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朝堂

隨着裴炎的話音消失,武媚在心裡不由自主的嘆了口氣,裴炎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此時此刻當該收斂自己,坐看朝堂羣臣爭辯才是道理,爲何還沒有看清形勢,偏偏就要站出來說話?

難道他真認爲,憑藉他一箇中書令的一番話,就能讓朝堂之上的其他臣子跟隨他,一起彈劾太子不成?

中書令一說話,朝堂之上,原本爭辯的兩方臣子,包括房先忠,都不由自主的向他看了過來,唯獨李弘卻是緩緩走到了自己的椅子跟前坐了下來。

“陛下,臣以爲房尚書所掌管的工部之所以會短缺銀兩,很大的責任應該在於太子殿下私自挪用工部的銀兩,以至於房尚書上行下效,把原有的銀兩挪用了他處。另外據臣所知,房尚書如今工部虧空,並不是房尚書自己貪墨了銀兩,而是用向了他途,對於房尚書的清正廉潔,朝堂之上一直都是有口皆碑,臣一直以來也都是仰慕不已。”裴炎看了一眼面目表情,坐在椅子上正好看向他的李弘,義正言辭說道。

狄仁傑的眼珠子轉了轉,驚訝道:“哦?那麼還請裴大人還房尚書一個公道,工部的其他銀兩用度到了何處呢?”

聽到狄仁傑的問話,裴炎感覺就像是找到了知己,因爲如果沒人問,自己還沒辦法繼續接下去說,他之所以說道此處一頓,看向朝堂衆人,就是希望能夠把所有人的思緒都吸引到這點兒上面來。

裴炎給了狄仁傑一個會心的笑意,朗聲道:“既然狄大人問起來了,我就當該說出實情,但我先聲明,我並不是爲房尚書開脫,所以橫加彈劾太子殿下,而是這一切,都有着確鑿的證據。臣身爲大唐臣子,深受先帝與陛下兩代皇恩,向來以我大唐社稷安穩爲己任,所以臣一直認爲,無論是誰,都不該觸犯我大唐律法,哪怕是太子殿下,都當該以‘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來論處。”

“說的倒是好聽,但如果裴大人您拿不出證據呢?如果你是誣陷冤枉太子呢?難道殿下的名聲是我等臣子可以隨意污衊的?”張柬之看着裴炎,毫不退讓的哼道。

“張尚書所言極是,無論是我還是在殿的其他同僚,都無風言奏是的權利,但如果是御史臺的同僚彈劾太子殿下,並找到了相關證據又該如何?我大唐自立國以來,就是先帝對待御史向來都是禮遇有加,風言奏是、監管朝堂,向來都是御史之職責,太子殿下身爲尚書省尚書令,自然是也在御史的監管之列纔對。”裴炎望着張柬之,年紀輕輕就頂替了戴至徳,做到了禮部尚書之職,這些年順風順水,一向不把自己放在眼裡。

“裴炎,那就讓御史把他手裡的證據呈上來給孤父皇、母后過目吧。”李弘神情輕鬆的低着頭說道。

在李弘看來,裴炎在御史臺能夠用的人無怪乎便就是薛元超跟高智周,一個乃是御史,一個乃是前御史大夫。

歷史上,裴炎、薛元超、高智周三人,便是誣陷李賢造反,並一同前往東宮問罪當時太子李賢的主謀,三人從東宮搜出幾百具鎧甲,因此李賢被廢爲了庶人。

如李弘所料,果不其然,從羣臣之中走出來的兩人便是薛元超跟高智周,兩人像李治跟武媚行禮,而後稱罪不該暗查太子殿下挪用銀兩一事兒,但事關大唐安穩、朝綱法紀,二人迫不得已才如此做。

而兩人所做的調查跟供詞,自然是不會給李弘看的,而是呈給了李治與武媚兩人,兩人隨意的翻閱了下那厚厚的摺子,便不由自主的笑了。

上面確實記載了一些泉州船塢的事情,但關於銀兩的出入問題,兩人卻是絲毫沒有看懂,李淳風跟那十幾個學子做的帳,一頭霧水的他們兩人,迫不得已只好把賬本謄抄了一份帶了回來。

“你這上面謄抄的賬目,想要說明什麼?”李治含笑合上摺子問道。

而武媚早就停止了翻閱,這些東西,給崇文館隨便一個學子,都能夠看的明明白白,但對於薛元超跟高智周來說,卻就顯得詭異跟神秘了。

“臣請求陛下,命戶部查此賬簿,而非太子殿下命人查。”裴炎向前一步說道。

“那你是信不過戶部了?信不過戶部指定的人了?”李治饒有興趣的問道。

“回陛下,不瞞您說,太子殿下執掌六部以來,戶部、禮部都乃是殿下親自提拔之人,臣怕他們……。”

“敬暉之前,是太子李弘任職戶部尚書一職,那麼你覺得誰合適查賬?”李治皺了皺眉頭,不滿的看了一眼武媚。

他心裡自然是也很清楚,裴炎乃是武媚這些年來用的較爲順手的人,但今日如此咄咄逼人,是不是她應該說兩句呢?

