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

“首相,請恕某直言,你這樣太沒原則了。”

翰林院中,虞士南看到內閣遞來的這皇帝采邑折,不由的搖頭。內閣責任制,這內閣首相更是執掌內閣,代天子執政,這天下都挑在他肩上,怎麼能什麼事情都對皇帝唯唯諾諾呢。

“某倒覺得皇帝采邑並無不妥之處,現在翰林院裡諸位大學士們不過是擔憂皇權會因爲這采邑再次擴張。但實際上細思之,這種擔憂卻絕對是毫無必要的。一萬八千采邑兵,又能如何?”

“天下諸侯數以千計,每人最少也有一千兵額。甚至各諸侯也還有自己授封的騎士,騎士們也有自己的采邑。”

馬周來翰林院前是早有準備的,肯定會有人反對,但他也肯定會想辦法讓這采邑通過。

“皇帝采邑並不在近畿,也不在中原,而是在遙遠的南洋呂宋,那裡對朝廷來說,太過遙遠的海外。甚至雖然收歸朝廷直轄,可朝廷都還沒有計劃對那裡開發,在朝廷手裡,也許再過二十年,都不會有什麼變化。”

“但若交給陛下,以皇帝的私庫去開發呂宋,相信會比等朝廷投入開發更快更好,對朝廷來說,稅賦能增加,呂宋也開發了。而對陛下對皇室來說,也是增加了一個收入來源,又非與民爭利,這豈不是雙贏的好事?”

馬周態度很好,笑着對學士們道。

天下有封地的諸侯五千多呢,皇族纔多少,不過百。

現在皇帝要讓太子和皇帝都有一塊額外的私人采邑,當然算不了什麼。

“陛下還是很有誠意的,一萬八千私兵而已,也一樣是要受到朝廷管束的。非朝廷的調令,也不能出境,這個皇帝采邑,大家就視爲朝廷多了一個諸侯就行了。”

“哪能這麼算呢?”孔潁達道。

“那你要想太複雜,其實也是沒必要的嘛。鄭學士、孫學士、崔學士你們說呢?”

鄭善果、孫伏伽、崔幹,這三位學士都是皇帝的姻親,馬周相信他們應當願意幫他說話的。

鄭善果笑了笑。

官場起起伏伏,大起也大落過。

如今也終於進入翰林院,成爲學士,列入宰輔,鄭善果的經驗是更豐富的。

皇帝有什麼想法,其實都很明擺着。

這個皇帝采邑,對現在的皇帝來說,不過是個可有可無的東西,但對以後的皇帝來說,也許就會很重要。

許多學士們反對,是擔心皇權會又慢慢的要突破限制。

他們怕是的是這種想法,皇權要擴張,勢力要打破大華開國時皇帝與諸侯、大臣們的約法,打破憲法,最終結果可能是失衡和動亂。

“呂宋爲皇帝采邑,采邑私兵一萬八,我覺得這個可以接受。只要明確協定,皇帝采邑,與諸侯封地一樣受憲法和朝廷約束,那麼皇帝采邑還是很安全的。”

孔潁達有些動容,神色略爲鬆動。

“以後不會又還有什麼公主采邑、皇后采邑、貴妃采邑什麼的吧?”虞士南問。

要是皇帝以後沒完沒了,那誰也受不了啊。

“公主采邑肯定是會有的。”

皇帝也有好多女兒,還有姐妹,這些公主長公主,當然應當有一份采邑。現在皇帝還只是對部份公主封了采邑,但還沒有規範過。

按制,公主的采邑應當是終身制,而不是世襲的封地。當然,若皇帝有意要給自己的姐妹女兒們弄個世襲的封地,這個事情也不是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

但大家還是比較希望公主的是終身制的采邑而不是世襲的封地。

“公主采邑必須爲世襲,若公主去世,采邑必須收回。而且,我提議公主的采邑,應當由朝廷代管,且不得按封地標準擁有兵額。公主領地采邑上,由朝廷駐兵或者建立民兵。”

虞士南接連提出了好幾條要求。

公主采邑這塊,過去比較模糊。

現在虞士南覺得可以借這次皇帝采邑,把采邑這個事情弄清楚,劃好界限。

馬周苦笑,這些傢伙一個個都不簡單啊。

這邊又堵上他了。

“這個我覺得可以考慮。”

“不是可以考慮的問題,是得和皇帝、太子采邑等一同商討。議會甚至因當訂立一個采邑法。”

哪些人可以有采邑,采邑的授封標準是什麼樣的,怎麼封,怎麼收回,怎麼管理。

統統都要一次討論清楚。

“那也行,就先來議一議這個采邑法吧,提請議會建立采邑法立法會。”

