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一章:我們在做夢

雍州高陵縣,郊外的一座私人莊園內。

比起往日的繁榮,這些年來,這座莊園算是冷靜了許多。

人有巔峰低谷,每個不同的階段,帶來的感受也大爲不同。

年近花甲的于志寧,坐在書桌前,神色十足,手中提筆鏗鏘有力,手臂揮動,筆尖落在潔白的紙張上,嘩嘩嘩的,一篇文書頃刻而成。

字跡看似有些潦草,但懂行的人,卻是能一眼看出,這篇字跡中,可謂是充滿了靈魂,一個個潦草的字跡連在一起之後,似是活了過來。

唐朝什麼都缺,最不缺的就是書法家。

隨隨便便一個官員,乃至一個普通的儒生,寫出來的字都很漂亮。

而那些能走上高位的官員,哪一個沒有一手好字?

不過,字跡什麼的,於志文卻並未放在心上,寫的多了,悟得多了,隨心寫出來的字跡,自然而然的也就形成了自己的文風與靈魂。

他更在意的,是這篇文書中的內容。

于志寧這些年的日子過的並不如意,曾經官至中書侍郎,隨後隨着李世民的下臺,被降爲中書舍人。

雖說降職,但比起其他同僚而言,于志寧覺得自己的命運還算是好的,至少沒被驅逐回家。

所以在中書舍人這個位置上,也就矜矜業業的幹着。

可是誰曾想到,冷不丁的,竟然出了個樑子義事件。

樑子義何許人也?就是年前在洛州大肆收購儒家書籍,甚至欺男霸女,直接欺負到皇帝頭上的那位。

很不巧的是,樑子義還真的是于志寧的徒弟。

古代拜師遠沒有後世那麼簡單,學生需要先在老師家中待上至少三年的時間,其實就是在老師家中當三年的僕人,什麼髒活累活之類的,都是你的。

即便如此,能夠獲得這個資格的,也僅僅只是少數人。

這個過程並非體罰,也並非因爲老師的高傲,而是要通過這種方式,來考察一個人的心性,看他是否真的適合自己這門學問或者手藝。

再一個,也是在考察這個人,若是自己將這門學問或者手藝教給他,他會不會做出那種人神共憤的事情?

老師是嚴厲的,也是寬容的,包容的。

樑子義出身貧寒,且當初又表現出了足夠的耐心與聰慧,偶然間,于志寧恰巧遇到,便看中了他。

而樑子義也看出于志寧身份不一般,連忙提出了拜師的請求。

兩人一拍即合,樑子義便被于志寧帶入了家中。

或許是因爲求師之路太過容易,或許是因爲于志寧表現的太過看重,僅僅半年不到,樑子義便展露出一副輕浮的姿態,于志寧多次訓斥,結果依舊未能將其拉回來。

只能在考察期的第一年即將度過的時候,將其逐出家門。

啥?

這就算完了?

當然沒有,通過這一年的時間,樑子義結交了不少的儒生,名門正派那一類的,自然不屑與其爲伍,甚至連理都懶的搭理一句。

但被趕出去的那類人,卻很快就聚在了一起。

藉助着于志寧的身份,樑子義很快便取得了一些成就,於是,師從於志寧這句話,便時常掛在樑子義的嘴邊。

爲此,于志寧甚至在私下裡不止提過一次這件事。

可還是沒有料到,這個樑子義還是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隱患。

雖說早在十年前便將樑子義逐出家門,但事發當時,他卻是扯着于志寧的大旗作威作福的。

于志寧,一個落魄的中書舍人,很牛逼嗎?

牛倒是有點牛,但真正牛的並不是中書舍人,而是其在儒家的地位,如果用現在的爵位制度來比喻的話,于志寧在儒家的地位,至少也相當於封王級別的。

於是,萬般無奈的于志寧,只能一邊請求朝廷按章處置,一方面則是引咎辭職,以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

不管這個人是不是自己的學生,至少曾經進入過考察期,而進入考察期的,都是經過事先考察的,人品沒什麼問題的,才能進行這一步。

很顯然,于志寧忽略了這些步驟,加上之後並未進行制止,更未公開聲明,如果誰其他官員,于志寧倒是不比如此迴應,可樑子義欺負的是皇帝,要讓皇帝將詩經從藏書樓拿出來低價賣給他,這他媽的到底有幾個膽子纔敢幹出來的事?

