經是相當於發行的一種大範圍內大量流通的貨幣了,而且是信用貨幣。本來莊票是儲戶們存款的憑證,一貫存款一貫莊票。

但實際上李超哪會這麼笨,大量的儲戶把錢存進錢莊,李超深懂借雞生蛋的道理。一貫錢的存款,可以拿出六七百錢來放貸,而有一貫錢的準備金,李超可以發行四五貫的莊票。

在這種模式下,李超拿紙墨印出的莊票,就相當於錢,這可比挖銅礦冶煉鑄幣,甚至收購金銀鑄幣的利潤大的多。

規模越大,錢賺的越多。

錢賺的多,錢莊擴張的規模越大,莊票發行範圍也就越大,數量也就越多,莊票的信用安全也就越高。

這種事情,後世誰都懂,但放在這個時代,卻很少有人弄的明白裡面的套路,還真以爲李家是庫裡有一貫錢,纔開一貫的莊票。

他們不知道,就跟金銀幣的金銀含量在不斷下跌一樣。最開始金幣含金量是九成,現在已經降到了八成。但李家鑄的金幣是按面值計算,而不是稱重,含金八成的金幣,依然按一兩純金計算,剩下的兩成其實是銅,減去銅的成本,鑄幣的成本,鑄一枚幣利潤極大。

李家現在大量搜刮金銀,恨不得把天下的金銀都收購過來,然後鑄成金幣銀幣。去年的佛道整頓,李家着實也得到不少的金銀,特別是金子。大量的佛寺拆毀,裡面的佛像金身,上面貼的金箔等、金漆真不少。

朝廷得了大頭,李家也得不少,這些金子,基本上都被改鑄爲金幣。

秦漢之時,當時中國的黃金數量極多,那個時候用銅極多,而大多數銅礦,其實都有金礦伴生,因此銅挖的多,金子自然也多。當時的黃金數量多的驚人,只是後來流行陪藏,大量的黃金埋到了地下,再加之漢起佛教的流入和興起,也使得許多黃金被拿去鑄佛像貼佛像,寫金書等等。

不過想要在大唐實現金銀本位,根本不現實,關鍵還是金銀礦較少,而且開採也比較難。李超知道山東的登萊半島有大量金礦,知道江西有大銅礦、銀礦,不過開採效律不高。

以大唐如此多的人口,那點黃金存儲量和開採量,金銀根本無法做爲本位貨幣,甚至連做爲貨幣都較艱難。

數量太少,金銀幣如今雖也算是朝廷支持的貨幣了,但一般還只是做爲貴族們收藏和使用,一般商人都很少用金銀幣交易。

只不過銅錢也不夠,就算李超貢獻了幾個大銅礦位置,但一年挖不了多少,對於一個幾千萬人口的大唐來說,一年別說鑄個三四十萬貫銅錢,就算鑄三百萬,都一樣不夠使用。尤其是還有許多不法份子,朝廷這邊鑄錢,他們那邊收錢就融了鑄銅器倒賣。

再加上有的土豪地主們,就喜歡把錢囤積起來,埋在地下窯洞裡,寧願銅錢在地下生繡,都不拿出來流通,這使得不論是金銀幣也好,銅錢也罷,都有一個黑洞,朝廷鑄多少,都總是貨幣量不足。

百姓們沒錢用,不得不拿絹啊、布啊、糧食這些當成貨幣使用,去趕個集,要買東西,還得先從家裡捎匹布或者帶些雞蛋鴨蛋,甚至直接抱只雞去上集。先賣了雞,或換了布,然後才能去買東西。

