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章:駙馬不好當

降一成的課賦多不多?

不多,一點也不多。

可就是這一成的課賦,加上這幾年以來官府的種種作爲,卻是深深的感動着大唐百姓。

真要讓他們說個一二三四,也沒人能細細的說上來。

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老百姓,大道理上哪講去?就算講了他們也聽不明白,更屢不清楚。

可是有一點,沒文化不代表沒頭腦,頭腦不清楚,不代表看不清事理。

朝廷這幾年來所做的一切,最終只有一個結果。

那就是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市面上出現的商品越來越多了,價格越來越低了,百姓們有地方可以打工賺錢,家裡的日子好了,偶爾的還能打點酒嚐嚐鮮。

百姓不需要那麼多的大道理,也不需要什麼宏偉的建設藍圖,未來的幻想。

他們只在乎眼前的利益,他們只看眼前。

或許當你做出一個決定的時候,他們會罵你,但是當這個決定出了成果以後,敬佩你,尊重你的人將會更多。

現如今的情況就是這樣,朝廷在此之前雖沒有什麼太大的動作,最大的動作也不過是稅改,修路,可這些跟那些百姓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至少在百姓們看來是這樣的,稅改改的是商稅,跟普通百姓沒關係。

修路修的是主官道,又不是修到他們家門口,有些人幾十年也不見得會走一次,所以跟他們也沒關係。

雖然這兩者確確實實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可他們看不到,也不知道,更想不到。

但是降低一成的課賦,這可是實打實的好處。

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大唐各處到處可見朝着長安方向拱手作揖的行爲,百姓們也更是一遍遍的喊着陛下聖明云云之類的感激話語。

之前幾年的積蓄,在這一刻瞬間爆發了出來,李元吉的聲望再一次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李元吉不是長子,但他當皇帝卻比李世民當皇帝更能讓百姓接受,因爲李世民是謀殺兄長,逼迫生父,李元吉則是撥亂反正。

甚至直到現在,民間也依舊有怒罵李世民的聲音,而對於李元吉的,反而多數都是讚揚的聲音。

當然,也有惋惜的,他們多希望玄武門的時候李元吉就站出來,直接將李世民的野望扼殺在搖籃之中。

不得不承認,因爲當初不成熟的行爲,現在卻給自己帶來了一個最大的好處。

李世民當政的兩年內,大唐整整遭受了兩年的災害,蝗災,旱災。

李元吉接手的第一年,發生的是洪災,可洪災因爲提前做好了準備,各地都開挖了水渠,所以洪災雖然有些影響,但這些水利設施卻將大唐不少的耕地都變成了灌田。

灌田和旱田有什麼差別?一貫錢和一百貫錢的差別,就是這麼簡單。

所以,更多人願意將李元吉稱之爲天命,而沒有人去爲李世民叫好,不過換誰也都一樣,就當了兩年皇帝,還一年蝗災一年旱災,上哪說理去?

……

洛州城內。

距離政令推廣已經半月有餘,民間的反應可謂高漲無比,只是段綸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原因無他,又接到朝廷的命令了。

說是命令或許有些不太合適,將其看作是通告倒是很合理。

“才三百匹?”段綸很是苦悶,有苦說不出。

“陛下說馬匹的事情先湊活着,讓各地先自己想辦法解決一下,等明年或者後年,基本就能解決了。”信使也覺得有些不靠譜。

“解決?怎麼解決?洛州一共二百多個驛站,就三百匹馬,我上哪解決去?戰馬不能動,也動不了,整個都督府加在一起也才三四十匹馬,也不能動。”段綸忍不住的埋怨道。

先前說好的每個驛站最少兩匹馬,地理位置重要的要放五匹馬,自己任務都安排下去了,現在說戰馬不夠?

這不擺明了坑人呢嗎?