辭官在家已有半年,這半年來,于志寧看了很多,說了很多,想了很多,也對比了很多。

於是,便有了當下這一幕,有了他手中的這份文書。

“孟攸,將此文書散佈出去!”于志寧喚來了自己的學生。

一個當初自己並不怎麼看好的學生,天賦也很一般的學生,無論學習什麼,他的進展都是最慢的,剛開始的時候,自己還能多用些心,可到了後面,學生那麼多,自己又哪有精力去照顧這個笨學生?

又一個讓于志寧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他的那些學生們,有的選擇了退出,有的選擇改換門庭,有的,則選擇了跟樑子義相同的道路,想在這儒家亂世之中,爲自己謀的一份地位。

人各有志,于志寧都沒有制止,也並未發生痛斥,只要有人找他說這事,他便點頭答應。

繞了一圈,也就只剩下孟攸這個自己並不看好的學生留了下來,並且一直跟隨在自己身邊。

而這個時候,于志寧也終於是有時間單獨調教一下孟攸了,二十來歲的年紀,並不晚,但是考取功名的話,這個就很難了。

四大書院進不去,也就意味着只能加入外面的那些書院,然後上萬人擠破腦袋的去搶那少的可憐的名額,然後再去跟那些天子驕子們去爭奪最終的名額。

孟攸拿過文書,直接看着,這是於志文的規矩,這半年來給他立下的規矩。

是考驗,也是學習,還是點撥,每一次看過之後,孟攸都要說出自己的感想,然後于志寧開始糾正指導。

“孟攸,此後你有何打算?”趁着孟攸看文書的同時,于志寧問着。

自己的學生,沒有前途,沒有出路,這讓自己這張老臉往哪放?靠儒家?呵呵……

“老師,學生覺得還有很多東西都沒有悟透,所以暫未想過將來。”孟攸有些木訥的迴應了句,繼續道:“老師,這篇文章若是發出去的話……”

“繼續說!”于志寧看着孟攸,直到這半年,他才逐漸的發現了孟攸的特長,精心培養了半年的時間,孟攸也是越來越讓自己喜歡了。

“這篇文章若是發出去,老師怕是在儒家將再無容身之地,學生覺得,老師不妨與其他大儒商議一番,然後共同發出,效果會更好一些,而且老師在儒家的地位也將會更上一層樓。”孟攸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師徒兩人,這裡也只剩下兩個人了,所以他也沒有什麼好避諱的,加上他也不會那麼多的油嘴滑舌,不會刻意的去討好任何人。

孟攸的這幅脾氣,倒是與于志寧很相似,這也讓于志寧更加喜歡這個學生。

“孟攸啊,你知道爲師在陛下麾下這幾年以來,最大的感觸是什麼嗎?”于志寧微微一笑,認真的解釋着。

“學生不知!”孟攸搖了搖頭,這他上哪知道?

“審時度勢!”于志寧緩緩的道出了這四個字,很平常的四個字,也是最經常說的四個字,可是于志寧卻又一次的說了出來。

只不過,這次說,跟以往說,境遇不同,感觸不同,所指的東西,自然也就不同。

于志寧對孟攸的脾氣很瞭解,也就沒有繼續去問他,而是直接說道:“儒家要的是新生,是恢復以往的輝煌,但現在這種情況,他們只能是癡人說夢。

僅僅只是依靠將天下萬門匯聚一團,形成一股大勢,力量自然是大了,可沒有其他的優勢,反而,陛下是絕不會坐視的。

天下,不是靠文人奪來的,而是靠軍隊打下來的。

即便是在和平時期,軍隊沒有作戰,他們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文人的風光或許會蓋過軍隊一時,但自始至終,在任何上層的眼中,軍隊永遠是排在第一的。

儒家想要新生,唯一的途徑便是破釜沉舟,放棄那些不切的實際,多從自己身上找問題,然後改變,儘可能的做到更優秀。

大一統?始皇帝的教訓還不夠嗎?