但武媚顯然就沒把他的目光當回事兒,依然是微微閉目養神,關於裴炎的話,一點兒反應沒有。

看武媚沒有反應,李治於是只好望向當事人李弘,只見某人跟他母后似的,也是坐在椅子上微微閉目養神,對於裴炎對他的彈劾跟強勢,一點兒都沒有放在心上。

不過裴炎顯然是也早有準備,聽到李治如此問他,看了一眼並未理會他,正在閉目養神的皇后跟太子,冷聲說道:“吏部侍郎歐陽通可擔任查賬一事兒。”

“爲何是他呢?如果是他,那麼太子又如何信的過,萬一是你跟他聯合竄通呢?”狄仁傑突然間反戈說道。

“狄大人勿憂,我也只是聽說過此人,甚至連此人家住哪裡,如今多大都不清楚,又怎麼會與他竄通?何況此事兒事關太子殿下聲望,我只是秉公辦事兒,如果太子殿下並未私自貪墨銀兩自然是最好不過。”

“不用查了,那些賬目沒有問題,一千三百萬白銀,每一文錢都有來龍去脈,都能夠對的上帳。而所有的賬簿中,最爲讓人懷疑的便是昂貴的船殼跟船體各個骨架的價格,特別是龍骨的價格,甚至都可以打造一艘五牙戰艦,而這,也是爲何太子殿下命李淳風造的船昂貴的原因。如果薛御史跟高御史呈給陛下與皇后的賬簿是真實的,那麼就不存在太子殿下私自貪墨的事情。”吏部侍郎歐陽通從羣臣身後擠了出來,挺直了腰桿簡潔的說道。

“那爲何此船的龍骨還有船殼,要比五牙戰艦貴上那麼多?這又該如何解釋?難道就不會虛報價錢……。”

“那是因爲太子殿下所造的巨船前所未有,非但能夠遠洋航行,還能夠抗擊颱風等海上惡劣天氣,其船身的堅固程度,以及龍骨、龐龍骨、肋骨、船首柱、船尾柱等,都是採用了我大唐甚至以前從未有過的結構,而這樣的結構則是需要大量的實踐,而實踐則是最爲花錢的地方,加上其材料都是選用了上乘的材料,所以其造價高昂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可能,什麼樣的材料能夠如此之貴?”裴炎看向歐陽通,三十來歲不到四十歲,但此人條理分明、站在朝堂之上不卑不吭,對答如流,把所有的疑惑一下子便系統的給解釋開了。

“這是完完全全可能的,因爲新生事物的出現,就像是一個商賈初次從商一樣,他需要在最初的階段投入大量的金錢,而後纔可以在未來的時間內收回自己的成本。如同財大氣粗的商賈,如同長安城豪奢的花坊、酒樓等,他們最初投入的成本與他們所建的豪奢花坊、酒樓是成正比的,十兩銀子投入的酒樓,與一百兩、一千兩銀子投入出來的酒樓,都是酒樓,但是其差別,想來裴大人應該明白吧?”歐陽通說道這裡時,不由得引起了羣臣,包括李治在內的人發出了輕笑聲,而裴炎則是臉漲的通紅。

歐陽通的比喻雖然不是很貼切,但其道理倒是淺顯易懂。羣臣包括李治,都一下子聽明白了爲何李弘所建造的船隻會如此昂貴的原因。

“所以說,太子殿下所建造的船,就像是投了一萬兩、十萬兩銀子建造的船隻,而五艘船的船隻能夠給予的回報利益,如果不出所料,在五年之內就能夠十倍拿回!”歐陽通在羣臣的笑聲消失後,最後總結說道。

“我不信,這是不可能的,我完全不相信會有一艘船的價格能夠達到一百多萬兩!”裴炎看向薛元超跟高智周,兩人當初對自己信誓旦旦的保證,只要拿到這些賬簿,只有找個能夠看懂此賬簿的人,就能夠證明太子殿下貪污銀兩的罪名。