如果不是洛州府的馬匹真的不能動,段綸甚至都想把這些馬給分下去,不然的話,除非以後都督府傳達政令的時候讓信使靠兩條腿去跑,可洛州這麼大,會死人滴……

“搞這麼大的攤子幹什麼?完全沒必要啊……”越想越覺得委屈,段綸繼續生着悶氣。

搞驛站不是不行,相反,驛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驛站的多少,馬匹的質量,關乎信息的傳遞速度,相距越遠,驛站的作用就越大。

驛站的存在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四通發達的驛站,往往意味着朝廷對各地的控制力問題。

但是在段綸看來,每個縣設置一座一站,配備五匹馬就完全夠用了,就算是有些地方縣與縣之間間隔較遠,那也可以酌情在途中臨時增添一座驛站,而增添的數量畢竟是有限的,也多花不了多少錢。

況且在中原,關中這些人口密集的地區,一個縣一個驛站,就算是很寬裕的了。

況且驛站不管多與少,裡面的馬匹是永遠不會少的,信使騎走一匹馬,他騎來的那匹馬自然要留下,讓馬匹恢復幾個時辰就可以重新上路,一個縣五匹馬完全夠用。

可是瞅瞅現在,每個鄉都必須要設置一座驛站,普通驛站配備兩到三匹馬,交通重鎮配五匹馬。

洛州大不大?

大!

治下有縣二十六,鄉二百,戶一十萬四千四百三十(推測,開元年間爲十二萬七千四百四十戶),治下人口近百萬,絕對的人員大州。

行政機構多,但地方卻就那麼大,東西六百二十一里,南北八到,西至上都八百五十里,東至鄭州二百八十里,東北至懷柔一百五十里,西北至陝州三百五十里,東南至汝州一百七十里,東南至陽翟縣二百四十里,從縣至許州九十里。

可算來算去,這麼大一個範圍內,遍佈着二百多座驛站,要這麼多幹啥?

這也就是洛州府只負責出人監督管理,而不負責錢糧等事,若是連這些也分派到洛州府頭上,即便是頂着駙馬的身份,段綸也要親自到長安去要個說法。

頭疼,不頭疼不行。

如果之前就通知自己,也不至於這麼被動,問題是自己已經安排下去了,現在卻要改變命令,顏面何在?

驛站分配到鄉,實際的責任人自然也就是鄉,每鄉耆老也肩帶着驛站的管理職責,另外招募兩個管理人員,就是餵馬換馬的,錢糧什麼的,由各鄉籌集的糧草中支出。

而驛站多的好處在於,信息傳遞的速度會更快,每匹馬只需要全力疾馳一二十里的距離就夠了,可以保證馬匹全程都不會出現疲憊。

“都督,具體的情況小的也不太清楚,但是年前的時候,雅州都督和玉門令回朝述職了,聽說還參加了幾次內閣會議。”有些消息在長安早已流傳開了,但是在洛州還不知道,這也就是段綸駙馬的身份,不然他也不會說這麼多。

“李靖和蘇定方?”段綸一愣。

信使點了點頭。

這倆人回來自己不奇怪,皇帝私下裡召見也不奇怪,但是參加內閣會議?

內閣會議是誰不誰都能參加的嗎?內閣無小事,這是天下人都認可的,讓兩位戍守邊疆的大將參加內閣會議,其目的又是什麼?

段綸覺得自己可以歇一歇腦子了,不用再去多想什麼了。

因爲答案已經出來了。

李靖和蘇定方一個去了雅州,一個去了玉門關,兩個人去那裡的目的是什麼自己很清楚,雖然沒有人明說,但掩蓋不了事實的真相,稍稍瞭解一些情況的人,都不看看出來。

這兩人回來了,參加了內閣會議,又走了。

朝廷下令組建驛站,偏偏還不給足夠的馬匹,朝廷沒馬嗎?

有,前些年從突厥那裡搞了一大批戰馬回來,這幾年北邊也有不少的牧場,多的不敢說,保證每個驛站兩三匹馬還是夠用的。

朝廷不分下來,難不成糧食多的用不完嗎?

