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零章:好日子要來了

有人想活着,拼了命的爲自己賺取活命的資本,但也有人想死,拼了命的將自己往死路上去帶,越走越遠。

在李元吉的默許下,房玄齡逐個的找上了世家的大門。

親自勸說一番,讓他們勉強接受了新的提議。

這番提議固然是切斷了世家的翅膀,但同時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這一次的提議,無異於提前先給他們分了一塊蛋糕。

世家盤根交錯,除了隴西李氏這一脈以外,其他的世家皆是李元吉要對付的目標。

別問爲什麼,當了皇帝以後的李元吉,自然而然的接手了隴西李氏的族長之位,有這個皇帝在,也沒人敢去當這個族長。

所以,無論皇室有什麼決定,隴西李氏永遠都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的。

而皇家商業集團,其實就是以隴西李氏的產業爲核心而擴大的,其中的收入,五成歸皇室,五成俺規則分配。

“可真是朕的好宗親吶!”頗有些感慨,李元吉擡頭望着天,連綿的細雨再一次開始飄落。

陰沉的天氣,就像是此刻的心情,沉悶,壓抑。

“孝恭,你親自前去,朕可將未來工程的兩成交給他們。”微微眯着眼睛,這是自己最後的底線了。

“諾!”李孝恭點了點頭,沉悶的應了聲。

也不知道趙郡李氏到底犯了什麼糊塗,在其他世家都答應的時候,他們卻反倒是打起了太極。

或許是認定了李元吉不可能會拿他們怎樣,動了趙郡李氏,相當於欺師滅祖,李元吉背不起這個罪名。

李元吉的底線已經在這裡了,這位剛剛即位不足一年的皇帝,心中宏偉的戰略,早已是宣揚的人盡皆知,未來工程?

如果是一年以前,沒人會知道這四個字代表着什麼?

但是現在,答案已經不言而喻了。

除了隴西李氏以外,未來工程這個項目,是其他幾大世家爭搶最激烈的項目,但卻無人能參與進來,這是李元吉的核心所在,也是利益最爲豐厚的地方。

肯將趙郡李氏給拉進來,並不是因爲他們現在的態度。

而是因爲兩者同出一門。

隴西李氏與趙郡李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趙郡李氏的始祖爲秦太傅李璣二子李牧,也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那個趙國名將李牧。

而隴西李氏的始祖爲隴西郡守李崇,父爲李曇,李曇生四子,崇,辮,昭,璣。

即隴西李氏的始祖李崇,是趙郡李氏始祖李牧的大伯。

世家爲什麼被稱爲世家?可以最簡單的去理解,就是一代代傳下來的底蘊。

底蘊這個東西,看不着也摸不着,但卻確確實實的存在着。

趙郡李氏曾出過不少的名人,開山老祖李牧就不說了,早已是人盡皆知,其他更是有數十位歷史上的名聲並不響亮,但卻真正手握實權的刺史,太守等封疆大吏,而最近的,也是最有名的,便屬李密。

隴西李氏這邊也毫不遜色,秦國著名將領李信,西漢著名將領,家喻戶曉的飛將軍李廣,西涼王李蒿等,到了最近的李淵建唐。

數百年下來,誰家若能出這麼多個大人物,那也一定可以成爲世家。

而五姓七望,哪一個不是有着如此光輝的歷史?

在這種光輝的過往中,誰又肯放下以往的驕傲,投身於賤業之中?

從這一點來說,李元吉的確是有些欺負人了。

但隨着李密的死亡,隴西李氏與趙郡李氏之間倒是出現了一些隔閡。

李元吉已經釋放出了和好的信號,也給出了好處,若趙郡李氏依舊頑固不冥,對於李元吉來說,還真是個棘手的問題。

不管怎麼說,好歹有宗親關係,並不適合像對付其他世家那般的無情,況且李淵還在世呢,他也自然不會坐視自己對趙郡李氏下手而不管。

頭疼,不是一般的頭疼。

“陛下,洛州急報!”頭疼的事還沒有解決,房玄齡便手忙腳亂的找上了門。

饒是以淡定號稱的房玄齡,此刻臉上也凸顯了一絲焦急的神色。

洛州,雨。

李元吉心中基本已經有了些猜測。

“說吧!”

