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 銀裝素裹的貞觀殿

安西疾陵城這幾年作爲大唐與大食的邊界線,同樣也作爲一個大食兩大貴族的後勤補給中心,一直在給大食紛亂的幾個諸侯,提供着恰到好處的支持,所以才使得這麼多年過去了,大食依然是處在諸侯紛爭、割據不斷、戰火連綿的一種狀況下。

也不得不說,李賢在這其中也是做出了頗多的貢獻,卑路斯的兒子納爾希耶也已經不明不白的死去,整個疾陵城往西、往東,如今已經基本上完全被漢化。

大唐的文化、諸子百家、經史子集如今已經開始紮根在了人們的心裡,炎黃子孫、華夏民族的概念雖然還沒有徹底的立體起來,但已經是頗具規模跟雛形。

而身爲橋頭堡的疾陵城,必須要在亂世紛爭、緊鄰戰爭的大食旁邊起到一個顯著的作用,跟發揮重要的影響力,讓所有人的百姓看到,大唐的安定與繁榮,與大食連年戰火的景象,形成的鮮明對比。

讓人們意識到,漢傳統文化、華夏文明的精神比起大食的經書,更要能夠百姓帶來最爲需要的安康與溫飽。

這不是一場簡單的刀對刀、槍對槍、各自擺出車馬炮,而後憑藉着熱血跟勇氣,就能夠決定戰役勝利走向的戰場。

這是一場綜合到了極致的戰爭,甚至在更多的時候,不論是騎兵還是步兵,不論是你的裝備精良還是落後,都不再是決定這樣的一場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

文化的輸出,文明的選擇,歷史的積澱、朝廷的開明等等因素,反而成了大唐抑制大食強勢、破壞大食穩定、吸引大食百姓的主要因素。

根據李賢在疾陵城的統計,因爲不堪大食連年戰火的大食百姓,每年都會有大量的百姓攜家帶口,穿過大食各個諸侯、貴族的重重封鎖跑到疾陵城以東,或者是進入安西四鎮的腹地安家立業。

隨着這幾年的人口遷移,隨着安西的人口越來越多,安西四鎮不論是在軍事上,還是在商業上的地位越加的重要。

人種的多元化也成了安西這一片土地上的另一大特色,相較於中原的長安、洛陽,人們往往對高鼻樑、藍眼睛,只要是不同於唐人外貌特徵的一種異族印象,在安西等地是完全不存在的,這裡不論是哪個人種,都開始漸漸的在內心的深處,在骨子裡接受漢文化的傳承與文明,並且因爲安西的富裕跟繁榮,而因此感到自豪。

在安西從來沒有哪一個人種不認爲自己是唐人,每一個進入安西安家立業的異族,如今都以能夠說一口大唐官話而自豪,但安西的區域性語言文明,在當地依然還是主流。

在李弘看來,李賢憂心的問題根本不用擔心,傳統文化的開枝散葉,並不是完全的在形式上取締所有文明的存在,而是在思想上形成對大唐、對華夏民族的認同感更爲重要。

兄弟兩人在書房裡足足談了一上午的話,但沒有人知道他們說了什麼,即便是連貞觀殿裡現在,因爲李治病重的緣故,而聚集了多大數十位的史官,也沒有人能夠親自記載下,彼此爭鬥了多年的皇家兄弟兩人,到底談了一些什麼。

但每個人也知道,李賢從書房裡出來的時候神色是輕鬆的,雖然帶着一絲絲的惆悵跟若有所失的表情,但總體上李賢走出貞觀殿,再次一頭鑽入漫天風雪中時,他的步伐很輕快,帶着……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如釋重負感。

中書、門下、宗正寺三個衙署,在李賢離開後的不到一個時辰裡,就聯名向陛下上奏了恢復李賢沛王王位的奏章,而陛下也在第一時間給予了批准。

一個皇家宗室的王位,換來了一個穩定、強大的疾陵城,在李弘看來這是一筆劃算的買賣,何況這也是幫父皇了結他生前的最後一個心願。

沛王李賢再次恢復其親王身份,也就意味着,在他呆了長達十幾年的安西,將永遠不會再出現他的身影,哪怕是這些年跟他在疾陵城一同支持大食諸侯的其他人,也在第一時間被紛紛調回了長安或者是洛陽。