爲師若是與那些大儒商議,這篇文章最終依舊會被髮出去,但發的地方卻並非天下,而是儒家內部。

在自身利益尚未得到保證的前提下,他們是不會考慮其他的。

如果是以前,爲師也會這麼做,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爲師離開官位的時間比較晚,大唐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中間又經歷了多少的辛酸,爲師比任何人都清楚,也都看在眼中。

在黎民蒼生面前,爲師的身份與地位,又算得了什麼?

現在的儒家,已經徹底的變了味道,他們只爲了統治而統治,只爲了自己而統治,沒有人曾經想起過,他們的初衷是什麼?他們的初心又是什麼?

軍人在前線捨身賣命的爲大唐開疆拓土,商人們日夜忙碌的操勞生意,爲大唐的經濟復興貢獻一份力量,普通百姓,耕種之餘,也在勤勞的找着工作,什麼樣的工作都可以做,科學院日夜不停的研究各種新的科技,書生們日夜奮讀,只爲有朝一日,能將自己畢生所學施展出來。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所有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爲這個國家,爲這個民族貢獻着自己的力量,而我們呢?我們在做夢……”

第二五七章:這纔是皇帝過的日子第六三四章:老學究的傲氣第四四一章:時間真快第六九六章:難怪你要爲他走後門第三五四章:狡兔三窟第九十七章:科研成果第六九一章:浮出水面第二九二章:還是皇上會賺錢第三四六章:幸福不能來的太突然第五一九章:泛海遠征第三六八章:加強中央集權第三九三章:兵臨邏些第六九九章:罵聲一片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四十六章:巨大震撼第二八五章:安逸與離別第二三四章:人家這孩子都咋生的?第十五章:打斷他的狗爪第四八七章:喜歡投機的訟師第二九六章:駐軍焉耆?第四四八章:一羣癩蛤蟆第四六三章:讀出來的未來第六四五章:大唐流水線的強大第一零一章:都是假的第二五六章:終得觀音婢第一九三章:小鎮北第四十六章:巨大震撼第六一三章:混亂的朝鮮半島第九十四章:大唐科學院第四八零章:火車第六零一章:太上皇他……第六四五章:大唐流水線的強大第二八一章:唐軍出關了第五十二章:推心置腹尉遲恭第四九三章:滴血認親?第一零二章: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三九零章:讓他滾蛋第二四五章:登基、開戰第五五四章:出行第五六六章:嚇一嚇,炸一炸第一六三章:奴婢會暖牀第六二八章:你們都落伍了第二一七章:簡化版步炮協同第三三五章:與衆不同就是特色第六八零章:有問題第五四九章:又一個要走的第六三七章:確定第三十三章:蘇定方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七零六章:遠航第三五八章:狗漢奸!第三零三章:這能當半艘船了吧?第四九六章:想要科研的御醫們第三八零章:花樣作死侯君集第五七二章:來啦?第三四五章:李淵的心事第一百一十章:等着看戲吧第三二四章:不接地氣?第三三四章:同志,你要砸朕飯碗啊這是?第四四一章:時間真快第六七一章:事情總要有人去做第五六六章:嚇一嚇,炸一炸第三七七章:何處不生財?第二十九章:主考官第六十二章:當頭一棒第二四四章:空談誤國第十章:殿下,要不咱跑吧?第九十章:關本王屁事?第二四七章:平災策第四零六章:你也來唱反調?第五零一章:烏龍系列事件第六章:此仇必報第三四四章: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第四零二章:望山跑死馬,長途跑死人第二九一章:坑的如此完美第四八三章:流水線第五六三章:閒中訓子第三五九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二一六章:藥王,哪裡跑?