正是這種錢荒的情況下,李記錢莊的莊票纔會這麼受歡迎。

古典農耕社會,都讀的聖賢書,卻沒幾個學社會經濟的,根本不懂得如何管理經濟財政,連銀行都不知道建一個,更不知道發行信用紙鈔的重要性。

不過李超也不敢教這些人這些,這時代的人,都喜歡亂來。

你要是教他們建銀行發紙鈔,這些人肯定敢沒有準備金就濫發紙鈔,到時缺多少錢就直接印鈔,今年印一千萬貫,明年就敢印三千萬貫。

看看宋朝的交鈔,明朝的寶鈔,還有元朝的紙鈔,哪個不是這樣,發行到了後面,一千貫一萬貫,都當不得銅錢一貫,好好的一樣東西,被他們弄的臭名昭著。

再好的經,給歪嘴和尚也是念不好的。

如錢莊這樣的,其實還是私人經營,朝廷監管的好些。不過李超自己對於錢莊的經營方向,把握的還是很好的,沒有搞的太離譜,發行莊票,也是嚴格設了一條線,有足夠的準備金的。

他倒不願意讓朝廷監管,因爲朝廷那些官員根本不懂這些,讓他們監管什麼?

想着想着,李超打了一個對子,結果回頭一看手上,好好的一條龍,中間斷了。氣的頓足,一把的單子,愣是把一個贏牌打輸了。

錢管家跟老爹最後還雪上加霜,一人給李超來了一炸,李超一下子輸了不少。

“想什麼呢,看你心不在焉的?”老爹問。

“這不明天就是貞觀元年了嘛,陛下交給了我一個很重的擔子,我是戶部尚書兼鹽鐵使,朝廷的錢袋子交給我來管。可是,國庫空空啊。今年秋起北方大災,朝廷免了北方諸州的正稅,明年還是災,明年肯定還得免。加之賑災發糧,還有和買糧食的錢款,都還打着白條呢,現在朝廷不但沒錢,還欠着一屁股債。”

李世民倒是好,看着國庫空空,立馬把這擔子交給李超了。原本李超這戶部尚書,是掛名,並不實際掌管部務的,但現在李世民發話了,這個擔子得李超挑起來。

想辦法,給朝廷弄錢。

李超倒是有錢,但李家攤子也大,何況一個家族再有錢,還真能富可敵國不成?朝廷一年的開銷,那都是千萬貫來計算的,何況這兩年還又是災荒又是戰爭的,這開支更大。

不說別的,今年和買富戶地主們的那些糧食,都是一個天文數字的欠債了。

本來朝廷通過商稅、邊市、專賣等各種辦法,一年增加了千萬貫的財政收入,算是不得了了。但現在一個災荒,又回到瞭解放前,還欠了一屁股債呢。

這戶部尚書,可不好當。

想來想去,李超覺得那些富戶們的白條不能一直欠着,又強徵了糧食,又一直打白條不兌現,這可真會惹怒那些土豪們的。

但朝廷也確實拿不出錢來兌付這些白條了。

總不能讓朝廷真的去印鈔吧。

不過轉念一想,印鈔確實是個好辦法啊。朝廷是不能印鈔,他們印鈔會亂來,但李記錢莊可以印鈔啊。

“可以發行點國債啊。”李超想着,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由李記銀行借錢給朝廷。但不是直接借,而是朝廷發行國債,李記錢莊買下來,國債規定好利息,李記錢莊可以以低點的價格拿下,然後可以高點利息發行,這樣一來,李記錢莊算是朝廷國債的承包發行商。

不過只是想了想,李超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讓李記錢莊跟朝廷做生意,還是做這種生意,太愚蠢。這樣會暴露李記錢莊的強大實力和鉅額財富,萬一李世民窮瘋了,到時來個強搶,這不是沒可能的。就算李世民不搶,以後的皇帝難道不搶?

皇帝不搶,難道那些整天喊着聖賢之言的官員們不眼紅不想搶?