“近日中原等地大雨不斷,各條河流水位暴漲,之前挖好的水渠有些已經坍塌,各地已經派人進行修復,若是雨勢持久下去,怕是會渠水倒灌。另外,已經有些莊稼被雨水衝倒,裡面的麥仁還有大半是空的……”房玄齡不斷的念着洛州的急報,這將會是接下來的常態。

儘管已經有了準備,但這場雨還是帶來了太多的麻煩。

小麥成長有個過程,先結粒,是空心的,然後在一點點長實,長硬,等到莊稼變黃之後,就可以收割了。

按照現在這個時候,最多再有一兩個月就可以收割,可一場大雨,讓提前搶收也成了奢望。

而倒下的麥子,是不會繼續生長的,就算重新扶正,也有很大一部分會死去。

“種水稻吧!”嘆了口氣,準備的再足,也抵不上一場天災。

好在先前因爲種子的原因,各地並沒有全部種植小麥,而在開春以後,李元吉也下令各地開始準備稻苗。

而水稻的成熟期更快一些,只需要熬過幾個月,就不用再爲糧食的問題發愁了。

事實上李元吉現在也不爲糧食發愁,常平倉裡存放了大量的魚乾,足以讓各地吃上幾個月的魚乾,加上之前存的一些糧食,等到水稻成熟還是不成問題的。

“哎!”房玄齡忍不住的嘆了口氣,人累,心更累。

自打玄武門之後,這三年來大唐就沒有順利過,兩年的旱災,一年的內澇,鬼知道明年會怎樣?

如果明年依舊這樣,大唐怕是要風雨飄搖了,連續三年的災害,饒是朝廷費盡力氣的去救災,可也依舊救不了全天下的百姓,能夠做到的,依舊只是讓人不至於餓死。

民間營養不良的,瘦弱的,那是按堆算的,是按片劃的。

這也就是朝廷正在搞的精簡人員,將底下的官員給嚇住了。

沒人想離開這個好不容易纔得到的職位,生怕搞完長安以後搞地方,沒人想要失業,失去手中的權力。

所以趁着現在還沒開始,各個都是卯足了勁兒的整治各地,什麼事情都往好的方面發展。

而因爲官員想要自保,做出了大量有利於百姓的工作,也陰差陽錯的使朝廷在連續三年的災害面前,並沒有失掉太多的民心。

可這終究不是常態,誰又知道,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呢?