當然不是。

“知道了!”段綸點了點頭,心中縱是有什麼不滿的,這個時候也不能表現出來,匆匆的寫了封回信,表示自己會全力解決這件事情,然後將信交給信使:“兄弟休整一日,勞煩再跑一趟!”

“都督放心,小的明日一早便出發。”信使重重的點了點頭。

在下人的帶領下,信使去休息了,當然,下人也很有眼色的給信使塞了點東西,至於是什麼,大家心知肚明,畢竟人家一路從長安跑來,給幾個辛苦錢也不爲過。

“都督,這下怕是要打仗了啊……”每個人身邊必定會有一個聰明絕頂的軍師,至少不是一般人能夠勝任的,段綸也有自己的軍師,通過其談話的內容,也看出了問題的關鍵。

朝廷不給足夠的戰馬,那是因爲要打仗了,前線需要大量的軍馬來補充。

說一兩年後再給,那也就是說,朝廷是打算打個一兩年的時間,以唐軍現在的軍力,打個一兩年,足以看出問題所在。

那就是朝廷對於這一戰,有可能信心不足,不然怎麼可能會打個一兩年的時間?

投彈車火箭炮往那裡一架,一通亂炸,步兵騎兵擺成一排,橫推過去,那就是所向披靡,無人可當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打多久,看的不是唐軍戰鬥力強不強,而是看唐軍能夠走多快。