一個皇帝采邑,立時在漢京掀起了又一輪熱議。

大家都在爭論要不要有皇帝采邑,然後引申請爲要不要有公主采邑,甚至要不要有采邑等。

在議會的聽證會上,有人更是很直接的道,應當取消采邑。

對皇后公主,應當實行過去的那種虛封食邑制,就是分封時食邑多少戶,真實封多少戶,然後把每戶的食邑,直接算成俸錢,比如一戶二十文什麼的,那麼真封一千戶,一月就是二十貫采邑月俸發給,由朝廷發給錢。

這就是南北朝以來的食邑分封制,爵位、采邑這些都變成了虛的,封號跟封地沒關係,因爲封地只是虛的,寄祿而已。采邑多少戶也不是真的就能夠管理封民,不過是計算俸錢標準而已。

過去食邑,是真的給一塊地方,連同上面的多少戶人口劃給封臣,然後封臣要管理這些人,並向這些人收取稅賦,甚至還能役用這些人。

但後來,漸漸的就由朝廷代管,到最後,根本就沒有封什麼地方,更不會有指定哪些是邑民,實際上就是朝廷財政拔錢而已。

當然,在唐朝推行分封法以來,朝廷已經實行實封,連公主采邑也都因此在恢復實封采邑。

現在有人提出虛封食邑,雖也得到一些人的支持,但反對的人卻更多。

反對的人還是以貴族院的諸侯爲主。

他們可是實封諸侯,現在要改回虛封實邑,那你們以後是不是要把貴族們的爵位、封地也改成虛封食邑?

這個必須防範,誰知道下院那些人會不會真這樣幹。

采邑得有。

爭論了半天,結果因爲某些衆議員過火的言論,導致了參議員們的迅速改變觀點。

參議員們整齊一致的對實封采邑支持。

但參議員們支持實封采邑,卻又不想讓皇族擴張太厲害,宗室年年封,若是連公主都連連封,這還得了。

所以參議員們最終達成了幾條。

皇后和四妃還有公主們可以有采邑,其它皇帝嬪妃則沒有。

后妃和公主的采邑,爲終身制。

后妃公主的采邑,由朝廷派人代管,不就藩不親管。

后妃公主采邑,由朝廷派駐士兵和組建民兵負責安全。

至於皇帝和太子的采邑,則可分別擁有一萬八和一萬五的采邑兵。

其實也有人想提出皇帝和太子的采邑不擁私兵,而是由朝廷駐兵。但這種想法沒有誰傻頭傻腦的提出來。

皇帝和太子的采邑,怎麼可能跟皇后公主們的采邑相同呢。

甚至許多人都認定,皇帝這次要弄出這個皇帝與太子采邑來,真正的目的就是爲了這個采邑兵。

一支皇傢俬兵,本質上跟承乾當初的那八百宮廷侍衛一樣。

但數量更多,父子倆有三萬三的私兵,說起來,也算是一支數量不少的軍隊了。

當初張超憑南洋五萬兵,發起護法之戰,一路北伐,打進漢京,逼迫李世民退位。

有三萬三皇傢俬兵,威懾力提升不少。

皇帝、內閣、諸侯,三足鼎立。

在這種共識下,采邑法很迅速的就拿出了草案,然後在議會通過了。

太子采邑在倭國、皇帝采邑在呂宋。

皇帝與太子的采邑,都是皇帝欽定的,都在海上。

一個在東海,一個在南洋。

未來是大航海的時代,海上肯定更有發展潛力。

·······

“臣幸不辱命。”

御書房,馬周前來覆命,他帶來的是議會通過正式頒行的采邑法,以及皇帝、太子、皇后、四妃、公主們的采邑分封表。

這次不但張超和張璟的采邑有了,連皇后與四妃的都有了,甚至所有公主也都得到了一份采邑。

她們的采邑分佈各地,都相對較小,但又算是還比較富裕的地方。這些采邑對於后妃公主們來說,就真的純粹是一個私房錢來源而已。

公主們的采邑,嫁人後也相當於嫁妝,但是當公主去世後,則采邑收歸朝廷所有,其子女沒有繼承權。

張超笑着拉着馬週一邊坐下,親自給他倒茶。

“辛苦老馬了,這回肯定頂了不少壓力吧?”

“都是臣的本份。”馬周只能這樣回答。

張超心情挺好。

呂宋又回到了他的手裡,雖然少了渤泥等羣島,但其實光一個呂宋,也足夠開發很久了。

“朕準備自內庫中拔款,全面加快呂宋羣島的開發,老馬你以爲如何?”