雪依然在下,絲毫沒有要停一停、歇一歇的意思,地面上的雪也越來越厚,整個皇宮乃至整個洛陽城、或者是整片天地,都被披上了一層厚厚的銀裝。

武媚手裡拿着中書、門下、宗正寺的奏章,看着那李弘蓋的皇帝印章,不由得流出了眼淚,李治終於毫無遺憾的跟病痛做了最後的道別。

銀裝素裹的貞觀殿、落寞沉寂的洛陽城、寂靜無聲的京畿道,白雪皚皚的整個大唐江山,彷彿在李治最後欣慰的閉上眼睛的那一刻,都被時間凝固住了一樣。

只有那無聲的雪花,依然緩緩的從陰霾密佈的天空中紛紛落下,貞觀殿前一片悲寂,身着素衣的皇室宗親、王公大臣跪滿了整個貞觀殿前的廣場,已經與雪花完全融在了一起。

鼓樓的鐘聲從皇宮內帶着一絲絲的悲痛響起,而後在大雪紛飛的天空中,向整個洛陽城傳播開來,一聲聲彷彿帶着滄桑與寂寥的鐘聲,隨着第一聲從皇宮響起後,便在短時間內紛紛的從洛陽城的四周響起。

綿延不絕的鐘聲久久在天空中迴盪,像是敲打着洛陽城百姓的心臟,也像是向貞觀殿的寂靜注入了一絲生機。

弘道六年十二月二十七,冥冥之中彷彿被上蒼捉弄一樣,李治在原有的歷史軌跡中,掙脫而出多活了整整十二年,而後在十二年後的同一天,十二月二十七日駕崩。

羣臣上諡號曰:天皇大帝。廟號:高宗。安葬於:乾陵。

(ps:第一次寫書,也是第一次寫這麼多字,真的發現寫書很難很難,寫到這個時候,真是沒有想到,所以希望大家多包涵。後面還會有一些章節,希望能夠給這本書一個好結尾。也感謝大家一路的支持跟鼓勵,這一本書確實學到很多,希望再接再厲吧。)

364 婁師德的難處320 雙刃劍606 控制折衝府759 林中2357 往事771 終南山170 卡希姆65 馬車論商557 揣測423 奏章500 我願意600 好像上當了532 做客493 馬球334 聯名挽留734 傳媒時代的到來718 李治的嘆息122 圍獵509 朝堂841 阿維葉829 捨不得744 皇位與權利405 決議769 士農工商422 入城165 序曲435 殘兵敗將77 拖鞋753 戰象387 監國551 借兵821 火375 明爭暗鬥的兄妹384 感動360 三大倉558 釣魚268 東宮宴請717 與房慕青解惑728 羞辱與榮幸93 風雲際會380 推諉886 慣犯溫柔476 恕難從命56 亂局148 賀蘭敏月513 交易772 曌35 燈罩兒560 裴婉瑩在拉仇恨3 取名886 慣犯溫柔530 慷慨以赴282 狄仁傑468 普通人的嚮往309 強闖234 奏章479 慣壞了772 曌496 解釋248 疏勒347 揣摩不透的用意93 風雲際會795 求訂閱973 表忠336 白頭吟384 感動623 憂978 不算請假的請假14 蕭淑妃372 玄學 哲學949 再缺個章節名884 文章四友805 溫柔的廝殺814 被慣壞了的文化傳承者938 皇親364 婁師德的難處83 補妝鏡237 孔明燈842 高規格的禮遇358 大朝賀287 風722 朝堂204 會面270 術士105 千金公主957 戶部尚書498 未來224 月夜926 求情815 李哲發難199 隊正563 酒話?975 回憶殺249 格局580 談判446 戰後談判982 時代的發展65 馬車論商21 玻璃38 尉遲恭
364 婁師德的難處320 雙刃劍606 控制折衝府759 林中2357 往事771 終南山170 卡希姆65 馬車論商557 揣測423 奏章500 我願意600 好像上當了532 做客493 馬球334 聯名挽留734 傳媒時代的到來718 李治的嘆息122 圍獵509 朝堂841 阿維葉829 捨不得744 皇位與權利405 決議769 士農工商422 入城165 序曲435 殘兵敗將77 拖鞋753 戰象387 監國551 借兵821 火375 明爭暗鬥的兄妹384 感動360 三大倉558 釣魚268 東宮宴請717 與房慕青解惑728 羞辱與榮幸93 風雲際會380 推諉886 慣犯溫柔476 恕難從命56 亂局148 賀蘭敏月513 交易772 曌35 燈罩兒560 裴婉瑩在拉仇恨3 取名886 慣犯溫柔530 慷慨以赴282 狄仁傑468 普通人的嚮往309 強闖234 奏章479 慣壞了772 曌496 解釋248 疏勒347 揣摩不透的用意93 風雲際會795 求訂閱973 表忠336 白頭吟384 感動623 憂978 不算請假的請假14 蕭淑妃372 玄學 哲學949 再缺個章節名884 文章四友805 溫柔的廝殺814 被慣壞了的文化傳承者938 皇親364 婁師德的難處83 補妝鏡237 孔明燈842 高規格的禮遇358 大朝賀287 風722 朝堂204 會面270 術士105 千金公主957 戶部尚書498 未來224 月夜926 求情815 李哲發難199 隊正563 酒話?975 回憶殺249 格局580 談判446 戰後談判982 時代的發展65 馬車論商21 玻璃38 尉遲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