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宗農蘇贊並沒有將這裡原先的唐人趕走,這裡的唐人與吐蕃人關係很密切,唐人帶來了不少種植作物的技術,現在縣城外邊的田地,還有許多屬於唐人。”
羅信點點頭,摩挲着下巴說:“看樣子,這個宗農蘇贊也不是一個好殺的主。從他能夠讓唐人繼續保持自己的土地,而不是淪爲奴隸這一點來看,至少他做事很有分寸。這樣的話,對我們接下來行事也有很大的好處。”
白郎接着說:“頭領,在阿壩縣城北面有一座寺廟,看外形應該是咱們大唐人建造的寺廟。”
“哦?”羅信驚訝出聲,隨即便笑出聲來,“嗯,這樣再好不過了。”
羅信當即轉頭對着林小七說:“你們留在這裡,我和小白去一趟寺廟。”
林小七哪裡肯,當即搖頭說:“不,我要跟你們。”
結果,羅信伸手放在林小七的頭上,笑着輕輕摸了摸她的頭:“這樣就不乖了哦,現在你的身體還沒有完全好呢,就留在這裡看着,等我回來給你帶好吃的。”
雖然很鬱悶羅信這種哄小狗的說話方式,但她也能夠如實感受到羅信對自己的愛護,只能鼓着腮幫子,看着羅信和白郎遠離。
而後林小七猛然扭頭,看向四周衆人,瞪大着眼珠子,怒斥出聲:“看什麼看!還不趁着這個時候多休息!?”
這幫子私兵都是羅信的老手下,都知道林小七的厲害,當即一個個縮着脖子找地兒眯覺去了。
白郎所領羅信去的這座寺廟並不大,但它的建築風格與寺廟周邊的一些房屋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吐蕃人的房屋顯得十分簡陋,他們的院牆大部分都是用木頭插起來圍一圈,而房子則是用石頭堆壘起來,上面則是放置一些木頭,看上去十分簡陋。
去的時候,羅信取了一個玻璃盞,全透明的那種,用布包裹起來。
一座寺廟,如果沒有一兩個寶物撐場面是不行的,寺廟的寶物越多,香火就越旺,這是千古不變的定性。
羅信在見到主持的時候,直接開門見山地表明來意,並且將玻璃盞擺放在寺廟主持面前。
在見到玻璃盞那一瞬間,寺廟主持的目光就再沒有從它身上離開過,羅信自然十分滿意這樣的效果,他對着寺廟主持提問了一些問題,對方也是一一作了解答。
原來,儘管宗農蘇贊用武力控制了阿壩縣這個區域,但由於阿壩縣至少有三個民族生活在這裡。党項、吐蕃、唐人,甚至還有一些突厥人,總之這裡生活的人口比較雜。
對於羅信而言,人口越雜自然越好。
不過,寺廟主持畢竟是出家人,他知道的並不多,但他卻是給羅信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姓李,叫李商,是從大宛國來的商人。
聽到對方來自大宛國,但他卻又姓李,這倒是讓羅信感到有些意外,
出了寺廟,羅信就帶着白郎和另外一個人親衛前往那個李商所居住的地方。
按照寺廟主持所說,李商雖然年紀輕輕,但他卻是一個十分有才幹的商人,他的門道也很廣。
一個人再年輕,再有才幹,如果沒有前面的人累積經驗並在一旁輔助傳授,他也不可能玩得開。這一點羅信非常清楚,別的不說,人家老馬也是跌摸滾爬才創立了阿里老爹。
所以,羅信認定這個叫李商的人背後應該有一個很大的勢力在支持。
李商所居住的地方就在阿壩縣城裡,而羅信在出寺廟的時候,還特意向主持要了三件僧人的衣服,披在外邊當成僞裝。
大唐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頭髮自然是不能隨便剪的,而羅信三人將頭髮剪短,再穿上僧人的衣服,這樣的裝束誰都不會上前過問。
畢竟在吐蕃看到僧人行走往來是很正常的事情,寺廟主持告訴羅信,吐蕃的佛教傳入很雜,有的來自天竺,有的則是西域,還有大唐的。佛教傳入吐蕃已有一段時間,牢牢地掌握了一大批量的擁躉和信徒,很多寺廟正在悄然建起,並且也逐漸形成了地域性的特殊教派。
因此,僧徒之間相互拜訪、討論佛法的事情時常有之,見到僧人並不奇怪。
阿壩縣城外面的城牆雖然與大唐相差不多,但裡面的建築物卻是有着極大的差別,這裡的建築非常單一,大部分房子都是簡單地用泥巴糊上去就行了。
這一點,李商家也不例外。
此時洛溪就站在李商家門口,他門口站着兩個彪形大漢,看上去很壯。這兩人一瞅就知道不是唐人,也不是吐蕃人。
吐蕃人是羌族和後代,同時身上也有一丟丟的印度人血統,他們的體型與唐人差不了多少。
而眼前這兩個大漢一看就知道是歐羅巴人種,也就是歐洲人血統,雖然不是金髮碧眼,但整體來說,異族特徵還是十分明顯的。
羅信走上前,對着兩人宣了一個佛號:“阿彌陀佛。”
這兩個大漢顯然也信佛,羅信這麼一開口,他們也是連忙還禮。
羅信在他們行禮的時候,嘴角微微上翹,沒想到這一招竟然這麼好用。
他對着身前二人說:“兩位施主,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欲往西天求經,聽聞李善人是個禮佛之人,想尋求一下他的幫助。”
其中一個大漢連忙開口:“我家主人正在家中,大師請隨我來。”
“阿彌陀佛,多謝兩位施主。”羅信行了一佛禮。
這《西遊記》看多了,羅信也是將唐僧的言行舉止學得有模有樣,雖然他笑起來的時候猥瑣了一些。但是他身上穿着僧袍,無論怎麼笑,都不會有人會往齷齪的方面去想。
羅信很輕鬆地帶着三人進入李商的家。
見到李商的時候,他正坐在自家的堂屋裡,旁邊的座位上則是坐着一個模樣俊俏的少女。
李商見下人領了三個僧人進來,不由愣了一下,特別是在看到羅信的時候,那訝異之色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