第六四四章:模式混合體第三五二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一六章:沒的選的新羅軍第二三二章:山寨到長安了都第一一七章:鐵證如山(求訂閱!!!)第六三四章:老學究的傲氣第二七六章:大唐還是很有骨氣滴第一三五章:原來仗還可以這麼打?第一二五章: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第四六零章:李元吉的大招第六八七章:天王蓋地虎第六八六章:得罪了第三九四章:衝他個懷疑人生第一四七章:挖牆腳的李世民第二六七章:驚人的結果第一八六章:坑的就是你第五零五章:科學就是意外接着意外第一六五章:浮橋第五一四章:李元吉的底線第二一二章:豐州是孤的了
第二五七章:這纔是皇帝過的日子第六三四章:老學究的傲氣第四四一章:時間真快第六九六章:難怪你要爲他走後門第三五四章:狡兔三窟第九十七章:科研成果第六九一章:浮出水面第二九二章:還是皇上會賺錢第三四六章:幸福不能來的太突然第五一九章:泛海遠征第三六八章:加強中央集權第三九三章:兵臨邏些第六九九章:罵聲一片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四十六章:巨大震撼第二八五章:安逸與離別第二三四章:人家這孩子都咋生的?第十五章:打斷他的狗爪第四八七章:喜歡投機的訟師第二九六章:駐軍焉耆?第四四八章:一羣癩蛤蟆第四六三章:讀出來的未來第六四五章:大唐流水線的強大第一零一章:都是假的第二五六章:終得觀音婢第一九三章:小鎮北第四十六章:巨大震撼第六一三章:混亂的朝鮮半島第九十四章:大唐科學院第四八零章:火車第六零一章:太上皇他……第六四五章:大唐流水線的強大第二八一章:唐軍出關了第五十二章:推心置腹尉遲恭第四九三章:滴血認親?第一零二章: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七二零章:太子監國第三九零章:讓他滾蛋第二四五章:登基、開戰第五五四章:出行第五六六章:嚇一嚇,炸一炸第一六三章:奴婢會暖牀第六二八章:你們都落伍了第二一七章:簡化版步炮協同第三三五章:與衆不同就是特色第六八零章:有問題第五四九章:又一個要走的第六三七章:確定第三十三章:蘇定方第八十一章:殿下才該登上皇位第七零六章:遠航第三五八章:狗漢奸!第三零三章:這能當半艘船了吧?第四九六章:想要科研的御醫們第三八零章:花樣作死侯君集第五七二章:來啦?第三四五章:李淵的心事第一百一十章:等着看戲吧第三二四章:不接地氣?第三三四章:同志,你要砸朕飯碗啊這是?第四四一章:時間真快第六七一章:事情總要有人去做第五六六章:嚇一嚇,炸一炸第三七七章:何處不生財?第二十九章:主考官第六十二章:當頭一棒第二四四章:空談誤國第十章:殿下,要不咱跑吧?第九十章:關本王屁事?第二四七章:平災策第四零六章:你也來唱反調?第五零一章:烏龍系列事件第六章:此仇必報第三四四章: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第四零二章:望山跑死馬,長途跑死人第二九一章:坑的如此完美第四八三章:流水線第五六三章:閒中訓子第三五九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二一六章:藥王,哪裡跑?第六四四章:模式混合體第三五二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一六章:沒的選的新羅軍第二三二章:山寨到長安了都第一一七章:鐵證如山(求訂閱!!!)第六三四章:老學究的傲氣第二七六章:大唐還是很有骨氣滴第一三五章:原來仗還可以這麼打?第一二五章: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第四六零章:李元吉的大招第六八七章:天王蓋地虎第六八六章:得罪了第三九四章:衝他個懷疑人生第一四七章:挖牆腳的李世民第二六七章:驚人的結果第一八六章:坑的就是你第五零五章:科學就是意外接着意外第一六五章:浮橋第五一四章:李元吉的底線第二一二章:豐州是孤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