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靜靜

李治跟武媚聽的直皺眉頭,總之李弘說了半天,兩人還是一頭霧水,直到李弘直白的說就跟堂兄弟一樣時,兩人才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武媚比白純等人在第一眼看見海帶時,表現的要出色多了,不愧是能夠成爲千古一帝的龍媽。

在細細問了李弘要這玩意兒幹嘛後,立刻就明白了其價值所在,同一時間自然就是決定,這東西只能是皇宮持有,暫時決不允許此物流進東西兩市,特別是太乙城。

李弘第一反應就是龍媽又開始犯雞賊的毛病了,這玩意兒除了趕緊搶佔市場外,便無第二條路可走,遲早會被有心人提煉出來的。

如果說此物這世間不曾出現,那麼此物的出現時間或許還會按照它原有的歷史進程,還得一千年才能出現。

但如果出現了,那麼這世間就沒有什麼是能夠藏得住的秘密,早晚都會被吃苦耐勞、聰明智慧的大唐百姓提煉出來的。

但一時半會兒也無法跟武媚說清楚,說急眼了說不準又少不了被打一頓,所以還是不說爲好。

煮熟了的海帶,在李弘這個不是廚子的廚子指揮下,典膳廚的廚子小心翼翼的把煮熟的海帶做成了湯,恭恭敬敬的放在典膳廚的飯桌上。

李治跟武媚跟前自然是先放了一碗,但兩人狐疑不決,還是第一次喝這褐色菜的湯,一時間不知道該不該喝。

直到給李弘端來了一碗,李弘聞着那味兒不由自主的點點頭,典膳廚的廚子雖然不如御膳房的,但手藝自然是也差不了那麼多,拿着勺子喝了一口,感覺還不錯,最起碼新鮮的味道還是有的。

端上來的涼拌菜以及其他吃法兒,都被李弘反正胡亂的指揮了出來,加上典膳廚廚子自己的創新,倒也是做的別具一格。

最起碼湯是讓皇帝跟皇后喝的頻頻點頭,但還是覺得應該可以再鮮一點兒。

李弘卻喝完最後一口湯後,說道:“凡事都有個極限,再要求新鮮的話,那腥味兒就該有了,所以這就已經是極限了。”

武媚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就說了一句話,還引來他大道理似的教訓。

一家三口吃完後,自然是少不了要運往皇宮,至於那被小兔崽子稱作味精的東西,據說還得幾天的時間才能弄好,而且到時候還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食用,所以李弘謹慎的給了他龍爹、龍媽一個半月的期限。

對於李弘的謹慎,李治跟武媚則是這麼多年看李弘,最爲讓他們稱讚的一點兒,從來不會急功冒進,任何事情,哪怕是誘惑再大,都不能打動他有序的計劃步驟。

麗正殿的客廳裡,李治看着就飄着幾片茶葉的水晶杯只瞪眼睛,就放這麼幾片茶葉?你這東宮是有多缺茶葉?

李弘不疾不徐的喝了一口熱茶,搓了搓剛纔在外面凍了半天的雙手,要不是龍爹跟龍媽在,也不知道李弘這雙魔爪,又要往白純、夏至幾人那個人的胸口塞了。

看着不滿的龍爹李治,李弘淡淡的說道:“孫思邈都說了,喝濃茶對您龍體不好,所以你就少喝點兒濃茶。對了,兒臣跟您商量個事兒吧?”

李治聽到李弘要跟他商量事兒,立刻就覺得這小兔崽子又沒有什麼好事兒!不會是看自己身體好的差不多了,又要開溜吧?

李弘無奈的搖搖頭,看龍爹的表情就知道,這人這幾天看來日子過的很滋潤悠閒,有他的皇后偶爾替他過問下朝堂,然後基本上的朝政又都交給了自己。

他自己倒是落得清閒,只有是什麼大事兒了纔開金口做個決定,批個摺子,完全是把李弘自己想要的生活,活生生的給剝奪,然後他自己提前給過上了!