“呂宋是一個比較有潛力的地方,此前陛下已經打下了一些基礎。朝廷此前接下呂宋後,確實騰不出手來開發,現在爲陛下采邑,陛下能夠開發,這是好事。”

第1287章 安國趙王、天策上將第528章 文遠,你來當講武堂校長第481章 看你的誠意第1016章 孽畜第737章 太子監國,李超輔政第1294章 開元第1466章 征服稅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913章 跪求保底月票!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203章 納妾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618章 千金市骨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106章 行軍糧第1433章 十王第864章 排槍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941章 隆重推薦:無雙大都督第1143章 鐵桿莊稼第697章 李超的一畝三分地第467章 八百里加急第194章 三天三夜第724章 狡兔三窟第424章 逼宮第1578章 老朋友第1137章 七百里江山第478章 意想不到的會面第145章 給你一個任務第1169章 骯髒的py交易第二十五章 聞腥而來第436章 鄭表妹第459章 **--賜死、斬首第648章 我咽不下這口氣第360章 上柱國兼七使第1447章 皇恩浩蕩第539章 軟腳蟹第1344章 變天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1379章 摘桃子第410章 李三,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280章 同盟第364章 生不懼張文遠,死不畏閻羅王第809章 暗殺第352章 洮州牙兵第1430章 憑他也配第453章 龍武--娶三百個宮女第1216章 王玄策第845章 搞事情第779章 神罰第1458章 流鬼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1059章 漢京留守第1036章 霸王卸甲第一百五十三章 槍挑劉黑闥第1298章 交出兵權第989章 殺李超第1125章 三十如狼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1151章 殖民地第237章 雍州府拿人第1561章 賀太平第466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1504章 雙頭鷹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1432章 戰爭稅第799章 裂土分茅第449章 龍武——遷都、分封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827章 非你莫屬第333章 失算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685章 福利第1039章 密詔第1329章 只羨大唐不羨仙第952章第七十八章 組團第344章 太子一意孤行第1485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1164章 過堂第1105章 既得隴復望蜀第1446章 官媒第250章 空手套白狼第1574章 孝莊第八章 老相好和燒尾宴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376章 唐吐青海條約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143章 鐵桿莊稼第466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九十章 本王倒想見一見他了第327章 二十抽一第1292章 太上皇李世民第244章 除夕第584章 新米節第331章 去洮州第1587章 拿下張琿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
第1287章 安國趙王、天策上將第528章 文遠,你來當講武堂校長第481章 看你的誠意第1016章 孽畜第737章 太子監國,李超輔政第1294章 開元第1466章 征服稅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913章 跪求保底月票!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203章 納妾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618章 千金市骨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106章 行軍糧第1433章 十王第864章 排槍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941章 隆重推薦:無雙大都督第1143章 鐵桿莊稼第697章 李超的一畝三分地第467章 八百里加急第194章 三天三夜第724章 狡兔三窟第424章 逼宮第1578章 老朋友第1137章 七百里江山第478章 意想不到的會面第145章 給你一個任務第1169章 骯髒的py交易第二十五章 聞腥而來第436章 鄭表妹第459章 **--賜死、斬首第648章 我咽不下這口氣第360章 上柱國兼七使第1447章 皇恩浩蕩第539章 軟腳蟹第1344章 變天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1379章 摘桃子第410章 李三,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280章 同盟第364章 生不懼張文遠,死不畏閻羅王第809章 暗殺第352章 洮州牙兵第1430章 憑他也配第453章 龍武--娶三百個宮女第1216章 王玄策第845章 搞事情第779章 神罰第1458章 流鬼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1059章 漢京留守第1036章 霸王卸甲第一百五十三章 槍挑劉黑闥第1298章 交出兵權第989章 殺李超第1125章 三十如狼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1151章 殖民地第237章 雍州府拿人第1561章 賀太平第466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1504章 雙頭鷹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1432章 戰爭稅第799章 裂土分茅第449章 龍武——遷都、分封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827章 非你莫屬第333章 失算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685章 福利第1039章 密詔第1329章 只羨大唐不羨仙第952章第七十八章 組團第344章 太子一意孤行第1485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1164章 過堂第1105章 既得隴復望蜀第1446章 官媒第250章 空手套白狼第1574章 孝莊第八章 老相好和燒尾宴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376章 唐吐青海條約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143章 鐵桿莊稼第466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九十章 本王倒想見一見他了第327章 二十抽一第1292章 太上皇李世民第244章 除夕第584章 新米節第331章 去洮州第1587章 拿下張琿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