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李恪終於發現,自己的三害弟弟越發的厲害,在他的輔佐下,太子李承乾的勢力越來越大了。尤其是工業城和工業學校的發展,會給李承乾培養出大批的支持者。
中書侍郎岑文本多次提醒過他,要搞好和李愔的關係。可是,他就是拗不過勁兒來。他從小都瞧不起他這位弟弟,雖然覺得他現在進步了,可是骨子裡仍然鄙視他。
然而,就是這位在他眼中不堪的弟弟,一次次挫敗了他針對太子的攻擊,同時大大地提高了太子的聲望。
蜀王府長史、小諸葛權萬紀深深瞭解自己的這位主子,他用一句話打動了李恪。他說道:“殿下,成大事不拘小節,帝王胸懷可包容天下萬物。樑王是您的親弟弟,他要是幫助別人,會讓人產生誤解,有損您的威望。”
他的話,前面的是在拍馬屁,後面的話是在暗示:您的弟弟都不支持您,會讓別人看笑話的。
李恪憤怒不已,他認爲自己是帝王種子,所有人都應該對他崇敬。李愔的行爲就是在打他的臉,他第一感覺就不是如何得到李愔的幫助,而是報復李愔和他作對的行爲。
岑文本和楊妃探討了半天,決定安排李恪和李愔單獨談一次話,談話之前,楊妃再三叮囑李恪,要善待李愔,好好說話,爭取得到他的支持。
這天,李愔接到楊妃的召見,來到了她居住的承暉殿。在她的寢殿裡,楊妃娘娘把哥兩個叫到了一起,說道:“恪兒,愔兒,你們是親哥倆,要互相幫助,你們好好談談。”
說着,走進了寢殿的裡間,和早已經在裡面的岑文本一起,偷聽他們的談話。
兄弟兩個互相都看着不順眼,一時間無話可說。
過了一會兒,李恪想起今天的目的,打破了沉默,他說道:“二弟。”
李愔嬉笑着問道:“怎麼,有事兒嗎?”
李恪看到他那副嬉皮笑臉的樣子,火就不打一處來。他強忍住火氣,說道:“二弟,母妃讓咱們談談,說咱們是親兄弟,要互相扶持,你能不能不要總是和我作對?”
他這句話一說,楊妃和岑文本對視一眼,心道:“完了。”不禁同時搖了搖頭。
果然,李愔不屑地說道:“你要臉不要,我哪一次針對你了,不都是你找我的碴兒?!你找御史一次次彈劾我,你以爲我不知道,那幾個御史都是你養的狗!”
李恪也火了,他說道:“你明明知道我和李承乾不對付,爲什麼一次次幫助他?你就是在和我做對。”
李愔說道:“我樂意,你管的着嗎?我就是要幫助太子,怎麼啦?誰反對太子,我就跟他沒完!”
“你”,李恪被激怒了,站了起來,他手指着李愔說道:“你要和我爲敵嗎?”
李愔也站了起來,瞪着李恪說道:“把你的爪子拿開,想打架,咱們出去。不把你打趴下,我就白叫三害了!”
楊妃一看,只好出來了,她呵斥道:“你們這是在幹什麼?這像是親兄弟嗎?”
李恪說道:“母妃,您都聽見了,他執意要和兒臣作對。”
李愔說道:“和你作對,你也配?!”
“你,咱們出去。”李恪怒道。
“出去就出去,我還怕你不成!”李愔說道。
楊妃也怒了,她呵斥道:“都給我閉嘴!恪兒,你先走吧。”
李恪向楊妃行了個禮,說道:“兒臣告退。”然後,瞪了李愔一眼,走了出去。
楊妃心裡難過,忽然哭了起來,她說道:“你們兄弟就不能讓我省心嗎?”
李愔不知道說什麼好,就默默地陪着她。
過了一會兒,楊妃止住了哭泣,接過李愔遞來的手帕,擦乾了眼淚,說道:“愔兒,你幹嘛要跟你哥哥作對呢?”
李愔說道:“母妃,兒臣有些話,要跟您好好說說。”說到這裡,他站起來到門口看看,吩咐道:“所有的人,都遠離這裡,違者格殺勿論!”
在附近的侍女和太監們都嚇得遠遠離開了。
等他回來坐下,楊妃好奇地問道:“愔兒,你這是做什麼?”
李愔正經地說道:“母妃,兒臣要和您好好談談。”
楊妃說道:“你說吧。”
李愔說道:“母妃,兒臣明白您的心思,在這個皇宮裡,咱們一家人是最親近的,這個兒臣很明白。不是兒臣在和李恪作對,而是在幫助他。”
楊妃不滿地說道:“有你這樣幫他的嗎?”
李愔說道:“您聽兒臣慢慢說。李恪雖然聰明,卻心胸狹窄,不是能夠成大事的人。他想做的事,只能把咱們一家拖進深淵。”
楊妃驚異地問道:“他要做什麼事,你別胡說?”
李愔說道:“他要做的事情,就差寫在臉上了。全大唐人都看出來了,您說,他能夠成事嗎?
不是我說他,從小,您都不知道,他在外面和別人打架,都是我幫助他。我要是受了欺負,他可是一次都沒有幫助我。這就是我和李旦、杜荷結夥的原因。我們三個互相扶持,比起李恪來說,要親近的多。”
楊妃聽到這裡,忽然覺得自己的小兒子很可憐,他經歷了那麼多事兒,都是靠着他自己和他的小夥伴應付的。她一陣心疼,說道:“愔兒,委屈你了。”
李愔心裡一陣委屈,一陣感動,他哭了。
楊妃看到兒子這個樣子,勾起了她很多往事,她想起了寵愛她的父皇(隋煬帝楊廣),想起了慈愛的母后,想起了她在宮中所受的種種委屈。不禁悲從中來,失聲痛哭起來。
母子倆抱頭痛哭,哭了個稀里嘩啦。
躲在裡間的岑文本從小就暗戀楊妃,聽到心目中的女神這樣傷心,也是一陣難過。
良久,母子二人才止住了哭泣。
李愔說道:“母妃,您是我最親近的人,爲了您,我什麼都願意去做,哪怕是去死,兒臣也心甘情願。
可是,李恪心胸狹窄,不適合爭位。他要是上去了,恐怕連兒臣也容不下。朝堂上必定血流成河。
而且,他的個性,現在就有很多人反對,隨着年齡的增長,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與他爲敵。
兒臣反對他的最重要的原因還不是這個。”
說到這裡,他停下來,望着楊妃。接下來的話,有些傷人,他考慮是否繼續往下說。