五月,大雨停了幾天,田間地頭到處是一片的泥濘,倒下的麥子更是成片成片的。

趁着雨停,百姓們也不敢再等下去了,紛紛扛起鐮刀,下到田間收割麥子,不管好的壞的,統統拉回家再說。

而一畝地本該超過一石的收成,到了最後還不足一成,若不是朝廷的救災始終沒有停止,這日子就真的過不下去了。

百姓們開始將希望寄託於後來才種下的水稻。

九月,好不容易熬到了水稻成熟。

可卻因爲連續的大雨,影響了水稻的受精,結果其產量也依舊不高,僅僅只有正常產量的三分之一還不到。

不過好消息是,大雨終於停了,已經連續半個月沒有下了。

大水也已經退去,得益於先前挖好的水渠,而提前疏通河道,挖水渠,讓這些積水並沒有長時間的停留在內陸。

所以這一次的內澇,其實也並不是特別的嚴重。

……

中原,水災最早出現的地方,也是最晚離開的地方,更是最爲嚴重的地方。

一行人手捧着碗筷,漢子們提着一籃籃的白米飯,走上了河堤,進入了正在忙碌的一羣人之中。

“差不多了,收工!”李靈看了看面前的河堤,下面是滾滾流淌的河水,河水的位置早已超過了河堤原本的高度。

幾個月的時間,這一支隊伍不停的奔走於各個河堤較低的地方,用肩扛,用手拉,硬是一點點的將這些低位的河堤給加固增高了不少。

河水沒有倒灌,麥田沒有因此而受到更嚴重的危害,這幫人的功勞最大。

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句話放在古代也同樣適用。

“李校尉,快停下來吧,讓將士們趕緊來吃些東西,歇一歇腳。”一位大娘熱情的呼喊着。

“大娘,我們這裡什麼都有,你們就不用送了,現在你們也糧食緊張。”李靈有些不太好意思的迴應着。

“要不是你們到處修河堤,我們就是這點糧食也保不住。”大娘笑着說了句,旋即裝了一大碗白米飯,沒有菜,直接遞給李靈。

李靈無奈的嘆了口氣,最終還是接過了這碗白米飯,規矩抵不過熱情,但規矩始終是規矩,吃了人家的,就要還回去。

“大娘,這天也不下了,以後的日子也就好過了,河堤也修的差不多了,我們接到了上面的命令,幹完了今天,就要撤走了。”李靈有些捨不得的說着。

“啥?要走了?”

“是啊,我們是軍隊,現在災情結束了,自然要回去訓練保家衛國的……”