如果他知道這次的目標不止一個吐谷渾的話,或許就不會這麼想了。

“哎,剛過兩天好日子!”段綸嘆了口氣,一臉苦逼的搖了搖頭。

“不管怎樣,咱們這邊必須完成朝廷的命令。”軍師提醒道,對於段綸而言,無功不是過錯,小錯也不是問題,只要聽話,前途就是一片光明。

第五三七章:忠君宮第六九五章:還是安南人會玩第五四一章:我們在做夢第三一一章:哥的能力,超乎你想像!第五十八章:齊王策第三一七章:水師都督第三五四章:狡兔三窟第四四零章:他鄉遇故人第六九四章:痛並快樂着第七一七章:傳承思想第六七一章:事情總要有人去做第十四章:溫柔之鄉公主家第五七零章:就是他們兩個第四七四章:這手操作很靈性嘛……第四六三章:讀出來的未來第五九七章:狐狸尾巴第二五六章:終得觀音婢第三一一章:哥的能力,超乎你想像!第五二一章:唐軍來犯?第二五零章:械鬥第二七六章:大唐還是很有骨氣滴第二六七章:驚人的結果第一四七章:挖牆腳的李世民第三十二章:戰尉遲第二五八章:皇家太平坊第二九六章:駐軍焉耆?第七十二章:突厥騎兵第三四四章: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第六三一章:徒弟出師餓死師傅第九十三章:信則有,不信則無!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三五一章:掉頭的罪過第五十二章:推心置腹尉遲恭第二五零章:械鬥第三零八章:悲劇人生之程知節第七章:還能在搶救一下第二七二章:來自異邦的囂張第三二三章:算錯了吧?第六八二章:讓他查第五六零章:重拳出擊第五零一章:烏龍系列事件第一二五章: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第三五八章:狗漢奸!第二六七章:驚人的結果第六二七章:皆大歡喜第五九二章:內部瓦解第六七二章:朕就沒有容人之量嗎?第八十二章:渭水之盟第四零一章:恩威並施之發老婆了第一八八章:笑死人不償命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六九三章:從裡爛到外第三三九章:聲東擊西第五九二章:內部瓦解第六八八章:你可以幻想一下第三九四章:衝他個懷疑人生第二四零章:洛州突變第五零四章:說服第三三七章:只是述職?第三二七章:處處是商機第三十二章:戰尉遲第一六五章:浮橋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五八六章:尾巴第二七零章:好日子要來了第四六一章:祭祀宮殿第九十二章:你離死不遠了第一九八章:揮師北上第五五五章:悟性第六一二章:誤會解除第六五六:三年第八十四章:本王要開個萬獸園第六五七章:開啓盛世第五九八章:特權第五九九章:垃圾與希望第二七三章:嚇尿了第六零九章:新兵蛋子第二百章:大哥,咱們投降吧?第二八五章:安逸與離別第四十七章:推銷水泥第一六四章:現在,隨你!第三四四章: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第二三三章:你的報應來了第四三七章:敲山震虎第一零六章:你行你上,本王不幹了第一九四章:大和國使臣?第三一三章:天可汗第四二零章:小鬼子不老實了第九十三章:信則有,不信則無!第五九九章:垃圾與希望第四二八章:風波起第二八二章:毫無挑戰的滅國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五九五章:舉報信第十章:殿下,要不咱跑吧?第六零七章:這就是個練兵計第四八二章:被嚇懵的大臣們第五四一章:我們在做夢第六八四章:法不責衆
第五三七章:忠君宮第六九五章:還是安南人會玩第五四一章:我們在做夢第三一一章:哥的能力,超乎你想像!第五十八章:齊王策第三一七章:水師都督第三五四章:狡兔三窟第四四零章:他鄉遇故人第六九四章:痛並快樂着第七一七章:傳承思想第六七一章:事情總要有人去做第十四章:溫柔之鄉公主家第五七零章:就是他們兩個第四七四章:這手操作很靈性嘛……第四六三章:讀出來的未來第五九七章:狐狸尾巴第二五六章:終得觀音婢第三一一章:哥的能力,超乎你想像!第五二一章:唐軍來犯?第二五零章:械鬥第二七六章:大唐還是很有骨氣滴第二六七章:驚人的結果第一四七章:挖牆腳的李世民第三十二章:戰尉遲第二五八章:皇家太平坊第二九六章:駐軍焉耆?第七十二章:突厥騎兵第三四四章: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第六三一章:徒弟出師餓死師傅第九十三章:信則有,不信則無!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三五一章:掉頭的罪過第五十二章:推心置腹尉遲恭第二五零章:械鬥第三零八章:悲劇人生之程知節第七章:還能在搶救一下第二七二章:來自異邦的囂張第三二三章:算錯了吧?第六八二章:讓他查第五六零章:重拳出擊第五零一章:烏龍系列事件第一二五章: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第三五八章:狗漢奸!第二六七章:驚人的結果第六二七章:皆大歡喜第五九二章:內部瓦解第六七二章:朕就沒有容人之量嗎?第八十二章:渭水之盟第四零一章:恩威並施之發老婆了第一八八章:笑死人不償命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六九三章:從裡爛到外第三三九章:聲東擊西第五九二章:內部瓦解第六八八章:你可以幻想一下第三九四章:衝他個懷疑人生第二四零章:洛州突變第五零四章:說服第三三七章:只是述職?第三二七章:處處是商機第三十二章:戰尉遲第一六五章:浮橋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五八六章:尾巴第二七零章:好日子要來了第四六一章:祭祀宮殿第九十二章:你離死不遠了第一九八章:揮師北上第五五五章:悟性第六一二章:誤會解除第六五六:三年第八十四章:本王要開個萬獸園第六五七章:開啓盛世第五九八章:特權第五九九章:垃圾與希望第二七三章:嚇尿了第六零九章:新兵蛋子第二百章:大哥,咱們投降吧?第二八五章:安逸與離別第四十七章:推銷水泥第一六四章:現在,隨你!第三四四章: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第二三三章:你的報應來了第四三七章:敲山震虎第一零六章:你行你上,本王不幹了第一九四章:大和國使臣?第三一三章:天可汗第四二零章:小鬼子不老實了第九十三章:信則有,不信則無!第五九九章:垃圾與希望第四二八章:風波起第二八二章:毫無挑戰的滅國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五九五章:舉報信第十章:殿下,要不咱跑吧?第六零七章:這就是個練兵計第四八二章:被嚇懵的大臣們第五四一章:我們在做夢第六八四章:法不責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