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十五年後

草長鶯飛,春風又綠江南岸。

一大家子人出遊,行程很慢,李超不急。

李超就當是帶着家人出來旅遊,走走停停,這裡呆幾天,那裡住幾日,遊山玩水,好不愜意。

如今天下太平,丹灞道上也成了繁華的商路。大唐海貿興旺,可陸上絲綢之路也一樣繁華。近年朝廷開拓西域,三千多家西域領主,帶動的是百萬移民開拓西域。

每天,從丹灞路上都走過源源不斷的馬車,既有商旅的貨車,也有移民們的蓬車。因爲西運河的開通,加上丹灞路的打通,使得現在通往關中的道路,就以丹灞道路最繁華。

西入長安,有三條要道。

函谷關道、武關道、蒲津關道。

函谷關道也就是潼關道,而武關道,也便是如今的丹灞道。

函谷關道通河南,蒲津道直通河東,武關道則通山南。另外還有幾條小道,是通往漢中地區的,陳倉道、褒斜道、讜洛道、子午道和陰平道。

“丹灞道真是大大方便長安與漢京的交通和運輸啊。”老爹看着那往來不絕的軌道馬車,驚歎着道。“居然還能用軌道行駛馬車,真是厲害。”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外面的三月,已經是百花爭豔了,但在秦嶺山裡,春天似乎才遲遲來到。

李家的隊伍在這裡露營,孩子們無比高興,自己忙着野營野炊呢,崔鶯鶯她們則在護衛的護衛下,踏青賞花,欣賞着難得的春光景色。

李超爺倆漫步路邊。

老爹對軌道馬車很驚歎。

李超眼裡卻是平常,軌道馬車本來就是由他帶來的,最初是在李家的礦場使用,鋪設軌道,用於拉礦石。用上軌道之後,馬拉車廂效率大大提升,可以拉動原來幾倍的車廂。

幾匹挽馬一起,就能拉起一長串的車廂。

後來欽州港、旅順港、琉求港等李家的海港,也紛紛在港口碼頭鋪設了軌道,用於運輸貨物。在後來,甚至從港口碼頭到城裡的這段路上,也開始鋪設軌道。

雖然距離不長,但因爲港口碼頭的運輸量大,因此這不起眼的軌道,卻是相當有用。短短几年時間,如今軌道已經風行天下。許多礦山、碼頭都開始裝上了軌道。

丹灞道秦嶺山口這段十里長的軌道,其實也已經算不得新鮮了。

不過這裡的運輸量卻是巨大,畢竟丹灞道現在是關中與關外運輸量最大的一條線路。

“就這十里路,鋪設了對開的兩條軌道,每隔一里還設有一段岔線,保證萬一馬車故障損壞,還能及時讓出路來。”李超給老爹介紹着,“這麼十里路,朝廷在這裡常駐了兩個軍府,有兩千府兵,並一直保持着至少五百人在值,就爲了保護這路軌道的安全,以及維持秩序。”

“朝廷還準備再鋪設兩條軌道,以保證這裡的交通運輸。”

老爹找了塊路邊的石頭坐下,看着軌道上那一輛輛幾乎跟排隊一樣通行的馬車,還是覺得難以想象。

“這一天得來來往往通行多少車馬?”

“反正非常多。”

軌道最重要的還是載貨運輸,人馬通行中間還另有便道。軌道提升的還是運載量,普通的馬車,裝不了多少貨物,但軌道可大大提升。四馬匹甚至八匹馬做爲動力,能夠拉動一長串的車廂。

尤其是在這裡是丹灞兩條運河的陸路中轉,最需要的就是速度,不能堵塞。

兩邊的路口河邊碼頭,有標準的軌道車廂,從船上卸下來的貨物,一車車的裝好,然後就可以按順序發車運輸,通過軌道運到另一邊的路口碼頭,再裝運上船,然後運往長安。

若沒有這些軌道,丹灞道根本轉運不過來,這段陸路,就會狠狠的堵塞丹灞道。

這條路是日夜不停的。

路邊排列着許多燈柱,一到晚上,就會掛上燈籠,讓夜晚也不停歇。

甚至因爲這繁忙的交通運輸,現在這條十里長的路兩端碼頭,都成了一座十分興旺熱鬧的商業集鎮。

十里路邊,也出現許多商鋪客棧等。

最多的還是一家家的修車行。

馬車壞了,直接推進岔線,讓出軌道,然後立即有修車行過來修車,方便快捷。

中午。

爺倆散步回來,飯已經做好了。

今天吃的是李璟兄弟幾個做的飯,在野地裡挖的行軍竈,架上行軍鍋,有捕到的鳥,也有釣到的魚,還有獵到的兔子,以及採摘的野菜蘑菇等,飯是用竹筒燒的竹筒飯。

雖然看起來不是那麼好看,但這些菜卻很有野炊的感覺。

李超不嫌棄,還挺喜歡。

崔鶯鶯她們倒也只是象徵性的吃了點,李家的隊伍很大。這一行護衛有八百,反正是不愁安全的。李璟他們兄弟,都還各自有一支自己的伴當隊伍,全是些年輕的少年。

“這鯽魚湯燒的還不錯,讓我想起了當年頭次去河北打仗的時候,那時正是冬季,軍中缺糧,也沒什麼新鮮肉食蔬菜。於是我就帶人去河裡捕魚,然後燉魚湯煮魚吃。”