還是悶聲發大財的好。

至於債券,確實是個不錯的想法的。朝廷發行債券,可以定好利息和年限,全國發行,還可以拿邊疆上的土地做爲抵押。買債券,直接給他們邊疆土地做抵押,萬一朝廷到時不能按期償還本息,那些土地就能直接成爲債券持有者的了。

這樣一來,債券總還是會有些吸引力吧。

李超打算明天正旦大朝會後,跟李世民詳細談談。

第412章 厲害了我的哥第788章 投降第738章 劍履上殿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1139章 狗咬狗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319章 橫刀立馬,唯我張大將軍!第960章第1169章 骯髒的py交易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1042章 同室操戈第三十二章 灞上銀槍小霸王張超張文遠第1588章 我不服第937章第1459章 二哈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999章 勤王詔第174章 博陵崔家爲十三娘添妝第504章 糾糾武夫、公侯干城第708章 龍王的饋贈第1050章 柴紹第169章 糞土重於萬戶侯第756章 波斯可汗阿史那文遠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963章 李鬼遇上李逵第370章 拜見大人第868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兩萬白袍滅棒子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第1201章 廣積糧第636章 白條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482章 尚書左僕射、和順郡王第859章 讓賢第680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487章 雁門關李靖第1346章 王不見王第五百二十三章 是個帶把的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1458章 流鬼第418章 鋌而走險第1448章 太子第180章 五姓七宗齊送嫁第1256章 朕要親征第584章 新米節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1497章 魚我所欲也第790章 自污第1445章 天網第670章 工分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705章 李超不回來了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1374章 國務卿第379章 唐租界第311章 跑第793章 天意第152章 李世民的補償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第131章 救一半第955章第424章 逼宮第817章 承乾第1197章 第一輪交鋒第1275章 勸進登基第833章 太上皇要跟李超決鬥第1234章 金蟬脫殼第525章 驚動長安洗三宴第1447章 皇恩浩蕩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1131章 飛醋第1469章 倭寇第385章 保護國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768章 火候第855章 自由誠可貴第759章 兒皇帝第三十九章 有女僕了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1377章 發難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267章 吸金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1079章 房玄齡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一百三十三章 徵辟第781章 強擼灰飛煙滅第341章 小別勝新婚第887章 雞飛蛋打第223章 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第1515章 稅警第1026章 四面楚歌第727章 家祭第六十九章 免費上門第1394章 何不代唐第878章 窮追不捨
第412章 厲害了我的哥第788章 投降第738章 劍履上殿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1139章 狗咬狗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319章 橫刀立馬,唯我張大將軍!第960章第1169章 骯髒的py交易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1042章 同室操戈第三十二章 灞上銀槍小霸王張超張文遠第1588章 我不服第937章第1459章 二哈第831章 和太子的約定第999章 勤王詔第174章 博陵崔家爲十三娘添妝第504章 糾糾武夫、公侯干城第708章 龍王的饋贈第1050章 柴紹第169章 糞土重於萬戶侯第756章 波斯可汗阿史那文遠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963章 李鬼遇上李逵第370章 拜見大人第868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兩萬白袍滅棒子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第1201章 廣積糧第636章 白條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482章 尚書左僕射、和順郡王第859章 讓賢第680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487章 雁門關李靖第1346章 王不見王第五百二十三章 是個帶把的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1458章 流鬼第418章 鋌而走險第1448章 太子第180章 五姓七宗齊送嫁第1256章 朕要親征第584章 新米節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1497章 魚我所欲也第790章 自污第1445章 天網第670章 工分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705章 李超不回來了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1374章 國務卿第379章 唐租界第311章 跑第793章 天意第152章 李世民的補償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第131章 救一半第955章第424章 逼宮第817章 承乾第1197章 第一輪交鋒第1275章 勸進登基第833章 太上皇要跟李超決鬥第1234章 金蟬脫殼第525章 驚動長安洗三宴第1447章 皇恩浩蕩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1131章 飛醋第1469章 倭寇第385章 保護國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768章 火候第855章 自由誠可貴第759章 兒皇帝第三十九章 有女僕了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1377章 發難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267章 吸金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1079章 房玄齡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一百三十三章 徵辟第781章 強擼灰飛煙滅第341章 小別勝新婚第887章 雞飛蛋打第223章 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第1515章 稅警第1026章 四面楚歌第727章 家祭第六十九章 免費上門第1394章 何不代唐第878章 窮追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