不過這也不代表李弘就會任由宰割,如今這幾天的朝堂之上,已經被他順理的井井有條。

原本輕則幾十人、重則上百人的朝堂,被他砍來砍去,一下子砍的只剩下最多三十來人上朝,最少的時候,甚至出現過四個人上朝的局面。

平時的朝堂之上,除了中書、門下的長官外,就是尚書省的左右僕射,只有這四個人上朝議政。

所有“同中書門下三品”,這一被皇帝可以隨意任命的職銜,與正三品的中書省的中書令、門下省的侍中一個待遇,參政議政的臣子,都被李弘拒之門外,沒啥大事兒你們就不要來了,來了還佔地方。

而同樣爲正三品的六部各尚書,也被李弘排擠在外,緣由是:朝堂之上平時又沒有什麼大事兒,有事兒自然會有分管你們的尚書省左右僕射出面爲你們傳達,平時也不用來上朝了,在家摟着妾多睡兒吧。

至於九寺五監可以參與朝政的,而且還是獨立的部門,也都被李弘以相同的理由給拒之了,當然,如果你們有什麼事兒要在朝堂上稟奏,也可以!提前一天預約,第二天再上朝。

反正在李弘看來,他們的職能大部分都是與六部重疊的,所以平時上朝還是不要來了,有事兒自然是可以上朝嘛。

耷拉着腦袋的李弘,此刻正在被他龍爹罵,原因就是朝堂之上人越來越少,堂堂的天國大唐,上朝時就四個人?這要是傳出去還不讓人笑話死?

六部可以缺,同中書門下可以缺,九寺五監不能缺,御史臺風言奏是,你這是打算廢了御史臺還是怎麼着!

李弘耷拉着脖子,小聲嘀咕道:“風言奏是可以,但是參與朝政就算了,這樣容易形成利益集團,包庇同僚之事兒。”

李治指着李弘剛要繼續開罵,卻被一旁久久不出聲的武媚攔住了:“爲何說御史臺參政就會形成利益集團?難道不參政就不會包庇同僚嗎?”

還是龍媽厲害,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衝着龍媽豎了個大拇指以示誇讚換來一雞毛撣子後,才正色的說起緣由。

“朝堂之上臣子衆多,結黨營私時有生,如今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御史臺風言奏是,雖然如今看起來與臣子是處於相對立的局面,但如果細化到具體事宜上,牽扯到臣子與臣子之間的利益,或者是非時,御史臺的作用就會無限的放大,只要御史臺偏袒哪一方,無論有無證據,就靠着風言奏是,就足以像最後一根稻草般,壓倒另一方的臣子。所以爲了保持中立,他們可以站在朝堂上,但絕不可以有參政議政的權利,只能聽不能說。要說,也只能是說與朝政無關,與臣子有關的事情,如此他們才能夠不被朝堂上的利益政治化,才能夠恪守禦史臺的職責。”李弘很正色,李治聽的直皺眉,好像有點兒道理。

武媚面色同樣平靜,看着李弘的雙眼,淡淡的再次問道:“那豈不是說御史臺官員遷升只能在御史臺?豈不是有埋沒賢才之可能?”

“母后所言極是,所以讓他們身爲御史時,只能聽不能說,不在御史臺了,那麼自然可以行使他身爲臣子的權利。”看着武媚要說話,李弘快說道:“母后是想問,如果不能參政議政,御史臺的官位豈不是對他們沒有了吸引力,會不會變得消極?”

武媚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李弘雖然沒說出答案,但是她已經漸漸明白了李弘的心思了。

監管臣子的衙門,自然是不能議政,五姓七家如今餘威猶在,受他們舉薦之人多如牛毛,時刻都有左右朝堂議政之事生,但不能因爲立場不同,就認爲五姓七家舉薦之人乃是歹人。

但長遠來看,五姓七家舉薦之人,大部分人所做的決策,都是帶有很大的傾向性,偏袒於五姓七家,這也是五姓七家能夠屹立不倒的根本所在。

而一旦朝堂之上形成了舉薦的臣子與科舉的臣子對立時,御史臺的作用就立刻體現出來了,只要他們傾向哪一方,本着風言奏是的職責所在,就足以在皇帝面前,爲自己的派系做那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把御史臺與參政議政隔開,在少了集團利益的驅使,少了政治抱負的誘惑,最起碼他們就能夠更大可能站在公正、公平、公開的立場上爲皇家做事,而不是輕易的陷入利益集團的羽翼之下。

