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玄素太失望了。他說道:“老臣是個廢人,當年把廢太子(李建成)教壞了,如今的太子殿下,臣也無力再教了。長孫大人,我要向皇上辭去太子太傅的職位,回家養老去了。”
長孫無忌十分鬱悶,他說道:“張太傅,現在是你推卸責任的時候嗎?打起精神來,趕緊解決眼前的困境。”
張玄素說道:“我看,只有這樣,馬上把那個孽童轉移出去。就怕殿下不肯啊。”
長孫無忌說道:“這件事,就靠你做工作了。一定要馬上把那個孽童弄走。”
張玄素說道:“好吧,我就去試試吧。”
回到東宮,張玄素對李成乾說道:“殿下,稱心的事情,你舅舅他們已經知道了,那麼其他人也許也知道了。你喜歡稱心,臣不反對。可是爲了他的安全,你不妨把他轉移出去,找一個地方藏起來,秘密和他來往不就行了嗎?”
李成乾此時也在考慮稱心的安全問題,聽到張玄素這樣爲他考慮,點點頭說道:“好吧,我這就安排他離開。”
李成乾來見稱心。
稱心眉清目秀,就是他的身段,比起絕大多數女子來,也更有女性那種柔若無骨的嫵媚。他依偎在李成乾的懷裡哭道:“殿下,爲什麼要趕我離開呢?”
稱心也是一個可憐的孩子。他出身於江南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後來遭遇家變,被賣到了長安的一個商賈之家做家奴。偶然的機會,被太常寺的法師看中,向那個商賈討要了過來。後來就遇見了李成乾。
李成乾苦笑道:“不是我要趕你走,而是爲了你的安全着想。你放心,我離不開你,需要你。把你安頓好了以後,我會經常去看你的。”說着,他也流下了眼淚。
隨即,他叫來了衛隊長傅連,對他交代了一番。
送走了稱心,李成乾心中異常的難過。他是真的喜歡稱心,在他的身上,李成乾找到了理解和支持。也找到了戀愛的感覺。太子妃們一個個勢利的嘴臉,還有她們那些親戚們一個個的貪婪,讓李成乾找不到那種心靈上的慰籍。
看到送走了稱心,張玄素鬆了一口氣。他派人通知了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大家也都鬆了一口氣。
事情平息下來了。
一個月後,李泰得知了這個消息,不禁大笑起來。他對着魏王府長史麻千里低語了一番。
太極殿,李世民的書房。
“啪”的一聲,一個昂貴的綠硯石硯臺被扔到地上,接着,“噹啷”一聲,一個白銅鎏銀雙龍筆洗盤也被砸到了地上。
“混賬東西,這個不爭氣的混帳,氣死朕了。”李世民暴怒道。
馬宣良低着頭,大氣也不敢出。
良久,李世民問道:“那個混帳經常去那裡嗎?”
馬宣良說道:“殿下隔三差五地過去。”
李世民說道:“除掉那個孽童,不要掩蓋痕跡,給那個不爭氣的混帳一個教訓。”
一天傍晚,在一個幽靜的小院子裡,李成乾和稱心溫存了一陣,戀戀不捨地出了院門。
他的馬車離開了不久,就聽到貼身侍衛報告,說有人去了那個小院,好像是暗影的人。
李成乾心頭一顫,預感到不妙,他急忙趕了回去。
一進院門,他就看到他派到這裡的侍衛,被打昏在地。他急忙來到了稱心的房間,還沒有進門,就聞到了一股濃烈的血腥氣。
李成乾快步搶進了房門,就看到稱心的身子歪倒在地上,那顆俊美的頭顱卻放在了椅子上。
“稱心!”隨着一聲撕心裂肺的哀嚎,李成乾昏倒了過去。
李成乾病了,很久都不去上朝了。
張玄素走了,他遞上了辭呈,無論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如何挽留,他毅然決然地走了。
東宮。
長孫皇后看到躺在牀上的李成乾,又是氣憤又是心疼。心道:“成乾這孩子,性格懦弱,才智不高。要是在一個普通人,也許能夠過得快活。可是,他是長子,成爲太子是他必須要承擔的責任。真是難爲他了。”
長孫皇后親歷了玄武門之變,作爲母親,她可不想在自己的孩子當中,演出那血淋淋的一幕。
長孫皇后沒有再責備李成乾,安慰了他一陣,就離開了東宮。在回去的路上,她心力憔悴,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太極殿,李世民的書房。
李世民說道:“輔機,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了,咱們是君臣,也是兄弟。我現在心情很不好,想和你好好談談。”
長孫無忌心裡“咯噔”一下,他最擔心的事情要來了。
果然,李世民說道:“成乾這個太子,實在是令我失望,我百年以後,大唐江山交給他,我實在是不放心啊?”
長孫無忌大驚失色,馬上跪下說道:“皇上,不能啊,太子的才能儘管不是最出色的,可是太子仁孝。恕臣直言,成乾不當太子了,換上誰來當這個太子,都有可能走上當年的老路啊。”
李世民說道:“起來,輔機,你這是幹什麼?”說着,扶起了長孫無忌。他接着說道:“我也沒有下定決心,就是和你談談。”
長孫無忌說道:“皇上,您千萬不要有個這心思,廢長立幼,朝廷恐怕又是一場血光之災啊。”
李世民說道:“輔機,我都說了,就是閒話。你說說看,如果成乾不當太子了。你覺得我的兒子當中誰可以接替他呀?你不要當真,就是隨便說說。”
長孫無忌心中清楚,皇上可不是隨便說說的,他肯定是已經動了廢立心思了。他不再反對,也想知道在皇上的心目中,意屬於誰。他說道:“這臣就說不好了,皇上的意思呢?”
李世民問道:“蜀王李恪性格剛毅,有決斷力,和我很相像,你認爲如何?”
長孫無忌說道:“不妥,李恪有他的優點,可是他太好勝了,心胸不夠寬廣,不能容人。不是最佳人選。”
李世民問道:“那麼李泰呢,李泰聰明好學,爲人謙和,善於團結,在他身邊圍繞着很多學子,你覺得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