甚至兩人還信誓旦旦的保證,哪怕是崇文館的學子隨便拉出來一個,都能夠把這些賬目查清楚,都能夠查清楚太子殿下在泉州的貓膩。

“您信也好,不信也罷,但這就是事實,事實就是,太子殿下建造出這能用的五艘船後,泉州的漁民則是快把李淳風當救命恩人一樣供起來了。”歐陽通再次回答裴炎的話道。

“這是爲何?”聽故事聽上癮的李治,脫口而出的問道。

“回陛下,因爲每到漁民下海捕撈之際,我大唐的漁民不敢前往深海,只敢在臨近的海域捕魚,往遠處去了,經常會碰到倭國人、或者其他番邦的船隻打劫,但自從我大唐第一艘鉅艦下海後,倭國人便龜縮了起來。”

“這些你是從哪裡知道的?”李治不由自主的抓緊了椅子扶手問道,就連旁邊的武媚,也是鳳目流轉,專注的看着那個歐陽通。

“臣三個月前還在中書省任中書舍人,從泉州稟奏的奏章上看到的。”歐陽通不顧裴炎漲紅的臉龐,朗聲說道。

295 交易652 開疆擴土?1000 健談485 造個反先217 文成公主434 上陣父子兵275 局中局380 推諉565 示威408 自廢武功?625 進駐小山村319 請君入甕942 生韻樓334 聯名挽留897 旅途839 貴族的誠意431 主動出擊?45 成長998 夫妻681 風雪安西934 野心82 報復352 隱情448 溫君解985 乾陵810 大逆不道523 西市497 落後的發明795 求訂閱296 遊說560 裴婉瑩在拉仇恨221 力不從心618 密林追蹤968 叫價345 誤買770 元芳459 相邀263 泰迪熊309 強闖749 拉下水207 天赤七王811 醋意192 伏擊773 夜月的警告673 探望470 昌明坊內721 殉葬703 陋室銘396 空巢老人14 蕭淑妃396 空巢老人971 大宛馬823 舍龍636 不忍350 平衡361 猜測928 各懷心思的貞觀殿582 行路難379 雨中121 陳倉449 姑姑?734 傳媒時代的到來774 巴蜀之地780 昭陵伐樹72 許敬宗的目的138 長樂坊482 沛王府8 天性的羨慕640 失竊877 別緻的談判502 三十文390 學醫255 埋伏164 阿史那特勒650 海內存知己300 雛形現722 朝堂753 戰象438 重裝騎兵905 虎155 求訂閱843 局勢86 香水516 雲中在望998 夫妻801 博弈515 相生相剋299 孟婆湯406 信口開河168 玉門關500 我願意911 主憂臣辱545 竹葉閣884 文章四友203 祿東贊674 假先知?680 強闖朝會746 戲曲807 缺個名674 假先知?
295 交易652 開疆擴土?1000 健談485 造個反先217 文成公主434 上陣父子兵275 局中局380 推諉565 示威408 自廢武功?625 進駐小山村319 請君入甕942 生韻樓334 聯名挽留897 旅途839 貴族的誠意431 主動出擊?45 成長998 夫妻681 風雪安西934 野心82 報復352 隱情448 溫君解985 乾陵810 大逆不道523 西市497 落後的發明795 求訂閱296 遊說560 裴婉瑩在拉仇恨221 力不從心618 密林追蹤968 叫價345 誤買770 元芳459 相邀263 泰迪熊309 強闖749 拉下水207 天赤七王811 醋意192 伏擊773 夜月的警告673 探望470 昌明坊內721 殉葬703 陋室銘396 空巢老人14 蕭淑妃396 空巢老人971 大宛馬823 舍龍636 不忍350 平衡361 猜測928 各懷心思的貞觀殿582 行路難379 雨中121 陳倉449 姑姑?734 傳媒時代的到來774 巴蜀之地780 昭陵伐樹72 許敬宗的目的138 長樂坊482 沛王府8 天性的羨慕640 失竊877 別緻的談判502 三十文390 學醫255 埋伏164 阿史那特勒650 海內存知己300 雛形現722 朝堂753 戰象438 重裝騎兵905 虎155 求訂閱843 局勢86 香水516 雲中在望998 夫妻801 博弈515 相生相剋299 孟婆湯406 信口開河168 玉門關500 我願意911 主憂臣辱545 竹葉閣884 文章四友203 祿東贊674 假先知?680 強闖朝會746 戲曲807 缺個名674 假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