同樣的一幕,在不少的地方几乎是同時上演着,內澇開始之前,這些被分駐在各地的原齊軍將士便接到了命令。

而各地的府兵,負責的是維護本地治安等問題,真正幹活的,其實是這些職業軍人。

累是累了點,但通過這一場內澇,倒是給軍隊刷出了不少的名望。

第六八五章:那就來場演習吧第九十一章:開科納士第五三九章:長安風雲第六二四章:進擊的蔣田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一零二章: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三二三章:算錯了吧?第四二二章:蒸汽動力船第五九三章:破釜沉舟?第六八三章:糜爛之地第八十四章:本王要開個萬獸園第三十九章:你存款不?第一四七章:挖牆腳的李世民第六九九章:罵聲一片第六七六章:腐敗來了?第四五零:難道是他?第二一零章:這能平推到長安啊第四九八章:莫名其妙的命令第四六零章:李元吉的大招第五四五章:清水衙門?第五九一章:線索沒了第一九九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六四章:震驚:情況不妙第一一八章:有人來送錢第三二零章:一箭數雕之貨幣改革第二八九章:民心第三五零章:驚天大案第七一一章:先內後外第三十八章:遊戲纔剛開始而已第七十八章:生命中最後一擊第三二七章:處處是商機第六四八章:恐怖產能第五五七章:暴亂第三四零章:真特麼有詐……第一零六章:你行你上,本王不幹了第二九五章:當然是打特孃的第五六一章:真真假假之軍事任務第四九零章:不幸中的幸事第二八二章:毫無挑戰的滅國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一二七章:‘招供了’(第三更,求訂閱!)第二六三章:又有人作死第三三七章:只是述職?第六十八章:論夜盲症第六五八章:昨日與今日,孰好?第二七三章:嚇尿了第五一九章:泛海遠征第一八零章:讓他先飛一會第五一九章:泛海遠征第二十七章:太子駕到第一八零章:讓他先飛一會第一零四章:攤上事了第五五三章:匆匆第一四零章:既然來了,那就留下吧!第三六七章:朕的外掛咋樣?第三零一章:爲了大唐第五五六章:事故?第十七章:最佳導演第一五一章:給他三天跑路第三零五章:被坑慘的程知節第六十七章:我們被齊王騙了第三四八章:駙馬不好當第四三一章:殺?不殺?第三零二章:朕叫它鐵路第一二四章:黑科技不要停第一九二章:坑,窮,偷第三十三章:蘇定方第一四一章:我看你怎麼逃第六十三章:李二出事了第一章:不造反行不行?第三一二章:借我一千兵,還你一片天第二七七章:有多少來多少第五二四章:百濟人的陽謀第六四三章:計劃經濟VS商業經濟?第二章:那貨你瞅啥第六五五章:預科第三零三章:這能當半艘船了吧?第七一七章:傳承思想第十七章:最佳導演第一一六章:臣願作證第六六九章:瘋狂的設計第一五一章:給他三天跑路第一八一章:這就有毒第七一五章:藏富第五十五章:賠錢吧第七一三章:期待第五一九章:泛海遠征第二七七章:有多少來多少第三九零章:讓他滾蛋第六五五章:預科第六八四章:法不責衆第四二三章:船廠第四九六章:想要科研的御醫們第一二一章:無忌,你安心的去吧!第一四七章:挖牆腳的李世民第一五五章:黑火藥第三三四章:同志,你要砸朕飯碗啊這是?第一零二章: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六五六:三年
第六八五章:那就來場演習吧第九十一章:開科納士第五三九章:長安風雲第六二四章:進擊的蔣田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一零二章: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三二三章:算錯了吧?第四二二章:蒸汽動力船第五九三章:破釜沉舟?第六八三章:糜爛之地第八十四章:本王要開個萬獸園第三十九章:你存款不?第一四七章:挖牆腳的李世民第六九九章:罵聲一片第六七六章:腐敗來了?第四五零:難道是他?第二一零章:這能平推到長安啊第四九八章:莫名其妙的命令第四六零章:李元吉的大招第五四五章:清水衙門?第五九一章:線索沒了第一九九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六四章:震驚:情況不妙第一一八章:有人來送錢第三二零章:一箭數雕之貨幣改革第二八九章:民心第三五零章:驚天大案第七一一章:先內後外第三十八章:遊戲纔剛開始而已第七十八章:生命中最後一擊第三二七章:處處是商機第六四八章:恐怖產能第五五七章:暴亂第三四零章:真特麼有詐……第一零六章:你行你上,本王不幹了第二九五章:當然是打特孃的第五六一章:真真假假之軍事任務第四九零章:不幸中的幸事第二八二章:毫無挑戰的滅國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一二七章:‘招供了’(第三更,求訂閱!)第二六三章:又有人作死第三三七章:只是述職?第六十八章:論夜盲症第六五八章:昨日與今日,孰好?第二七三章:嚇尿了第五一九章:泛海遠征第一八零章:讓他先飛一會第五一九章:泛海遠征第二十七章:太子駕到第一八零章:讓他先飛一會第一零四章:攤上事了第五五三章:匆匆第一四零章:既然來了,那就留下吧!第三六七章:朕的外掛咋樣?第三零一章:爲了大唐第五五六章:事故?第十七章:最佳導演第一五一章:給他三天跑路第三零五章:被坑慘的程知節第六十七章:我們被齊王騙了第三四八章:駙馬不好當第四三一章:殺?不殺?第三零二章:朕叫它鐵路第一二四章:黑科技不要停第一九二章:坑,窮,偷第三十三章:蘇定方第一四一章:我看你怎麼逃第六十三章:李二出事了第一章:不造反行不行?第三一二章:借我一千兵,還你一片天第二七七章:有多少來多少第五二四章:百濟人的陽謀第六四三章:計劃經濟VS商業經濟?第二章:那貨你瞅啥第六五五章:預科第三零三章:這能當半艘船了吧?第七一七章:傳承思想第十七章:最佳導演第一一六章:臣願作證第六六九章:瘋狂的設計第一五一章:給他三天跑路第一八一章:這就有毒第七一五章:藏富第五十五章:賠錢吧第七一三章:期待第五一九章:泛海遠征第二七七章:有多少來多少第三九零章:讓他滾蛋第六五五章:預科第六八四章:法不責衆第四二三章:船廠第四九六章:想要科研的御醫們第一二一章:無忌,你安心的去吧!第一四七章:挖牆腳的李世民第一五五章:黑火藥第三三四章:同志,你要砸朕飯碗啊這是?第一零二章: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六五六: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