“陛下,弘兒所說之事……顯然是經過多番思考的,妾身想了想,按照弘兒之意,確實可以幫助皇家良多,妾身以爲,此事兒可先讓弘兒試試,如若弊端明顯,陛下可在龍體無恙後,再在朝堂上改之。”武媚看着旁邊的李治,溫柔的笑着說道。

“好吧,那就先按他的意思,但是如果出現什麼漏洞,朕拿你試問。”李治這個黑臉今兒個唱的挺不錯。

李弘想要在心裡腹誹,可想了半天,該腹誹母后啊,這是母后把自己給賣了啊!

反正到最後,好事兒是父皇的,壞事兒呢,就是自己這個太子的。

頓時某人心裡無味陳雜:“父皇,我想靜靜。”

“靜靜是誰?”

“……。”

478 相殘951 反對833 計劃改變382 合璧宮788 文劍903 雨天140 旁觀者680 強闖朝會181 糧票795 求訂閱862 經停樓蘭297 美好畫卷693 禪位144 罷免543 杭州78 佛像815 李哲發難708 狼與羊993 君臣796 李淵第九女314 上朝204 會面443 贖人473 驚人的相似187 姓唐923 突變245 安營紮寨850 誰382 合璧宮619 小山村870 登基前532 做客207 天赤七王67 曲江池 2829 捨不得954 家常190 白蘇尼至498 未來469 莫名其妙738 發難73 許敬宗947 侍女219 談心230 論輩分104 知子莫若母267 朋友 利益594 繼承者們406 信口開河825 先怕後敬162 安家費263 泰迪熊570 長安344 揚武發威510 朝堂825 先怕後敬548 張翌169 棉服794 後山691 變698 盛會699 燦爛永恆666 太子妃455 進宮350 平衡709 人物俱非622 線索617 許彥伯67 曲江池 2481 吐蕃都護府655 求訂閱911 主憂臣辱952 愛國主義944 生韻樓648 武媚556 誣陷?謀反?739 豬747 慈恩寺衝突293 小白鼠995 皇家有女初長成913 封地719 坑城陽889 起因630 洛陽397 橫刀497 落後的發明837 唐樓944 生韻樓674 假先知?447 受教了138 長樂坊214 布達拉宮29 回憶838 禮物587 線索914 友情歲月1 九轉十世468 普通人的嚮往713 一夜之間290 對峙747 慈恩寺衝突
478 相殘951 反對833 計劃改變382 合璧宮788 文劍903 雨天140 旁觀者680 強闖朝會181 糧票795 求訂閱862 經停樓蘭297 美好畫卷693 禪位144 罷免543 杭州78 佛像815 李哲發難708 狼與羊993 君臣796 李淵第九女314 上朝204 會面443 贖人473 驚人的相似187 姓唐923 突變245 安營紮寨850 誰382 合璧宮619 小山村870 登基前532 做客207 天赤七王67 曲江池 2829 捨不得954 家常190 白蘇尼至498 未來469 莫名其妙738 發難73 許敬宗947 侍女219 談心230 論輩分104 知子莫若母267 朋友 利益594 繼承者們406 信口開河825 先怕後敬162 安家費263 泰迪熊570 長安344 揚武發威510 朝堂825 先怕後敬548 張翌169 棉服794 後山691 變698 盛會699 燦爛永恆666 太子妃455 進宮350 平衡709 人物俱非622 線索617 許彥伯67 曲江池 2481 吐蕃都護府655 求訂閱911 主憂臣辱952 愛國主義944 生韻樓648 武媚556 誣陷?謀反?739 豬747 慈恩寺衝突293 小白鼠995 皇家有女初長成913 封地719 坑城陽889 起因630 洛陽397 橫刀497 落後的發明837 唐樓944 生韻樓674 假先知?447 受教了138 長樂坊214 布達拉宮29 回憶838 禮物587 線索914 友情歲月1 九轉十世468 普通人的嚮往713 一夜之間290 對峙747 慈恩寺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