附近就有小鎮,也有乾淨舒適的客棧,不過李超還是喜歡沿路這樣露宿野營,感覺非常有意思。

李璟他們也早就習慣這些了,基本上每年,李超都會帶他們在京郊踏青郊遊,春天踏青郊遊,夏天野營,秋天有時甚至會去武當山。

十二三歲的男孩子,正是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帶着各自的伴當們,玩的很瀟灑。反倒是李越這個叔父,跟李璟他們有些生份了,而且很多地方都不如侄子們。

“好幾年沒回灞上了,也不知道那裡如何了。”

老爹嘆聲氣道,他老家揚州,但當初落戶灞上,也是有感情的。

只是這幾年,他都在自己的燕北封地,每年入京朝集,也是來去匆匆,並沒空回長安和灞上。

“灞上挺不錯的。”李超笑道。

如今寧民縣已經又和玉山、藍田縣合併,整個灞上現在都合爲藍田一縣。

在朝廷剛從長安遷離那幾年,當時天下大災荒,朝廷衙門和官員、士兵以及其家眷及許多勳戚、大戶遷離,確實讓長安一下子冷了下來。

但這些年朝廷制度的長安以西糧食不出關政策,以及朝廷的關隴河朔開發移民,兼之絲綢之路的興旺,還有後來西域的收復,使得長安,又迅速成了大唐西部的頂級城池。

成爲了西部中心。

長安又迅速的充實和繁華起來。

至於緊鄰長安的藍田灞上,則更勝往昔。

畢竟是李家的發源之地,哪怕李家這幾年不在家,但這裡依然是李家的根之所在。

白鹿書院以及灞上酒坊、灞上紙坊、灞上印書坊等數個重要產業依然在這裡紮根,白鹿鄉如今已經改爲了白鹿鎮,甚至從原來的鄉上搬到了張家溝。

張家溝變成了白鹿鎮,一個擁有許多天下聞名產業的大鎮,人口都有小十萬。

光一個白鹿書院,現在就有近萬人,不但有小學還有中學和大學院。

“每年都有灞上的鄉鄰來漢京,現在當初的鄉人們日子過的可好了。”李超笑着說道,當年灞上的許多鄉鄰遷移出去了,去了隴右去了河套。還有許多灞上子弟跟着李超,或者讀書或者當兵,又或者進了李家產業。

就是還呆在灞上的鄉鄰,現在啥也不做,就靠收租都一年不知道過的多瀟灑。

“過的好就好。”老爹笑道。

當年的灞上還算個窮地方,種地缺水,靠天吃飯。

而如今的灞上卻是個工商大鎮,曾經的幾十裡荒涼洗澡溝,也早都在李家名下,且被修成了鯨魚溝水庫,養魚種藕,兩岸還成了水稻梯田,高點的山坡,還種滿了櫻桃、葡萄、獼猴桃、核桃、桑樹等果樹。

這裡還養了不少牛羊雞鴨鵝,種了許多菜。

李超曾經夢想的把洗澡溝打造成一片生態養殖基地,早已經實現了。雖然,現在洗澡溝在李家的眼裡已經算不得什麼了,就算是白鹿鎮上的這些天下聞名的產業,在李家的賬本上都只是小小的一部分。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改變。

“如果那年沒有在灞橋邊遇到你,”老爹無盡感慨。沒有遇到文遠,他的日子可能完全不一樣了。

“老爹,當初要不是遇到你,並被你好心收留,我早凍餓而死了,又哪來的今天呢。”

“哈哈哈,老天註定我們父子會在那裡相遇。”老鐵槍大笑着道。

“想想都跟做夢一樣啊,我老鐵槍居然成了大唐的洛國公,還有一個自己的封地,有城堡有莊園有領民。我的兒子居然成了大唐的太師和趙王,我的孫女,現在是太子妃。”

“回了灞上,一定要多住些日子,還住當初箍的那幾孔窯洞裡。”

“沒問題,咱們家的窯洞還在呢,維護的很好。”李超笑道。在灞上,最早建的窯洞一直有人打理,而且另外也有一座很豪華龐大的園子。不過李超一家人,還從來沒有住過那個園子。

他和老爹一樣,心裡想念的依然還是那排窯洞。當初父子倆親手張羅着修起來的,還記得正式修窯前的殺豬宴流水席,多熱鬧啊。連當時的秦王都化名秦琮來吃席,那個時候,李世民還不是皇帝。

他李超也還不是太師、趙王,他只是個白丁,一心想着的是修一座新窯,多買點田地,然後做點買賣,過着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大唐鄉村小地主的悠閒生活。

轉眼間,十五年過去了。

十五年,彈指一揮間,他兒女都一大羣了,長女都已經嫁入宮中做了太子妃。幾個大的兒子,也已經開始帶着自己的騎士縱馬奔馳了。

崔鶯鶯眼角開始有了皺紋,老爹也須發俱白了。

時間過的好快,再不抓緊就要都溜走了!

ps:很抱歉昨天斷更了,昨天一覺醒來已經十一點了,最近狀態有些不佳,抱歉啊!

第1549章 皇太孫張大鵬第1310章 膨脹了第876章 伏屍十里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780章 不能輸個一個娘們第1401章 聯邦帝國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一百一十二章 黑科技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635章 丹江口第937章第499章 皇后惱怒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518章 幽州李績第1127章 分一杯羹第1552章 文成公主第847章 復國第1004章 何不自立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883章 舊黨、新黨、李黨第1456章 華租界第1542章 切糕、沙陀人第548章 三千第1071章 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1186章 退位禪讓第五十九章 娶妻當娶五姓女第79章 紙和書第588章 小鬼當家第508章 大麻煩第六十五章 日入百萬第932章 死不瞑目第667章 偷工減料第318章 嗚呼、賭命第1293章 萬歲第1451章 皇帝采邑第823章 李太尉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第514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733章 幹他媽的長孫無忌第927章第238章 獄霸張三第643章 殺無赦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1237章 我們也反了!第697章 南海領主第385章 保護國第232章 杜十娘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549章 漢京第1150章 帝師第1528章 聞腥而至第81章 殺豬第1404章 殺帥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187章 金坷垃第869章 爲中國復子弟之仇第1057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186章 點石成金第1263章 張若華第453章 龍武--娶三百個宮女第242章 被遺忘第1470章 輸血第914章第1555章 陌刀王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1098章 懷柔附遠,何招而不至第504章 糾糾武夫、公侯干城第1299章 削藩第312章 左右爲難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1460章 李世民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959章第1236章 內閣首相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第738章 劍履上殿第1565章 李世民西征第685章 福利第187章 金坷垃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1492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1104章 朕已經迫不及待了!第227章 過河卒第124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396章 棄太子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782章 扶我起來第1342章 背叛第1140章 奪黃金數萬斤第357章 戰利品第335章 先斬後奏第1255章 亡天下第1361章 1189年第251章 拜年第1420章 賣封地第617章 三把火第1000章 三天第342章 農夫山莊有點田第121章 不見不散
第1549章 皇太孫張大鵬第1310章 膨脹了第876章 伏屍十里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780章 不能輸個一個娘們第1401章 聯邦帝國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一百一十二章 黑科技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635章 丹江口第937章第499章 皇后惱怒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518章 幽州李績第1127章 分一杯羹第1552章 文成公主第847章 復國第1004章 何不自立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883章 舊黨、新黨、李黨第1456章 華租界第1542章 切糕、沙陀人第548章 三千第1071章 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1186章 退位禪讓第五十九章 娶妻當娶五姓女第79章 紙和書第588章 小鬼當家第508章 大麻煩第六十五章 日入百萬第932章 死不瞑目第667章 偷工減料第318章 嗚呼、賭命第1293章 萬歲第1451章 皇帝采邑第823章 李太尉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第514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733章 幹他媽的長孫無忌第927章第238章 獄霸張三第643章 殺無赦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1237章 我們也反了!第697章 南海領主第385章 保護國第232章 杜十娘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549章 漢京第1150章 帝師第1528章 聞腥而至第81章 殺豬第1404章 殺帥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187章 金坷垃第869章 爲中國復子弟之仇第1057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186章 點石成金第1263章 張若華第453章 龍武--娶三百個宮女第242章 被遺忘第1470章 輸血第914章第1555章 陌刀王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1098章 懷柔附遠,何招而不至第504章 糾糾武夫、公侯干城第1299章 削藩第312章 左右爲難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1460章 李世民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959章第1236章 內閣首相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第738章 劍履上殿第1565章 李世民西征第685章 福利第187章 金坷垃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1492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1104章 朕已經迫不及待了!第227章 過河卒第124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396章 棄太子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782章 扶我起來第1342章 背叛第1140章 奪黃金數萬斤第357章 戰利品第335章 先斬後奏第1255章 亡天下第1361章 1189年第251章 拜年第1420章 賣封地第617章 三把火第1000章 三天第342章 農夫山莊有點田第121章 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